(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7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答案不全)苏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7《现代诗二首》课时练习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7《现代诗二首》课时练习苏教版

第27课现代诗二首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青荇.( )浮藻.( ) 沉淀.()笙.箫( ) 白羊肚.()yáo洞( ) 脑pàn( ) 长gā0()漫sù( ) 斑lán( )2.文学常识填空。

(1)贺敬之,当代_________、_________。

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 _________》等,剧本《_________》(与丁毅等合作).《回延安》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2)《再别康桥》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派诗人。

有《_________》《 _________》等。

他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回延安》中通过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像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内心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写诗人荡舟河上寻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划四处)(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划八处)5.指出下面的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 )(2)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6.《回延安》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7 现代诗二首练习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7 现代诗二首练习 苏教版

《现代诗二首》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字字注音。

白羊肚()糜子( ) 荡漾( ) 青荇( )斑斓()漫溯()笙箫( )2.区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羔()糜()窑()畔()箫()恙()靡()窖()衅()萧()3.积累填空。

(1)贺敬之,当代()、()。

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剧本《》(与丁毅等合作)。

《回延安》选自《》,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

(2)徐志摩()诗人,有《花雨》《志摩的诗》《》等。

1918至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

4.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树梢(shāo) 糜子(méi) 白羊肚手巾(dǔ)B. 油馍(mò) 河畔(bàn) 长篙(gāo)C. 青荇(xìng) 浮藻(zǎo) 柳林铺(pū)D. 漫溯(shuó) 笙箫(shēng) 衣袖(xiù)5.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即刻,马上)B.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这里指脑海里)C.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陕北方言,表示很白)D.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革命的足迹)6.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7. 下列各句按照诗句的感情,划分节奏和重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B. 双手/搂定/宝塔山C. 千声万声/呼唤你D.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8. 对《再别康桥》的写作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离别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

榆林市府谷县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7课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

榆林市府谷县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7课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

榆林市府谷县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写拼音或汉字()。

了无侥幸废墟刻骨铭心平yōng无liáo mèi力A . liǎo jiǎo xūmíng庸聊魅B . liǎo jiǎo xūmíng庸聊昧C . liǎo jiǎo xūmíng拥聊魅D . lējiǎo xūmíng庸聊魅2. (2分)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

A . 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的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对比)B . 你们一定想:终日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日闷闷地坐在窗下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息的奇怪的动物!(比喻)C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引用)D . 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

(夸张)3.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为倡导节约新风,食堂贴出标语:“一饭一蔬,来之不易;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B . 赵明不小心弄坏了李强的新书,李强对他说:“你简直像只老鼠,啃书真给力!”C . 在十字路口,交通协管员一把拉住那个要闯红灯的人:“你色盲啊?连红绿灯都不分!”D . 黄老板的女儿在绘画比赛中获了奖,他逢人便说:“令爱真不赖,为咱长了脸!”4. (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 . 吐蕾淡雅覆盖严重关头B . 花瑞莲篷沐浴恢复沉寂C . 熬过捶打荫蔽泼泼洒洒D . 憎恨花瓣鱼塘水波粼粼5. (2分) (2016七上·宁河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苏教版初中七下《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同步训练题

苏教版初中七下《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同步训练题

、积累运用 (一)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 双手搂.定.宝塔山。

(3) 一头扑.进亲人怀。

(4)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二)语言运用4. 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 )(2)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3)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5. 对下列运用比兴手法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 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团结。

)B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 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延安对自己的养育 之恩。

)C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

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

书指学习马列、毛泽东著作。

)D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浪潮 !(联想延安在革命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6. 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苏教版初中七下《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 》同步训练题(45 分钟 )白羊肚. ( )糜.子 ( 揉.碎( ) 斑斓.(漫溯.( 青荇. ( 笙.箫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 心窝上。

3.在诗句的空格处填恰当的词语 (只填序号 )。

(1)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 前进” !(A .叫 B .说 C .喊) (2)波光里的 ,/在我的心头荡漾。

(A .艳影 B . 彩影 c .倩影)A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B •双手/搂定/宝塔山C.千声万声/呼唤/你(三)语文常识7. (1)《回延安》作者__________ , _________ 代著名_________ 、__________ 。

他和丁毅等集体创作的新歌剧 ________________曾获斯大林文学奖。

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七现代诗三首同步练习2苏教版0411190

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七现代诗三首同步练习2苏教版0411190

《现代诗二首》同步练习【模拟练习】1. 默写填空。

(1)《回延安》中通过对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像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写诗人荡舟河上寻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对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B.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C.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借代)D.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排比)3. 阅读《再别康桥》选段,完成题目。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诗中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后面又写“但我不能放歌”,这两句之间是否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把诗中“夏虫也为我沉默”改为“夏虫也为我哀伤”,联系上下文,你觉得这样的改动可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真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二十七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导学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二十七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导学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二十七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导学案苏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二十七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导学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二十七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导学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回延安》导学案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搂定(l u)白羊肚手巾(d ) 糜子(m€閕)
黍类(sh )油馍(m€螅?气喘(chu n)
2.解释下面词语。

(1)几回回:一回又一回。

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

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2)糜子:一种子实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27 现代诗二首 回延安同步练习(答案不全) 苏教版(2021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27 现代诗二首 回延安同步练习(答案不全) 苏教版(2021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7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答案不全)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7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答案不全)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7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答案不全)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27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面句子带点的字注音。

①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②娃娃争抢来把.手拉()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④米酒油馍.木炭头( )⑤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⑥羊羔羔..吃奶望着妈()2.解释下列词语.登时:________ 几回回:________脑畔上:________ 鸡毛信:________窑:________ 坑:________3.给下面形近字组词.厉()搂()梢()捎()励()楼()稍()哨()炕( )喘( )抢( ) 朴( )坑()湍()抡()仆()4.填空(每格限填一字)。

①灰尘呀莫要把我眼睛________住了。

②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③毛主席________上了天安门。

④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⑤手________黄土我不放.⑥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5.下面各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①千声万声呼喊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双手搂定宝塔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母亲延安就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面各句按照诗句的感情,划分节拍线和着重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B.双手/搂定/宝塔山C.千声万声/呼唤/你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7.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7现代诗二首练习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7现代诗二首练习苏教版

《现代诗二首》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字字注音。

白羊肚()糜子( ) 荡漾( ) 青荇( )斑斓()漫溯()笙箫( )2.区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羔()糜()窑()畔()箫()恙()靡()窖()衅()萧()3.积累填空。

(1)贺敬之,当代()、()。

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剧本《》(与丁毅等合作)。

《回延安》选自《》,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

(2)徐志摩()诗人,有《花雨》《志摩的诗》《》等。

1918至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

4.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树梢(shāo) 糜子(méi) 白羊肚手巾(dǔ)B. 油馍(mò) 河畔(bàn) 长篙(gāo)C. 青荇(xìng) 浮藻(zǎo) 柳林铺(pū)D. 漫溯(shuó) 笙箫(shēng) 衣袖(xiù)5.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即刻,马上)B.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这里指脑海里)C.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陕北方言,表示很白)D.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革命的足迹)6.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7. 下列各句按照诗句的感情,划分节奏和重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B. 双手/搂定/宝塔山C. 千声万声/呼唤你D.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8. 对《再别康桥》的写作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离别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句子带点的字注音。

①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
②娃娃争抢来把.手拉()
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④米酒油馍.木炭头()
⑤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⑥羊羔羔
..吃奶望着妈()
2.解释下列词语。

登时:________ 几回回:________
脑畔上:________ 鸡毛信:________
窑:________ 坑:________
3.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厉()搂()梢()捎()
励()楼()稍()哨()
炕()喘()抢()朴()
坑()湍()抡()仆()
4.填空(每格限填一字)。

①灰尘呀莫要把我眼睛________住了。

②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③毛主席________上了天安门。

④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⑤手________黄土我不放。

⑥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5.下面各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①千声万声呼喊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双手搂定宝塔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母亲延安就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各句按照诗句的感情,划分节拍线和着重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7.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

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①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节诗歌,回答8—12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8.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向“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9.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

叠词可分别用来:
A.表示事物 B.表示数量 C.表示情态 D.表示颜色。

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10.“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________
11.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2、3.(略)
4.①挡②搂③登④掉⑤贴⑥抓
5.①夸张,表达了诗人对延安朝思暮想的浓厚感情;②拟人,作者把河水村庄看做亲人,表达了它们无比亲切、真挚、热爱的感情③夸张,表现了对母亲的眷恋和怀念的深情④比喻,抒发了诗人离别延安十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6.C
7.①满窑里围得不透风②白羊肚手巾,红腰带③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④米酒油馍
8.A
9.①高高C ②滚滚C ③辈辈B
10.毛主席在枣园手书巨著,他的光辉思想似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

11.歌颂延安辉煌的革命历史,展望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