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密度的测量讲义
(密度)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问题—(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6-3 测量物质密度地实验问题知识·解读一,测量固体地密度1,用天平测出固体地质量m。
2,用公式法,排水法,溢水法,重物法或针压法测出固体地体积V。
3,利用公式计算出固体地密度。
二,测量液体地密度1,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液体地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地总质量m2。
3,计算出液体地密度=。
典例·解读类型一:密度地探究实验例1,为研究物质地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 1铝块15420 2.72铝块210840 2.73松木11082164松木210200.5(1)将上表中地空白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其质量跟体积成______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地不同物质,体积________。
(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液体密度地测量例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地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面各步骤前地字母按照正确地顺序排列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地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地零刻度线处(2)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放在调节好地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游码地读数之和为m 1。
b.把玻璃杯中地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地体积V 。
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地质量m 2。
d.计算出量筒中盐水地质量m 和密度ρ(由实验过程,完成下表实验数据地填写)。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演示课件

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
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B )
A.1.8×103 kg/m3
B.0.9×103 kg/m3
C.0.6×103 kg/m3
D.0.2×103 kg/m3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实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实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单位: 毫升 mL ,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 1 mL, 2 mL,5 mL.
(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mL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100 mL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1 mL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实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实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4)把砖块在量筒中提出水面 ,滴干后,再观察此时量筒中剩 余的水量V2[参看[图14-7(b) ]. (5)那么,砖块的体积V=V1 -V2. (6)求得砖块的实际体积,再 根据测得的砖块质量,就可计算 出砖块的密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实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3) 实验记录表格:
杯和液体 的质量
m总/g
杯和剩余 液体的质
量 m余/g
量筒中液 体的质量
m/g
量筒中液 体体积
V/cm3
液体的密 度
ρ/kg·m-
3
240.4
215.2
25.2
24.5
1.028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实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教学方法: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教具准备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二、新课教学[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投影]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二、测水的密度.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生]三次为宜.[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师]具体如何来测呢?[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师]怎样测呢?[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生]有.[师]怎么测呢?[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参考实验数据:ρ铁:7.9_103kg/m3ρ铝:2.7_103kg/m3ρ铜:8.9_103kg/m3 ρ花岗岩:2.6~2.8_103kg/m3ρ水:1.0_103kg/m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是沪粤版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的“简单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本节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九年级的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的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仪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体积测量。
3.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及其公式。
2. 实验原理:ρ= m/V。
3. 实验仪器:天平、量筒、砝码、待测物质。
4. 实验步骤:(1) 检查天平和量筒是否准确。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待测物质。
(3) 用天平称量待测物质的质量m。
(4) 将待测物质放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V。
(5) 根据公式ρ= m/V,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
(6)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实践性”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 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天平、量筒、砝码、待测物质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3. 教室环境:保持安静,座位有序排列,方便学生操作实验仪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2. 讲解密度概念及其公式:讲解密度的定义,演示密度的计算公式ρ= m/V。
3. 演示实验操作:教师示范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物质的称量和体积测量。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测量待测物质的密度。
5. 数据分析: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并填写实验报告。
2. 回答问题:什么是密度?密度是如何计算的?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初中科学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本课程将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测量的过程,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密度的定义和单位。
掌握测量密度的方法,包括测量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质密度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测量质量和体积,以及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密度。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砝码、游标卡尺、待测物质样品等。
2. 多媒体资源:密度公式、密度测量实验视频、PPT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案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密度相关的故事或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教学: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质量和体积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交流: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彼此的发现和心得。
4.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展示密度公式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一段与密度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密度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密度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0分钟)使用PPT介绍密度的定义、单位和测量方法。
强调实验在测量密度中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本课程将进行的实验。
3. 实验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待测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物质的密度。
4. 结果分析与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彼此的发现和心得。
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深对密度测量方法的理解。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课后·知能演练一、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和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下列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A.注入适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B.拿出小石块时带出一些水,其余读数正确C.小石块浸没后会吸水,其余读数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其余读数正确2.实验室有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均不同的四种量筒,要一次且较准确地量出质量约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煤油,则应选用的量筒是()A.250 mL,2 mLB.200 mL,1 mLC.100 mL,2 mLD.50 mL,1 mL3.小明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甲乙丙(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边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先用烧杯取适量的液体,然后倒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被测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cm3。
(3)小明先测量出烧杯的质量为30 g,再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被测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g,被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 kg/m3。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所用的50 g砝码有缺损,则测量出来的这种液体的密度与实际值相比会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4.某社会实践小组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矿石的密度。
(1)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通过向右盘加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__________,使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所用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密度的测量讲义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物质密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
1、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
2、掌握静力称衡法求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3、掌握比重瓶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1、 固体密度的测量
(1)卡尺法
对一密度分布均匀的物体,若其质量为m,体积为V,则刻物体的密度
Vm (1)
对几何形状简单且规则的物体,可用分析天平准确的测定物体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或千分
尺等量具测定其体积V,由(1)式求出样品的密度,但此方法往往既麻烦又不易测准,从
而降低了测量精度。
(2)流体静力称衡法
对几何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其体积无法用量具测定,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只有利用阿基
米德原理,先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再将物体浸没在密度为0的某液体中,刻物体
所受到的浮力F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gm0,即
gmgVF00
刻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在液体中的质量1m均可由分析天平精确测定,此物体的密度可
由下式确定:
0100mmmmmVm (2)
液体的密度随着温度变化,在某一温度下的密度,通常可以从物理学常数表中查出。因
此,求物体体积就转化为求m和1m的问题,而m和1m是能够准确测定的。
(3)比重瓶法
用比重瓶法能够准确地测定液体、不溶于液体介质的小块固体或粉末颗粒状物质的密度。假设空比
重瓶质量为0m,比重瓶加待测固体的总质量为1m,比重瓶加待测固体和加满液体时的总质量为2m,比
重瓶仅盛满液体时的质量为3m,则待测固体的密度可由下式求出
0012301mmmmmm (3)
2、液体密度的测量
(1)流体静力称衡法
根据此法在固体密度测量中的应用,如果把物体浸入在另一待测液体中,秤衡的质量为
'
m
,则刻液体的密度为
01''mmmm (4)
此方法要借助于不溶于水并且和被测液体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物体(一般用玻璃体)。
(2)比重瓶法
根据此法在固体密度测量中的应用,设空比重瓶的质量为1m,充满密度为ρ的被测液体
的质量为2m,充满同温度已知密度的液体的质量为3m,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
21
0
31
mmmm
=
(5)
3、空气密度的测量
空气密度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许多精密测量都要考虑空气阻力、浮力的影响,这就要牵涉到空气
密度的测量。另外,在质量、压力、流量等的测量中以及在空气成份分析、监测大气污染时常常要测量
空气密度。
空气密度很小,一般用定容瓶法测量。如图1所示,定容瓶是一个带真空活塞的容积固
定的玻璃瓶,设充满空气的定容瓶质量为1m,抽真空时(1Pa数量级)的质量
为0m,则空气密度为
Vmm01 (6)
式中定容瓶的容积V可以这样来测量,在定容瓶中装满水后,再称其质量2m,
则定容瓶的容积为
水02mmV (7)
图1 定容瓶
定容瓶的容积也可由实验室事先测出。
由于受到压强、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测得的空气密度包括水蒸气和干燥空气的密
度。要想得到干燥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就要对式(6)进行修正。空气可近似看成理
想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RTMP (8)
式中ρ为空气密度,R为普适气体常量,P为气体压强,T为热力学温度,M为摩尔质量。
设干燥空气和水蒸气的密度、分压强和摩尔质量分别为a、aP、aM和w、wP、wM,于
是有
RTpMaaa (9)
RTpMwww (10)
实验测得的密度ρ是二者之和,
)1()1(aawwaawawaPMPM (11)
)1(aawwaPMPM (12)
由于waPP,上式可近似为
)1(aawwaPMPM (13)
由气压计读出的压强值也是由干燥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同样有
)1(awawaPPPPPP (14)
)1()1/(awawaPPPPPPP (15)
式(13)、(15)分别代表在实验条件下干燥空气的密度及压强。在标准状态下,即温度在
0℃,压强为Pa51001.1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
000RTPMa (16)
)1(0tRTPMRTPMaaaaa (17)
式中α=1/℃-1,由式(16)、(17)可得
aaPPt00)1( (18)
将(13)式代入(18)式,得
)1)(1(00tPMPMPPaaww (19)
式中wappp,由气压计直接读出一个数值'p,再进行温度修正可得p,
)000163.01('tpp (20)
其中t为实验室环境温度,单位为℃。
w
p
是水蒸气分压强,先由干湿泡温度计读出室温(干泡),再通过查水的饱和蒸气压
)322.133/()(21apttp
与温度的关系表可得饱和蒸气压,将其乘以相对湿度即可得到wp。
【实验内容】
1、天平的调节
天平灵敏度S=mn(单位:gdiv) 例如:S =gdivgdiv301.03 或S =mgdiv103.0。
天平感量M——是指天平指针在标尺上偏转1个分格时,天平称盘上应增加(或减少)
的砝码值。天平的仪器误差一般可取感量的1/2
2、测不规则固体密度
要求:
(1)1m、2m分别由物理天平测量。
(2)水的数值可测量当时水温查表得到。
温
度℃
0 1 2 3 4 5 6 7 8 9
附表: 水的密度(103 3mkg)
3、测液体的密度
要求:1m、2m、3m分别由物理天平测量
4、实验结果要用不确定度正确表示,并对实验进行分析评价
【思考题】
1、在测量空气密度时,称衡质量为何要用复称法
2、将一物体用二细线如图2所示吊起,两侧加上质量已
知的砝码1m 和2m,此外还有一杯水。你设法用此装置
测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10
20
30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