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理论论文-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风水思想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风水思想论文

摘要:风水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风水思想在传统建筑中有着重要地位,风水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文化理念。

对风水思想进行研究,从中吸取精华将对我国建筑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风水思想进行简要叙述,并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发现风水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论文发表,发表建筑装饰材料的论文,建筑装饰论文投稿风水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风水思想在传统建筑中有着重要地位,风水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文化理念。

对风水思想进行研究,从中吸取精华将对我国建筑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风水思想进行简要叙述,并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发现风水思想的体现。

引言风水又称堪舆,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人希望通过风水思想在建筑中的运用,能够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通过建筑环境中的风水布局达到祈求阖家幸福、驱凶避祸、广纳福德的目的,实现家族的兴盛。

在当今建筑学、家居设计方面,风水对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建筑结构有其积极贡献。

风水概念风水是汉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风指的是元气和场能,水是指流动和变化。

风水在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技术。

从当今的建筑学角度来看,中国风水理论具有很完善的系统性。

风水是中国古人协调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一门理论,风水是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总结后得出的思想,风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

中国风水思想在中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各个流派的风水学理论不同,侧重点也不同[1]。

如形势派,这一流派下又分为峦头派、形象派和形法派,形势派的理论多集中在建筑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

而理气派下的各个流派众多,包含方面也更为丰富,有占卜、住宅布局、还有医学方面的理论。

风水学中的众多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风水思想。

风水思想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中的体现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思想,对中国风水思想进行研究,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步骤。

风水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风水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布局、结构设计、建筑选址等重要建设步骤都要以风水进行指导。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中华传统文化 作文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中华传统文化 作文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传统文化作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传统文化共成长》
哎呀呀,说到中华传统文化呀,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呢!
就拿我小时候过年来说吧,每到过年,家里可热闹啦!大人们忙着贴春联、挂红灯笼,那场面真的是红红火火呀。

我呢,就跟着在一边瞎捣乱,还特别好奇为啥要贴这些东西,感觉可好玩了。

然后就是年夜饭啦,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菜肴,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鲜美的鱼,还有各种蔬菜。

大人们会互相敬酒,说着祝福的话语,我呢,就只顾着吃好吃的,嘿嘿。

吃完年夜饭,长辈们就会给我们发红包,拿着红包的那一刻,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到了晚上,还会放烟花,那烟花在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可漂亮了。

我就站在那儿,仰着头,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这过年的种种习俗,不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东西也在慢慢变化。

比如说现在电子红包很流行,但我还是觉得拿着纸质红包更有感觉呀。

还有一些老的习俗,可能年轻人不太愿意去做了,但不管怎么变,传统文化里那些美好的、有意义的精华部分,我们可不能丢呀。

我们要像挑东西一样,把好的留下,把不太合适的就舍去。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是一个大宝库,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珍惜的东西啦。

我们要好好地去认识它,传承它,让它在我们这一代继续发扬光大呀。

哎呀,不说啦,我得赶紧去体验更多传统文化的魅力啦!嘿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文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文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文
【篇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来到黄前中心小学参观学习。

小雨淅淅沥沥,坐在车上,我在想是什么让这所学校走在全区的前列?看来此次参观我们需要学的东西很多。

在李继尧校长的介绍下,我们知道这所学校在XX年才由中学改过来,起点比较晚,师资比较差,可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在全校教师平均55岁的情况下,学校重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先后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教学示范校,一系列的荣誉让我们赞叹。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还是市书法教育协会合作学校,看着走廊上的一幅幅书法作品,不经为校长的个人魅力所叹服。

在参观教师业务时,看到教师们的辛勤汗水浇灌的作品是如此实在,如此细致。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鹏老师的听课记录和语文教师的作文批改,很实在,作文批改的很细致,尤其感动的是后面的作文批语,真的是比作文都长。

黄前中心小学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有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比如说:下午放学时间,竟然是17时40分,还有晚自习。

我觉得完全是洋思的翻版,敬业值得肯定学习,不过把老师整天固定在学校里,视线是否太狭隘了,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简析风水学背后的建筑美学(精选5篇)

简析风水学背后的建筑美学(精选5篇)

简析风水学背后的建筑美学(精选5篇)第一篇:简析风水学背后的建筑美学简析风水背后的建筑美学在古代,凡是提及“风水”一词,国人立马就会想到迷信思想;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多数人第一想到的也是一样的迷信思想。

殊不知,“风水”的定义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最初虚无的定义到被完全否定为迷信,直到如今,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又有了其新的定义。

起初的“风水”其实是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利用其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场地,归其根源只是古人选择居住环境的实践艺术,其中包含的其实是建筑方面的美学构思,但古人不懂,才将其过分神奇化、玄乎化。

现如今,人们思想发展日益趋于完善,所以对于风水,自然能把握其本质,从建筑学科美学的角度对其做新的定义。

于是,“风水”一词在当今建筑学术界已被归类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范畴,它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认为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比如在建筑环境的选址规划中,就极为重视自然景观的审美,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能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美学性质,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风水的这种整体有机思维,不仅规范了我国古代建筑,而且也渗透了我们今天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特别是对当代室内设计及居住区规划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传统风水中讲究对称、和谐及形式上的美,这在规划布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建筑群体布局,无论是从整体的规划还是建筑细节之处都讲究着对于“五美”的追求:对称美,和谐美,形式美,生机美,曲线美。

这里我们就拿和谐美为例进行分析。

所谓和谐美,正如风水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首先体现在人为建筑与周围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个前提之下再追求建筑与建筑之间及自身的和谐美。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中国传统城市艺术形象的突出代表,中国园林是古代文人和谐审美心态和审美意识的产物。

作为一种特殊的处于人对大自然的依恋与向往而创造的艺术空间,它是人对大自然欣喜的回归,是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的相互渗透与和谐统一。

有关风水学的论文

有关风水学的论文

1.讲一个自己关于风水的故事并运用风水学解释一下该故事?我家乡的中学系省级重点中学,是家乡中最高学府,已有xx多周年的建校史.地处xx脚,xx 河旁,依山傍水,一个风水宝地。

.说起校容,几年之前学校一直使用北校门,地势高于校园,鉴于交通方便和市容气派,该年在南面开了个新校门,校门比校园地势低些,并把北校门关闭了.学校就此显得更气派,面貌焕然一新.人说“好地育好人”学校几年以前每年都很难培养出优等生,但自从那年建立新校门后接而连续的培养出了很多优等生.市民对学校的议论热了,对学校的期望高了.生源外流量逐年减少,为什么成绩变得如此好,是什么原因?难以琢磨,各种舆论展开了...于是有人戏谑说“只要你参观了学校就会发现,以前看你们校门,从校门进校内,一段这么长的下坡路,成绩怎么会不下坡。

还有这个校门设计,一个球做在西边,这不明摆着如果你们学校能考出优等生,太阳都会从西边出来吗!”学校根据他的分析再度开始整顿校园。

先把北校门关闭了,从南大门进带点上坡趋势。

从风水学来看,朝向。

也就是选大门的门向,可朝南、东南、东方,正对水面另一边的案山的低凹处。

为什么呢?低的地方随风进来的阳气要多一些。

而阴阳平衡是风水学的追求,只要阴气多阳气多,阴阳结合形成的灵气也就多。

体内的灵气多,人便会更聪明,细胞便会更活跃,人的智商就高,人也显得更有灵气,表现为秀气、美丽、年青,是美容的根本。

灵气在生命体中存在于各个部位、各个细胞,特别是大量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大脑中灵气越多,人的思维越敏捷,智商越高。

而前朱雀,后玄武也是上等四灵风水格局所必需的,学校改了校园的位向后,前面是一片广阔的视野,后面又有着高伟的螺峰山做着屏障。

其实学校的好转。

并不完全是那种认为住在风水宝地改变运气。

风水宝地适于生命成长,生活于此能够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可以更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和生活中去,如果说风水宝地对事业有促进作用的话,那也仅限于此,是间接的。

学校的事业有成,还是靠学校的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2运用风水学的基本原理描述一下家乡的概况?上等的风水格局之言,中国风水学非常重视气之聚散形成地势高低,山川河流,山水地势的格局气势与形法布局。

建筑风水学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建筑风水学论文建筑风水学论文篇1近年来,昆明市呈贡新区被外媒称为“鬼城”,不能说与呈贡新区的点式塔楼如土堆鸡枞般大面积破土而出无关。

这不仅破坏了昆明的城市容貌,更破坏了昆明的居住环境,让那些希望参与昆明建设的投资商、建设者望而却步。

众所周知,这些点式塔楼一旦建成,尽管浑身是毛病,也不能把它扒了重建。

这种不适宜人居的点式塔楼的建造已造成了对建筑材料、土地资源、劳动力极大的浪费。

我们应该尽快摆脱这种只向钱看的错误的建设理念,让昆明的城市建设回到弘扬中国文化,继承中华传统的健康道路上来。

一、建筑风水学中国的建筑风水学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的一只璀璨的奇葩,在中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享有盛名,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智慧和文化艺术的科学总结和结晶。

在它指引下中华民族建造了无数壮丽辉煌举世闻名的宫殿庙宇、玲珑精致巧夺天工的园林和吸天地之精华蕴大自然之灵气的民居,护佑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息繁衍兴旺发达,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风水一词,来自八卦。

八卦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有八大生态环境因素,即天(乾)、地(坤)、山(艮)、泽(兑)、风(巽)、雷(震)、水(坎)、火(离),风水来自巽卦和坎卦,中国古人认为,风和水对于人类来讲最亲密,最重要,变化也最大。

研究风水,就是要建立一个藏风抱水聚气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

在这天人合一的环境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互补、人丁兴旺、富贵常在、光宗耀祖。

由周易引出的风水学,既是一门大学问,又是一门大艺术,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讲求人怎么才能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筑风水学是风水学在建筑上的具体应用,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灵魂。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风水学由古代的朴素理论,演化为今天的融汇中外、现代与传统结合、内涵丰富、富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理论。

如今,西方国家的建筑界,在盛赞中国建筑风水学的同时,努力研究它的合理内涵,大力吸取其精华,融于他们的建筑中。

可悲的是,我们今天的建筑规划设计把老祖宗五千年的生存智慧抛在一边,把西方都在积极学习运用的中国建筑风水学,扔在了脑后。

[阴阳五行说,五行,作文]阴阳五行说与作文五行论

[阴阳五行说,五行,作文]阴阳五行说与作文五行论

阴阳五行说与作文五行论风水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有不少封建迷信的成份,但也不乏科学的道理。

我们要辨证研究风水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释风水现象。

近几年,笔者运用“风水术”来指导高中学生写作,深受学生欢迎,收效颇丰。

阴阳五行说与作文五行的关系一、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风水术的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学说,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相克,含有互相制约、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作文五行的基本内涵笔者任教高中多年,不断尝试着运用风水术的一些观点来指导高考作文,我称之为“作文风水学”。

笔者的观点是,好作文一定要有好风水,风水好的作文才能在高考中超凡脱俗,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笔者认为,风水学中的五行元素,可以很好地对应作文的五个要素,我把它们称为作文的“五行元素”。

1.标题――火2.审题立意(中心)――金3.结构――木4.材料――土5.表达(含语言、书写)――水像风水学中的五行相生相克一样,作文中的五行元素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现象,只不过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更为复杂一些。

这五行中,审题立意当然最为重要。

审题立意是关键,审题立意正确,标题、结构、素材、表达等都会围绕中心进行;反之,审题立意不当甚至出现错误,标题、结构、材料、表达都会脱离中心,导致低分甚至零分作文。

特别强调的是,表达和书写俱佳,对中心、标题、结构、材料等都能产生熠熠生辉的增分作用,反之,会产生黯然失色的减分作用。

三、作文风水的评分法则阅卷老师通过对一篇作文的外观和内在进行主观性评价,这篇作文的“风水”好不好,阅卷老师是“风水师”,当然由他来评判。

建筑风水学的文化探讨-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的文化探讨-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的文化探讨-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三篇】论文题目:建筑风水学的文化探讨摘要:中国的风水学一直贯穿于古今建筑领域, 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和灵魂。

特别是风水学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更是其主要的精神内涵。

风水学中关于选址、朝向、布局及环境对建筑总体影响等很多方法, 一直应用至今, 并绝大部分被科学认证。

所以, 传统风水学与现代建筑学的有机结合, 是中国传统文化服务大众、造福于人类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风水学; 文化; 建筑; 和谐;前言一提到风水, 也许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会联想到迷信这个字眼。

其实不然, 虽然还没有更深入接触到这门学问, 但是把它归入迷信糟粕一类, 完全是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给曲解了。

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我理解的风水的主要精神。

风水并非迷信, 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水思想的可贵之处, 是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协和于有机整体中, 人居的建筑空间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这种风水理念, 以及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 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1 风水学的基本含义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下定义的人是中国晋朝的郭璞, 在其(公元276-324年) 所着的《葬书》中, 曰:葬者, 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 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便有止。

故谓之风水。

潘谷西教授在《风水探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 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

所以说风水理论的核心是人, 它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风水学和我们的传统中医学一样, 是祖先在生活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它不仅是文化现象, 更是有关环境、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学问。

就现代科学观点来看, 风水学是物理、水文、环境、生态、气象和人体信息学等多学科合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全文摘要]“风水”这个名词在绝大多数辞典上将其定义为一种迷信,但关键的是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传统文化。

[关 键 词] 风水误区 地磁影响 传统文化

在《中国国家地理——风水专辑》卷首语的结尾,作者提到日本将把风水申报为世界遗产,就象韩国申报端午节一样。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是气愤。明明自己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自己不但不知道珍惜,反而在那里将它批来斗去。 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总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自从最近看了《中国国家地理》之后,加上自己对风水的理解,我觉得在对待“风水”这个学科(我姑且称它为一门学科吧~)上我们应该有个认识。毕竟“风水”这个名词在绝大多数辞典上将其定义为一种迷信,但关键的是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继续下去之前,我想先引用几个国外学者对风水的评介。

1.英国著名科技史权威—李约瑟(Joseph Need Ham)视中国风水为“准科学” 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称中国风水是“准科学”,是“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在论及中国建筑与自然和谐时,蕴涵着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溢美之辞:“我初从中国回到欧洲,最强烈印象之一是与天气失去密切接触的感觉。木格子窗糊以纸张,单薄的抹灰墙壁,每一层间外的开阔走廊,雨水落在庭院和小天井内的淅沥之声,使人温暖的皮袄和炭火——在令人觉得自然的心境,雨呀、雪呀、日光呀等等,在欧洲的房屋中,人完全被孤立在这种境界之外。”相反,中国的建筑规划则“不能失落它们的风景性质,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 李约瑟对中国风水的景观特色做过评价:风水“一般都偏爱蜿蜒的道路,迂回的墙壁与波折多姿的建筑物。盖求其适合山水景色,而不是支配它们,他们避免了直线几何性布局。”因此,“在许多方面,风水对中国人民是有益的,如它提出植树木和竹林以防风,强调流水近于房屋的价值。虽在其他方面十分迷信,但它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遍布中国农田、民居、乡村之美,不可胜收,都可借此得以说明。”最后,李约瑟也肯定了中国风水对科学的贡献,他说“毋庸置疑,罗盘的发明应归功于风水,它最初为堪舆家的卜具,即所谓‘械’。”

2.日本学者郭中瑞称中国风水是一门“综合的自然科学” 郭中瑞在《中国人街》一书中说:“风水术相对于环境景观设计而言,还是一种宇宙论的解释,也就是说,它并不单纯是关于环境景观的学问。”“风水是古代中国环境规划的理论,它对于自然的地质、地貌等,都作了深入地观察和研究,所以说风水也是一种科学。”“风水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如何有效的利用自然,与自然相平衡、相协调,保护自然,使建筑物和自然相融合。” 郭中瑞认为:“一般风水书中,没有道理的东西很多,但任何毫无道理的东西,都是不会长期存在,长期为人们所依赖的。尽管风水理论带有很浓的迷信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是以实用性为目的,否则他就不可能流传至今而不衰。从这点出发,我们至少可以从风水理论的一些合理性的东西中,发掘出某些适合现代建筑设计的规划理论。”最后,郭中瑞得出结论:“风水实际上是:地理学、生态学、气象学、景观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3.美国生态建筑学家托德夫妇(Nancy J·TcMid,john·Todd)称风水为一种世界观,对一个稳定的文化提供并指示了一个普遍原则的解释 托德夫妇在1984年出版的《生态学设计基础》一书中,专门对“风水世界观”作了探讨。他们引述1982年纽约太阳村会议上孙保罗(PaulSun)的报告说:“风水世界观源于对天地的仰观俯察,包含着深奥的精神感应。它是一种大自然和谐、协调的方法,以便使居住者及其子孙能在集聚处拥有平实的生活。风水明确指出,局宅、建筑、园林乃至墓地,都要进行地址选择,是地址与地形、地貌、风和水的运作相联系。在所谓潜在的凶兆威胁后面,风水的鲜明生态实用性,被裹上了迷信的外衣,而这迷信却使风水成为限制愚昧农民滥用土地的权威。”托德夫妇哈在书中还详细讨论了风水与现代太阳能建筑、覆土建筑及地下建筑等生态学建筑形式的种种相同性,然后结论说:“风水确实含有深邃的智慧,是指完全成了对自然谦卑、恭维行为的指南。风水作为一种世界观,对一个稳定的文化提供并指示了一个普遍原则的解释。”

风水学是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以及地球磁场防卫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在我们这个进步的社会,很多人都会对风水另眼相看,把它认为是迷信,是思想上的蛀虫。其实我也不反对这种说法。毕竟在中国数术学中,风水学的派别最为繁多,最不容易辨别真伪。风水从流派来讲它大的分为两派:形势派和理气派。其形势派主要注重地理环境,而理气派则是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星象、神煞、纳音、奇门、六壬等几乎所有五术的理论观点都纳入其理论原理,形成了十分复杂的风水学说。正是由于风水学门派繁多,有用和无用驳杂其中,学习者则不一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容易走入风水学的误区。 阴阳五行、周易八卦是风水立法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理论都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观点,它们是古人长期观察天体以及大自然变化的智慧结晶。 我们拿玄空风水学的基础理论三元九运来说,三元九运中三元就是上元、中元、下元,在每一个元里再分成三个小运,三三归九,就是三元九运,每一个运程就是20年,每一元60年,三元九运就是180年。为什么要这么规定,这来自于古人对太阳系行星运行的观察。在古人认识的五大行星中,以木星对人体影响最大。根据现代天文学测知,木星是行星中的“巨人”,他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几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具有特别强大的磁场,他的射电辐射(包括微波和10米波)皆可到达地球,而且10米波更强。10米波不仅有延续秒的爆发,而且还发生维持数小时之久的噪音。这种现象会影响地球生命。 事实说明,古人在考虑天体场效应对人体影响时充分考虑到木星的作用,是寓有深意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古人是从天体的运行中充分肯定了木星对人的作用。木星的绕日公转周期是11.86年,相对于某一近日点,与地球的准会和周期是12年。在此12年中,太阳、地球、木星三者关系处于几种不同的状态,可能也是导致人体十二经脉形成的外部原因之一。有趣的事,一个会合周期的12年中,真正出现木星大冲却只有11次,除非在终点(或起点)上计算两次,分属前后两个周期,才会凑到12次。人体也是这样,一方面有十二经脉,同时又有五脏六腑(共十一脏)。现代医学发现人体细胞在不同时间内能发出11种不同频率的射线,若再加上一个“零时期”也变成12。这些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天地运行的信息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体现。 提及仅次于木星的是土星。土星绕太阳一周时30年。每20年木星和土星相会一次。这两大行星的会合,对地球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先贤洞悉这一天机,便以土木两星20年会合一次的时间为一运。并且以木星公转20年和土星公转30年的最小公倍数60为一个甲子,也就是一个元。 可以说风水学研究中沿用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风水理论中运用了大量的天文学成果,这使得描述的事物发展轨迹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这也是风水经历千年而仍旧具有生机勃勃生命力的原因。 常常在网上或是庙宇周围都会见到所谓的“开光镇宅之宝”的风水化煞用品,说是在家摆了这个那个,就能大富大贵,平步青云等。其实这些都是骗钱的噱头,纯粹没有实用价值。风水化煞用品的原理其实在理气派来讲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由于我是学习玄空飞星派,玄空派风水化煞用品最大的用处就是在形理兼顾的情况下,而且不管山形水势都不能见恶形的情况下调整房屋内星曜的五行相克或不平衡。而不是说我这里随便摆了个什么就能够怎样。有位笔者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宅屋的外局形峦配合的好,就如一个人先天体质就很好,如果后天一些感冒,即使不吃药(不用风水化煞用品)也无大碍。反之宅屋的外局形峦配合的不好即大环境较差,就好象一个垂死之人。若再来一场感冒发热,纵给他最好的药,基本上也是回天乏力。人的一生成败取决于自身各个时期对不同发展机会的选择,而不同时期的选择来源于本阶段思维的判断取向。因此,好的风水会使人思维更敏锐,更符合客观实际,使人更容易取得成功。这就是风水影响人的运气的原因。 在我的理解之下,其实风水而且还很好的认识和利用了人机工程学。风水测量的主要工具是什么?罗盘。我认为它主要就是地球磁场的实际化。大家都知道磁场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假设我们把一个人放在南北方向(与地磁场相平行)和放在东西方向(与地磁场相互垂直),那么地磁场对同样一个人的不同放置方向肯定回产生不同的效果。也许与地磁场相互垂直的这种放置方式会着重对人与磁场交叉的部位产生效果,而与地磁场相平行的放置方式则对人的整个经脉可能会有很好的作用。中国古人从很早就开始观星测地,所以“风水”也称“堪舆”,对地形的考察。通过大量的实践,把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也就是把可利用的地磁场方向通过罗盘这个“测量工具”加以记载体现并且优化,使之称为“吉”,把对人体无用甚至有害的磁场方向,加以否定,称之为“凶”。我想这就是风水最为“神奇”的地方——磁场与人的关系。 在对于形势派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地理环境对宅对人的影响。我想这就是湖南衡阳师范学院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的刘沛林教授所归纳的风水的一大实质:选择环境的学问。对阳宅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对地址的选择,既选择能在人们生理和心理上能产生良好信息地形条件;二是对居住处所的布置和处理,包括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通道、供水排水等方面的定位与调整。在玄空派来讲,我们更注重形势与理气相结合,称做“形理兼顾”。在看房屋风水时我们首先要看屋外的水路分布。所谓水路,通俗的讲就是指房屋附近的马路。在择居看房时,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房子的外部环境,注意它的水路是否有情,是否为旺。何谓旺,最简单的可以解释成这条公路或地带属于繁华地区。也许这也是为什么繁华的商业地带房价高的一个因素吧。古代风水家认为,居住在河又为吉,局左为凶。经调查,符合事实。那么,根据是什么呢?古人说不清楚。似乎地球自转所造成的偏向力是个根源。大家可以观察,较大的河流,右岸较陡峭,而左岸则较平缓,这是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的偏向力,使水冲击右岸的力量较大造成的。我们知道,气有个特点是“遇水则界”,被河水界住的气受到向右的力挤压,使河右岸之气稀疏,也就可称为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