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

合集下载

十首咏史怀古诗

十首咏史怀古诗

十首咏史怀古诗怀古诗是古代汉族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怀古诗的诗词,希望对你有用!《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禹锡的《金陵怀古》: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李商隐《汉宫词》: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咏怀古迹·杜甫第一首庾信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 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 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⑴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 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 简要分析。 ⑵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1.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试体 会其表达效果. 2.本诗三四句是在批评歌女不知亡国 恨,一味沉迷于靡靡之音吗?谈谈你的 理解 3.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连用两个“笼”字,突出了水边夜 色的迷蒙冷寂,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 伤感。 ②第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 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于靡靡之音, 但实际上是批评那些掌权的达官贵人 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受。 ③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咏史怀古诗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⑴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 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 ⑵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

十大著名咏史怀古诗鉴赏

十大著名咏史怀古诗鉴赏

十大著名咏史怀古诗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文言文咏史怀古诗,这些诗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历史事件和传说中人物的崇敬,还有着丰富的文学意蕴。

在众多文言文咏史怀古诗中,以下是十大著名咏史怀古诗的简介和鉴赏:一、《苏武牧羊》《苏武牧羊》是司马迁所作,描写了苏武出虞后在紫荆谷牧养羊群的场景。

诗歌中苏武的形象,既有神武、国家大臣的强大的气魄,又有游牧民族的诗人和隐士的柔情。

整首诗把人物心境状态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心中对苏武君之崇敬和赞美。

二、《东皇太一指璧》《东皇太一指璧》是屈原所作,记述了太一帝王在游历河洛时,发现一块璧时的故事,后被台汉五帝立为一位伟大的帝王。

这首诗把太一帝王的风采和他对天地万物的慈悲和统治能力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臣下敬仰君王这种贵族礼仪。

三、《搜神记》《搜神记》是苏轼所作,记述了吴传英搜神的故事。

这首诗的语言豪放,表达出吴传英精神的顽强和思想的灵活,以及他对神话中人物的敬畏。

四、《凤求凰》《凤求凰》是李白所作,讲述了凤凰降临的故事。

诗中的风格朴实、意象深远,表达了李白对凤凰灵动和传奇色彩的崇敬和惊叹。

五、《听蜀僧琴》《听蜀僧琴》是柳宗元所作,写了一个蜀僧老人在南山边吹奏琴和唱歌的场景。

诗中蜀僧把时代变迁和苦难变为乐趣,表达了对自由、对变迁的崇拜。

六、《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是李白所作,记述了去东京游览的故事。

这首诗除了表达诗人对古建筑美景的崇敬外,还把李白自身的多情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南乡子》《南乡子》是杜牧所作,描写了南乡子对家乡离别的伤感。

诗中融入了杜牧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怀仁,表达了古人追求梦想的热情和追求理想的意志。

八、《登郊》《登郊》是白居易所作,描述了登上郊外高山的故事。

这首诗以白居易的个人感受为主,把自然和社会的层次,以及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得形象而真实。

九、《落花》《落花》是杜甫所作,描述了郊外落花的场景。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政治局势和社会现实的观察。

咏史怀古类古诗10首鉴赏

咏史怀古类古诗10首鉴赏

十首经典咏史怀古诗赏析以下是10首咏史怀古诗以及它们的鉴赏:1.《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凭吊昔日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2.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通过描写月夜江景的美丽,勾勒出当年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背景,表达出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

3.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作者登上幽州台远望山河的广阔,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4.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诗通过对潼关路途的描绘,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通过描绘折戟沉沙的景象,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6.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望的描绘,表达出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和人生的悲凉之感。

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同时又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乐观态度。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规律总结
• 1、古人、古事、古地 • 2、借古讽今(警戒当世统治者、针砭时弊)、借古伤今、借古抒怀(建功立业、功业无成)、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等 • 3、用典、对比、以小见大、乐景写哀情

三、当堂练习
• 越中览古 李白 •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宋代咏史怀古诗词
•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 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 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 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满襟。
•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 入寻常百姓家。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 萧萧芦荻秋。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苏轼《赤壁怀古》和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轼《赤壁怀古》和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 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 了土。 百姓苦; 百姓苦! 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昔盛今衰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 要分析写法 主题决定的。 主题决定的。 怀古咏史诗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 怀古咏史诗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 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怀古》 有议论引发的, 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 人刘献庭的“敢惜妾身归异国, 人刘献庭的“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 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 《王昭君》 , 的讽刺。有用典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怀古》 的讽刺。有用典的,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 一而足。 一而足。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 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咏史诗特点: 咏史诗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 形式标志: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在古迹、古人前冠以“ 或在古迹、 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 古人后加“怀古” 咏怀” 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 2.内容特点: 内容特点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 人的缅怀之情; 人的缅怀之情;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 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课本回顾
1.《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2.《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苏轼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4.《越中览古》 李白 5.《蜀相》 杜甫 6.《题乌江亭》 杜牧 7.《泊秦淮》 杜牧 8.《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内容有共性
1.临古地 2.思古人 3.忆其事 4.抒己怀
通过与周瑜的对比,发出人生如梦的 感慨,以及在清风明月间买醉的无奈。
怀人伤己之同病相怜型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昭君美不得宠,远嫁异乡;诗人才不得 用,漂泊西南。
怀古伤今之昔盛今衰型
(古地)
理性反思
(古事、古迹)
对比失落型 同病相怜型 昔盛今衰型 物是人非型 别有寄托型 启迪世人型
常用技法
1.借古讽今 2.借古喻今 3.用典 4.对比
鉴赏指导
• 1.结合题目,了解诗词中的史实和人 物。
• 2.通读全诗,细分类型。 • 3.找到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
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怀人伤己型)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 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感慨。
怀古伤今之物是人非型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 者已是“故国”“空城”,昔日繁华化 为乌有,抒发了故国萧条、物是人非的 感伤之情。

孟浩然①

李商隐 咏史怀古诗

李商隐 咏史怀古诗

李商隐咏史怀古诗以下是李商隐咏史怀古诗 4 首赏析及其具体语境:1. 《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

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

次二句取裁锦作障泥一事以喻其荒淫亡国。

这首咏史诗,讽喻炀帝荒淫亡国的同时,也是对晚唐统治者的婉讽。

2. 《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此诗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甚至不惜降低身份召见被贬的贾谊。

后两句则点出文帝只顾空谈鬼神而不关心苍生之疾苦,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3. 《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此诗咏叹马嵬事变。

马嵬事变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

唐玄宗逃到蜀地,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事。

李商隐以“马嵬事变”作为背景,表达唐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诗人将玄宗与陈后主做对比,对玄宗既有体谅,也有婉讽。

4. 《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筹笔驿是诸葛亮出师北伐时驻军之地,此诗借古讽今,以筹笔驿怀古抒发作者的感概,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这些诗都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咏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2、类别:
(1)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
3、思想内容:
(1)感慨盛衰无常,(2)感慨壮志难酬,(3)感慨国运衰微,(4).抒发爱国情怀,(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4).要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取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我们要在对具体篇章的分析中仔细体味,并且从中领悟作品的基本风格。还有一点必须提醒,作为咏史怀古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主要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其它的典故,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用了五个典故。对于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至于用典时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
(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 语言:含蓄
(7) 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6、鉴赏步骤
(1)、要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在阅读一首诗词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
4、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咏史怀古诗
———————————————————————————————— 作者:
———————————————————————————————— 日期:
咏史怀古诗(词)鉴赏
一、知识储备:
1、概念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3)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
(3).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3) 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5、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1)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
A.前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