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

合集下载

大班语言活动《大卫,不可以》教案及反思(修改)

大班语言活动《大卫,不可以》教案及反思(修改)

大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执教者:陆珊珊设计意图:绘本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欣赏并感受绘本中那些优美的故事情节以及美丽的图画。

绘本《大卫,不可以》是作者香农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一个让大人又头痛有喜爱的男孩子,正如大家所说,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所以我想将这个可爱的男孩介绍个我们班的小朋友。

活动目标:1.欣赏绘本夸张的画面,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故事绘本,并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

3.感受绘本故事幽默诙谐的风格,体验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浓浓的爱。

活动准备:《大卫,不可以》课件活动过程:1.出示封面,引发幼儿思考:这是谁?她在干什么?在什么时候会做出这样的动作?她在跟谁生气,为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内容,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知道生活中那些事情不可以做。

(1)第一幅图: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大卫能拿到饼干吗?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做过这样的事情吗?妈妈都会怎么说你?(2)出示第二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大卫怎么会把自己弄得这么脏?你有没有把自己弄得像大卫这么脏?你们的妈妈看见后是什么反应,都说什么了?那大卫的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大卫现在需要干什么?(3)第三幅图:谁能来说说大卫是怎么洗澡的?你们洗澡时像大卫这样吗?如果是你这样洗澡,你们的妈妈会怎么说?那你觉得大卫的妈妈会怎么样说大卫。

(4)第四幅图:在妈妈的监督下,大卫终于洗完了澡,你觉得大卫接下来会干什么?大卫洗澡后干了什么事?你们有没有这样出去玩过,这样出去玩卫生吗?为什么?洗洗完澡后应该怎么样?如果你是大卫的妈妈,你会对大卫怎么说?(5)玩了一天的大卫饿坏了。

托班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案

托班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行为规范,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做一个有纪律的孩子。

3. 通过故事中的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的阅读与理解。

2. 故事中的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讨论。

3.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的书籍或电子版的绘本。

2. 准备故事中的角色扮演道具和情景模拟的场景布置。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行为规范,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故事中的行为规范。

4. 进行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遵守规则,做一个有纪律的孩子。

五、教学评价:1. 在阅读绘本故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观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遵守规则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活动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大卫不可以》的故事,强调大卫的行为规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讨论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遵守规则的经历,以及不遵守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3. 情境判断:教师出示不同情境图片,让学生判断大卫在这些情境下是否遵守了规则,并说明理由。

七、延伸活动:1. 制作行为规范手册: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故事中的行为规范,制作一份行为规范手册,用于提醒自己和他人。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场景下如何遵守规则,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八、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大卫不可以》,并向家人讲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知主人公大卫的行为特点。

2. 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规范,懂得“不可以”的意义。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内容。

2. 主人公大卫的行为特点及其改正过程。

3.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知主人公大卫的行为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懂得“不可以”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若干份,方便幼儿阅读。

2. 准备教学PPT,包含故事图片和重点知识点。

3. 准备教学道具,如小熊玩具、拼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大卫的行为特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主题。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大卫不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知大卫的行为特点。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改正大卫的不良行为,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行为规范。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让幼儿明白“不可以”的意义,并提出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行为规范。

6. 实践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不良行为,并提出改正措施。

7.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绘制一幅大卫改正不良行为后的画面。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

3. 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关于大卫改正不良行为的故事。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度。

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

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

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大卫不可以》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绘本,它由大卫·香农所创作。

这本绘本通过插图和简短文字,生动地讲述了小男孩大卫在不同场景中所做的一系列错误行为,并强调了正确的行为和道德原则。

通过教授这本绘本,我们既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行为方式,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一、故事简介《大卫不可以》是以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大卫为主人公的故事。

这本绘本通过20个场景,展示了大卫在各种情况中都违背了规则和家人的教导。

例如,大卫会在墙上涂鸦、吃巧克力、恶作剧等等。

每个场景后面都有一个简短的口号,如“大卫不可以跟食物乱玩”,或“大卫不可以打破东西”。

最后,大卫回到家里,他的妈妈抱着他说:“大卫,我爱你!”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认识到大卫所做的错误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为什么不正确。

2. 引导孩子区分正确和错误的行为,并提醒他们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3. 培养孩子对家人的尊重和互助精神。

4. 启发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加强对一些基本道德原则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几个大卫的插图,然后询问他们对这个孩子的感受和他的行为是否正确。

2. 故事阅读:老师朗读整本绘本,重点强调大卫的错误行为和家人的反应。

学生们可以边看边仔细观察插图,进行情感体验和思考。

3. 分析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们对大卫的行为做出评价,询问他们是否认为大卫的行为正确,为什么?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和大卫的错误行为进行对比。

4. 游戏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绘本中的场景和大卫的错误行为,创作一个类似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是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他们想象出来的情景。

然后,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小组的故事,并讨论怎样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5. 情感体验:通过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让他们体验、感悟到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的不同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四、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环节是否能正确评价大卫的行为,并形成较好的言之有理的观点。

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案设计

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案设计

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理解妈妈的爱和关怀,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重点: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难点: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理解妈妈的爱和关怀。

活动准备:《大卫,不可以》PPT活动过程:一、认识主角观察画面、感受大卫的顽皮个性1.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大卫,不可以'。

看,这就是大卫,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小孩?2.瞧,他站在哪里呀?(站在这叠书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3.他站在这么危险的地方想干吗?(小鱼的表情是怎样的?)4.大卫真调皮,不但站在叠起来的书上,手里还捧着装着满满水的鱼缸,真是危险啊!看了真让人觉得害怕。

5.你们觉得大卫他自己害怕吗?(哪里看出来他不害怕)6.还好这时候妈妈看见了,对大卫说"大卫不可以,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会弄伤自己的,赶快下来。

'7.妈妈对大卫说了什么?8.还好妈妈及时赶到,解救了正在危险中的大卫,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多危险的事情呢。

二、重点阅读妈妈无时无刻关注着大卫,体验妈妈对大卫的爱(一)阅读图片"大卫快回来'体验妈妈的担心1.大卫怎么了?2.他这样光着身子在街上跑会怎么样?3.这样光着身子在街上跑可能会发生这么多的危险,他自己却不知道,看在眼里的妈妈却担心的不得了。

4.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才能让大卫明白这些道理呢?5.听了你们说的话,大卫总算回来了,妈妈这才放心,大卫真是太调皮了,总是让妈妈担心。

(二)阅读图片"回房间去'体验妈妈的辛苦1.大卫怎么不高兴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情?2.夜深了,妈妈叫他去睡觉,他却不高兴了。

3.已经这么晚了,大卫的妈妈睡觉了吗?4.妈妈上了一天的班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这么晚还不睡觉呢?5.妈妈已经很累了却陪伴着、照顾着大卫,妈妈多辛苦呀。

6.如果你是大卫你会怎么做呢?(三)阅读图片"打碎花瓶'体验妈妈的安慰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2.这次大卫知道自己做错了,伤心、难过、躲在角落里哭了起来。

《大卫,不可以!》绘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大卫,不可以!》绘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大卫,不可以》教学设计江镇镇中心学校汪锡童绘本分析:《大卫,不可以》是一本非常有趣又可爱的绘本图书,书中的大卫是一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妈妈不允许的,却仍在不停地继续着这样的调皮捣蛋。

当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时,他被罚坐在了墙角的小圆凳上,很伤心,流眼泪了。

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的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

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此绘本的设计有趣,图文并茂,让同学们理解大卫做的事情都是不好的,杜绝坏习惯的养成,以及感受到妈妈对大卫的爱。

教学目标1、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发散思维,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

3、感受绘本故事幽默诙谐的同时感受妈妈爱的温暖以及懂得不能养成坏习惯的道理,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发散思维,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

难点:感受绘本故事幽默诙谐的同时感受妈妈爱的温暖以及懂得不能养成坏习惯的道理,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绘本,名字叫《大卫,不可以》(齐读)(板书课题)2、观察封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书名、作者、图画(小男孩)、徽章、出版社......)3、出示第一个阅读方法——仔细观察。

(板书)4、小男孩长什么样子?5、大卫在做什么?6、出示扉页这时,有人来了,你们猜猜是谁?妈妈为什么做这个动作?(生气)妈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因为大卫做坏事了)二、观察图画,理解内容(一)图画一1、仔细观察,说说大卫这是在干什么呀?2、妈妈看到了,会对他说什么?(齐读:大卫,不可以!)(二)图画二1、你看见了什么?2、你认为大卫是个怎样的孩子?3、如果你是妈妈的话,看到大卫这么脏的样子,会说什么?4、一起来看看妈妈说的话。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一、教学目标1. 认识绘本主人公大卫,了解他的行为特点和成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自我约束力和规则意识,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控制自己的行为。

3. 培养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大卫,不可以》的阅读与讨论。

2. 情景模拟:模仿大卫的行为,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控制自己。

3. 绘画活动:画一画大卫,表达自己对他的喜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了解大卫的行为特点,培养自我约束力。

2.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控制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及相关图片。

2. 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3.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大卫的图片,引发幼儿对大卫的兴趣。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大卫,不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大卫的行为特点,讨论大卫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模仿大卫的行为,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控制自己。

4.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一画大卫,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大卫的喜爱。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在适当的时候控制自己的行为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记录下他们在适当时候控制自己行为的例子,并在下一次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2. 环境布置: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大卫角落”,展示大卫的画作和相关书籍,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前往角落阅读、讨论大卫的故事。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绘本阅读、情景模拟和绘画活动的积极性。

2. 评价幼儿在情景模拟中控制自己行为的表现,以及他们在家庭作业中体现出的自我约束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的情况。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向幼儿和家长反馈教学情况,肯定幼儿的进步,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幼儿园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案

幼儿园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案

幼儿园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案教学主题:幼儿园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正确的礼仪和行为准则。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绘本《大卫不可以》2.PPT3.教具(手偶、头带等)4.礼仪行为卡片教学内容:一、导入(10分钟)1.课前背景音乐《小星星》。

2.互动问答。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是否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呢?”点名一位幼儿回答,“嗯,我会不听话。

”教师提示,“那么,我们今天将讲述一位名叫大卫的男孩,他是个好孩子,但也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他的故事。

”二、教学过程(30分钟)1.故事呈现。

分小组让幼儿依次演绎故事情节,并按照PPT上的故事轨迹,讲述大卫的不好习惯、父母的制止、以及最后达成妥协的过程。

2.角色扮演。

通过分发手偶、头带等教具,幼儿逐渐熟悉《大卫不可以》中的人物。

教师可分别让幼儿扮演大卫、父母、老师等角色,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印象。

3.礼仪行为卡片。

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借此机会向幼儿讲解文明礼仪和行为准则,用具体实例教育幼儿不要做出不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互动发放礼仪行为卡片,激励幼儿积极表现。

三、教学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故事情节,提问幼儿队大卫的看法和行为的看法。

2.教师再次强调礼仪和行为准则,并鼓励幼儿持续表现良好。

3.课堂小结,教师颁发学习奖励。

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适当讲述一些相关的幼儿园生活中的案例,以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可以准备不同的教具,例如拼图、玩具等,以更好地将故事情节表现出来。

3.教师可以精心准备礼仪行为卡片,加深幼儿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同时鼓励幼儿积极表现,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阅读——大卫惹麻烦
活动来源: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有“犯错误”的经历。但是孩子们“犯错”之后态
度却各有不同,有的勇于面对并改正,有的却不愿承认,还常常伴着种种借口。针对此我们
开展了本次绘本阅读——《大卫,惹麻烦》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基本的社会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
故事ppt,故事配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孩子认识封面,引出绘本。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
书的首页。)看!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大卫,我们一起打个招呼吧!(大卫,你好!)咦,
大卫怎么没有转过身来呢,猜猜他怎么了?(因为我们没用好听的声音和他打招呼、大卫不
开心、大卫生气了)大卫后面的人是谁?(老师、他的妈妈)你觉得大卫的妈妈和大卫怎么
了?没有看到妈妈的脸,你怎么知道她在生气呢?(妈妈叉着腰,大卫背着手)你觉得大卫
现在会是什么表情?(低着头,在哭)
二、演示ppt,共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引导语:请大家猜猜,今天大卫会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哪些故事呢?(自由表达)老师
介绍书名:大卫,惹麻烦。(幼儿讨论后,老师解释“麻烦”词义。)
(一) 演示ppt,讲述故事
引导语:故事里会说大卫惹了哪些麻烦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师演示ppt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1)大卫在做什么?
2)你认为他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3)猜猜大卫会怎么说?(出示字幕)
4)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引导幼儿讨论:你有没有和大卫相同的经历呢?你做了什么?你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后,
2、 教师演示ppt,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1)这幅图中,大卫又在做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猜猜大卫这次会怎么说?(出示字幕)
3)你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吗?是什么事?你是怎么说的?
3、教师演示ppt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1)这次大卫怎么了?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大卫又会说什么?(出示字幕)
3)你觉得大卫是个怎样的孩子?(粗心)
4)你做过粗心的事情吗?是什么事情?
4、演示ppt,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这样做好吗?(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画面内容。)
3)你做过这样的事情吗?是什么样的事情呢?
5、演示ppt,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1)大卫又惹了什么麻烦呢?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6、演示ppt,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1)在这两幅图中,大卫惹了什么麻烦?
2)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7、教师演示ppt,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1)大卫惹了那么多麻烦,猜猜妈妈会怎么样?
2)引导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并讨论:你惹了麻烦,你的妈妈是怎样做的呢?
8、继续演示ppt ,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1)妈妈很生气,请大家帮他想一个办法,怎么做才能让妈妈不生气?引导幼儿自由想
象,帮大卫想办法,说出“对不起”
2)妈妈还在生气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大胆表达。
三、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理解犯错后要勇于面对,逐步懂得自律和尊重他人。
教师提问:
1、故事结束了,你觉得大卫以后还会继续惹麻烦吗?为什么?
2、在生活中,你惹过麻烦吗?惹过哪些麻烦?
3、你惹了麻烦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承认错误以后,妈妈或者老师是怎样做的呢?
4、讨论:除了我们要学会勇于承认错误以外,我们在做事之前还可以怎么做呢?引导
孩子们理解:做事之前可以多想想后果,有些麻烦就完全可以避免。
5、教师出示ppt中大卫道歉的画面 .
小结:其实每一个人都会犯错。但是,要学会做事之前要多想想后果,犯错之后一定要
懂得承认错误,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才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附自编故事:
有一个孩子,名叫大卫,他是一个特别喜欢惹麻烦的家伙。他喜欢在家里滑滑板,直到
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然后嘴里还有理的解释说“我不是故意的”。他会在楼下的花园里打棒
球,“呯”!把别人家的窗户玻璃打碎了,他也只是说“我没想这样”!他可以早晨忘了穿裤子
就洋洋得意的去上学,照相时,其他朋友站的非常端正,而他又在做什么呢?他甚至可以饿
了去和小狗抢东西吃;无聊了去拽着小猫的尾巴玩;明明手里已经拿不下了,还要拿一杯饮
料,结果可想而知了,饮料撒了一地,尽管这样,他的嘴里还不停的为自己解释“我不是故
意的”“我也不想这样”唉!你说他是不是一个爱惹麻烦的调皮蛋呢?终于,面对黑暗,大卫害
怕了,说出“是,是我干的!”其实,妈妈这么做并不是不爱他,而是只要大卫能面对错误,
勇敢的说出“对不起”而已。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看到大卫惹下麻烦的现场,看到制造麻烦的后果,
并看到大卫的遗憾与懊悔以及最终勇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的过程,让孩子们懂得“不小心
闯祸可以被原谅,但一定要勇于面对、真心承认、努力改正”,要像大卫一样,做一个勇于
面对错误、承认错误、遵守社会规则、懂得自律和尊重他人的好孩子。在做事之前多想想后
果,很多的麻烦可以避免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