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不可以-说课
公开课《大卫不可以》绘本教学详案

公开课《大卫不可以》绘本教学详案大卫,不可以》教学目标:1、观察图片,能够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猜测到的内容。
2、通过研究这个故事,学生能够理解大卫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同时能够体会到妈妈对大卫的爱与关心。
教学准备:大卫,不可以》PPT教学过程:一)引出主题PPT1老师向学生介绍大卫这个角色,让学生猜测大卫的样子和正在做的事情。
通过观察大卫拿鱼缸的动作,引导学生认识危险动作,并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制止。
老师引出故事的主题“大卫,不可以”,并让学生猜测这句话是由谁说的。
二)出示PPT3通过展示大卫站在椅子上拿饼干桶的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危险动作,并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制止。
老师让学生理解妈妈的生气表情,并通过大卫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妈妈的关心与担忧。
最后,老师展示大卫身上脏兮兮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到大卫淘气的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改写:大卫,不可以》这个故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够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猜测到的内容。
同时,学生能够理解大卫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同时能够体会到妈妈对大卫的爱与关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向学生介绍大卫这个角色,让学生猜测大卫的样子和正在做的事情。
通过观察大卫拿鱼缸的动作,引导学生认识危险动作,并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制止。
老师引出故事的主题“大卫,不可以”,并让学生猜测这句话是由谁说的。
通过展示大卫站在椅子上拿饼干桶的画面,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危险动作,并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制止。
老师让学生理解妈妈的生气表情,并通过大卫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妈妈的关心与担忧。
最后,老师展示大卫身上脏兮兮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到大卫淘气的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老师问:“他刚才去干什么了身上弄得这么脏?”学生回答:“去花园里玩了,他去泥巴里玩了。
”老师继续问:“除了大卫的身上那么脏,还有哪里很脏啊?” 学生回答:“地板上。
”老师指出他没有把脚擦干净就走进屋里,把地上踩得都是脏脚印,告诉学生这样做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把地板和沙发弄脏,别人来就不能坐了。
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

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绘本中的角色,了解故事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能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意识,懂得“不可以”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
2. 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大卫、妈妈等。
3. 理解“不可以”的原因,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情节,认识角色。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学会遵守规则,懂得“不可以”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及相关图片。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粉笔。
3. 准备大卫、妈妈等角色的手偶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大卫、妈妈的手偶或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学习规则:教师结合故事内容,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学会遵守规则,懂得“不可以”的原因。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并遵守这些规则。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故事,传递故事情节和知识点。
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操作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大卫、妈妈的手偶或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学习规则:教师结合故事内容,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公开课《大卫不可以》绘本教学详案讲解学习

《大卫,不可以》教学目标:1、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发散思维,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
2、练习描述人物说话时表情、动作的语句,把句子描写得具体生动。
如:妈妈瞪着眼说:“大卫,不可以。
”3、感受绘本故事幽默诙谐的同时体验妈妈的爱的温暖,培养学生对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图片,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猜到的内容,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延伸体会老师的不可以的用心。
二、教学准备:《大卫,不可以》PPT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活动导入1二、欣赏图画,激发想象1、我们来看看大卫长什么样子?(椭圆形的小脑袋,细小的身体,大大的嘴巴,六颗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小小的眼睛,一高一低的两条短眉毛,好像在向别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2、咦!小朋友看大卫正在干什么?(拿鱼缸)△他是怎么去拿鱼缸的?(他一只脚站在一摞歪七扭八的书垛上,另一只脚悬空,伸出双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鱼缸。
)△接下去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鱼缸会破掉;鱼会死掉,大卫会摔下来)板书:危险动作△太危险了,你会对他怎么说呢?(大卫,不可以;大卫,住手;大卫,你别这样拿鱼缸;大卫,等等)3、你们看,这几个字“大卫,不可以!”就是这本书的题目。
△你觉得这句话可能会是谁说的?(妈妈;我觉得是他自己;爸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妈妈。
果然是——(妈妈)4、妈妈看见大卫的行为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双手握拳叉腰,左脚向上跷起的姿势。
)△我们来学一学妈妈生气的表情(眼睛瞪着前方,嘴巴撅着)。
△她会说什么呢?5、大卫还做了什么惹妈妈生气的事情?让我们走进大卫家去看看吧!三、结合自身体验,自主阅读。
★1、看看大卫在做什么?(他站在椅子上拿东西)△他拿东西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大卫爬到椅子上,踮起脚尖,拉长身子,左手撑在柜子上,右手伸得直直的,拼命地想去够柜子最上层的小熊罐子。
)△脸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他竖起眉毛,小脸涨得红红的,小舌头都伸出来了。
幼儿园大班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1. 了解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内容。
2. 认识绘本中的角色,理解故事中的情节。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绘本介绍:介绍绘本《大卫,不可以》的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2.2 故事梗概:讲述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梗概,引导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的实体书籍或电子绘本。
3.2 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教师朗读绘本,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行为是否正确,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评价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表达能力和道德观念的培养。
4.2 评价方法:1.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反馈。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5.2 延伸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绘本《大卫,不可以》实体书籍或电子绘本。
6.2 教学PPT或教学课件。
6.3 角色扮演道具。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2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7.3 注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爱好。
第八章:教学反馈与改进8.1 收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8.2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8.3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9.2 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需求。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精选7篇)教案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
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篇1活动目标:1. 学习绘本不同方式的呈现,感受绘本特质,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 通过绘本阅读,体验妈妈的辛苦与爱,从而增进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大卫,不可以》幻灯片活动过程:一、观察封面,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你你们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吧。
师:这个小男孩他叫大卫,咦!他正在干什么?师:如果你看到,你会对他怎么说?(你们看,这几个字“大卫,不可以!”就是这本绘本的题目。
)师:你觉得这句话可能会是谁说的?师:大卫的妈妈做了什么动作?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妈妈的生气时的动作。
▲我们来学一学咦?大卫做了很多惹妈妈生气的事情,让我们走进大卫家去看看吧!二、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大胆猜测。
【天哪!大卫,不可以】师:呀!大卫怎么了?师:妈妈会怎么说?好,让我们学学妈妈的语气赶紧跟大卫说吧!师:大卫这么脏,妈妈会让他去干什么?(洗澡)【不行!不可以!】师:你们看大卫是怎么洗澡的?浴缸里都有些什么?(游泳圈、鲨鱼、玩具轮船)师:你们听是什么声音?(水的声音)师:大卫这样洗澡可不可以?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对大卫说?小结:大卫连续做了两件错事,妈妈可真的有点生气了。
【大卫,快回来!】师:可没想到大卫又做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远处好像传来了是什么声音?(笑声)师:大卫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大家觉得这么可笑?师:来看看大卫怎么了?这样做可不可以?那我们赶紧把他叫回来。
(大卫,快回来,大卫,快回来!)【大卫!不要吃了!】师:好不容易把大卫叫回来了,可是,你们看…师:哇!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师:这些东西都在哪里呢?师:原来是大卫的大嘴巴呀!这个大卫一下子吃得也太多了吧!师:看到大卫这个样子,妈妈会怎么说?(大卫不可以吃这么多)师:大卫一下子这么多东西吃进去,肚子会怎么样?(不舒服、拉肚子、肚子疼)师:看,大卫又给妈妈添麻烦了,即使这样,不过妈妈还是很爱他。
中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5篇

中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5篇第一篇:中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猜测到的内容,2、感受大卫的调皮捣蛋以及母爱的温暖,教学准备:幻灯片、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又调皮的时候吗?你们调皮的时候会做什么?2、有位美国的小男孩他和你们一样非常调皮他的名字叫大卫,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吧!3、出示大卫头像:大卫长得什么模样?二、阅读理解故事1、出示大卫妈妈这是谁呢?(大卫妈妈)做这个动作表示妈妈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生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原因让妈妈那么地生气。
2、分段读绘本3-5页看图一师:大卫为什么这么脏,他会把家里弄成什么样?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看图二师:大卫在干什么?妈妈会对大卫说些什么?看图三师:洗好澡的大卫是怎么做的?妈妈会对大卫怎么说呢?3、看绘本6-8页整体看6-8页师:谁来说说,吃饭的时候大卫做了些什么事情,妈妈又会对他说些什么?4、看绘本第9页师:看电视的时候妈妈让大卫回房间睡觉,大卫他的表情是怎样的?谁来学一学(丰富词:垂头丧气)5、看绘本第10页师:大卫怎么样扮演飞人的?他为什么会想到扮演飞人?妈妈会说什么?5、图11:师:又发生了什么?妈妈会说什么?谁来说说。
6、图12:师:花瓶打碎了,大卫感到怎么样?(紧张、害怕、难过、后悔、委屈)你们猜猜看,这时候妈妈会对大卫说些什么呢?7、讨论:你觉得大卫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说出理由(顽皮、可爱)妈妈又是一位怎么样的妈妈呢?你觉得妈妈爱大卫吗?8、图13:闯祸的大卫伤心、难过、后悔、懊恼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对大卫说“不行,不可以呢?” 小结:大多数的时候妈妈的批评也是爱。
三、完整欣赏绘本:师:我们把《大卫,不可以》的故事,一起完整的来看一看,说一说吧!全书用得主色调是橙色也有生气的意思。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变色蜗牛活动目标: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大卫不可以》教案(优秀6篇)

《大卫不可以》教案(优秀6篇)教案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
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6篇《大卫不可以》教案,希望在大卫不可以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大卫不可以》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理解“不可以”背后妈妈对孩子的爱,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大卫,不可以》PPT活动过程:一、情感导入1、说说爱妈妈的理由重点提问:你爱你的妈妈吗,为什么?教师小结:看来每个孩子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是世界上较关心较疼爱我们的人。
2、倾听妈妈的话(听录音)重要提问:找到你妈妈的声音了吗,听到妈妈都说了些什么呢?提问:听了妈妈的话,你觉得心情怎样?教师小结:妈妈的话让我们感到温暖,妈妈的话使我们变得快乐,妈妈的话给我们增添了力量,这就是妈妈的声音,较较动听的声音。
3、过渡提问:是不是妈妈的每一句话都能让你们感到快乐,你们都爱听呢?有一个叫大卫的小朋友,看看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听他的妈妈会对他说些什么?二、阅读理解1、出示PPT1-3幅重点提问: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请仔细观察一下。
大卫想干什么呢?如果大卫继续这么做,你猜会发生什么?猜猜这会儿大卫的妈妈会说什么呢?2、教师提问:大卫的妈妈到底会怎样做,我们来听听大卫妈妈是怎么说的。
3、出示大卫妈妈图:“大卫,不可以”,妈妈为什么说“不可以”呢?”4、教师提问:他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呢?教师小结:大卫做了这么多危险的事情,所以他的妈妈经常对他说:“……”。
2、回忆经验重点提问:大卫遇到的事,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遇到什么情况,你的妈妈也会非常严厉地对你说“不可以呢”?为什么妈妈那么爱你们,却要对你们说“不可以”,为什么?教师小结:原来,每一个妈妈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妈妈是多么希望你们健康快乐成长,尽管妈妈的话有时的确会让我们扫兴,使我们不痛快,但是每一句话里都装着妈妈满满的爱。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大卫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主题,学会遵守规则。
难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控制,不犯大卫的错误。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大卫的图片、画纸、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座椅,光线适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向他们展示大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卫的表情和动作。
2. 主体活动:a)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大卫的行为,以及为什么大卫被妈妈说不可以。
b) 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大卫行为的看法,引导幼儿认识到大卫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c) 情景模拟:让幼儿分组,模拟大卫的行为,讨论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
3. 延伸活动:a) 绘画:让幼儿画一画大卫,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大卫遵守规则的场景。
b)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大卫,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大卫学会遵守规则的过程。
五、作业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学会遵守规则,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自我反思:让幼儿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大卫的错误行为,如何改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认真听讲。
2. 情景模拟: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表达大卫行为的不可以。
3. 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表现出大卫遵守规则的场景。
七、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的细节内容。
2. 大卫行为的不可以及其原因。
3.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八、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2.细听故事,回答问题 3.角色扮演,加深感受 4.联系自己,深入讨论
延伸与反思
活动延伸: 1.来,让我们一起用歌声去体会这份浓浓的爱吧!大家跟着音乐唱响《世上只有 妈妈好》。 2.布置任务:回家抱住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活动反思: 1.谈话讨论环节太多,难以长期吸引幼儿注意力。 2.活动中要注意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参与者。应让他们自主讨论和发表意见, 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说课:《大卫,不可以》
——中班语言课
说教材
说准备 说重难点 说目标
说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延伸与反思 说过程
教材
1.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曾获得美国凯迪克图画书银牌奖,讲述了母亲和儿子大卫的故事, 体现了满满的童趣和温馨的亲情,非常适合儿童阅读。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目标2中指出4—5岁儿童要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 的主要内容;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 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目标
技能目标:能大概记住这个绘本故事;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 绘本内容。 认知目标:了解父母爱的表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感受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爱,学会发现爱、表达爱。
重难点
重点:能用较完整流畅的语言描述绘本内容;能较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学会发现身边爱的表现。
活动准备
3.表演法:有利于通过情景表演完整回顾故事情节,对故事内涵拥有更深刻的理解。
方法
【学法】
1.交流讨论法:引导幼儿说一说,达到师生、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提高幼 儿的表达能力,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表演游戏法:陶行知先生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幼儿在表演中, 边游戏边联系故事情节,更容易理解内容。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阅读绘本的经验、有一定的语言表 达能力 物质准备:绘本PPT、背景音乐、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方法
【教法】 1.提问法: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 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思维,启发学习,获得新知识。 2.谈话法: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开展活动,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 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 ̄)︿
2010年4月26日
p.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