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用鹌鹑饲养技术
鹌鹑的科学饲养管理

鹑每平方米笼舍可饲养 50~
60 只。
(5) 光 照 控 制 1~7
日龄雏鹌鹑应昼夜 21 小时
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
4 瓦左右;7 日龄至产蛋期
鹌鹑每天 16 小时光照,光
照 强 度 为 每 平 方 米 1~2 瓦
为宜,且应保持相对稳定。
(6) 通风换气 饲养鹌
格消毒工作。
素、海南霉素等,所以蛋鸡球虫病重在预防
和加强管理。
肉鸡盲肠球虫病,可用 30%磺胺氯吡嗪
钠可溶性粉,按 1 克∕升计算用量,混饮,连
用 3 天,最多不超过 5 天。如使用磺胺类药
物疗效不佳,应立即更换;肉鸡小肠球虫病
可使用磺胺氯吡嗪钠,也可使用氨丙琳配合
主要做好日常管理和严
磺胺喹恶啉治疗;治疗肉鸡慢性球虫病则以
能降低或丧失。
氨丙琳、尼卡巴嗪以及盐霉素、马杜拉霉
慢性球虫病。1~3 月龄鸡或成年鸡多
发;病鸡间歇性腹泻,消瘦、贫血,粪便呈
水样稀薄,乳白色或砖红色,内部夹杂有未
消化的饲料残渣,西瓜瓤样或胡萝卜丝样;
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但严重影响饲料报
酬和生产性能。剖检可见肠道苍白,肠壁增
厚,无弹性。
(3) 预防措施
壳后 10 小时即可开食,开
食料可采用煮熟捣碎的蛋黄
加玉米粉或混合料撒在塑料
膜上任其自由啄食。每 100
只 雏 鹌 鹑 每 次 可 喂 饲 3~4
个 蛋 黄 。 连 喂 5~7 天 , 以
后可直接用配合饲料饲喂 ,
通常 1 只鹌鹑从开食到产蛋
约需饲料 0.
5 千克。
(4) 饲 养 密 度 1~14
日龄雏鹌鹑每平方米饲养
鹌鹑养殖新技术

鹌鹑养殖新技术鹌鹑肉嫩肥实,味道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禽,可以出口换取外汇,成年雌鹑平均体重约130g左右,全年产蛋260个以上,最高可达400个。
鹌鹑蛋营养丰富,较鸡蛋营养的成分高。
鹌鹑生长迅速,成熟期早。
初生幼鹑平均出壳重6.3g,50日龄时重108.5g。
一般45—50日龄开始产卵,最晚也不超过60天。
一只鹌鹑有时一天生2个蛋,蛋重10g左右,每天仅需20—25g饲料,即每吃1.25kg饲料就能生产0.5kg蛋。
养殖鹌鹑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容易饲养、效益显著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青年种鹌鹑的饲养管理(一)青年种鹑的饲养仔鹑的营养需要可参考总论介绍的饲养标准,可供参考的配方为:玉米56%、麸皮3.9%、豆饼24%、鱼粉13%、干草粉1%、骨粉1.5%、食盐0.3%、添加剂0.3%。
但作为种用或蛋用鹌鹑应进行适当的限制饲养,可通过控制采食量或蛋白质水平来进行,以免鹌鹑过肥,过早成熟。
仔鹑这一期间增重较快,3周龄时达62克,4周龄时达84克,5周龄时109.5,6周龄时123克。
料重比自第三周龄至第六周龄分别为2.7:1,3.2:1,3.6:1,4.3:1。
(二)青年种鹑的管理仔鹑的饲养期间需适当"减光",不需育雏期那长的光照时间,只须保持10-12小时的自然光照即可。
在自然光照时间较长的季节,甚至需要把窗户遮上,继续使光线保持在规定时间内。
仔鹑的饲养期间应定期称重,做为限制饲料程度的根据。
在40日龄时,大约已有2%的鹌鹑开产,但大多数均需在45-55日龄开产。
因此在之前,必须做好各种预防、驱虫等工作。
并应及明转群。
转群前应准备好成鹑舍、成鹑饲料等各种准备工作。
转群时动作需轻,环境需保持安静。
一般1月龄左右的鹌鹑从外貌上可判别雌雄,可采用公母分开饲养,除种用公鹑外,其余公鹑与质量差的母鹑均可转入育肥笼,进行育肥上市。
冬季产蛋鹌鹑的饲养方法补充光照。
鹌鹑在正常产蛋时,每天需光照15个小时。
养殖鹌鹑基础知识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 鹌鹑的种类与特性 • 养殖环境与设施 • 饲养管理技术 • 疾病防治与保健 • 繁殖与孵化技术 • 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
01
鹌鹑的种类与特性
鹌鹑的种类
蛋用型鹌鹑
兼用型鹌鹑
该品种的鹌鹑主要以产蛋为主,体型 较小,性成熟早,产蛋多,蛋质佳。 常见的品种有日本鹌鹑、朝鲜鹌鹑等 。
养殖环境管理
温度控制
根据鹌鹑不同生长阶段 的需求,控制好养殖舍 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
度范围。
湿度调节
注意调节养殖舍的湿度 ,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 ,有利于鹌鹑的生长和
产蛋。
光照管理
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 度,促进鹌鹑的生长和
产蛋。
空气流通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养 殖舍空气新鲜,减少疾
病的发生。
03
饲养管理技术
饮水管理
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保持 水源清洁,避免饮用水污染。
温度控制
根据鹌鹑的生长发育阶段,控 制适宜的舍内温度,保持舒适
的生活环境。
光照管理
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促 进鹌鹑生长和繁殖。
日常管理要点
卫生清洁
定期清理鹌鹑舍,保持环 境卫生,减少疾病发生。
疫病防治
定期检查鹌鹑的健康状况 ,及时防治疾病,确保鹌 鹑健康生长。
其他常见疾病
如感冒、支气管炎等,与鸡类 似。
疾病预防措施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鹌鹑舍,保持干燥和通风,减少病 菌滋生。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要求,及时接种疫 苗,提高鹌鹑抵抗力。
合理饲养管理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注意饮水清洁,避免 病从口入。
生物安全措施
鹌鹑养殖技术要点

8科学养殖83特种养殖本栏编辑钱秉贞一、鹌鹑基本习性外形特征鹌鹑体形与小鸡相似,体重110~450克,头小,嘴细小,与小鸡相比无冠,无耳叶,无距,尾羽不上翘,尾短于翅长一半。
鹌鹑类型可分为蛋用型与肉用型。
蛋用型的有日本鹌鹑、朝鲜鹌鹑、中国白羽鹌鹑、黄羽鹌鹑,肉用型有法国巨型肉鹑、莎维麦脱肉用鹌鹑。
生活习性鹌鹑生性怕冷也怕热,雏期温度要达到35~37℃,成期温度20~25℃。
一般鹑舍的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适合暗淡的光照,使鹑群保持安静,饲料转化率高。
人工养殖的饲料为配合饲料,以玉米、麦皮、豆饼等为主。
二、投资前期准备工作场地准备鹌鹑的场舍一般可采用和改造原有民房,最好设顶棚,以水泥地面为好,大型养殖场要设计与论证。
设施准备养殖鹌鹑主要设备为笼具,目前尚无定型产品,可按照不同生长阶段自制笼具:雏鹑笼:主要供0~21日龄的雏鹑使用,笼壁和笼顶可用木板或塑料制作,正面设玻璃小窗,笼底由6毫米×6毫米或10毫米×10毫米金属编织网制成。
热源可采用白炽灯、电热丝(300瓦、串联、均匀分布)、电热管(板)。
配置专用食槽与水槽。
小型育雏笼的规格一般为100厘米×60厘米×30厘米,设2~3个笼门,可叠4~5层,每层下设一承粪板。
仔鹑笼:供28~42日龄(种用)仔鹑用(含育肥用),可与雏鹑套用,与成鹑笼结构相同。
也可采用雏鸡的育雏笼,于笼外架设食槽与水槽。
成鹑笼:分为重叠式、全阶梯式、半阶梯式和整箱式、拼箱式几种。
重叠式多以双列、4~5层配置,每层长100厘米、宽60厘米、中间高24厘米,两侧高28厘米。
笼壁棚条间距2.5厘米,底网网眼以20毫米×20毫米或20毫米×15毫米为好。
笼前挂食槽与水槽。
顶网用塑料网。
每层设4个单元,每单元养种公鹑2只和母鹑5~6只,或产蛋鹑10只。
产蛋鹑也可采用6~8层密饲式笼具。
技术准备可通过书本、报刊进行自学,不断提高、丰富饲养技术。
蛋用鹌鹑持续高效养殖技术

蛋用鹌鹑持续高效养殖技术作者:王中林武绍沛来源:《科学种养》2017年第06期鹌鹑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特种经济禽类。
鹌鹑蛋具有较高的营养滋补价值(高于鸡蛋),富含蛋白质、卵磷脂、脑磷脂和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耐储藏(50天以上);鹌鹑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富含蛋白质、铁、钙、磷,保健价值高,素有“动物人参、野味之珍”的美誉。
鹌鹑易饲养、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全国各地饲养,近年来已成为养殖户的新宠。
笔者在总结多年养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蛋用鹌鹑持续高效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一、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1. 生物学特性鹌鹑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鹑属的一种小型禽类。
头小、无冠、有眉线、嘴弯、尾短、四趾,体型小、体重轻(出雏时重7~8克,成鹑重120~150克);体温高,呼吸、心跳快,有飞翔能力;衰老快、寿命短。
2. 生活习性鹌鹑是一种驯化时间短,尚存野性的禽类。
雌鹑性情温驯,雄鹑仍好斗;生长发育快,性早熟(5~6周龄性成熟,开始产蛋);胆小易惊;喜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安静环境,怕寒冷、潮湿、阴暗的环境;食性杂、食谱广、食量小、代谢旺,对营养物质要求高;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喜群居,耐密集饲养,适宜大规模集约化养殖。
二、场舍建设基本要求1. 场址选择根据鹌鹑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活习性,宜选择交通方便,远离居民点、其他畜禽场和污染源,背风向阳,地下水源充足、水质好,电力设施完备的区域建场。
2. 鹑舍建造鹑舍分为半地下式、平地式两种,要求牢固(砖混结构墙、水泥地面),冬季保温、夏季隔热,通风、采光良好。
顶部架设“人”字形工型钢梁,梁上按一定间距固定8行檩条以支撑铝合金扣板。
内部宽5~6米,墙高2米(脊高2.6米),长度依养殖规模与养殖场地情况而定;脊顶设置换气扇,向阳面窗户规格为1.3米×1.2米,背阴面窗户规格为0.6米×0.5米,窗口附设细目铁丝网(防鼠)。
舍内安装日光灯等照明设备,以备补光。
鹌鹑的繁殖技术:孵化

鹌鹑的繁殖技术:孵化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鹌鹑,每产一窝蛋就停止产蛋,开始抱窝。
人工饲养的鹌鹑,由于人们的驯化和定向选育,产蛋量大大提高,但也丧失了就巢性。
必须通过人工孵化或由家鸡代孵才能繁殖。
1.自然孵化家庭小规模饲养鹌鹑,可采取自然孵化法。
常用体型较小、就巢性能好的母鸡代孵。
用母鸡代孵,一次可入孵种蛋30-35枚。
母鸡代孵时,在早、晚各喂一次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在孵化前期,母鸡离巢吃食排粪时,如气温较低,在巢上应盖毯子,以保温;如气温较高,或在孵化后期,可不盖,以起到凉蛋作用。
也可用鸽子代孵,每次6-8枚。
鹌鹑出雏后,应及时把雏鹌鹑取出,放到育雏器中育雏。
如不及时取走,可能会被代孵母鸡压死或踩伤。
如气温低,也可能被冻死。
2.人工孵化规模化饲养鹌鹑,一般采用人工孵化方法。
人工孵化鹌鹑的方法和所需条件,大致与孵化家鸡蛋相似。
但因鹌鹑蛋的蛋壳较薄,质地较脆,在孵化过程中,要细心操作。
人工孵化的关键是严格控制和灵活掌握好温度、湿度、翻蛋、凉蛋、通风、出雏等几个环节。
在孵化过程中,对这些环境都不能忽视,如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出问题,就可能造成损失。
(1)孵化方法人工孵化方法有炕孵法、缸孵法、煤油灯孵化、孵化器孵化等几种。
这些孵化方法,孵化原理基本一样,只要操作得当,都可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
孵化器孵化比较方便,有电源的地方,大多采用此法。
孵化鹌鹑的孵化器,与孵化禽蛋的孵化器基本相同,因此可用禽蛋孵化器来孵化鹌鹑,区别仅是因鹌鹑蛋较小而用不同的蛋盘。
市售的孵化器的种类和型号较多,根据蛋容量的大小可分为小、中、大、超大型等4类;按箱体的形状,分为平式、平面分层式、柜式等几种。
各饲养者根据饲养规模选购。
(2)孵化前的准备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新鲜,一般应选用5天以内所产的蛋,最多不能超过7天。
种蛋的大小要适中,蛋形正常。
蛋用型鹌鹑种蛋重10.5-12克,肉用型种蛋重14-17克。
不能选各种畸形蛋。
种蛋蛋壳应坚实,壳色正常。
最好选用开产后4-8个月的种蛋。
利用内外生态技术养殖蛋用鹌鹑

2016年第1期(下半月)利用内外生态技术养殖蛋用鹌鹑赵兰兰(河南省汤阴县畜牧兽医总站,河南汤阴456150)[中图分类号]S8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1-0273-01利用内外生态技术养殖蛋用鹌鹑,即使用EM菌液配制成的稀释液代替日常消毒液、粪便中添加EM菌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鹑舍内外环境、使空气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同时在蛋鹑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代替药物保健品,调节蛋鹑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改善蛋鹑体内环境,增进蛋鹑健康;通过抗体检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控制疫病发生。
采用该方法后,改善了鹑舍内外环境,促进了蛋鹑生长,增强了蛋鹑免疫力,提升了鹑蛋品质。
1技术领域利用内外生态技术养殖蛋用鹌鹑,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改善内外生态环境,提高抗病力,促进蛋鹑生长,确保无药物残留,从而提高鹑蛋品质,达到鹑蛋营养安全。
2背景技术我国养鹑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有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品种也日趋多元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养鹑大国,饲养量约有2亿只,占整个世界饲养量的五分之一,鹑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极高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广受青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的需求已由原来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但由于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和药物残留问题的日益突出,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此,在饲养中不添加抗生素和无药残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3技术内容利用内外生态技术养殖蛋用鹌鹑,通过改善蛋鹑体内环境及养殖场外环境,从而生产出健康营养安全的鹑蛋。
在养殖场外环境中使用EM菌液配制成的稀释液代替日常消毒液、粪便中添加EM菌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鹑舍外环境,使空气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同时在蛋鹑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代替药物保健品,调节蛋鹑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改善蛋鹑体内环境,增进蛋鹑健康,提升鹑蛋品质,确保无药物残留;通过抗体检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控制疫病发生。
鹌鹑繁育技术要点

鹌鹑的产蛋率与品种、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
鹌鹑开产后达产蛋高峰早,产蛋高峰期长,平均产蛋率可达75%~85%,但种用母鹌鹑产蛋初期和产蛋后期所产的种蛋质量较差,繁殖利用年限较短,一般蛋用型种母鹑仅8~10个月,肉用型种母鹑6~8个月。
以下介绍鹌鹑繁育技术要点。
1.种鹑选择应根据外貌鉴定、系谱鉴定、生产力鉴定、后裔鉴定与综合鉴定等情况科学选择。
(1)外貌鉴定根据各品种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外貌标准进行严格选择。
一般采用肉眼观察和用手触摸进行外貌鉴定。
种公鹑要求羽毛完整、致密而有光泽,体质健壮、结实、紧凑,头大、喙黑、眼大有神,吻合良好,趾爪伸展良好,爪尖锐;具有明显的雄性特征,叫声高亢洪亮,泄殖腔腺发达,性欲旺盛,交配力强。
种母鹑要求羽毛完整、丰满,具有明显的色彩特征,头小而俊俏,眼大而明亮,颈部细而长,体态匀称,耻骨与胸骨顶间距较宽能容纳3指,两耻骨间可容纳2指。
种鹑体重要符合品种要求并达标。
(2)系谱鉴定引种时,必须清晰了解种鹑系谱血统,坚决杜绝近亲繁殖;同时,通过分析鹌鹑系谱,可掌握其父母代和祖代生产性能、遗传特性,帮助种鹑进行科学选配。
(3)生产力鉴定产蛋鹑的生产力指标主要是产蛋量和平均蛋重。
开产后前3个月必须高产,蛋用型种鹑年产蛋率保持在80%以上,肉用型保持在75%以上;同时,蛋重符合品种要求,各生长阶段的体重也需要按期达标。
(4)后裔鉴定一般多采用后裔与父母比较、后裔之间比较以及后裔与生产群比较3种形式,可鉴别出父母代的优劣。
(5)综合鉴定将外貌鉴定、系谱鉴定、生产力鉴定、后裔鉴定4项鉴定成绩进行综合分析,排出名次,最终决定选留结果。
淘汰综合评定成绩差的种用母鹑,用作商品肉鹑或蛋鹑饲养。
2.配种采用恰当的配种方法和适宜的配种比例能有效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1)掌握性行为特征包括求偶和交配。
开始公鹑以僵鹌鹑繁育技术要点山东省沂南县大庄畜牧兽医站(276300)朱艳25新农村2023.12直步态、羽毛耸立、颈部前伸等姿态向母鹑靠拢、求偶;母鹑若愿意接受交配,则随即蹲伏下来,同意公鹑爬跨到背上;公鹑咬住母鹑头或颈部的羽毛,伸展两翅,将舌状的交尾器与母鹑的泄殖腔相接触而射精;交配结束后,公鹑松开被咬的羽毛并跳下,公母鹑各自抖动羽毛,公鹑昂头鸣叫走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蛋用鹌鹑饲养技术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10期
一、鹌鹑的生活习性
1.鹌鹑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低于15℃和高于30℃。产蛋率下降,产蛋最适温度为20-
22℃。
2.鹌鹑胆小易受惊。为此饲养室要保持安静,目前均为笼养,笼舍高度在15-25厘米。
避免受惊时起飞撞伤头部。
3.鹌鹑生长发育快。寿命短,出雏时仅有78克,45-50日龄性成熟体重可达120克。
二、种鹑的繁殖
1.种鹑的选择。种鹑无论公母都应选择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克以
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公鹑肛门上方红色球状物的精包大而鲜红;母鹁腹部容积大,耻骨游离
端与胸骨后端有三指宽,左右耻骨间有两指宽,公母种鹑按1:3的比例合笼饲养,自然交
配。
2.孵化。选择产出一周内,花斑明显、大小适中、蛋形正常的种蛋消毒后,按钝头朝上
置于25%室内预热6-8小时后开始孵化。
孵化管理如下:
①温度。鹌鹑蛋的孵化过程中应贯彻“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的原则。同时结合孵化季
节、外界温度、胚胎发育状况灵活掌握“看胎施温”一般保持在38-39℃之间。
②相对湿度。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在出壳的前一天可将湿度提高到
80%。
③通风换气。胚胎对氧气的要求是前期少,后期多;冬季少,夏季多。孵化的前8天要定
时打开通风口换气,后8天要经常换气。
④翻蛋。从种蛋人孵开始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每昼夜翻蛋在4-12次。
⑤凉蛋:打开孵化箱门,降低蛋温。每次凉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用眼皮试温稍感凉
意即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⑥验蛋。一照在人孵后5-7天进行,淘汰无精蛋和死胚蛋;二照在入孵12-13天进行,淘
汰中死蛋。
⑦出雏。孵化15天时落盘,将蛋从蛋盘中取出放入出雏盘中,加大孵化器湿度到80%直
至出雏,初生鹑毛干后即可取出。
三、雏鹑的培育
鹌鹑的育雏期为30天,初生鹑毛干后就可放人育雏器中饲养,饲养管理如下:
1.保温。育雏温度第1-6日龄温度保持在37-36℃,第7-14日龄36-35℃,第15-20日龄
34℃,20日龄以后每天降1℃,降至27%时不再用保温设备,移至22-27℃的常温下饲养。育
雏保温设备可用育雏伞,也可用普通灯泡、电褥子、暖水袋等做热源。
2.饮水。雏鹑出壳24小时内饮水,一般雏鹑放入育雏器内安静下来就可饮水,开水最好
饮0.01%高锰酸钾水,以后饮凉开水。一旦饮水,便不能中断。
3.喂料。雏鹑饮水后1小时就可开食。1-3日龄喂开食料。开食料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
1克酵母粉,第2日开始用含蛋白质27%-28%的配合料投喂。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对于
不会采食的雏鹑应加以驯练,其方法是将饲料撒在纸面或无毒塑料膜上,把不会采食的雏鹑放
在上面,用手轻轻敲打纸面或塑料膜,诱导其采食。雏鹑料可按如下配方:玉米粉52%,豆
饼27%,麸皮5%,鱼粉10%,叶粉5%,骨粉1%,另加多种维生素10克,将饲料搅拌均
匀喂给。1-7日龄每日6-8次,以后逐渐减至4次,保证不断料,不断水。
4.密度与光照。一般日龄小可密些,日龄大可疏些,平养育雏密度为第1周龄120-150
只/平方米,2周龄80-100只/平方米,3-4周龄60-80只/平方米。保证鹌鹑的光照时间有
利于采食、饮水及生产性能。一周龄24小时光照.一周龄后14-16小时光照。
5.精心管理。观察雏鹑的状况,检查温度、湿度和换气是否合适。定期洗刷水槽、料
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公母分群在3-4周龄进行,疫苗接种或驱虫在4周龄进行,以
免影响产蛋。
四、成鹑的饲养管理
1.饲喂。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另设砂槽水槽,任其自由采食饮用。蛋用鹌鹑的饲料配
方如下:玉米粉47%,豆饼33%,鱼粉10%,麸皮4%。骨粉1%,槐叶粉5%,每100千克
饲料加入硫酸锌10克,硫酸锰15克。
2.温度。成鹑产蛋适宜温度为20-22℃。要根据气温变化及调整,夏季要加强通风,降低
饲养密度,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饲养密度及生火炉等措施来保持温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光照。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一般光照16-18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早、
晚补充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