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卷(一)

专题检测卷(一)
专题检测卷(一)

专题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PM

2.5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 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

C.空气中飘浮的有毒物质,能吸附在PM 2.5的表面进入人体

D.PM 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答案 D

解析 D 项中,砷是非金属元素。

2.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 4H 10)和35%丙烷,已知下列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O :2CO(g)+O 2(g)===2CO 2(g)

ΔH =-566.0 kJ·mol -

1

丙烷: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2 221.5 kJ·mol -1

正丁烷:C 4H 10(g)+132

O 2(g)===4CO 2(g)+5H 2O(l) ΔH =-2 878.0 kJ·mol -1 异丁烷:C 4H 10(g)+132

O 2(g)===4CO 2(g)+5H 2O(l) ΔH =-2 869.6 kJ·mol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正丁烷比异丁烷能量低

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

C.常温下,CO 的标准燃烧热为566.0 kJ·mol -1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答案 B

解析A项,1 mol正丁烷完全燃烧比1 mol异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所以等物质的量正丁烷的能量大于异丁烷的能量;B项,1 g丙烷需要O2 3.7 g,放出热量50.5 kJ,1 g正丁烷需要O2 3.6 g,放出热量49.6 kJ,正确;C项,CO的标准燃烧热应为-283 kJ·mol-1;D项,能源不一定通过化学反应得到。

3.(2019·金华一中校级期中)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

已知:C(s)+O2(g)===CO2(g)ΔH1

S(s)+2K(s)===K2S(s)ΔH2

2K(s)+N2(g)+3O2(g)===2KNO3(s)ΔH3

则ΔH为()

A.ΔH1+ΔH2-ΔH3

B.ΔH3+3ΔH1-ΔH2

C.3ΔH1+ΔH2-ΔH3

D.ΔH3+ΔH1-ΔH2

答案C

解析碳的燃烧热为ΔH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ΔH1①

S(s)+2K(s)===K2S(s)ΔH2②

2K(s)+N2(g)+3O2(g)===2KNO3(s)ΔH3③

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ΔH=3ΔH1+ΔH2-ΔH3。

4.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面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为()

A.-1 940 kJ·mol -1

B.1 940 kJ·mol -

1 C.-485 kJ·mol -1

D.485 kJ·mol -1 答案 A 解析 ΔH =(4×414+4×155-4×489-4×565)kJ·mol -1=-1 940 kJ·mol -1。

5.已知:①H 2(g)+12

O 2(g)===H 2O(g) ΔH 1=a kJ·mol -1 ②2H 2(g)+O 2(g)===2H 2O(g) ΔH 2=b kJ·mol -1

③H 2(g)+12

O 2(g)===H 2O(l) ΔH 3=c kJ·mol -1 ④2H 2(g)+O 2(g)===2H 2O(l) ΔH 4=d kJ·mol -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 >a >0

B.b >d >0

C.2a =b <0

D.2c =d >0 答案 C

解析 氢气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氢气的物质的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ΔH 越小,水蒸气变成液态水要放热,因此,c

6.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 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 2的12 000~20 000 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程N 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 3(g)放出能量

C.反应N 2(g)+3F 2(g)===2NF 3(g)的ΔH >0

D.NF 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B

解析 A 项由N 2―→2N 破坏化学键需吸收能量;B 项,N(g)+3F(g)―→NF 3是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C 项,ΔH =(941.7+154.8×3-283.0×6)kJ·mol -1=-291.9 kJ·mol -1;D 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7.有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使用两块吸附气体的海绵状金属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其电极反应为X极:CH4+10OH--8e-===CO2-3+7H2O;Y极:2H2O +O2+4e-===4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入甲烷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

B.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在标况下,通入5.6 L氧气,完全反应后,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D.放电时,1 mol甲烷在X极反应时有2 mol氧气在Y极反应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电池总反应为CH4+2O2+2OH-===CO2-3+3H2O,反应过程中消耗OH-,故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选B。

8.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盐桥中装有KCl饱和溶液的琼脂。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负极反应:2H++2e-===H2↑

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不变

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c(Cl-)增大

答案D

解析A项,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正确;B项,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不正确;C项,因为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故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增大,不正确;D项,因为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Cl-向负极移动,故NaCl溶液中c(Cl-)增大,正确。

9.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银电极是负极

B.铜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

C.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银电极流向铜电极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Cu为负极,Ag为正极。

负极:Cu-2e-===Cu2+

正极:2Ag++2e-===2Ag

电子从Cu经外电路流向Ag。

10.如图是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示意图。

放电时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Li x C6-x e-===C6+x Li+(Li x 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正极:Li1-x MnO2+x Li++x e-===LiMnO2(LiMnO2表示含锂原子的二氧化锰)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反应式为Li1-x MnO2+Li x C6===LiMnO2+C6

B.K与M相接时,A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C.K与N相接时,Li+由A极区迁移到B极区

D.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至少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答案C

解析A项,负极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相加得总反应式;B项,A与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项,K与N相连,形成原电池,Li+移向正极,根据充电示意图判断,A为正极,B为负极;D项,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光能等。

11.如图所示,a、b、c、d均为铂电极,供选择的四组电解质溶液列表中,电解时要求满足的条件是①通电一段时间后,甲、乙两池的pH均减小,②电极a、c上得到电子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2,则电解液的编号正确的是()

甲乙

A NaCl AgNO3

B AgNO3CuCl2

C CuSO4AgNO3

D H2SO4AgNO3

答案C

解析A项,甲中pH增大,乙中pH减小;B项,甲中pH减小,乙中pH增大,电极a、c 上得电子形成的原子数之比为2∶1;C项,电解CuSO4、AgNO3溶液pH均减小,电极a、c

上析出Cu、Ag原子数之比为1∶2,正确;D项,电解H2SO4、AgNO3溶液pH均减小,电极a、c得电子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

12.有A、B、C、D四种金属,做如下实验: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②将A、D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③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C>D>A>B

C.D>A>B>C

D.A>B>D>C

答案C

解析①A与B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会构成原电池,B不易腐蚀,说明B为原电池的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A>B;②A、D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D比A反应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D>A;③根据置换反应规律,Cu不能置换出B,说明金属活动性:B >Cu;Cu能置换出C,说明金属活动性:Cu>C。则四种金属活动性的排列顺序是D>A>B>C。

13.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像如下:分析图像,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C.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

答案C

解析A项,根据pH=2的溶液中压强与时间的关系知,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增大,说明该装置发生析氢腐蚀,则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正确;B项,pH=4的醋酸溶液中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说明生铁发生吸氧腐蚀,pH=4的醋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正确;C项,根据压强与时间关系图知,pH =2的溶液和pH=4的溶液中,变化相同的压强时所用时间不同,前者比后者使用时间长,

说明吸氧腐蚀速率大于析氢腐蚀速率,错误;D项,两个溶液中都发生电化学腐蚀,铁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确。

14.如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2-3+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

答案D

解析A项,甲池是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乙、丙池是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错误;B项,在燃料电池中,负极是甲醇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电解质下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8OH-===CO2-3+8H2O,错误;C项,电解池乙池中,电解后生成硫酸、铜和氧气,要想复原,要加入氧化铜,错误;D项,甲池中根据电极反应:O2+2H2O+4e-===4OH-,所以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0.012 5 mol)O2,则转移电子0.05 mol,根据丙装置中,在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转移电子0.05 mol,减小的氢离子是0.05 mol,生成氢氧根离子是0.05 mol,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理论上最多产生氢氧化镁质量应该是0.05 mol×1

-1=1.45 g固体,故D正确。

2×58 g·mol

15.如下图所示,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极是电源负极,Y极是电源正极

B.Cu电极上增重6.4 g时,b极产生1.12 L(标准状况)气体

C.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答案D

解析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依据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钠的酚酞溶液,判断b电极是阴极,Y为电源负极,X为电源正极,故A错误;6.4 g的铜的

物质的量是0.1 mol,转移电子为0.2 mol,生成氢气为0.1 mol,体积为2.24 L,故B错误;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Pt电极失电子生成氧气,溶液中铜离子在Cu 电极得到电子析出铜,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逐渐减小,故C错误;a电极是氯离子失电子发生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故D正确;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1分)(1)已知2 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热量,反应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生成物能量总和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②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填“>”“<”或“=”)572 kJ。

③与化石燃料相比,利用氢能源有很多优点,请说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S2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 ℃、101 kPa时:

2SO2(g)+O2(g)2SO3(g)

ΔH1=-197 kJ·mol-1;

H2O(g)===H2O(l)ΔH2=-44 kJ·mol-1;

2SO2(g)+O2(g)+2H2O(g)===2H2SO4(l)

ΔH3=-545 kJ·mol-1

则SO3(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ΔH1

2H2(g)+O2(g)===2H2O(g)ΔH2

C(s)+O2(g)===CO2(g)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Δ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小于②<③热值高或无污染

(2)SO3(g)+H2O(l)===H2SO4(l)

ΔH =-130 kJ·mol -

1

(3)12ΔH 3+5ΔH 2-2ΔH 1

解析 (1)①H 2和O 2反应生成H 2O 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总能量应大于生成物总能量。②生成水蒸气比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要少。

(2)2SO 3(g)2SO 2(g)+O 2(g) ΔH =197 kJ·mol -1

2H 2O(l)===2H 2O(g) ΔH 2=88 kJ·mol -1

2SO 2(g)+O 2(g)+2H 2O(g)===2H 2SO 4(l)

ΔH =-545 kJ·mol -1

三式相加除以2得:

SO 3(g)+H 2O(l)===H 2SO 4(l)

ΔH =197+88-5452

kJ·mol -1=-130 kJ·mol -1。 (3)4C 3H 5(ONO 2)3(l)===12C(s)+10H 2(g)+6N 2(g)+18O 2(g) -2ΔH 1

12C(s)+12O 2(g)===12CO 2(g) 12ΔH 3

10H 2(g)+5O 2(g)===10H 2O(g) 5ΔH 2

三式相加得

4C 3H 5(ONO 2)3===12CO 2(g)+10H 2O(g)+O 2(g)+6N 2(g) ΔH =12ΔH 3+5ΔH 2-2ΔH 1。

17.(10分)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紧密联系。

(1)已知1 g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Q kJ 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s)+H 2O(g)===CO(g)+H 2(g) ΔH =130 kJ·mol -

1,

2C(s)+O 2(g)===2CO(g) ΔH =-220 kJ·mol -1。断开1 mol H—H 键、O===O 键分别需要吸收436 kJ 、496 kJ 的热量,则断开1 mol O—H 键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填字母)。

A.332 kJ

B.118 kJ

C.462 kJ

D.360 kJ

(3)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电池原理如图。电极a、b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4(g)+2O2(g)===CO2(g)+2H2O(l)ΔH=-16Q kJ·mol-1

(2)C

(3)a:2H2O-4e-===O2↑+4H+b:2CO2+4e-+4H+===2HCOOH

解析(1)在25 ℃、101 kPa下,1 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Q kJ,则16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6Q kJ,则甲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ΔH=-16Q kJ·mol-1。

(2)已知①C(s)+H2O(g)===CO(g)+H2(g)ΔH=130 kJ·mol-1,

②2C(s)+O2(g)===2CO(g)ΔH=-220 kJ·mol-1

①×2-②得:2H2O(g)===O2(g)+2H2(g)ΔH=(2×130+220)kJ·mol-1=480 kJ·mol-1,

设O—H键能为a kJ·mol-1,则4a-496-2×436=480,解得a=462,选项C正确。(3)由图可知,左室加入水,生成氧气与氢离子,电极a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右室通入二氧化碳,酸性条件下生成HCOOH,电极b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CO2+4e-+4H+===2HCOOH。

18.(10分)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回答钢铁腐蚀、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写出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产中可用盐酸来除铁锈。现将一生锈的铁片放入盐酸中,当铁锈被完全除尽后,溶液中继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个装置中铁棒被腐蚀由难到易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4)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B电极对应的金属是________,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镀层破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2e-===Fe2+(2)2Fe3++Fe===3Fe2+

(3)DBCA(4)①铁Cu-2e-===Cu2+②铁比铜活泼,镀层破坏后,在潮湿环境中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加速铁的腐蚀

解析(1)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上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2)铁锈和HCl反应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和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3)在金属腐蚀中,腐蚀快慢顺序是作电解池阳极>作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作原电池正极>作电解池阴极,根据图像知,A中Fe作负极、B中铁作正极、C中铁发生化学腐蚀、D中铁作阴极,所以铁腐蚀由难到易顺序是DBCA。

(4)①电镀时,镀层Cu作阳极、镀件Fe作阴极,所以B的材料是Fe,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 -2e-===Cu2+;②Fe、Cu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时,铁易失电子作负极加速被腐蚀,Zn、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Zn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被保护,

所以铁比铜活泼,镀层破坏后,在潮湿环境中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

加速铁的腐蚀。

19.(10分)(1)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

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上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

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上述的材料中应选______作阳极。

答案(1)①(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电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③甲在甲装置中,负极不和Cu2+接触,避免了Cu2+直接与负极发生反应而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锌片

解析(1)①根据题给条件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得:

a.若用Zn、Cu、CuSO4(aq)、ZnSO4(aq)组成原电池,Zn作负极,Cu作正极,Zn插入到ZnSO4(aq)中,Cu插入到CuSO4(aq)中。

b.若用Fe、Cu、FeSO4(aq)、CuSO4(aq)组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Fe插入到FeSO4(aq)中,Cu插入到CuSO4(aq)中。

c.注意,画图时要注意电极名称,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名称(或化学式),并形成闭合回路。

②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Cu,锌片或铁片作负极,由于Zn或Fe直接与CuSO4溶液接触,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③带有盐桥的甲原电池中负极没有和CuSO4溶液直接接触,二者不会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化学能不会转化为热能,而是几乎全部转化为电能;而原电池乙中的负极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两者会发生置换反应,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2)由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得,铁片作正极(阴极)时被保护,作负极(阳极)时被腐蚀,所以

应选择比铁片更活泼的锌作负极(阳极)才能有效地保护铁不被腐蚀。

20.(14分)(1)①以CuSO 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 、Zn 、Ag 、Pt 、Au 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 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 、Pt 、Au 等金属

②利用反应2Cu +O 2+2H 2SO 4===2CuSO 4+2H 2O 可制备CuSO 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

①电源的负极为________(填“A ”或“B ”)。

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 与电解前相比将________;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 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________g(忽略气体的溶解)。

(3)①电镀时,待镀件与电源的________极连接。

②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

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答案 (1)①bd ②O 2+4e -+4H +

===2H 2O

(2)①B ②2Cl --2e -===Cl 2↑ CO(NH 2)2+3Cl 2+H 2O===N 2+CO 2+6HCl ③不变 7.2

(3)①负 ②还原剂

解析 (1)①粗铜电解时,粗铜作阳极,Cu 2+移向阴极,但电能不会全部转化为化学能,有的转化为热能。②Cu 作负极,O 2在正极上得电子:O 2+4e -+4H +===2H 2O 。

(2)根据H 2的产生区域可以判断,A 为正极,B 为负极。阳极上发生:2Cl --2e -===Cl 2↑,3Cl 2+CO(NH 2)2+H 2O===N 2+CO 2+6HCl ,在阴极上发生:2H ++2e -===H 2↑,但由于质子交换膜的作用,pH 将不变。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阳极室和阴极室生成气体体积之比为2∶3,

n (N 2)=n (CO 2)=25×12×13.44 L 22.4 L·mol -1=0.12 mol ,m [CO(NH 2)2]=0.12 mol ×60 g·mol -1=7.2 g 。

(3)电镀时,待镀件应连接电源负极作阴极。

根据题意,Cu2+得电子生成Cu沉积在镀件表面,所以应选用还原剂与之反应。

专题一 专题检测卷

专题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共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驼.铃(tuó) 巷.道(xiànɡ) 慰藉.(jiè) 不屈不挠.(náo) B.抹煞.(shā) 藐.视(miǎo) 犄.角(qí) 开天辟.地(pì) C.干瘪.(biě) 思忖.(cǔn) 水泵.(bènɡ) 妄自菲.薄(fěi) D.彷.徨(pánɡ) 吮.吸(shǔn) 撩.起(liāo) 嘻嘻哈.哈(hē) 答案 C 解析A项“巷”读hànɡ。B项“犄”读jī。D项“哈”读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枯滕眷属历历在目 B.窗扉琐碎回旋至高无尚 C.寂寥摇曳署光血脉相承 D.哀怨彳亍轻蔑幸灾乐祸 答案 D 解析A项滕—藤。B项尚—上。C项署—曙。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许多家长忧心忡忡 ....中养成了 ....,由于受到网络游戏的影响,不少学生在耳闻目睹 一种不怕事大的恶习,有的甚至明目张胆 ...., ....地去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令人不安。 A.忧心忡忡 B.耳闻目睹 C.明目张胆 D.江河日下 答案 B 解析“耳闻目睹”应改为“潜移默化”,文中强调的是“网络游戏”的影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法律援助制度旨在通过减免费用,替那些因为经济困难而又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应有的法律援助。 B.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据悉,在以后两天中,代表将盈利方式、信息转载规范化、运作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D.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大范围气温偏低,主要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引起的。 答案 D 解析A项介词误用,“替”应改为“给”。B项“防止……不再发生”,错用否定,造成语意不合逻辑。C项成分残缺,应在“将”后面加上“就”字或“围绕”一词。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 ②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得以维系的保障。 ③才能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 ④必须依靠法律力量,把一切信用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 ⑤仅靠良心、道德,不可能有效地约束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经济行为。 A.④⑤①③② B.②⑤④③① C.④⑤②③① D.⑤④①③② 答案 B 解析②是观点。⑤和④③①属递进关系。 6.补充下面的句子,分别表达对“生活”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意思。(各句不超过30字)(6分) (1)表达消极的意思 生活好似一张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积极的意思 生活好似一张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只是一条鱼,迟早都要为生活所束缚。 (2)只有强者才能撕破它,获得自由。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卷八 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试题)

专题检测卷(八) 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清远模拟)1996年长沙在五一广场走马楼一带建设“平和堂”商厦,发掘出土多达十万片的三国吴简。对于这些吴简,认识正确的是( ) A.内容都以儒家学说为主 B.楷体是简牍上的主要字体 C.数量极多的吴简表明三国时期纸张尚未普及 D.吴简出土地当是吴都遗址 2.(2013·自贡二模)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类别 数 学天文历法 气象 地学 化 学 农 学 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 25 25 9 25 7 7 8 8 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 ①服务于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明清奇书较多,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儒林外史》以反对封建伦理和科举八股为中心,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层,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各种丑态。《镜花缘》提出了反对纳妾、尊重女权和男女平等的主张。两部具有批判性的作品反映了明清时期( ) A.商品经济发展下的思想解放 B.君主专制统治下的无所适从 C.资本主义萌芽下的民主观念 D.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病入膏肓 4.(2013·福州二模)胡适在《“研究国故”的方法》中认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

若质疑其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5.(2013·汕尾测试)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6.(2013·南通一模)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 ) A.文人画流行 B.风格多样化 C.宫廷画活跃 D.趋向世俗化 7.(2013·佛山质检)近代世界史上,某书出版后,引起宗教势力恐慌,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组织集会大造声势,提出“拯救心灵”,并联合30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这本书的出版,这本书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论法的精神》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8.“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 像先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方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 ) A.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初三化学物质检验鉴别专题(可直接打印)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一、知识精讲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物质的鉴别

C、NaOH、CuSO4、NaCl、Ba(NO3)2 D、FeCl3、NaOH、Na2SO4、KCl 2、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 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加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BaCl2、HNO3、NaOH B、Na2SO4、BaCl2、Na2CO3、HCl , C、AgNO3、NaNO3、NaCl、HCl D、FeCl3、NaOH、HNO3、Na2SO4, 4、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CuSO4 HCl、NaOH、MgSO4 B、Na2CO3、HCl、BaCl2、K2SO4 C、HCl、CaCl2、NaOH、KNO3 D、NH4NO3、H2SO4、NaOH、MgCl2 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区别出来的是() A、NaOH、HCl、NaCl B、Na2CO3、HCl、BaCl2 C、Na2CO3、Na2SO4、BaCl2 D、AgNO3、HCl、NaCl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不可加热,且用化学方法)() A、Na2SO4、BaCl2、NaNO3、KNO3 B、CuSO4、NaOH、NaNO3、KCl C、NaCl、AgNO3、HCl、NaNO3 D、K2CO3、K2SO4、H2SO4、Ba(NO3)2 7、下列几组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CaCl2、KNO3、Na2CO3、KCl B、NaCl、BaCl2、Na2CO3、HCl. C、Na2SO4、Ba(OH)2、Na2CO3、NaNO3 D、HNO3、Na2CO3、MgCl2、Ba(OH)2 (二)、一次鉴别问题。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2CO3NH4Cl 、NaCl 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CaCl2溶液 C、NaOH溶液 D、稀盐酸 9、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Ba(OH)2、稀硫酸、KOH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K2CO3溶液 B、NaCl溶液 C、石蕊试液 D、酚酞试液 10、欲鉴别石灰水、稀盐酸、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提供的试剂有:①纯碱溶液②紫色石蕊③酚酞试液。只用一种试剂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或② D、①或②或③ 11、利用无色酚酞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项检测卷八现代生物科技专题B卷__重点增分练含解析

重点增分练 一、选择题1.拟采用“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的方法繁殖一种名贵花 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外植体经细胞脱分化后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诱导分化生长物生根时,培养基中通常含有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解析:选B 愈伤组织细胞有细胞壁,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也不能使细胞融合;再分化出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诱导分化生根。2.(2019届高三·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将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 添加干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及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6 d后,检测发现86%的细胞形态与结构特征呈现出造血干细胞样细胞(CD34+细胞)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就是ES细胞 B.干细胞因子等物质可促进ES细胞分化形成CD34+细胞 C.ES细胞形成CD34+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本实验结果尚不能支持“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观点 解析:选A 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细胞有ES细胞,但不都是ES细胞;干细胞因子 等物质可促进ES细胞分化形成CD34+细胞;ES细胞形成CD34+细胞的过程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本实验结果只是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细胞,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 因此尚不能支持“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观点。 3.下表是有关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错误的是( ) 解析:选A 殖。

专题十 专题检测

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干热岩是一种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埋深数千米,其温度一般大于200 ℃。干热岩主要被用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可能为我国干热岩资源富集区的是( ) A.青藏高原B.长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D.黄土高原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干热岩是一种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其热量来自地球内能,所以地壳活跃地区干热岩资源富集。青藏高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最可能为干热岩资源富集区,故A 项正确。 2.干热岩发电( ) A.季节性强B.技术要求低 C.大气污染严重D.有利于改善环境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干热岩埋深数千米,技术要求较高,B项错误;干热岩利用过程中,处于封闭循环系统,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储量大、安全性好、热能连续不受季节制约、利用率高等特点,A、C两项错误,D项正确。 (2019·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太阳能光热电站目前最为流行的有塔式(图一)和槽式(图二)两种。据此回答3~5题。 3.市场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D.长江三角洲 答案D 解析四个地形区中电力需求量最大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 4.槽式与塔式比较,槽式主要特点是( ) ①可集中布置也可进行分块布置②误伤途经飞鸟③反光镜角度调整技术要求高④投资成本低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答案D

专题一二检测卷(1)

第I卷(选择题) 专题一 一、单选题 1.在适宜的温度条件,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如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A.B.C.D.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果酒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清洗干净后需要用体积分数为90%的酒精灭菌 B.该装置能阻止空气进入以防杂菌污染 C.发酵过程中装置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30~35 ℃ D.发酵过程中不会产生CO2 3.制作果酒、果醋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菌种为异养原核生物B.发酵液最终呈现酸性 C.保证无氧环境下发酵D.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 4.下列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细胞中既有有氧呼吸酶也有无氧呼吸酶 B.果酒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来防止杂菌污染 C.醋酸菌能在有氧条件下将果酒变成果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变成果醋D.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 5.下列有关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的正常繁殖都离不开氧气 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生产酒精,醋酸菌则不能生产醋酸

C.两者都是异养生物,生存都离不开葡萄糖 D.醋酸菌可以以酵母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为原料来合成醋酸 6.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温度 B.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缩短 C.在制作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 D.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7.某位同学在利用酵母菌进行果酒发酵,如果改成果醋发酵,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提高温度B.充气口打开 C.更换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D.发酵时间 8.发酵一般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或产品的过程。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消耗葡萄糖的部位相同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在变酸的果酒表面所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乳酸菌的菌落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9.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避免污染,在处理葡萄时应先除去枝梗再冲洗 B.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生的 C.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酵母菌属于异养厌氧型微生物 D.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酸味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乳酸 10.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题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易错题难题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某车间有90名工人,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螺栓15个或螺帽24个,已知一个螺栓配套两个螺帽,应该如何分配工人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刚好配套?则生产螺栓和生产螺帽的人数分别为() A.50人,40人B.30人,60人 C.40人,50人D.60人,30人 2.若方程6kx﹣2y=8有一组解 3 2 x y =- ? ? = ? ,则k的值等于(() A. 2 3 -B. 2 3 C. 1 6 -D. 1 6 3.把方程23 x y -=改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 A.23 y x =-B.23 y x =+C. 13 22 x y =+D. 1 3 2 x y =+ 4.某次数学竞赛共出了25题,评分标准如下:答对一题加4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答记0分,已知小杰不答的题比答错的题多2道,总分是74分,则他答对了() A.16题B.17题C.18题D.19题 5.为保护生态环境,某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将某一部分耕地改为林地,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共有18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是林地面积的25%,为求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各多少平方千米.设改变后耕地面积x平方千米,林地面积y平方千米,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A. 180 250 x y y x += ?? ? -= ?? B. 180 250 x y x y += ?? ? -= ?? C. 180 250 x y x y += ?? ? =? ?? D. 180 250 x y y x += ?? ? =? ?? 6.现有如图(1)的小长方形纸片若干块,已知小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用3个如图(2)的全等图形和8个如图(1)的小长方形,拼成如图(3)的大长方形,若大长方形的宽为30cm,则图(3)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整个图形的面积之比为() A. 1 5 B. 1 6 C. 1 7 D. 1 8 7.用如图①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作侧面和底面,做成如图②的竖式和横式的两种无盖纸盒.现有m张正方形纸板和n张长方形纸板,如果做两种纸盒若干个,恰好将纸板用完,则m+n的值可能是()

专题四检测卷学生卷

专题四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晦朔.(shuò) 胁迫.(pò)潜.伏(qiǎn)排山倒.海(dǎo) B.嘲讽.(fěng) 溯.源(shuò) 独角.戏(jiǎo) 游目骋.怀(chěng) C.俯瞰.(kàn) 辅弼.(bì) 丰稔.(niǎn) 畏葸.不前(sī) D.恬.淡(tián) 独处.(chǔ) 抟.扶摇(tuán) 荦荦.大端(l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剧增与日俱增简练精兵减政 B.曚昽烟雾曚昽提名金榜题名 C.代劳以逸待劳抱怨以德报怨 D.仓皇兵慌马乱防范防患未然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我市城区存在一些已被________的公共设施,由于未能及时拆除清理,如今成了交通的“路障”和景区的“景 障”。 ②看到村里的老人生活单调,老马两口子就________着开办了老年娱乐所,为村里的老人免费提供了一个休闲的 好去处。 ③结束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心情终于可以________下来,我要暂时抛开那些曾经让自己烦恼的事情,听 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A.废置核计迟缓B.废止合计迟缓 C.废置合计弛缓D.废止核计弛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 ....的话题,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B.“网络发言人”是一个新事物,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在初创阶段不应求全责备 ....,但严防其沦为徒具形式的俗物,并不是过分要求。 C.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 ....,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多的信息。 D.债券基金在中国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大力发展债券基金应当成为中国基金业目前的当务之急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印度公益组织要求印度代表团联手与谈判各方合作,在德班会议上消除包括绿色气候基金争议在内的分歧,并达成共识。 B.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60%来自刺绣。 C.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 还是不要的好。 D.复旦大学将试行“推优直选”在全国录取试点生的办法,即由中学校长推荐优秀学生、大学综合评价后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

专题质量检测试题

授课提示:对应专题质量检测(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5分) 1.(2010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解析: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两者所在空间不同,A项错误;B项中两种腺体均合成蛋白质类的酶,涉及蛋白质的分泌,因此高尔基体数量较多;核孔是酶、RNA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主要从消化道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运到血浆或淋巴中,因此细胞两端对物质的主动运输较为旺盛,线粒体较多。 答案:A 2.(2009年高考江苏卷)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①卵细胞体积较大,主要是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其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3.(2009年高考北京理综)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被具有识别作用,故A项叙述正确;细胞膜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以主动运输或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即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故B项叙述正确;细胞膜外侧含有糖被、激素受体蛋白、载体等,而细胞膜内侧含有多种酶等蛋白质,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故C项叙述正确;载体蛋白是贯穿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故D项叙述错

专题检测卷(一)

专题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PM 2.5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 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 C.空气中飘浮的有毒物质,能吸附在PM 2.5的表面进入人体 D.PM 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答案 D 解析 D 项中,砷是非金属元素。 2.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 4H 10)和35%丙烷,已知下列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O :2CO(g)+O 2(g)===2CO 2(g) ΔH =-566.0 kJ·mol - 1 丙烷: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2 221.5 kJ·mol -1 正丁烷:C 4H 10(g)+132 O 2(g)===4CO 2(g)+5H 2O(l) ΔH =-2 878.0 kJ·mol -1 异丁烷:C 4H 10(g)+132 O 2(g)===4CO 2(g)+5H 2O(l) ΔH =-2 869.6 kJ·mol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正丁烷比异丁烷能量低 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 C.常温下,CO 的标准燃烧热为566.0 kJ·mol -1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答案 B

期末复习专题_浙教版八下科学第1章单元检测卷练习资料答案随后

期末复习专题-浙教版八下科学第1章单元检测卷(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小磁针的北极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指向地理的南极 【答案】C 2.如图是一款既能健身又低碳的“共享单车”,它是互联网、智能手机、GPS定位系統和单车的资源整合,关于“共享单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车手把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单车坐垫设计为较宽,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 C.以行驶单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房屋是静止的 D.GPS通过电磁波把单车的位置信息传递统信息处理中心 【答案】D 3.给下图的直导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规律如下图中的() A.B.C.D. 【答案】D 4.在家庭电路中常常发生:在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室内其它电灯熄灭,保险丝熔断。有时在台灯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室内其它电灯全部熄灭,保险丝熔断。引起这两种故障的最大可能() A.前者是开关短路,后者是插座短路B.前者是开关短路,后者是插头短路C.前者是灯泡短路,后者是插座短路D.前者是灯泡短路,后者是插头短路 【答案】D 5.把钢条的一端移近小磁针,小磁针躲开,这表明() A.钢条一定没有磁性B.钢条可能没有磁性 C.钢条可能有磁性D.钢条一定有磁性 【答案】D 6.如图所示,是一种自行车前轮的结构图,行驶中,磁铁靠近传感器时磁场能使其中的带电粒子发生偏转(即相当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产生一种信号,信号传入速度计能测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下列能说明其原理的是图() A B C D 【答案】B 7.安全教育已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某校一次安全用电知识的“对”、“错”抢答比赛中,以下选项应叫答“对”的是() A.有时可在电线上晾哂衣服 B.熔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接上

2016届时事政治热点专题检测试题专题十一全面二孩.doc

专题十一:全面二孩 一、单项选择题: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国家之所以全面放开二孩,是因为()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不符合我国国情②要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③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状况④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对启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理解错误的是()A. 它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B. 它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 它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D. 它说明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问题已彻底解决 3. 自“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国家又推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B.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C. 我国不再实施计划生育 D. 能够及时扭转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4.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即头胎只有一个孩子的,可以生育第二胎。启动这一政策( ) ①表明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②表明我国人口数量减少,文化素质提高 ③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④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5. 2015年10月26—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 B.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C.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D. 计划生育已不再是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了 6.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是指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项举措() ①说明国家将取消生育限制,提高人口数量 ②是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和完善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改善男女性别比

专题4 专题过关检测

专题4 专题过关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球棍模型: B .(CH 3)3COH 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 C .乙醛的结构式:CH 3CHO D .羟基的电子式:·O ···· :H 答案 D 解析 甲烷的球棍模型中碳原子的半径应大于氢原子,A 项错误;(CH 3)3COH 的正确名称为2-甲基-2-丙醇,B 项错误;CH 3CHO 是乙醛的结构简式,不是结构式,C 项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羟基的有机物称为醇 B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C .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 D .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 答案 D 解析 A 选项中要注意醇与酚的区别,醇是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而酚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B 选项中应是只要有醛基的物质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如醛、甲酸、甲酸酯类以及葡萄糖、麦芽糖等都含有醛基而能发生银镜反应;C 选项中应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3.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 .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 .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 .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 .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苯 答案 B 解析 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物质应该是互不相溶的物质。酒精和水、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己烷和苯都能互溶。 4.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答案 A 解析 A 项,戊烷存在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3种异构体;B 项,戊醇可看成戊烷的3种异构体中的1个H 被—OH 取代得到的产物,有8种醇类异构体,另外戊醇还有多种醚类异构体;C 项,戊烯的烯类同分异构体主链可以含5个碳原子或4个碳原子,再结合双键位置可得出5种异构体,另外戊烯还存在环烷烃类异构体;D 项,乙酸乙酯的异构体中,甲酸酯有2种,丙酸酯有1种,羧酸有2种,另外还有羟基醛、酮等多种异构体。 5.中学化学中下列各物质间不能实现 (“→”表示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 解析 A 中的CH 3COOH 不能一步转化为CH 3CH 2OH ;B 中CH 2===CH 2――→ +HBr 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浓硫酸△ CH 2===CH 2;C 中Cl 2――→+H 2O HClO ――→光或热 HCl ――→+MnO 2△ Cl 2;D 中C ――→+O 2CO ――→+O 2CO 2――→+Mg C 。 6.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复习专题 连词达标检测卷(有答案)

复习专题连词达标检测卷(有答案) 一、初中英语连词 1._________ we didn't win the basketball game, we were satisfied with our hard work. A. If B. Though C. Since D. Because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虽然我们没有赢得篮球赛,但我们对我们的努力感到满意。A:If 如果,表示假设条件;B:Though 虽然,表示转折;C:Since既然;明显的原因;D:Because因为,表示原因。根据前后句意思,可知前后句是转折关系,要用though,故选B。 【点评】考查连词辨析。理解连词的意思和用法,根据前后句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连词。 2.___________ you know the answer, please ___________ your hand. A. If; raise B. If; rise C. Unless; raise D. Unless; rise 【答案】 A 3.It won't be a long time ________ your son comes back. Don't be worried. A. since B. as C. before D. unless 【答案】 C 4.—In shopping centers of most foreign countries, we can see many products made in China. —What we need is ________ "Made in China", ________ "Created in China".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A. both…and B. not only…but also C. neither…nor D. either…or 【答案】 B 5.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should be finished soon. A. which B. what C. that D. / 【答案】 C 6.—Tom, what doe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mean? —You can have your own understanding. But I think it means follow your original aspiration (初心) you will succeed. A. so B. but C. and D. or 【答案】 C 7.It was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_____the sound of the piano woke me up. A. because B. if C. when D. although 【答案】 C

2019届中考物理专题检测卷(8)黑匣子问题(含解析)

图 45 图 46 图47 图48 黑匣子问题 例1.某电路如图45所示,电源电压为4V 且保持不变,虚线框内的电路中接有两个阻值均为R 的电阻,当开关S 由闭合到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少0.5A ,试在虚线框内画出电阻的一种可能的连接电路图,并标出相应的R 的值。 【思路点拨】电流表示数减少了O .5A ,可能是①由1 A 减小到O .5A ; ②由O .5A 减小到零. 对第①种可能,又有两种情况:第一,开始电路中只连人一只4Ω的电阻(I= U/R=1 A),s 断开后又串联了一只4Q 的阻(I=U/2R=0.5A ,如图46甲所示;第二,两只8Ω的电阻并联,开始电流表的示数为1A ,S 断开后,减少了一个支路的电流,如图46乙所示.第②种可能也有两种情况:第一,两只4Ω的电阻串联接在4V 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断开后电流减小到零图46丙;第二,两只16Ω的电阻并联,干路中的电流为O .5A ,断开后电流减小到零图46丁。 答案: 虚线方框内两只电阻连接的电路图有图46的四种可能。 【规律总结】黑匣子问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一般具有开放性. 黑匣子类问题通常分为有电源、无电源、箱外接电源三类.其中箱内有电源、箱外接电源问题运用电流、电压特点推理解决,箱内无电源根据其电阻特点;利用串、并联电阻关系推理解决。 拓展演练 1.某航模中有一如图47所示的配件,内由电压恒定的电源和一个4Ω的定值电阻R 1串联组成,密封在一个盒子内,只露出两个接线柱A 、B .若将一电流表直接接在A 、B 两接线柱上,电流表的示数为2.OA ;若将一只定值电阻R 2与电流表串联后接在A 、B 两接线柱上,电流的示数为O .5A 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伏? (2)电阻R 2的阻值为多少欧? 答案:(1)根据条件U=IR=4Ω×2A=8V (2)I`=U/(R 1+R 2)代入已知0.5A=8V/(4Ω+R 2)得R 2=12Ω 2.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只,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和导线若干,设计了一个电路.如图48所示,当虚线框内开关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增加一倍,请分别在两虚线框中画出电阻和开关的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答案: 两种方式如图所示: 3.如图49 ,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

广东省高考英语 专题检测卷(十三) 阅读理解

专题检测卷(十三) 阅读理解 (建议用时: 25分钟) A for official vehicles for ministers and governors to reduce the costs of purchasing new cars, media have reported. The new rule has been applied among all Party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nationwide, the Beijing News reported on Tuesday. “The new rule has not yet been made public, ”said Li,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Nationa l Committee. Under the old rules, the cars used by minister-level officials could be replaced as often as every five years, Li said. “These officials will also keep the same cars when they assume new posts, ”he added. The new rule also reiterated(重申)that officials ranking below minister or governor levels should not be allocated cars. The cars possessed by their departments should be used on demand. “It violates the rules for lower-ranking—even county-level officials to be allocated cars. ”Li said. Purchases of vehicles for official use have been heavily investigated, as they account for a large expenditure(花费)of public funds every year. A survey on the Web news www. ifeng. com found 64 percent of respondents believed the new rule will be difficult to carry out because it is related to officials’ interests.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ad halted(中断)approvals for requests for such vehicles and had started to work on new quotas(指标)under the new rules, ”Li said. “The future reform of official vehicle us e will introduce market mechanisms and monetization. ” Wen Jiabao said in the annual government work report on Saturday that expenditures on such vehicles will not increase in 2011 compared with a year ago. Beijing’s standing deputy mayor Ji Lin last week said the municipal(市政的)government will release the number of vehicles for official use in the capital as early as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 Earlier this month, the Minister of Finance had published a rule regulating the budgets for such vehicles. 1.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new rule allocating vehicles among officials? A. To promote a low-carbon lifestyle. B. To cut down the present huge expenditures of purchasing cars. C. To make good use of budgets for official cars. 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evere traffic jams. 2. How often could the cars used by minister-level officials be replaced according to the new rule? A. Every 3 years. B. Every 5 years. C. Every 8 years. D. Every 10 years. 3. What about the officials ranking below minister or governor levels in terms of official vehicles? A. They can still possess special cars. B. They can use their own private cars. C. They can use cars whenever officially necessa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