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精品资源-章节测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变式练习

1.在正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个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

光源

A 小窗

B 窗

C 窗

D

答案:B

2.下图A 、B 、C 、D 、E 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

答案:A

3.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空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这个事实说明( )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整个胚芽鞘,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B.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不一定要有尖端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答案:B

4.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的胚芽鞘将( ) A.直立生长 B.向左侧弯曲生长 C.向右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 答案:B

5.茎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在于生长素( ) A.向光侧分布得多 B.背光侧分布得多 C.在茎中分布均匀 D.在茎的顶端产生 答案:B

6.植物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来自发育着的( ) A.侧芽 B.胚芽 C.种子 D.顶芽 答案:C

7.扦插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成活,因为( ) A.芽能发育成茎叶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 D.芽能供应生根所需的营养 答案:C

8.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曲的方向是( ) A.向左侧 B.向右侧 C.不弯曲 D.先向右后向左 答案:B

9.如下图,有4根月季枝条,将它们扦插后,哪根枝条最易成活,且其生出的根最多( )

A B C D

答案:C

10.下列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A.植物向光生长

B.根向肥生长

C.茎背地生长

D.蛾类向灯光飞翔

答案:D

11.下列属于感性运动的是()

A.根的向水性

B.根向地生长

C.合欢树叶子并拢

D.植物的顶端优势

答案:C

12.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养,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幼苗根的生长方向是()

A.↑

B.→

C.↘

D.↙

答案:C

13.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雌蕊的柱头上。处理的时期和条件是()

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开花期,不去雄蕊

D.开花期,去掉雄蕊

答案:C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答案:B

15.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答案:D

16.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答案:A

17.除根尖以外,你认为哪一结构还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

A.导管

B.筛管

C.叶片

D.茎尖

答案:D

18.下列哪种植物激素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答案:D

19.自然状态下,秋季时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激素是()

A.吲哚乙酸

B.2,4—D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答案:C

20.吲哚乙酸是()

A.植物生长素

B.垂体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胰岛素

答案:A

21.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其中B和D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进入。请回答:

A B C D

(1)选择______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的生长和光的关系。

(2)选择______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D装置中的蚕豆幼苗的茎尖生长状况是。

答案:(1)CD(2)AC(3)向光(右)生长

22.在室外空旷处,不借助于任何药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请设计一个实验,将一株盆栽小灌木培育成如图所示的样子,并说明原理。

(1)实验方案。

(2)设计原理。

答案:(1)将栽植正常植株幼苗的花盆侧放于地上,待其弯曲向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在向相反的方向侧放一段时间,待其再弯向上生长后,摆正花盆

(2)利用茎的背地生长的特性

23.下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OH段说明__________。

(2)曲线HB段说明__________。

(3)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______区间。

(5)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根据图示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1)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

(2)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

(3)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4)HC

(5)小于2 m

24.下图表示丝瓜雌蕊柱头授粉与否对子房发育的影响曲线,请分析说明:

(1)a表示______________。

(2)b表示______________。

(3)a与b曲线有差别的原因是。

答案:(1)授粉后子房逐渐发育成果实

(2)雌蕊未授粉,子房不能发育而逐渐萎缩

(3)雌蕊柱头授粉后,在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过程中合成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反之,未授粉,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不产生生长素,子房萎缩

25.某同学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的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的实验步骤为:

(1)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图所示)

掉叶片

察叶柄脱落情况

(2)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请你用所学知识,评价该同学的实验设计。

答案:该同学设计的实验中没有对照实验;而且没有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比如不能排除其他叶片或芽产生的生长素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没有对结果的预测和相应的结论的陈述。对于这样一个实验,应该设计对照实验,选择两株长势、大小相同的植株,仅保留一小部分叶片,一株叶片的芽和叶片都去掉,另一株保留,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观察叶柄是否脱落,还要作出相应的实验假设和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并要有针对预测结果的相应的实验结论。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精品资源-章节测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变式练习 1.在正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个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 光源 A 小窗 B 窗 C 窗 D 窗 答案:B 2.下图A 、B 、C 、D 、E 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 答案:A 3.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空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这个事实说明( )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整个胚芽鞘,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B.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不一定要有尖端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必须要有尖端 答案:B 4.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的胚芽鞘将( ) A.直立生长 B.向左侧弯曲生长 C.向右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 答案:B 5.茎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在于生长素( ) A.向光侧分布得多 B.背光侧分布得多 C.在茎中分布均匀 D.在茎的顶端产生 答案:B 6.植物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来自发育着的( ) A.侧芽 B.胚芽 C.种子 D.顶芽 答案:C 7.扦插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成活,因为( ) A.芽能发育成茎叶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 D.芽能供应生根所需的营养 答案:C 8.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曲的方向是( ) A.向左侧 B.向右侧 C.不弯曲 D.先向右后向左 答案:B 9.如下图,有4根月季枝条,将它们扦插后,哪根枝条最易成活,且其生出的根最多( )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细胞溶胶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质与细胞核及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其主要成分是() 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蛋白质 2.在西瓜培育过程中发现,瓜膨大一侧往往种子发育良好﹐反之种子发育不良,因而长成歪瓜。对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种子发育良好的一侧生长素多B.种子发育不良的一侧赤霉素多 C.种子发育良好的一侧生长素少D.种子发育不良的一侧赤霉素 3.某同学想提取生长素以进行相关研究,下列适合提取生长素的实验材料是() A.柳树幼嫩的芽B.洋葱根尖成熟区 C.黄色的柑橘果皮D.粮仓中储存的稻谷种子 4.下列属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 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促进茎叶脱落D.促进果实成熟 5.植物通过春化作用接受低温影响的部位是() A.根尖B.茎尖生长点C.幼叶D.成熟叶 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 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C.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D.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7.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能够双向进行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处水分子的扩散 ②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 ③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④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多种环境因素都能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并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受到光照射时,被激活的光敏色素直接进入细胞核影响基因的表达 C.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代谢,从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D.植物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能够感受重力,使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 9.如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将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后,根近地侧浓度为a点对应浓度 B.若顶芽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可能为d点对应的浓度 C.10-1mol/L生长素促进茎生长,抑制芽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 D.若k点浓度为植物茎背光侧浓度,则向光侧浓度低于g点对应的浓度 10.植物叶肉细胞合成蔗糖等有机物,通过韧皮部运输到库组织储存;衰老叶片经由韧皮部的糖输出速率减小。细胞分裂素(CK)可通过调节糖的输出延缓叶片衰老,CWIN(一种蔗糖转化酶)在其中起关键作用。CWIN基因可被细胞分裂素诱导表达,并在胞外将从韧皮部卸载的蔗糖分解为己糖,再由己糖转运蛋白重新运回韧皮部细胞合成蔗糖,从而形成一个蔗糖输出的“无用循环”,维持较高的糖输出率,抑制叶片衰老(如图)。对此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韧皮部细胞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回收己糖 B.蔗糖被CWIN分解产生的己糖是葡萄糖和麦芽糖

高中生物必修三100道判断题(含答案和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100道判断题(含答案和 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100道精选判断题(含答案和解析) 2018.10 1.种群在地域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阳光和温度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3.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为了种群数量一定增加 4.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国家,如果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则该地区人口数量将维持稳定 5.一片牧场有8户牧民,其中6户养了棉羊,2户养了山羊,这些羊共构成2个种群 6.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并适应环境,其实质是调 节植物基因组的表达 23.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 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24.植物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部位的运输会受光与重力的 影响而横向运输,但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只能是

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这种运输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 25.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 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26.开展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开展发育有增进作用,属于植物开展的增进剂;脱落酸与乙 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 27.不管是植物激素照旧植物激素,对开展体的影响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 共同调节。 28.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岁组 成预示着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29.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植物颠末一次捕获,被再次重捕的几率减小, 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 30.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某酵母菌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

【赢在课堂】高中生物必修3【模块综合测试】(有答案,详细解析)

模块综合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酸碱度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D 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 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因④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故属于细胞内液;①为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故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③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为组织液,血浆蛋白减少则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应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稳定不变的。 答案:D 3.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膜内外都有离子进出;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将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而传递兴奋;神经纤维上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D 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 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C.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答案解析)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2) a.实验①和实验②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有无,因变量是胚芽鞘是否生长与弯曲。实现现象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都与尖端有关。 b.实验③和实验④的自变量是接受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胚芽鞘是否出现向光性弯曲生长。实验现象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3)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⑤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然后给 予单侧光照 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⑥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放置琼脂薄片,然后把胚芽鞘的尖端放置在琼脂薄片的上面,然后给予单侧光 照 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提醒】 该实验缺少另一组对照实验。除了设计对照实验⑤外,可再设计一组实验:尖端与下部用云母片(化学物质不能透过)阻断,会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2)实验现象分析 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了某种刺激向下运输,实验⑥在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中间隔了琼脂依然能出现向光性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能透过琼脂。 (3)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3.1914年拜尔的实验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⑦ 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 切面的左侧 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 实验⑧ 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 切面的右侧 胚芽鞘向左侧弯曲生长 【提醒】 拜尔的实验是在黑暗条件下完成的,排除光照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实验现象分析 胚芽鞘都弯向了放置尖端切面的对侧,是因为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放置尖端的部位生长快,未放置尖端的部位生长慢。这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通过达尔文、詹森和拜尔三人的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习题(三维设计)必修③ 第二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 单元质量检测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质量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 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 () 解析:由顶端优势原理可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的生长,离顶芽越近抑制程度越大、越远抑制程度越小。所以,顶芽处生长素浓度最低,向下运输主要积累在侧芽1处,然后是侧芽2处,最后是侧芽3处,而侧芽本身也可产生生长素。 答案:B 2.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 请分析图中a至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A.aa,第2个图中,由于尖端插入云母片,生长素的分布不受光照影响,所以c=d,第3个图虽然切除了尖端,却放上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但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e=f。 答案:A 3.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 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一定在de之间 B.若e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d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 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

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解析: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因为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根>芽>茎,所以可用a、b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答案:C 4.(2010·汕头模拟)果树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抑制传粉受精 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时保花保果,高浓度时疏花疏果;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答案:D 5.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C.根据人们的意愿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命活动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解析: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能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但它们并不会改变植物激素本身的作用特点。 答案:D 6.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解析:由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P基因突变后的表现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的处理效果相同,但无法由此判断P基因的突变与抑制剂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D 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判断题含答案解析)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判断题) 1.植物激素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 【解析】植物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错误。2.缺乏氧气不一定影响激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解析】激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一定都需要消耗能量,正确。 3.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分泌不同的植物激素() 【解析】植物体内没有腺体,植物激素是有植物细胞分泌,错误。4.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植物激素是由人工合成的() 【解析】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错误。5.顶端优势说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解析】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顶芽生长,而侧芽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因此体现了两重性,正确。 6.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未发芽的大麦种子可以降低成本() 【解析】赤霉素处理未发芽的大麦种子可以促进其产生淀粉酶,从而降低了成本,正确。 7.连续阴雨时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油菜减产() 【解析】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可以在生产上用于无子果实的培育,而油菜是收获种子的作物,所以使用生长素处理也不会促进种子的形成,因此不能防止油菜减产,错误。 8.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麦田中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解析】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强,常常用于杀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正确。 9.生长素是植物体产生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是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 【解析】生长素是植物体产生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但不是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错误。 10.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解析】因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要强,所以可利用高浓度的2,4-D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错误。 11.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决定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会影响细胞分化,当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低时促进根分化,高时促进芽的分化,正确。12.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 【解析】促进果实成熟的是乙烯,不是赤霉素,错误。 13.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种子萌发() 【解析】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脱落,抑制种子萌发,错误。14.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解析】番茄雌蕊未授粉自然不会有种子,所以并不是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的生长;给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而得到了无籽番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1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1章测评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包和酸奶,或者馒头夹着腐乳,是很多人喜欢的早餐,这些食物或饮品为我们的机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下列关于食品制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缺氧、呈酸性的环境只适合乳酸菌繁殖,酸奶制作时不用消毒 B.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了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与食品松软有关 C.现代腐乳生产中会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有利于提高腐乳品质 D.若出现面包长霉、酸奶胀袋、腐乳表面出现“皮”等情况,则不能再食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使其生长受到抑制,但这种环境并不是只适合乳酸菌繁殖,A项错误;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了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食品松软有关,B项错误;现代腐乳生产中,会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有利于提高腐乳品质,C项正确;若出现面包长霉、酸奶胀袋则不能再食用,腐乳表面出现“皮”属于正常情况,可以食用,D 项错误。 2.研究发现制作泡菜的材料——白菜、辣椒、大蒜等含有的营养成分能调节人体抗氧系统,对减轻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发挥积极作用。泡菜中萝卜硫素、蒜辣素、辣椒素、姜辣素等营养成分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与人体的抗氧化系统Nrf2相互作用,可消除由新冠病毒在体内产生的有害活性酸素。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为: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与其他杂菌的竞争越来越强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的原因是加入食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 ,所用的泡菜坛要用白酒擦拭消毒,防止杂菌污染,A项正确;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因此制作泡菜时,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缩短制作时间,B项正确;由于乳酸菌发酵过程中造成的酸性和缺氧环境不适合大部分微生物生长,因此乳酸菌与其他杂菌的竞争会越来越弱,C 项错误;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乳酸产生减少,D项正确。 3.《尚书》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提到酿酒必须要用酒曲。酒曲是以谷物为原料,破碎加水压制而成。酒曲富含酵母菌和霉菌等多种微生物,经水浸泡活化后投入蒸熟的米即可用于酿酒。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曲中含有微生物分泌的多种酶

高中生物必修3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的体液是指( ) A.细胞外液和消化道 B.细胞内液和血浆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2.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 B.酶 C. pH 值 D.渗透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液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 .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 .毛细淋巴管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CO 2、O 2 B .H 2O 、Na + C .C 6H 12O 6、尿素 D .血红蛋白、氧化酶 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8.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附答案)

时间 K 种群大小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 ) A .轴突→树突→细胞体 B .轴突→细胞体→树突 C .树突→细胞体→轴突 D .细胞体→树突→轴突 2.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 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A . B 细胞→效应B 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B .效应B 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外毒素结合 C .记忆细胞→B 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D .记忆细胞→效应B 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3.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 ) A .传出神经 B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 D .感受器 4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 A .淋巴因子 B .吞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抗体 5.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 ( ) A .神经递质 B .氨基酸 C .呼吸氧化酶 D .组织胺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 B.酶 C. pH 值 D.渗透压 7.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 .非特异性免疫能 力减弱 C .体液大量损失 D .营养物质 得不到及时补充 8、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 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 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 .背地(心)生长 B .向水平方向生长 C .向光生长 D .无法确定 9、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 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 得最高产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10、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 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 解释是 A .双子叶杂草对2,4-D 的敏感性强 B .小麦对2,4-D 的敏感性差 C .2,4- D 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 .同一浓度的2,4-D 对小麦和杂 草的作用不同

9.--.-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9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生物(9) 一、单项选择:本部分包括 35 题,每题 2 分,共 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附合题意。 1.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核酸C.脂类D.糖类 2. 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 A.脂肪B.磷脂C.胆固醇D.维生素 D 3.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 菌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核膜 4. 生物膜系统在细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A.细胞膜、染色体、核膜 B .细胞膜、核糖体、核膜 C .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D .细胞膜、中心体、核膜 5. 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 H2O B.O2 C.甘油D.K+ 6. 细胞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是 由 ATP直接提供能量。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 合成 ATP的细胞器 是 A.叶绿体 B . 核糖体C.线粒体D.中心体 7. 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 从 15℃上升至 25℃,唾液淀粉酶的活 性将 A.增大B . 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 小 8.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9.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 A. CO2 B.丙酮酸C.乳酸D.酒精 10.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是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 CO2 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1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 A.前期和末期 B .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中期 1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酶性升高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C.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亡 和死亡 1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 D .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C.多糖D.RNA 14. 某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 C占该链碱基是比例为36%则在以其为模版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 G 所占比例为A.18%B.36%50%D.64%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习题: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选择题 1.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田野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解析:选D 对于一只蝗虫来说,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组成非生物因素,田野中的植物、蛇和蛙等动物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组成生物因素,生物因素还有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都可以称为该蝗虫的生活环境。 2.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分布 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窄 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广 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窄 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解析:选C 由图可知,甲适应的湿度范围最广,乙适应的温度范围最广;三种生物没有交叉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3.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的分解者 B.一个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解析:选B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它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两部分内容。 4.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解析:选B 人体尿液、粪便必须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为生产者可利用的无机物,然而南极温度很低,分解者很少,尿液、粪便很难被分解。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随堂训练:第2章 第4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4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吲哚乙酸,因而出现向光性 B.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 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下列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相关处理及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可以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 B.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可以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 C.将含IAA的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中央,研究其向光性原因 D.分别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处理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并照射单侧光,可以研究其感光部位 3、如图1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在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图左侧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①②③中向左生长弯曲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下列有关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单侧光照下向光侧的抑制物比背光侧的少 B.单侧光照下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的多 C.叶片需要光照且胚芽鞘的尖端能够感光 D.背光侧合成的生长素较向光侧多

6、如图是燕麦胚芽鞘的部分向光性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芽鞘①的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得快 B.胚芽鞘②因无尖端存在,不表现向光性生长 C.胚芽鞘③因受单侧光刺激而弯向光源生长 D.单侧光对胚芽鞘④无影响,其仍直立生长 7、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实验室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面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8、吲哚乙酸是( ) A.植物生长素B.垂体生长素C.性激素D.脑激素 9、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形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存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10、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 B.—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高时促进生长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习题:2.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含答案解析

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后篇巩固探究 一、选择题 1.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判断,自变量为是否有IAA,因变量为上胚轴切段的长度,因而可得出结论,即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答案A 2.下面所给的现象中,不能说明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发挥作用时具有两重性的是() A.顶端优势 B.横卧根的向地生长 C.横卧茎的背地生长 D.在单子叶农作物农田中,用除草剂除掉双子叶植物杂草 解析横卧茎背地生长的原因:重力作用使生长素由茎的远地侧横向运输到近地侧,茎的近地侧因为生长素浓度高长得快,远地侧因为生长素浓度低长得慢。并没有体现出生长素抑制生长的作用。 答案C 3.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下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解析尽管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但由于固定植株的支架匀速旋转,使得根、茎每一部位都均匀接受重力的作用,因此重力对根、茎中生长素的分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根将水平生长。但茎还具有向光性,固定植株在旋转过程中,茎的同一部位一直接受单侧光照刺激,因此装置回到原位时,茎将向光(下)弯曲。 答案B 4.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解析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都由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并广泛分布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 其中生长素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分布较多,而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分布较多。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等多种生理功能;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等多种功能。 答案D 5.下图中的图甲为对琼脂a、b所作的处理,那么一段后,图乙、丙、丁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在图示情况下,生长状况依次是() 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解析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分布在背光侧多一些,但单侧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垂直运输。这样经过处理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b。将这些琼脂块按图乙、丙、丁放置时,便会出现B项结果。 答案B 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解析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浓度低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侧芽部位积累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所以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由于根对生长素最敏感,所以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花蕾,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A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章末测评(三)(含第四、五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章末综合测评(三) (含第四、五章)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有“插茱萸”的习俗,因为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下列有关分析不科学的是( ) A.茱萸可适当改变秋蚊的种群密度 B.茱萸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茱萸与秋蚊之间传递的是化学信息 D.茱萸、秋蚊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 D [“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说明茱萸与秋蚊之间通过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茱萸可适当改变秋蚊的种群密度,A、C正确;茱萸属于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茱萸、秋蚊没有包括该地域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D错误。] 2.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异养型生物都是分解者 B.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C.分解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D.分解者仅包括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 [异养型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能是消费者,A错误。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微生物中的硝化细菌是生产者,B正确。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C错误。分解者不仅限于细菌和真菌,如蚯蚓,D错误。] 3.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 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 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氧气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 D [蠕虫通过细菌间接从鲸的骨髓里摄取营养,蠕虫与细菌都是营腐生生活,所以为分解者;细菌生活在蠕虫的附肢中并为蠕虫提供营养,所以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细菌没有染色体等结构,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海底是一个含氧量极低的环境,所以这种细菌应为厌氧型细菌。] 4.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习题: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单元测评A 含答案解析

第四章测评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时,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 答案C 2.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这三种生物能 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简单表示为C→B→A B.种群B在第3~5年间个体数下降是由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 C.A、B是异养生物 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解析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答案D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与营养结构有关,而且是有一定限度的;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 的是生物群落;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答案B 4.a→b→c→d是某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测得a、b、c、d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分别为m1、m2、m3、m4。对这一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所固定的太阳能为流入食物链的总能量 B.m1、m2、m3、m4之和为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C.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多少是a>b>c>d D.四种生物呼吸所消耗的能量多少是a>b>c>d 答案B 5.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必修三测试题 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 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D.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 5.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伤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分别是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 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7.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最新高中生物课标试题及答案( 三套)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测试题(一)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的生物学学分为 A.4学分 B.6学分 C.10学分 D.12学分 2.下列各项中,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A.分子与细胞B.稳态与调节 C.生物科学与社会D.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是 A.稳态与调节 B.生物与环境 C.生物技术与工程 D.遗传与进化 4.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必修课程共有3个模块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 C. 选修课程有3个系列 D.现实生活应用属于校本生物课程 5. 对选考生物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 A. 模块1:分子与细胞 B. 模块2:遗传与进化 C. 模块3:生物与环境 D. 系列3: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6. 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A. 必修课程共4学分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 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学时可获得1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D. 修习完高中生物课程最多可得14学分 7.对高中学生修习生物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 A.高中毕业不高考:0~4学分 B.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生物:不少于4分(必修) C.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10分(必修+选修) D.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6分(选修性必修+选修) 8.在新课标《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一个层级的是 A.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B.说出细胞由C、H、O、N、P、S等元素组成 C.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概述核算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于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