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手术记录

合集下载

原位腹膜前无张力造瘘口旁疝修补术:附21例报告

原位腹膜前无张力造瘘口旁疝修补术:附21例报告

2 例 平 均 手 术 时 间 为 l4rn 出 血 量 约 5 l平 均 住 l 1a , i Or , n 院 时 问 为 1 。2 0d 0例 患 者恢 复 顺 利 。 l 术 后 并 发平 片 处 仅 例
积 血 , 2 手 术进 行 血 肿 清 除后 恢 复 良好 。所 有 患 者 随 访 行 次
直径的空隙 ; 将原造瘘 口之肠管向外提 出约 2 n, ④ l c 在与之
相对应的平 面将腹膜与肠 管间断缝 合以关闭腹腔 :⑤取 1 5
c x 5 m 大 小 的 Ma e 补 片 ,在 其 中 央 剪 出 一 与造 瘘 肠 管 m l c rx t 口径 一 致 的 圆 孔 , 将 外 缘 的直 角 修 剪 成 圆 形 . 人 并 置 于 并 套
疝 是 普 通外 科 常 见疾 病 。 引 起 足 够 的 重视 。 本 文 回 顾 总结 需
笔者所在 医院 2 0 一 12 0 — 2住院治疗的 2 例造瘘 口旁 0 1O ~0 9 0 l
疝 的 手术 情 况 1 资料 与 方 法
看到。 原来 进 行 间 断 缝 合 的 线 结 连 同 疝 囊 一并 突 到皮 下 。所
后 即沿 肠 壁 及 系膜 与 腹壁 组 织 附 着 处 向深 层 游 离 . 医用 手 用
的污染 ; 在分离肠管 时注意保护肠 系膜 , ② 以保证肠管 的血
供; ③补片应放置在腹膜前 问隙或者后 鞘的浅面 , 补片的大
小 以超 过 疝 环 口或 腹 壁 薄 弱 处 3 5c 为 宜 ;( 为造 瘘 1 — m 因 2 1
至今( 均 2 月 ) 见复发。 平 5 来
3 讨 论
者开始进行此方面的尝试 , 但尚需更 多的临床资料 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成人女)腹股沟股疝的手术记当

(成人女)腹股沟股疝的手术记当

(成人女)高位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我科从1999年10月至2004年4月使用美国外科公司及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网塞及平片进行无张力腹股沟修补术306例,其中治疗股疝24例,占总手术量的7.84%。

现对无张力股疝修补术的手术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患者,23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2.5岁,均未发生嵌顿、绞窄;1.2麻醉方式8例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6例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1.3手术步骤1.3.1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至耻骨结节,做切口4cm~5cm,逐层切开,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子宫圆韧带或精索,用导尿管悬吊;1.3.2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切开腹横筋膜,显露疝囊颈部,其内侧为陷窝韧带,外侧为股静脉,将疝囊自股管内锐性加钝性游离出,进一步游离至疝囊颈部,不做高位结扎;1.3.3将疝囊推入腹腔,再将聚丙烯网塞充填至疝环内(注:不是充填在股环内),与腹横筋膜内侧、耻骨梳韧带及陷窝韧带外侧缘缝合固定6~8针,经增加腹压聚丙烯网塞不向外突出;1.3.4尽量修复腹横筋膜,如果较完整,可将网塞完全置于腹横筋膜后方;1.3.5如发现腹横筋膜薄弱或缺损,可将平片置于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后方,铺平后周围妥善缝合固定,下端需超过耻骨结节;1.3.6将子宫圆韧带或精索放回原位,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至皮,术毕。

术后用500g的沙袋压迫局部6~8h。

2结果2.1手术时间单侧股疝大约需要30min,最短20min,疝囊较大难以自股管内拖出者需切开腹股沟韧带以扩大股环则时间略长,一般需要40min~50min;2.2恢复多数病人3~6h即下床自解小便,有5例肌注非麻醉类止痛剂,大多数病人仅在24h~48h内有不超过38℃的发热。

全部病人均在3天内离院,不再使用任何抗感染药物,7天后门诊拆线。

本组所有病人均为Ⅰ/甲愈合;2.3随访2例随访4年,5例随访3年,9例随访2年,6例随访1年,2例随访不足1年,全部病人均无复发,9例病人诉3~5月内感觉局部硬块,半年后逐步软化消失。

腹腔镜腹膜外(TEP)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腹膜外(TEP)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腹膜外(TEP)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记录1. 气管插管全麻后,脐下切开1.5cm皮肤,分离中线及两侧约1cm范围腹直肌前鞘,并横行切开0.6cm,建立气腹形成压力为15mmHg,放置10mm套管,置入腹腔镜,探查戳口无出血及腹腔脏器无损伤等,可见右侧内环口缺损,范围约2.0cm,证实术前诊断,决定行TEP。

2. 回纳疝内容物,放尽气体,拔出套管。

3. 血管钳抓起患侧腹直肌前鞘切口下瓣,把腹直肌束拨向外侧,显露后鞘,将10mm套管由此插入,进入腹直肌与后鞘之间约3~5cm,接气腹管,压力维持在12~14 mmHg之间,30°腹腔镜放入套管内。

4. 腹腔镜穿过膜状结缔组织腹横筋膜,进入蜘蛛网样疏松结缔组织,即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的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

5.腹腔镜接触到耻骨联合后,轻轻向两侧用镜身推拉扩大分离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显露耻骨联合和亮白的Cooper韧带(操作轻柔避免刺破腹膜、控制分离范围,不宜深入耻骨联合后方及其外侧5cm以远,防止损伤耻骨联合后静脉、Corona Mortis血管《闭孔动静脉》、髂外血管和腹壁下血管)。

6.直视下在脐水平两侧腹直肌外缘各放置1个5mm套管,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三等分点上放置1个5mm套管(或放置在患侧髂前上棘内方)。

7.钝锐性结合继续彻底分离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暴露耻骨联合、耻骨结节、患侧Cooper韧带,沿着Cooper韧带向外侧分离距耻骨联合约5cm处显露Corona Mortis血管(闭孔动静脉),以及位于其前上的股环,证实无股疝,在腹壁下血管与髂外血管之间找到疝囊。

8.分离钳紧贴腹壁下血管后面在血管与斜疝疝囊之间轻柔分离,逐渐进入Bogrus间隙。

9.用分离钳抓住疝囊向头侧牵拉,另一把将腹壁下血管和疝囊周围腹横筋膜向足侧分离,暴露疝囊,并将输精管及睾丸血管钝性剥离,内环口疝囊游离一周后,结扎切断疝囊,远端旷置,仔细止血。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XXXXXXX医院院病程记录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床号:住院号:科别:外科20xx-xx-xx 10:32 首次病程记录一、病例特点:1、患者xxx ,男,岁,农民,住2、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1年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梨形包块,约乒乓球大小,站立、行走或咳嗽等用力时包块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未给予治疗。

之后包块渐增大,现约鸭蛋大小,已降入阴囊,近2月来久立或重体力劳动后下腹部坠胀不适,无嵌顿史,今入我院门诊拟“右侧腹股沟斜疝”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咯痰,无心悸、胸闷,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

3、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慢性支气管炎及排尿困难史,无肝炎、肺结核病史。

4、查体:T:36.5℃ P:70次/分钟R:20次/分钟BP140/80mmHg神清,精神尚可,营养发育中等,体检合作,步入病房。

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钟,律齐,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右侧腹股沟区站立位触及一5.0*4.0cm2大小包块,无红肿,无压痛,咳嗽等用力时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手指压迫内环口,嘱咳嗽,包块未再突出,有冲击感,内外环口松弛,内环口约2指大小,包块已降入阴囊,两侧阴囊可触及睾丸,无肿大,阴囊透光试验阴性,脊柱四肢我急性,双下肢无水肿,NS(-)。

5、辅助检查:2018-07-02彩超(本院):右侧腹股沟区混合型包块(考虑为腹股沟疝)。

二、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疝三、诊断依据:1、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2、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附33例报告)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附33例报告)
1 资 料 与 方 法
弃; 修补腹股 沟管后 壁 的 B siiH le as 、 a t n s d手术 由于 不符 合解 剖层面 的修补 , 局部张力 过大 , 术后并 发症 多且复 发率过 高 ,
近年 已少用 ; vy手术恢复腹股沟 区的正常解 剖 , 壁 的重 Mca 后 建牢 固可靠 , 但局 部 张力 大 , 术后 常伴 有 疼痛及 长期 行 走不 便 ;h udc 手术 强 调精 细 的腹 股 沟 区解 剖 及 按 层 次 的修 S olie 补, 术后恢 复接近正常的腹股沟疝 防御机制 , 已被广泛接受 。 近年来有些学者对 腹股 沟疝作 了详细 的分型 , 并要 求对 各类型 的的腹股 沟疝 进行 不同的手术 , 即个体 化处理原则 , 着 重强调无张力疝 修补术。但 自体材料修补对于腹壁缺损较大 的腹股 沟疝及 复发疝仍有其不可避免 的局 限性 。人工 网片材 料合成及设计技 术不断进步 , 使用假 体做无张力疝修补术 , 不 破坏 、 扭曲腹股沟 区原有结构 , 不 为治疗疝 的腹壁缺损提供 了
t n a l r e y p e o d t n n s me i td b - d n sn . i fod d b rc n io ig i o i d ae y A1- e o i e r . a e
c p o n t e r b i h a t Cic lto 1 1, 4: 5 . e tr i h a b t e r. r u a in, 99 8 3 0 s
纳 。用 75c . m×1 m 的疝片行疝修补术 , 5c 手术 要求 : 游离 ① 疝囊 , 将疝囊 内翻 , 不做疝囊高位结 扎。如果需要 触摸腹壁下
动脉的位置 , 可在疝囊底部打开疝囊 , 确定腹壁下动脉与疝囊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术后诊断: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手术方式: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double inguinal hernioplasty麻醉方式:硬麻Epidural anesthesia术中所见:疝囊从内环口突出,下至外环处,右疝囊外有一5*5cm大小的脂肪包块。

打开疝囊,囊内容物无出血坏死。

手术经过: 1. 麻醉达成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 沿右腹股沟韧带上方2cm处做一斜形切口,长约7cm,逐层切开皮肤、脂肪及浅筋膜,提起并切开腹外斜肌键膜,显露腹股沟管内容物。

3. 游离并用吊带提起子宫圆韧带及血管,打开疝囊,如术中所见,将疝外脂肪包块切除。

将囊内容物纳回腹腔,并在疝囊颈处结扎囊壁。

4. 在内环处放置补片,可容子宫圆韧带顺利通过,将补片与邻近联合腱、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等缝合固定。

5. 手术野彻底止血,间断缝合腹外斜肌键膜、皮下组织,皮肤行皮内缝合。

6. 同法处理左侧腹股沟斜疝。

7.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术后病人安返PACU左侧腹股沟斜疝手术名称:手术经过: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左耻骨结节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两横指作一斜切口,长约6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下潜行分离,上显露联合腱,下显露腹股沟韧带,切开提睾肌,于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打开,见疝内容物已返纳,疝囊入口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横断疝囊壁,近端向上剥离至内环口,7号丝线缝扎疝囊颈,远端疝囊壁止血后任其敞开,疝环缺损直径约2cm,清点器械、敷料无误,逐层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手术名称:左腹股沟斜疝嵌顿复位+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经过:麻醉成功后,仰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例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例分析
维普资讯
20 年 8 第 4 第 8 07 月 卷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o dH ahDgs d el iet t

经验交流 ・
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例分析
彭 国兵
( 湖北省老河 口市第一 医院普 外科 [ 摘
4 l0 4 80)
要] 本文采用 Me lg定型产品对 9 s Pu h 3例腹股沟病 患者进行 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 取得 了近期满意的效果 。
对使用聚丙烯作为修补 材料的五个 不同医学 中心 调查结论 是
聚丙烯材料修补病是安全的、 可信赖 的, 休止 了使用补 片材 料
所顾虑 的感染、排斥 和复发。19 年 R t o 95 u k w使用此技术连续 观察 27 3例病人, 3 术后 并发症 <1 , % 术后复发率原发疝< % 1,
游离 , 以保证其充分 内翻, 使疝环 充填物有效完整 的塞入 内环 ,
并与腹横筋膜齐平妥善 固定 。 由于大部分腹股沟斜病 患者 的疝 囊均进入 阴囊 , 完整游离疝囊有增加手术创伤和出血之虞 。 建
议在 内环 前方约 4 m处横断疝囊, 扎疝囊 内翻之并置入充填 c 缝 物。 但近端保 留疝囊 不宜过小 , 否则可导致充填物填塞不 到位 , 充填 物底边与 周围组织缝合 张力大 ,术 后可能 出现局部坠胀
纤维抗张力强度减弱 , 易造成修 补失败和 复发 , S o l i e 而 h udc
低张力病修补术式复 杂,操作技巧要 求高 ,不利 于广 大基层 医院的普及 。 18 9 9年 L c t n t 首先在美 国外科杂志上提 出了 “ ih e s i 无张 力疝修补术 ”(h e dn F e e n o l s y …,被誉为 T e T n o — r e H r ip a t ) 二十世纪疝修补术 的 “ 里程碑 ” ,而其中的 “ 疝环充填式无张 力病修补术 ” 用填 充的形式修补缺损 , 再用 网片修补腹股沟管 的后壁,由于是无张力缝合修补,最大限度的恢复了其正常解 剖和 生理功 能, 杜绝了病复发的解 剖学基础 , 且术 中仅 需很少 的缝合 。 当今无张力疝修补 术的最佳 术式。19 年 S u m n 是 92 h la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出院小结(记录)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出院小结(记录)

XXXXXXXXX医院出院小结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xx岁床号:38 住院号:科别:外科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疝出院诊断:右侧腹股沟疝入院日期:xxxx年-xx-xx 09:21 出院日期: xxxx-xx-xx 10:25入院时主要症状及体征:1、患者XXX,男,65岁,农民,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2、查体:神清,精神尚可,营养发育中等,体检合作,步入病房。

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钟,律齐,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右侧腹股沟区站立位触及一5.0*4.0cm2大小包块,无红肿,无压痛,咳嗽等用力时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手指压迫内环口,嘱咳嗽,包块未再突出,有冲击感,内外环口松弛,内环口约2指大小,包块已降入阴囊,两侧阴囊可触及睾丸,无肿大,阴囊透光试验阴性。

主要化验结果:xxxx-xx-xx血常规:WBC8.6*109/L N66.7% RBC4.85*1012/L Hb144g/L PLT271*109/L 凝血五项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未见明显异常。

特殊检查及重要会诊(注明日期及检查号):xxxx-xx-xx彩超(本院):右侧腹股沟区混合型包块(考虑为腹股沟疝);xxxx-xx-xx胸片:心肺隔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

住院治疗经过(注明手术名称、日期、输血量及抢救情况):患者入院后诊断明确,于2018-07-03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给予补液止血对症等治疗。

出院情况(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无咳嗽、咯痰,切口无疼痛,无腹胀、腹痛,睡眠可,饮食尚可,大便已解,小便正常。

查体:神清,精神可,心肺阴性,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程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手术起止时间
13:55至15:30
术毕敖料器械清点情况
无误
送检病理标本名称

病理标本肉眼所见

记录医生:王洪波
安达市红十字会医院
手术记录
科别
外科
住院号
姓名
滕宪明
性别

年龄
45岁
手术日期
2010-08-17
手术前诊断
右腹股沟复发性斜疝
手术后诊断
右腹股沟复发性斜疝
手术名称
无张力疝修补术
术者
王洪波
助手1
孟昭君
助手2
器械护士
何东玲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腹股沟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切开提睾肌,于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切开见疝内容物已返纳腹腔,游离疝囊外组织至疝囊颈部,探查见腹壁下动脉搏动在腹壁,证实是斜疝。游离疝囊至颈部,外侧内荷包缝合结扎疝囊颈,后缝合提睾肌。然后将伞状疝环填充物(perfix plug)从疝环口顶入腹腔,填充物叶瓣四周与内环周围腹横筋膜固定4~ 5针,最后在游离的精索后方把修补网片( Bard mesh)平整地覆盖在腹横筋膜表面,网片预留孔穴刚好让精索通过,四周缝合固定4针,精索前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和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