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性心衰

合集下载

舒张性心力衰竭

舒张性心力衰竭

舒张性心力衰竭定义:定义: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以及舒张功能减低而EF值正常的临床综合征。

很少数情况下心排血量正常,但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淤血。

见于肥厚性心肌病、高心病或高心病早期。

病因:DHF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女性比男性发病率和患病率更高,最常发生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严重心室肥厚的患者,少数见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由于一过性缺血发作造成的可逆性损伤,导致心肌顺应性急剧下降。

舒张功能损害。

DHF还可见于肥厚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等。

多数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心房颤动、肾脏疾病患者中,DHF和SHF的发生率非常接近。

DHF与SHF常常合并存在,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心衰,既可以由以往的心肌梗死造成的心肌丧失或急性缺血发作导致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而致SHF,也可以由非扩张性的纤维瘢痕替代了正常的可舒张心肌组织,心室的顺应性下降而引起DHF。

病理生理特点:心脏的舒张功能取决于其被动弹性和主动松弛的特性。

被动弹性特性异常通常是由心脏的质量增加和心肌内的胶原网络变化共同导致的,主动心肌松弛的异常能够进一步增强心肌的僵硬度,其结果是心肌的顺应性下降,左心室充盈时间变化,舒张压增加,表现为左心室舒张末压与容量的关系曲线变的更加陡直。

在这种情况下,中心血容量、静脉张力或心房僵硬度的轻度增加,或它们共同增加即可导致左心房或肺静脉压力骤然增加轻度增加,或它们共同增加即可导致左心房或肺静脉压力骤然增加,甚或引起急性肺水肿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论有无严重的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其劳动耐力均是下降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左心室舒张压和肺静脉压升高,导致肺的顺应性下降,这可以引起呼吸做功增加或呼吸困难的症状。

二是运动时心输出量不能充分代偿,结果导致下肢和辅助呼吸肌的显著乏力,这机制解释了较低的运动耐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变化之间的关系。

临床表现: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缩性心力衰竭近似,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淤血的症状,表现为:劳动耐力下降,劳力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淤血性肝肿大和下肢水肿等。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分析52例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分析52例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分析52例摘要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所有52例患者均进行积极的病因治疗、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利尿扩血管等减轻心脏负荷措施。

本组25例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4例、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分别给予个体化治疗。

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dhf临床特点是心肌显著肥厚,心脏大小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及左室舒张期充盈减少,治疗原则以缓解症状,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降低病死率为主。

关键词舒张性心衰治疗分析临床诊治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04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从而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的一种综合征,舒张性心力衰竭成为临床独立的疾病,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1/3[1],临床上一般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之前,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52例患者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除外呼吸系统疾病。

其中ⅱ级33例,ⅲ级15例,ⅳ级4例,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劳累性呼吸困难等。

其中男6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9.4岁,其中冠心病患者25例,高血压患者15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2例。

心脏超声多普勒显示,52例均有不同程度左房扩大左室内径正常,左室射血分数>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25%。

患者胸部x线表现双肺门增大模糊,肺纹理增粗模糊31例,52例中心胸比例均<0,51。

其中合并kerleyb线9例。

临床体征检查中心脏听诊闻及第四心音11例,第三心音奔马律7例,肺部听诊中两中下肺湿啰音24例,两侧少量胸腔积液5例。

治疗方法:所有52例患者均进行积极的病因治疗、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利尿、扩血管等减轻心脏负荷措施。

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治进展

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治进展

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治进展摘要】舒张性心衰(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发病率随增龄而升高,其防治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对DHF的中医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治【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379-02舒张性心衰又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左心室射血分数尚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

DHF是由于左心室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障碍和心肌顺应性降低,导致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受损,心搏量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的心力衰竭[1]。

DHF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相应增加[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40%~60%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属于DHF[3]。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导致DHF发病率与患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患病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西医对DHF的防治主要是原发病的治疗及经验性治疗,尚无循证依据证实的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DHF的防治已成为中西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 西医对DHF的认识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DHF的发病原因包括老龄、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和心肌缺血等,而使其恶化的原因有容量失衡、心律失常、局部缺血及其他并发症。

引起DHF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心肌硬度增加或心肌病变,左室重量增加,室壁增厚,心肌缺血或能量缺伐,心肌收缩和舒张不均性。

其主要发病机制包括:①心室主动松弛能力受损:由于钙离子转运异常,心肌舒张时,细胞质中的钙离子钙蓄积,心肌无法有效松弛而致舒张功能障碍。

②心室壁僵硬度增加:心肌纤维化、心肌局部病变和某些全身性疾病致心肌顺应性下降。

本病可与收缩功能障碍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存在。

1.2 西医诊断标准 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5]指出DHF主要临床表现:①有心衰的典型症状和体征;②LVEF正常或轻度下降(≥45%),且左心室不大;③有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的证据(如左室肥厚、左房扩大)和/或舒张功能不全;④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心瓣膜病、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93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93例临床分析

【 摘要】 目的 探 讨老年人舒 张性 心力衰竭的临床 特点。方 法
分析。结果
对 9 例 老年舒张性心 力衰竭 患者 的临床资料 进行 回顾性 3
9 患者 中高血压 3 3例 9例 , 冠心病 3 2例 ; 劳力性 呼吸 困难 9 3例 , 心悸 8 1例 , 闷 4 例 , 胸 6 咳嗽 2 例 , l 两肺湿哆音 4 7
【 关键词 】 老年人 ; 心力衰竭 【 中图分类号 】 R516 4 .1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5 - 0 (09 0. 8- 23 34 20 )30 4 2 4 - 0 3
张素转 换 酶 抑 制 剂 ( C I 或 血 管 紧 张 素 Ⅱ受 体 拮 抗 剂 AE) ( R ) 8 ( 82 ) A B ,2例 8 .% 应用 美托 洛尔 ,3例 ( 8 5 ) 7 7 .% 应用钙 通道拮抗剂 ,1例 ( 2 6 ) 绞痛发 作时 应用 硝酸酯类 药。 2 2 .% 心 1 (5 1 ) 速 室率 房颤 患者 应用 洋地 黄类药控 制心 室 4例 1 .% 快
住 院 1 (9 4 ) 5例 E A(0 6 ) 8例 1. % 。7 V 8 .% 比值 增 大 ,8例 1
( 94 ) / 1 .% E A比值无 明显改善 。
3 讨

例 , 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 例 , 夜 3 咳嗽 2 例 , 闷 4 , l 胸 6例 典型心
绞痛 发作 1 , 1例 头晕乏力 9例 , 运动 时昏厥 1例。紫绀 2 2例 , 颈静 脉怒 张 1 , 4例 两中下肺湿性 哕音 4 7例 , 哮鸣音 1 , 4例 胸 腔积液 8例 , 心动过速 3 1例 , 出现第 3或第 4心音 2 0例 , 肝大 9例 , 双下肢水肿 1 3例。

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

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

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
舒张性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它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地松弛和舒张,导致心脏无法充分填充血液,从而引起的疾病。

舒张性心衰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疾病的结果。

以下是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

心衰的定义
在对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进行讨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心衰的定义。

目前,心衰被定义为一种心脏疾病,其中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身体组织和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疲劳、水肿和其他症状。

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
下面是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典型的心衰症状,如呼吸急促、疲劳和水肿等。

2.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 97 ml/m2。

3.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且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左
室射血分数(LVEF)<50%)。

4.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室壁增厚、间隔增厚或心肌增厚仍然存在。

补充的诊断标准
以下是一些补充的诊断标准,可用于诊断舒张性心衰:
1.胸部X光检查显示肺充血。

2.BNP水平升高,提示心衰的存在。

3.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或倒置、T波倒置和QT间期延长等异常。

结论
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相似,需要同时考虑症状和心脏超声检查等影像学表现。

当病人满足上述诊断标准时,我们可确诊其患有舒张性心衰。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舒张性心衰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1 D HF发 病 机 制
2 2 药 物 治疗 .
临床上 D HF多见 于 高血压 病 、 冠心 病 、 糖尿 病 、 肥厚 型 心肌病及瓣膜性 心脏病 , 外还见于影响心室 间相互作 用 的 另 疾病: 如房间隔缺损 、 动脉高压 、 性三 尖瓣 返流 、 室梗 肺 急 右 死、 急性 肺动脉栓塞 。影响左 室充盈 的疾病 : 如缩 窄性 心包 炎、 大量 心包积液和心包 填塞及 快速性室性心动过 速等 。引 起 D F的病 因主要有 : H ①原 发性心 肌硬度增加 或心肌病 变 ; ② 左心室重量增 加 、 室壁肥 厚 ; ③心肌 缺血或 能量代 谢异 常 ; ④ 心肌 收 缩和 舒张 不均 性 j 引起舒 张性 心 功能不 全并 导 , 致 D F的机制很复杂 , H 如心肌 细胞钙稳 态被打破 , 能量 代谢 失 衡 、 经递 质和 内皮功 能的激 活 、 神 心肌僵硬 、 全身动脉 硬化 等。 2 治疗 目前 , D F的治疗 尚 没有 随机 、 对 H 双盲 、 安慰 剂 对 照 的 多中心临床研究 资料 。 因而 , 无症 状性 D F是 否应该 给 对 H 予 处 理 , 处 理 是 否 有 益 目前 尚 无 定 论 。 对 有 症 状 的 D F 或 H 的处理 , 仅仅 建立在对 D F的病理生理理解 、 H 临床经验 和小 规模 临床观察 的资料上 。其 科学 性 尚有 待于进 一 步 的研 究
哈尔 滨医药 2 1 年第 3 01 1卷第 5期


3 7l ・
综述 ・
舒 张 性 心 力衰 竭 治 疗 进 展
吴兵风
( 津 铁厂 职工 医 院 , 天 河北 涉县 06 0 ) 54 4
摘 要 舒 张性 心衰是一 组以具有心力衰竭 的症状 和体征 、 血分数 正常或接 近正 常而舒 张功能异 常为特征 的 临床 综合 射 征, 其发病机 制很 复杂 , 治疗 包括 对症治疗 、 基础 疾病治疗 、 针对病理 生理机 制进 行治疗。8一受体 阻滞剂 、 肾素 一血管 紧张素 醛 固酮 系统 ( A ) R S 拮抗剂 、 钙通道拮抗 剂为药物治疗的核心 , 洋地 黄制剂一般 不 用于舒 张性心衰 的治 疗, 但也 不必特 异避

舒张期心力衰竭的治疗

舒张期心力衰竭的治疗

舒张期心力衰竭的治疗舒张期的心力衰竭有是属于心衰疾病的一种,心衰的类型很多种,对于对于人们来说,不管是哪种心衰,后果都是比较严重的,舒张期的心力衰竭如及时治疗的话,那么心肌炎或者是心肌梗死疾病就会慢慢的出现在身体上,这样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那么舒张期心力衰竭该如何来治疗呢?β受体阻滞药:此类药物具有降低心率和负性肌力作用。

对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有益的机制可能是:①降低心率可使舒张期延长,改善左心室充盈,增加舒张期末容积。

②负性肌力作用可降低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及心肌活动的异常非均一性。

③抑制交感神经的血管收缩作用,降低心脏后负荷。

④能阻止通过儿茶酚胺引起的心肌损害和灶性坏死。

临床研究证明,此类药物可使左心室容积-压力曲线下移,具有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1)抑制心肌收缩的药物:如丙吡胺具有较强的负性肌力作用,可用于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

实验研究发现,此药缩短射血时间,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左室舒张期末压。

多数患者长期服用此药有效。

丙吡胺的另一个作用是抗心律失常,而严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尤其静息时有流出道梗阻者,常有心律失常,此时用丙吡胺可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纠正心律失常:心动过速主要缩短舒张期,故导致左心室舒张充盈时间不足,可加重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因此,心动过速时控制心率是非常重要的。

心房收缩对心室的补充充盈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当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时更加重要,故纠正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转复心房颤动,可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3)其他药物:①钙敏感性药物匹莫苯(Pimobedan):此药具有强心、扩血管作用,可用于治疗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②心房利钠肽:具有排钠利尿和血管扩张作用,促进心肌早期舒张作用。

③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可在受体水平上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故具有同ACE抑制剂相似的心血管作用,能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有氯沙坦等。

以上就是关于如有来治疗舒张期心力衰竭的各种方法,如果知道了这个相关的治疗方法之后相信很多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就不会一直困惑下去,及时的治疗了疾病就会慢慢的康复,而针对心衰做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稳定自己的情绪,避免让自己的情绪失控,这样会严重的危害到疾病。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t m o a br nc u r nd o hoa v O a l va of l c l r a ge pa i nt w i h l te s t ung
tte a r a DN A m e hyl to i s be r nt l t ai n o p cfc e s a is fs e ii g ne nd t
认识 却非 常有 限 。近 年来 由 丁心脏 影像学 检查 技术 的发展 以及 临J 未
缸浆 脑钠肽 水平检 测的不断 推广 使用 , NE HF F的诊 断有待 更新 。 20 0 7年 , 欧洲心脏病 学会的心衰和心脏 超声组发表 了有关心衰伴 左室射 分 数正常的 断的专 家共识。 同年 , 中华心血管病学 会和中 华心 血管病 杂志 也发表 了慢 性心 力衰竭 诊断 治疗 指 南。本 沦述 的 目
正 常或轻度 异常的左 室收缩功 能 常或轻 度异常 的左室收 缩功能 构成 HF F的第二 个诊断标 NE 准 。美 国国家心肺 m研 究所的弗 明汉心 脏研究 中将 L F> 5 %作 VE 0 为左 室收缩功能 正常 或轻 度异常 的转折点 , 欧洲专家 识文 件中也 在 应用 了以 h标准 。LVEF的评估 需按 照近期 由美 国和欧洲 心脏超 声 学 会推荐的 心 定量 方法 。为除 外明 的左室增 大 , LV 舒张末容 积
舒张 功能不 全。其 与症状 的相关性 超过 LVEF。虽然 HFNEF的病
指数和 L V收缩末容积指 数( V D Ia d L E V ) L E V n V S 1 不能超 过 9 mL 7 /
i 和 4 mL/m! n 9 。
左室舒张异 常( 舒张僵 硬) 证据 的 研 究表明 , 心性 左室黍构对诊断 HF F有重要的意义 , 左室 NE 是 舒张功 能不全的 重要的替 代指 标。 因此 , 欧洲 专家共 识中认为 , TD 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张性心衰
舒张性心衰是由于左心室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心肌顺应性降低,亦即僵硬度增加(心肌细胞肥大伴间质纤维化),导致左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搏量(即每搏量)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的心衰。

舒张性心衰多见于老年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左室肥厚者,并常有冠脉疾病或AF。

舒张性心衰可与收缩功能障碍同时出现,亦可单独存在[31]。

单纯性舒张性心衰约占心衰患者的20%~60%,其预后优于收缩性心衰。

一.舒张性心衰的诊断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作出诊断:①有典型心衰的症状和体征;②LVEF正常(>45%),左心腔大小正常;③超声心动图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证据;④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瓣膜疾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浸润性)心肌病等[32,33]。

二.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3种形式主要表现为:①早期松弛受损型:表现为E 峰下降和A峰增高,E/A减小;②晚期限制型充盈异常:表现为E峰升高,E峰减速时间缩短,E/A显著增大;③中期假性正常化充盈:界于以上二者之间,表现为E/A和减速时间正常。

松弛功能受损、假性正常化充盈和限制性充盈分别代表轻、中、重度舒张功能异常。

三.循证医学证据
治疗舒张性心衰的随机临床研究迄今为止只有两项,即老年心衰培哚普利研究(PEP-CHF)和CHARM保留研究。

前者显示培哚普利未能显著减少主要终点事件(死亡或与心衰相关的住院),但心功能显著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增加。

后者应用坎地沙坦,可以明显减少因心衰住院率,但没有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

2007年ACC公布的VALIDD试验,比较了缬沙坦和其他降压药对轻度高血压患者伴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

治疗后38周,2组血压均下降10 mmHg以上;应用组织多普勒测定舒张期松弛速度,2组均同样改善,提示降压治疗有益。

四.治疗要点
1.积极控制血压:舒张性心衰患者的达标血压宜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标准,即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0 mmHg(Ⅰ类,A级)。

2.控制AF心率和心律:心动过速时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心搏量降低。

建议:①慢性AF应控制心室率(Ⅰ类,C级 );②AF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能有益(Ⅱb类,C级)。

3.应用利尿剂:可缓解肺淤血和外周水肿,但不宜过度,以免前负荷过度降低而致低血压(Ⅰ类,C级)。

4.血运重建治疗:由于心肌缺血可以损害心室的舒张功能,CHD患者如有症状性或可证实的心肌缺血,应考虑冠脉血运重建(Ⅱa类,C级)。

5.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可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Ⅱb类,C级)。

维拉帕米有益于肥厚型心肌病。

6.地高辛不能增加心肌的松弛性,不推荐应用于舒张性心衰(Ⅱb类,C级)。

7.如同时有收缩性心衰,则以治疗后者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