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工作计划

C173班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工作计划距离本届考生中考的在校学习时间仅剩四个月,我班的语文成绩令人担忧。
抱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特制定本迎考方案,希望对自己的教学有指导和帮助作用。
一、学情分析本班学生35人,男生15人,女生20人。
从最近的期中考试分析,优秀人数6人,分别是刘益、徐婷、蔡绝、蔡凯、邱玉玲、杨顺夷。
及格人数19人,其中分数在105分以上的除以上6人,还有徐志辉、徐尚茹、蔡紫琴、刘倩、陈双妞、徐晴、徐慧萍、汤静、徐军国、邱忠。
结合上期期末语文成绩分析,较稳定的优秀生为刘益、徐婷、蔡凯、杨顺夷,而本学期进步较快的为蔡绝、邱玉玲。
班上语文成绩极差的男女生分别是男生刘畅、彭益、徐延超,女生为严蓝、徐希。
本班近段时间语文学习感觉并未走上正轨,具体表现为:1、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虽然从本校的月考以及期中的党总支抽考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比较理想。
但我认为这还只是阶段性考试,一旦真正接触到综合性比较强的试题,大家的答卷情况就会不容乐观,原因是之前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掌握的不牢固。
2、作文水平有待加强。
提高作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多写。
坚持每天读课外书至少40分钟,每周认真完成周记、做好读书笔记。
这两项作业有不少同学是在应付,根本不是用心去做的,甚至有同学根本不做。
以至于在考试的时候,面对作文无从下手,最后写出来的也是七拼八凑凑出来的,所以在这次的抽考中,我班的基础知识不错,但作文分数极低,导致优秀生只有六个,优秀率不高。
3、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目前的升学情况来说,部分学生没有所谓的升学紧张感,都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4、少数几位同学在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基础太差。
我们班有几位同学不懂得怎么去学习,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和识记重要的知识内容,甚至有极个别学生不理会老师。
二、中考预设目标平均分争取达到90分以上,优秀人数争取11人,分别为刘益、徐婷、蔡绝、蔡凯、邱玉玲、杨顺夷、徐志辉、徐尚茹、蔡紫琴、刘倩、陈双妞。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中考语文复习计划(通用17篇)复习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复习的目的就在于查漏补缺,所以复习的重点应该是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
那么问题来了,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篇1本学期我们的学习计划如下,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在复习中做到心中有数,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回归教材初步拟定38天。
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
本阶段以七——九年级六册课本为根本立足点,期待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同学们能回顾起学过的知识点。
专题日期天数:1、文言文专题xx月xx日——xx月xx日xx天。
2、议论文专题xx月xx日——xx月xx日xx天。
3、说明文专题。
4、散文专题xx月xx日——xx月xx日xx天。
5、小说专题:在复习过程中,老师会适时为同学们准备相应的习题,针对训练。
二、专题复习阶段初步拟定25天。
专题日期天数:标点、病句:xx月xx日至xx日xx天。
语法、修辞:xx月xx日至xx日xx天。
期中考试:5天课外古诗词:xx月xx日至xx日xx天。
作文:xx月xx日至xx日xx天。
三、模拟演练集中于xx月xx日至xx月xx日,其他时间段也会穿插模拟考试。
在未来的日子里,为自己喝彩!在今后的岁月里,把每一个日子都读成风景!中考语文复习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近年来的中考命题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选取课外材料,重视课内到课外知识点的延伸迁移;大量压缩客观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考查内容更趋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即人与文本的对话。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以《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为指针,立足教材,树立大语文观,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和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全攻略汇编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和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全攻略汇编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一、复习目的与原则复习目的不外乎“查漏补缺、自我完备、巩固提高”,以求取得最佳考试成绩。
为达成有效复习,我的复习教学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吃透《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命题方向;二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三是熟悉考题——细致体会考题模式和考点;四是恰当做题——举一反三地学会解题思路方法并适当的拓展延伸。
总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胸中有数、腹中有书、手中有法”。
二、复习思路与设想导向引路:要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省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整理归类: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三、复习内容与安排1、依纲据本,复习教材。
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完成课本中古诗文的背诵与阅读检测。
2、板快解析,分点应对。
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讲解、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1、语言积累与运用,约用10天。
2综合性学习,约用4天。
3、阅读理解:记叙类阅读;说明类阅读;议论类阅读;古诗文阅读。
约用16天。
3、写作,约用10天。
3、整体演练,查漏补缺。
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析与讲解临阵巩固,自我完备。
学生自我梳理,整理完备知识,养精蓄锐,从容迎考。
四、主要措施与方法1、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①古代诗词:重在诵读、积累、品味、欣赏;②文言文:强调诵读积累,“字、词、句、篇”解译,了解基本语法现象。
循环检测,逐一落实。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本(六篇)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本在结束新课之后,即将进入紧张的初三总复习。
面对六本教科书,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复习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为此,通过反复思量之后,我拟定一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二、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2、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3、点面结合,讲练同步三、时间安排1、分册复习(____月上旬-____月上旬):重点复习课本中现代文字词与古诗文。
要求做到①古诗词:能默写,会赏析。
②文言文:默写规定篇目、掌握主要知识点(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每册书复习完后进行综合测试。
2、专题复习(____月中旬-____月下旬):将知识结构分版块地进行整合并强化训练。
我们根据试题类型主要分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语言运用”“作文”五大版块,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答题能力。
3、模拟冲刺(____月下旬-____月上旬):模拟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阶段。
内容为做模拟试卷,目的是营造考试情境,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心理素质,提高综合能力4、梳理调整(考前一周):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
采用学生自由复习、教师解疑答惑的方式。
四、复习方法抓基础,重落实,教方法,明思路,讲科学,勤反馈中考命题一般而言遵循的是“重视积累,突出读写,着眼运用,鼓励创新”的思路,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语文基础,培养综合能力。
对于基础知识要强化记忆,对于重点、难点、易错点也要有针对性的点拨,进行方法上的突破。
总之,在中考复习阶段,只要循序渐进、方法得当,相信就一定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本(二)语文把所有要求背的全背熟,文言文的会默写。
数学对已学内容作总结,经典题型不看答案再做一遍。
外语复习单词时,recite主要文断,并复习资料书语法点。
当中考进入倒计时,学生们的心情也变得极为复杂,真可谓“数年寒窗苦,只待今朝试”,其紧张和压力也往往达到最高值.此时,每个考生都希望以最佳状态走入考场,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怎样才能保持临考前的最佳状态呢?一、克服考前易出现的几种不良习惯1.做难题有些同学在考前觉得自己复习得很不充分,所以在考前仍然在做大量难题.他们一般有这样的心理:“如果我做会了这些难题,万一考试时出现了某道题,我不是捡了一个便宜吗?”事实上,考前做难题有害无益。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5篇)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5篇)时间过得是真快,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没有各种各样的轮回,新的挑战,还是得认真反思了,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
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考语文备考计划,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篇1】期中考试将近,为了同学能系统、全面的复习,以下将语、数、外学科的复习内容及方法公布于下,请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适时给予检查和督促,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语文复习内容一、现代文1、复习范围:《女孩独立》、《走一步,再走一步》、《社戏》、《滹沱河和我》、《故乡在远方》2、复习内容:⑴词语表中词语、课下词语及解释⑵文学常识⑶课文主旨⑷注意某些字的读音和字形3、复习方法:⑴在家听写词语并且写出解释⑵复习课堂笔记,理清课文内容和主旨⑶复习并熟悉课文,了解文学常识⑷复习现代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重做二、古诗文1、复习范围:《伤仲永》、《登岳阳楼》、《登高》、《石壕吏》、《卖炭翁》2、复习内容:⑴课下实词及解释⑵古诗文作者、朝代及出处⑶诗文主旨3、复习方法:⑴家默四篇古诗文⑵默写实词解释⑶复习笔记,理清主旨和写作背景⑷复习古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整理英文: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所有课文再背诵,争取两天复习一遍。
必要的地方要动手写一写。
2、第一至第五单元的所有笔记要背。
3、第一至第五单元的词汇卷、语法练气卷全面复习的前提下还要侧重复习一下错题。
4、作文本要看、复习,考试时要灵活套用。
5、《课课练》要全面复习,要整理错题。
6、除以上知识的复习之外,还要注意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复习。
数学复习计划1、把概念公式整理在一张纸上并背熟。
2、认真复习笔记中的例题。
3、整理测验卷、练习册、一课一练的错题。
4、多做练习。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篇2】语文把所有要求背的全背熟,文言文的会默写。
数学对已学内容作总结,经典题型不看答案再做一遍。
外语复习单词时,recite主要文断,并复习资料书语法点。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24篇)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24篇)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24篇)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篇1 语文把所有要求背的全背熟,文言文的会默写。
数学对已学内容作总结,经典题型不看答案再做一遍。
外语复习单词时,recite主要文断,并复习资料书语法点。
当中考进入倒计时,学生们的心情也变得极为复杂,真可谓“数年寒窗苦,只待今朝试”,其紧张和压力也往往达到最高值。
此时,每个考生都希望以最佳状态走入考场,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怎样才能保持临考前的最佳状态呢一、克服考前易出现的几种不良习惯1.做难题有些同学在考前觉得自己复习得很不充分,所以在考前仍然在做大量难题。
他们一般有这样的心理:“如果我做会了这些难题,万一考试时出现了某道题,我不是捡了一个便宜吗”事实上,考前做难题有害无益。
因为:第一,做难题会影响你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
本来你正准备以正常的自信心态迎接考试,可复习中突然遇到了难题,你不由得变得心中无底了,你会自己吓唬自己,深信考试必出这种难题。
实践证明,你所深信的“难题必考”的假定,十有_是不准的。
第二,做难题会打乱你的整个思路。
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得以运用。
由于做难题使你无暇整理自己的思路,到了考场上头脑易发生混乱。
第三,做难题会耗费大量精力,使你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考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心态,适当休息,整理思路,如果做难题,势必会造成大脑过度兴奋,到了考试时则有可能使你感到疲劳,力不从心了。
2.开夜车有些同学在考前拚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
常常是挑灯夜战,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这种提前兴奋是非常危险的,它很有可能使你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你思维不清晰。
此外,考前熬夜的人,在考试期间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现象。
熬夜必迟起,而考试则是早晨8点,你勉强起床,毫无食欲,昏昏沉沉,怎么能答好题呢3.看弱点有些同学在平时复习时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觉得自己还可以。
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这个公式还没有背上……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
2017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2017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备考策略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和《2016年中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复习目标。
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不够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二、近些年中考语文试题命题分析:近些年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变化不大。
试卷分为“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读”、“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和“作文”五大板块。
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
遵循“重视积累, 突出读写,强调运用,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
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确定备考目标:1.让学生有正确规范书写的能力。
有利用语境辨认多义词的能力,同时学会根据设置语境,较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等等。
2.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
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训练,应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对名著的学习要落实到平时的阅读中。
4.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5.强化写作审题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6. 我们的总目标是力争超过对手学校。
四、复习宗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体推进,力求突破。
五、具体措施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017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2017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2017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2017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行道树近义词辨析装饰装潢【相同点】都兼属动词和名词。
作为动词,都有装点物品、装修物体的意思;都是中性词;都有书面语色彩;都能作宾语和谓语。
作为名词,都可指装点、装修工作;可作主语和宾语。
【相异点】“装饰”作为动词,侧重指对身体或物品加以装点和修饰;常用于人的衣着打扮和房屋的美化修整,适用范围比“装潢”大。
常作谓语和宾语。
作为名词,侧重指装饰工作和装饰的造型,常作主语。
例: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张晓风《行道树》)“装潢”作为动词,侧重指装点物品的外表,使物体美观,有气派;有时含有虚装外部气派、声势,掩盖内部虚弱之意;常用于书画、屋室、门面、器物等。
作为名词,表示装潢这种工作及其效果;常作主语。
例:他把酒楼的门面装潢得十分漂亮。
/这个公司售楼部的装潢十分别致。
衬托点缀【相同点】都可作动词;都可表示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更加突出的意思。
【相异点】“点缀”侧重指装饰原有的事物,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适用范围较窄,多用于环境、景物、场面等。
此外,还有装点门面的意思,例如:“请那个有点名气的人物做发起人,不过点缀点缀罢了”;“衬托”没有这个意思。
除作动词外,还可作名词,指用作衬托或装饰的事物。
“衬托”没有这个意义和用法。
例: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张晓风《行道树》)“衬托”着重指陪衬、对照原有事物;既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广。
只能作动词。
例:“被浓云衬托着,大坝仿佛是一只泊在海里的大军舰,更加雄伟了。
”(王愿坚《普通劳动者》)清爽清新【相同点】都是形容词;都有清洁、舒适的意思;都有书面语色彩;都可用来形容空气、环境、感受等方面;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都能作谓语、定语和补语,不作状语。
【相异点】“清爽”侧重指清洁凉爽,干净舒适;多用来形容空气、环境给人的感受;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与原则
复习目的不外乎“查漏补缺、自我完备、巩固提高”,以求取得最佳考试成绩。
为达成有效复习,我的复习教学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吃透《课
程标准》——准确把握命题方向;二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三是熟悉考题——细致体会考题模式和考点;四是恰当做题——举一反三地学会解题思路方法并适当的拓展延伸。
总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胸中有数、腹中有书、手中有法”。
二、复习思路与设想
(1)导向引路:要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省中考
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
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
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三、复习内容与安排
1、依纲据本,复习教材。
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完成课本中古诗文的背诵与阅读检测。
2、板快解析,分点应对。
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讲解、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1、语言积累与运用,约用10天。
2综合性学习,约用4天。
3、阅读理解:记叙类阅读;说明类阅读;议论类阅读;古诗文阅读。
约用16天。
3、写作,约用10天。
3、整体演练,查漏补缺。
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以
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析与讲解临阵巩固,自我完备。
学生自我梳理,整理完备知识,养精蓄锐,从容迎考。
四、主要措施与方法
1、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①古代诗词:重在诵读、积累、品味、欣赏;
②文言文:强调诵读积累,“字、词、句、篇”解译,了解基本语法现象。
循环检测,逐一落实。
复习过程中,针对每一模块的考点或知识点,收集整合设置相关例题,指导解题方法和答题思路,强调不同题型的一些相关应试策略,归纳答题步骤,提供答题句式,内容上先分散后综合,由点到面。
2、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基础,内容包括:①字音、字形及书写;
②词语(包括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
③标点;
④修辞;⑤句子(含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仿写、补写、续写);⑥文
学常识、名着;⑦古诗文名句积累;⑧语言运用:信息提取、语意理解、品联写对、标语广告、图表漫画、口语交际;⑨综合探究。
3、综合性学习。
考查主要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注重考察查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内容要注意关注最近当地重大事件、当地名胜风光、民风民俗等阅读理解:
(1)各类体裁作品的阅读首先都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这就是阅读能力层级。
我们在复习时,要从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程序,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我将阅读的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把握主题→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文章类型不同又有所不同。
(3)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
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4)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
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
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
一定的阅读量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 ; 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 , 激发潜能。
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 , 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 , 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
阅读材料要精选,试题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
(5)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
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写作: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在考场上作文取得高分,要掌握一
定的技巧,比如做到六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
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
因此要想明确主题,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一个整洁的卷面:试想谁愿意读一篇“龙飞凤舞”的潦草字迹的作文?我想你也不愿意读,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错落有致的段落,别出心裁的构思: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不容易眼疲劳。
还要加强对学生不同文体、不同题型的写作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