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案介绍
杭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践

3 项目覆盖 全人群
全覆盖: 市民卡、省级社保卡、浙江杭州健康卡(自费病人)
4 智慧应用 全城通
省级医院 所有市属医疗单位 27家县级医院 3家市直管民营医院 主城区、余杭区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城区27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叁 以用为本,建分级诊疗体系
医疗+互联网
分级诊疗 优质资源共享和双下沉
3家市直管民营医院、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政府目标考核 2012年第19名,2013年第13名,2014年第2名
群众评价意见 连续三年群众意见整改奖,2014年杭州市十件精神
文明大事之一,2013、2015年杭州品质生活现象
助推信息经济 杭州创业软件公司、浙江联众上市创业板,
浙江卓健公司获腾讯1个亿资本注入
• 临床路径:各医院电子病历共享临床路径模板 • 耗材管理:各医院统一建设耗材管理信息系统 • 出入院管理:各医院打通全院床位管理,建立床位资
源调配中心
• 结合物联网的移动医疗项目
• 市属医院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 推广医生移动查房和移动护理模式 • 利用物理网RFID技术实现患者身份验证 • 建立物理网输液监测管理系统
诊疗信息动态生成,如医嘱3170万条,病案首页27万份、 体 检报告30万份等;
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可调阅共享这些信息,居民可查阅个人健康 档案 ,管理部门能够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问题;
2015年通过国家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四级甲等测评。
1 实现区域信息互通共享
通过杭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市属 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患者个人基本信息 和诊疗数据能实时调阅。
医院218个(含市直属11个、县级36个、省直属19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1个,卫生院89个,服务站1164个, 门诊部360个,诊所(含卫生所、医务室)1185个 妇幼保健院9个,疾控中心15个,卫生监督所16个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介绍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
中国电信为各级医疗机构打造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是以卫生局综合管理平台为核心,实现下辖所有医疗机构的业务流、工作流的信息化管理。
产品线包含:医院的HIS,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系统,移动医疗,LIS、PACS,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或农合接口)以及其它接口(如大医院对接、医药公司或其它社保等)。
通过以上系统的建设,建立区域内下辖全部人口,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健康有关的记录,自动归档,形成活的电子健康档案,做到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
移动医疗
1、移动公卫随访:自动提醒随访任务,无论何时何地在随访工作过程中就可完成随访记录的录入。
2、局长、院长工作站:让局长、院长随时掌握辖区内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全部情况。
3、护士工作站:协助护士的病房管理和护理工作。
包含三测单录入,医嘱管理,药单查询,欠费病人查询等。
4、公众健康机(定制手机):一键呼叫家庭医生,接受健康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自动获得公共卫生服务提醒。
5、平台公卫医疗服务(短信):自动获得医疗服务详情和公共卫生服务提醒。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检验检查提醒调阅接口方案厦门市智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目录1. 目标 (3)2. 改造方案 (3)2.1. 流程介绍 (3)2.2. 医院改造内容 (3)2.3. 市民健康改造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标为避免市民重复检验检查,提高医生的健康档案调阅频率,在病人来看病时,医生工作站刷卡获取病人卡号后,立刻连接平台获取上的接口,识别此用户近期是否有检验检查报告。
如果有,则弹出居民健康调阅窗口,或提示打开。
1.改造方案1.1.流程介绍病人看病医生站刷卡,调用平台接口接口有值弹出或提示查阅健康档案继续就就诊有无1.2.医院改造内容1.2.1.调用Web Service接口,判断是否要弹出或提示打开健康档案Web Service地址: http:// 当地市平台Web Service服务器地址/sehr.service/IHis.asmxstring GetLrsExistExamHealth(string strSSID,string strId_no,string strCredential,string strKey);参数:strSSID: 市民卡号strId_no: 市民身份证号,非必填strCredential: 身份证据,格式如下:<root><org code=”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名称</org><visitor type=”访问者类别” code=”登陆码” key=”密码”>姓名</visitor></root>访问者类别标识:0-系统用户;1-市民;2-web用户strKey: 对称钥匙【加密、编码】RSA+卫生局公钥加密;ENCODE编码返回:无数据: <root>0</root>有数据: <root>1</root>Webservice函数调用方法如下:(1)调用GenerateKey128生成随机128bit钥匙(2)构造客户端身份验证XML,Compress压缩,Encrypt加密,Encode编码(3)调用动态链接库函数RSAEncrypt和卫生局公钥加密128bit钥匙形成数字信封(4)调用WebService函数GetLrsExistExamHealth获取市民检查检验数据情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解决方案

居民
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就医全流程移动互联网化服务 全程的健康管理和医疗关怀
建设 思路
平台主要建设思路
顶层设计 统筹规划 职能明确 制度建设
1
2
统一规划 标准规范 分级管理 资源共享
基础设施 健康档案 健康服务 互联互通
突出重点 互联互通
先易后难 稳步推进
4
3
信息标准 统一流程 统一规范 资源共享
共数享据采集/
数据采集/ 共享
数据采共集享/
区域卫生数据中 心
社区卫生服务业 务数据
数据采集/ 共享
区域卫生数据 共享平台
数据采集/ 共享
医院医疗业务 数据
数据采共集享/
妇幼保健机构业 务数据
数据采集
共享
/
数据共享 层
采集接口 层
共数享据采集/
卫生监督机构业 务数据
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业务数据
建设 方案
PIX
HL7/DECOM
HL7/DECOM
HTTPS/EDI
跨地域医疗机构
XDS 标准
PIX
远程医疗诊断 EUI IHE 医疗文档调阅
医保 系统
待遇审核 待遇支付
HTTP/XML 社区/药店
社区基本医疗 社区健康管理 社区公共卫生 社区综合管理 社区远程医疗 基础药物使用
XDS 标准
卫生管理部门
手段 建立三大数据库 建立数据交换平台 建立监管应用系统
效果 1、数据共享查询 2、实现自动报表 3、大数据挖掘,决策数 据支持和预警
医疗机构
手段 区域医疗数据集中 区域医疗数据应用协同 区域医疗资源均衡
效果 1、区域电子病历调阅 2、医疗资源均衡 3、集中检验、阅片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 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之前,医疗卫生机构已经有大量正在运行和 使用的与健康档案信息相关的卫生业务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称为基本 业务信息系统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信息系统。 •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 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 体。
• 健康网站:卫生局门户网站
• 财务及固定资产管理 • 外部接口
9
Confidential ©2009 iSoftSton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信息协同
个人基 本信息 主要疾病 和健康问 题摘要
儿童保 健
妇女保 健
疾病控 制
疾病管 理
医疗服 务
其他
索引服务 业务服务 数据服务 事物处理
全程健康档案服务
安全管理数据 隐私数据 配置信息
区级卫生信息交换层
二三级医院信息整合平台 HIS
CIS/ LIS/RIS
社区卫生信息整合平台 HIS
• 个人基本信息存储库 • 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存储库 • 儿童保健存储库 • 妇女保健存储库 • 疾病控制存储库 • 疾病管理存储库 • 医疗服务存储库
全程健康档案服务
• 索引服务 • 业务服务 • 数据服务 • 事务处理
7
Confidential ©2009 iSoftSton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居民能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参与健康管理,享受持 续、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
• 卫生管理者能动态掌握卫生服务资源和利用信息,实现科学管理 和决策,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医疗 差错、提高医疗与服务质量的目的。
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精品区 域医疗信 息平台建设方精品目录1、平台概述 (8)1.1 总体目标 (8)1.2 总体内容 (9)1.3 项目建设内容 (9)1.3.1 标准体系建设 (9)1.3.2 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1. 01.3.3 基于区域卫生平台的应用系统建设............................... 1.01.3.4 市级医院信息系统接入......................................... 1..02 、总体架构.......................................................... 1..0.3 、总体设计要求...................................................... 1..1.3.1 系统设计原则 .................................................... 1..1.3.1.1 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原则....................................... 1..13.1.2 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1..23.1.3 开放性与扩充性原则........................................... 1..23.1.4 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 1..23.1.5 规范化和标准性原则........................................... 1..2 3.2 系统性能要求 .................................................... 1..2.3.3 系统安全要求 1..3.3.4 数据设计要求 1..3.4 、技术路线选择1..4.4.1 体系架构的选择...................................................1..4.4.2 软件系统要求.....................................................1..4.4.3 数据库的选择.....................................................1..4.4.4 服务器的选择.....................................................1..4.4.5 客户端的选择.....................................................1..4.5 、系统基本功能需求1..5.5.1 平台基础应用系统................................................. 1..5 5.1.1 基础服务......................................................1..5.5.1.2 个人身份识别服务 ............................................. 1..6 5.1.3 索引服务......................................................1..6.5.1.4 以个人为中心的存储服务 ....................................... 1..65.1.5 数据交换服务 ................................................. 1..65.1.6 数据调阅服务 ................................................. 1..7 5.1.7 互联互通......................................................1..7.5.2 注册服务.........................................................1..7.5.2.1 居民注册服务 ................................................. 1..75.2.2 医疗卫生人员注册服务 1..85.2.3 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服务 1..8 5.3 存储服务......................................................... 1..8.5.4 医疗卫生信息共享................................................. 1..9 5.4.1 个人基本信息域................................................ 1..9 5.4.2 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域...................................... 1..9 5.4.3 儿童保健域.................................................... 2..0.5.4.4 妇女保健域.................................................... 2..0.5.4.5 疾病控制域.................................................... 2..0.5.4.6 疾病管理域.................................................... 2..1.5.4.7 医疗服务域.................................................... 2..2.5.5 全程健康档案服务.................................................. 2..2 5.5.1 索引服务...................................................... 2..2.5.5.2 业务服务...................................................... 2..3.5.5.3 数据服务...................................................... 2..3.5.5.4 事务处理...................................................... 2..3.5.6 信息接口服务..................................................... 2..4.5.6.1 通信总线服务.................................................. 2..4 5.6.2 平台公共服务.................................................. 2..4 5.7 数据交换平台 2..5.精品6 、卫生信息资源中心 2..5.6.1 数据架构.........................................................2..6.6.1.1 基础信息库....................................................2..6.6.1.2 专业信息库....................................................2..6.6.1.3 共享文档资源库 ................................................ 2..76.1.4 决策支持信息库 ................................................ 2..76.1.5 对外服务信息库 ................................................ 2..7 6.2 医疗信息..........................................................2..7.6.2.1 患者就诊履历信息 .............................................. 2..86.2.2 实验室检验报告信息 ............................................ 2..86.2.3 影像检查报告信息 .............................................. 2..86.2.4 住院病案报告信息 .............................................. 2..9 6.3 健康档案..........................................................2..9.6.3.1 基本信息......................................................3..0.6.3.2 主要事件......................................................3..0.6.3.3 主要健康问题 .................................................. 3..06.3.4 疾病管理......................................................3..0.6.4 公共卫生条线信息................................................. 3..1- 可编辑-6.4.1 传染病专项档案 ................................................ 3..16.4.2 慢性病专项档案3..16.4.3 计划免疫专项档案3..16.4.4 儿童健康专项档案3..26.4.5 妇女健康专项档案3..27 、基于平台的应用系统........................................................................ 3..2 7.1 医疗业务协同系统................................................. 3..27.1.1 预约挂号子系统3..27.1.2 转诊转检子系统3..37.2 医疗卫生业务监管系统............................................. 3..37.2.1 区域健康数据分析3..47.2.2 医疗业务量管理................................................ 3..47.2.3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3..57.2.4 医疗资源管理3..57.5 公众健康服务门户 3..77.2.5 临床业务数据挖掘系统3..57.3 卫生综合管理系统................................................. 3..57.3.1 统计报表子系统3..67.3.2 卫生业务监管子系统............................................ 3..6 7.4 卫生决策支持系统................................................. 3..6 7.5.1 信息公开......................................................3..7.7.5.2 居民查询......................................................3..8.7.5.3 健康互动......................................................3..9.7.5.4 健康宣传......................................................3..9.7.5 公众健康服务门户 3..71、平台概述《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用于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康档案系统、卫生信息系统、市级数字医院系统,形成覆盖整个市级医疗卫生业务范畴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可实现信息采集、利用、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等功能,通过建立该平台,整合市级医院的卫生信息资源,实现市级区域内卫生信息平台架构,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平台概述 (5)1。
1总体目标 (5)1.2总体内容 (6)1.3项目建设内容 (6)1。
3.1标准体系建设 (6)1.3.2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6)1.3。
3基于区域卫生平台的应用系统建设 (6)1.3.4市级医院信息系统接入 (7)2、总体架构 (7)3、总体设计要求 (7)3.1系统设计原则 (7)3.1。
1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原则 (7)3.1。
2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7)3。
1.3开放性与扩充性原则 (8)3.1。
4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 (8)3.1。
5规范化和标准性原则 (8)3.2系统性能要求 (8)3。
3系统安全要求 (8)3。
4数据设计要求 (9)4、技术路线选择 (9)4.1体系架构的选择 (9)4.2软件系统要求 (9)4.3数据库的选择 (9)4.4服务器的选择 (10)4.5客户端的选择 (10)5、系统基本功能需求 (10)5。
1平台基础应用系统 (11)5。
1。
1基础服务 (11)5。
1.2个人身份识别服务 (11)5。
1。
3索引服务 (11)5。
1.4以个人为中心的存储服务 (11)5。
1.5数据交换服务 (11)5.1。
6数据调阅服务 (12)5.1.7互联互通 (12)5。
2注册服务 (12)5.2.1居民注册服务 (12)5.2。
2医疗卫生人员注册服务 (13)5。
2。
3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服务 (13)5。
3存储服务 (13)5.4医疗卫生信息共享 (13)5。
4.1个人基本信息域 (14)5.4。
2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域 (14)5。
4.3儿童保健域 (14)5.4。
4妇女保健域 (14)5.4.5疾病控制域 (15)5.4。
6疾病管理域 (15)5。
4。
7医疗服务域 (16)5。
5全程健康档案服务 (16)5。
5.1索引服务 (16)5.5。
2业务服务 (16)5.5.3数据服务 (17)5.5。
4事务处理 (17)5。
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方案与整体说明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规划方案XXX信息技术2015年目录第一章前言 (9)第二章现状及项目背景分析 (10)2.1. 对卫生业务现状的宏观分析 (10)2.1.1.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概况 (10)2.1.2.国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情况 (12)2.1.3.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2)2.1.4.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机遇 (13)2.1.5.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原则 (14)2.2.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性 (14)2.3.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必要性 (14)2.4. 卫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6)2.4.1.医疗机构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信息化建设优势和基础 (16)2.4.3.卫生应用系统分析 (16)2.4.4.卫生信息技术治理分析 (17)2.4.5.下一步建设重点分析 (17)第三章区域卫生信息化需求分析 (18)3.1.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户分析 (18)3.1.1.居民 (18)3.1.2.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用户 (19)3.1.3.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用户 (21)3.1.4.卫生行政部门用户 (21)3.1.5.其它卫生相关单位与部门用户 (22)3.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业务需求分析 (23)3.2.1.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23)5. 用例分析 (24)用例一: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 (24)3.2.2.社区(村)卫生服务站的需求 (27)3.用例分析 (27)3.2.3.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30)3.用例分析 (30)3.2.4.综合卫生管理的需求 (33)3.2.5.各医疗机构间协同 (36)第四章区域卫生信息化总体设计 (38)4.1. 建设目标 (38)4.1.1.宏观层面 (38)4.1.2.业务层面 (38)4.1.3.技术层面 (39)4.2. 规划原则 (39)4.3. 总体规划 (41)4.3.1.规划架构图 (41)4.4. 区域标准卫生信息资源库(一个中心) (41)4.5.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个平台) (45)4.5.1.平台应用架构模式 (48)4.5.2.纵向扩展布署模式 (49)4.6. 区域标准卫生信息机构端接入系统 (51)4.6.1.信息标准管理和同步 (51)4.6.2.数据采集和区域卫生数据中心接入功能 (52)4.6.3.机构(医院)信息共享 (53)4.6.4.标准信息下载 (53)4.7.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区域类业务系统 (53)4.7.1.业务服务中心 (54)4.7.1.1. 区域医疗服务中心(患者/公众) (54)4.7.1.2. 区域临床支持服务中心(临床医护人员) (54)4.7.1.3. 区域公共卫生管理中心 (55)4.7.1.4. 卫生行政管理中心(区域卫生业务管理) (55)4.7.1.5. 区域卫生数据共享中心(业务相关方) (56)4.7.2.平台应用 (56)4.7.2.1. 医疗健康一卡通管理系统 (56)4.7.2.2. 区域居民健康档案系统 (57)4.7.2.3. 医疗卫生综合服务系统 (58)4.7.2.4. 转诊、转检系统 (58)4.7.2.5. 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系统 (59)4.7.2.6. 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60)4.7.2.7. 区域慢病专病防治信息系统 (60)4.7.2.8. 基本药物统一配送管理系统 (61)4.7.2.9. 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系统 (61)4.7.2.10. .................................. 公共卫生绩效管理系统614.7.2.11. .................................. 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62第五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POS系统建设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1-9
Page 1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Page 2
目录
项目需求分析 建设内容介绍 项目进度规划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西安市卫生信息化现状
目前西安市已建的卫生信息系统有:
疫情直报信息系统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通过国家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传染病报
可办证系统等
各县级逐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问题: 1、各系统自成体系,形成大量信息孤岛; 2、相互独立,数据散落各医疗机构,无法形成有效共享 3、 很难为卫生决策和医疗健康提供有效的依据 4、管理部门无法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如何使区域卫 生信息资源得 到有效整合、 共享、利用?
Page 12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西安市卫生数据中心将为西 安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硬件 保障,确保基于健康档案的各个 应用能高效无误的运行。
Page 5
目录
项目需求分析 建设内容介绍 项目进度规划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建设目标
以网络和信息标准化为基础,以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开 发利用为核心,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区域卫生信息平 台
组建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集公共卫生、数字化社区、 基本医疗保险、远程医疗、卫生监管于一体的区域卫 生信息化工程
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网络部署、统一中心机房、统一安 全管理、系统集中管理、方便用户维护
建设内容—— 一套网络
一套网络是指综合运用计算 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 连通覆盖市区(县)两级卫生 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卫生机构 的高效、快速、通畅的网络通 道,网络触角延伸到城市社区 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 形成市、区(县)、镇、村四 级的区域化卫生信息网,保证 区域信息系统有“路”可跑。
建设内容—— 一个平台
一个平台可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卫生信息发布和卫生决策三大功能。鉴于目 前西安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西安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是数据 共享与交换。
Page 10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Summary 医疗服务业务信息系统
包含: 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 急救120信息系统 区域医疗就诊一卡通系统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区域医疗协同服务系统
业务监控管理系统
Page 11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一期建设内容
依托西安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西安市卫生信息数据中心; 建设西安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重点是完成其中之统一数据采集和 交换平台; 搭建西安市卫生信息网络,覆盖市辖9个区、4个县,接入所辖区县卫生局,接入3 家市属医院。接入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所辖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乡镇卫生 院和及其所辖村卫生室,基层医疗机构覆盖面达到20%; 制定西安市卫生区域信息标准规范; 整个目前西安市各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就医的身份识别介质,建立区域内居民主索引, 实现区域内居民的身份唯一识别; 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共享系统,实现平台接入医疗机构之间的居民健康档案共享; 建立公众健康服务门户,实现公众卫生健康信息的网上发布与居民自我健康档案的 查询和检验检查结果的查询等; 建立辅助决策分析系统,为西安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健康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的应用。
Page 8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建设内容—— 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是指建设西安市区域卫生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包括物理存储设备、 共享数据库、应用平台及核心应用系统等。数据中心建设后,将为西安市区域卫 生信息平台提供硬件保障,确保基于健康档案的各个应用能高效无误的运行。
Page 9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一套网络
一个中心
建成市、区(县)、 镇、村四级的区域化 卫生信息网
建设西安市区域卫 生数据中心。
一个平台
四大系统
建设可实现数据共 享与交换、卫生信 息发布和卫生决策 三大功能的统一平 台。
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社区及农村卫生信息
系统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业务监控管理系统
Page 7
聚络直报系统
为省卫生厅建设,全市各级各类卫生机构通过该系统直报本单位综合统计数据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二级及以上医院、部分乡镇卫生院基本建立了收费、记账、药品信息管理系统,
一些医院建成面向临床的辅助医疗信息系统
其他信息系统
包括西安市“120”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卫生行政许
Page 3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需求分析
政府及卫生 管理部门
二级以上 医疗机构
•充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整合,采集挖掘数据,辅助卫生决策支持
•获取患者更多的日常随访信息,便于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更好的诊治 •支持双向转诊,减少医院的就医压力,提高医疗质量
系统保密性强 ,灵活操作、简单易懂,保证系统先进 性
满足西安市卫生区域信息化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 卫生保健需要
Page 6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西安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整体规划内容
通过西安市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最终建成一套网络、一个中心、一 个平台、四大应用系统,即“1114”工程。初步形成基于健康档案的地市级卫生 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 共享。
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乡镇卫生院)
•支持面向业务处理的信息化,从业务源头采集数据, •方便数据录入、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利用工作,提高工作的 效率和质量,避免差错 •构筑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团队、有效开展服务
市民
•获得个性化、便捷的、可及的、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Page 4
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包含: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妇幼信息管理系统 血站血液管理信息系统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建设内容—— 四大应用系统
社区及农村卫生信息系统 包含: 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卫生信息系统
四大应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 基本药品监管系统 财务监管系统 绩效考核系统 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