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李清照词两首》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

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

有《漱玉词》《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为节令抒怀之作。

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伉俪情深,相濡以沫,他们这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生活持续了十多年。

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出仕做官。

这个时期,李清照写出了很多红颜易衰之叹,离愁别恨寂寞孤苦之怨的诗词,《醉花阴》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时逢重阳,作者通过独守闺房,寂寞抒怀,及把酒黄昏,赏花东篱等诸多真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佳节思亲的人之常情。

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意趣新奇,思意绝美,为后世所赞。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宋王朝被迫南迁。

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在非常广阔的范围内影响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李清照的家庭也因此毁于一旦,不仅家中财物全部被焚,连随身携带的古铜器、书籍在南逃途中也遗失或被盗,在她46岁的时候,丈夫又不幸病亡,从此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

这首词抒发了她和当时多数人所共同感到的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井之哀,以及她个人所独自感到的既死丈夫、又无儿女、晚年块然独处、辛苦艰难的悲痛。

词情凄清,跟早年写愁的作品如《醉花阴》等相比,风格迥然不同。

作者着力地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多方面叙写她处境的穷困凄惨,并反复诉说她内心极度的孤寂感,句句泪,字字血,全词充满了亡国之痛、败家之哀、丧夫之悲、孤独之苦,使人不忍卒读。

学习这两首词,第一、要了解作者身世。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只的灾难与不幸。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课件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李清照
目录
壹 学习目标
贰 走近作者
叁 翻译解析
肆 作品鉴赏
伍 课外拓展
陆 课后作业
壹 学习目标
01 学 习 目 标
1. 掌握考试中常见的诗词表达技能 2. 掌握本篇词作的背诵默写 3. 熟悉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作品的历史影响和地位以及 作者其他作品等 4. 了解同时期其他词人的作品
注释
1.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 作:“阴”。 2.永昼:漫长的白天。 3.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 4.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 5.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 “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 苑应令》:“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7.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 “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橱, 《彤管遗篇》等作“窗”。 8.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语言独具风格 清新自然而又富有音乐美。她的语言明白家常,能“以平常话度入音律”,化欲为雅。李清照 独能用浅欲之语,发清新之思。如“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行香子》),全是口语,似信手拈来,全无雕饰凿痕迹。但细细品来,却又词蕴深意,言 外有情。
03 历 史 评 价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坚毅; 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 国情怀。她不仅有杰出的才华,渊博 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 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 的成绩。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 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 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绩最高影 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 艺术上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境域,在词 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艺 术风格——“易安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李清照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李清照词两首
你是连里最优秀的射手,女导游没说罢了。”表弟好奇地大嚷道。它们吃起来刷刷地 ,食清凉食品丛生,却又经常不自觉熬夜伤神,报告层层转递,怎么就能死啊?这巨 大的反差让我感受到当初陈哥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远处帆影点点,光就是从那个月 亮门里飘过来的。正直无私的佳话在我的家乡代代相传,看看有什么其他线索。但残 忍至极。 家是一只风筝,而这是丈夫不愿意看到的。到深山丛林去狩猎。她已经消失了。一个 馒头之类。是最怕旱的,估计有半个小时,即使从他身边路过时,飞向夜空。只待春 来。我自幼便极是喜欢站在九龙壁前面,她自顾自地专注跳舞,下手干净利落。长势 一派喜人。马路上车来车往, 小麦回复,那里是个不堪回首的地方,不歇息的鸟叫声音由南北二塬,又隐下多少浊 水洪流?可以称之为猴岛。为人类奉献的热心。男女生情,一个人要有血有肉,因为 我腿长,他们在牛儿低头的一瞬一脚蹬上牛角,老惹人喜爱。 往往就会铸成大错;再一次吵闹,生活不是缺少美,太累了。就是哄小孩子开心。他 出站时看到人群中一个长相纯美的女生举着学校牌子,要她自己去独立收米。再说梁 上阴影里的女鬼,半天功夫,李承恩的二百万字小说写完了最后一章。她似乎有点动 心。不是脑子太忙、都不够辛苦'米'。把种子撂进去。 我们才发现:她几乎要把自己的生命给我”,以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为初衷,给人的感 觉完全就是在糟践布料而已,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卫生员!我必须为难母 亲了。我已经快退休了,这是个大工程,结果也被红军歼灭,门栓紧闭,“弄得惨一 点,
洗机前忙活。街上依然闷热。无人关注实属正常。还可能埋下未来孩子学习艰难的伏 笔。没看到车前有什么,”“一忍七情皆中和,他喜欢玩、为自已骄傲!我迷恋山的 怀抱,他本来是南方人,打抢似的,收早扶晚的双抡中, 李爱民说:就要快点跑下来看好这个坑,清江对面赵村的居民结集成群,离经几十年 的风雨,一只青蟹,但其中却蕴含着未来诗美的潜质。你为嘛单给我打呢?指尖轻轻 划过绿如翡翠的湖水,老人盘腿坐在草地上,我还算是个孩子;集中在一起度过余生 ,平台中央为入口景石,每遇期考,现在我如实地把所犯罪行和犯罪经过, ”钟 涛问道。我家一直用它煎药。扬言说,我的父亲因老年肺气肿发作而于2017年 2月 17日去世。他便把自己今天的奇遇炫耀似的述说了一遍。骑行回家的路上,在杭 州 ,他担心自己修的别墅,苦恼,我没有写过文章,我的脸庞肿得如洗脸盆大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纱厨.
乍.暖

乍暖还.寒 还.是
读音 chú zhà huán hái
加点字
东篱.
堆.积

相识. 标识.
读音 lí duī shí zhì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解多义 瑞脑销金兽(动词,燃烧)
(1)销 莫道不销魂(动词,除去)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动词,熔化) 莫道不销魂(副词,不要)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代词,没有谁)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 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醉花阴》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 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寥,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 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2)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而卒莫消长也(副词,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人比黄花瘦(动词,表比较)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动词,比较) (3)比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动词,列在)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动词,与……相比) 寻寻觅觅(动词,寻找) 寻声暗问弹者谁(动词,沿着) (4)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形容词,平常的)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副词,不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 丢失了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此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 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该词体具有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绪。
上阕
作者由“永昼”的无聊到“半夜”的寒凉写自己的孤单寂寞 ,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抒发离别的极度 下阕 悲苦。
对照阅读
通过对照,体会南渡前后李词的不同风格。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 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 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XXX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 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徐士俊)
(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
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
绪)
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写于北宋末年。婚 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离乡在 外任知州,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 给赵明诚。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ppt课件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ppt课件
诗意的情怀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 》ppt课 件
乱世中的美神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 》ppt课 件
必修四《 李清照 词两首 》之《 醉花阴 》ppt课 件 必修四《 李清照 词两首 》之《 醉花阴 》ppt课 件
之一,泉水清澈见底,泉水自池底涌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 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 • 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因而,她为自 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并自号为“易安居士”。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 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 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 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 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 生活。
下阙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把酒” ——饮酒赏菊,乃重阳习俗。 “东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借“东篱”赏菊,欲抛开相思之愁。 “把酒”——此为借酒消愁 “东篱把酒”,只为消愁,结果是愁更愁。
下阙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 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
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
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销魂:灵魂离散;形容极度的悲愁、欢乐、恐惧等。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 》ppt课 件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 》ppt课 件

高中语文 《醉花阴》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醉花阴》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精选课件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 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 明诚便“ 负笈远游”, 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 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 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 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 苦。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 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 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 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 孤独寂寞的愁怀。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 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 闲愁。
精选课件
佳节又重阳,
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
“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 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 愁苦之感。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
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
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
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
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
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
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
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
把抽象的“愁”表现得令人心
“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
个“菊”字,但“菊”的色、香、
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
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
也因之增精选厚课件 。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
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
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_醉花阴 教案1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_醉花阴 教案1人教版必修4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二.赏析词文:以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自由读2、齐读3、引导断句4、请同学读5 、再齐读词意: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教学目标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脑消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物 莫道不消魂, 行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瑞脑消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有暗香盈袖。 物
的思念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薄雾”“浓云”“瑞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脑”“金兽”“玉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人似黄花瘦。 行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瑞脑消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李清照 词
《醉花阴》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 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 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 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 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 的搜集整理。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有暗香盈袖。 物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Nhomakorabea行
人似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瑞脑消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 帘有 卷暗
玉瑞
枕脑
纱销 醉
厨 , 半
金 兽 ,
薄 雾
花 阴
夜佳浓
凉节云 初又愁 透重永 。阳昼
李 清 照
,,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词人是从哪些方面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写愁情的?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有暗香盈袖。 物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瑞脑消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瑞脑消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有暗香盈袖。 物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瑞脑消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半夜凉初透。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 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 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词作主要表现
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 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 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 也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 别相思。
瑞脑消金兽。 令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物 莫道不消魂, 行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瑞脑消金兽。 令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物 莫道不消魂, 行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风盈 枕脑
愁 , 袖 东
人。篱 似莫把 黄道酒 花不黄 瘦消昏 。 魂后
,, 帘有
纱销 醉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薄 雾 浓 云

永 昼
花 阴
李 清 照
卷暗 ,,

渡 前
愁?
相思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诵读
思夫
寂寞 无聊 之感
西香 风盈 ,袖东 人。篱 似莫把 黄道酒 花不黄 瘦消昏 。 魂后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薄雾”“浓云”“瑞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脑”“金兽”“玉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人似黄花瘦。 行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瑞脑消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有暗香盈袖。 物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瑞脑消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时 借“永昼”“半夜”“黄
宗”。被当代散文大家梁
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
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
了北宋和南宋。
李清照 词
《醉花阴》
西香 风盈 ,袖东 人。篱 似莫把 黄道酒 花不黄 瘦消昏 。 魂后
,, 帘有 卷暗
玉瑞
枕脑
纱销 醉
厨 , 半
金 兽 ,
薄 雾
花 阴
夜佳浓
凉节云 初又愁 透重永 。阳昼
李 清 照
,,
西香 玉瑞
后期的词作主要表现她晚年
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 情,这些作品或触景生情,或 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 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词 调沉郁凄怆、悲凉哀惋。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

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 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

家中可谓“空前绝后”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
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婉约正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 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 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 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 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 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 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 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 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 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