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散射技术及其应用.
光的散射现象及应用

光的散射现象及应用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在大自然中呈现出各种奇妙的现象,其中一个鲜为人知却又广泛应用的是光的散射现象。
散射,指的是光线在经过不同介质或物体后改变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与物体碰撞时,它们会与物体表面的分子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原来的传播路径。
这种现象并不需要物体吸收或反射光线,而是将光线从原来的传播方向偏离出来。
在大气层中,光的散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当白天我们看到的蓝天,实际上就是光在空气中的散射所导致的。
由于空气中的分子比较小,因此它们对短波长的光更加敏感,使得蓝光的散射比其他颜色更为明显。
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天空呈现出明亮的蓝色。
而在日落或日出时,太阳的光线需要穿过更长的大气层,因此光线经过散射后的短波长颜色几乎被完全散射掉,只留下了长波长的红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除了在自然界中,光的散射现象也被广泛应用在科学和工程领域。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光散射光度计。
通过测量物质中光的散射情况,可以得到物质的浓度和粒子大小信息。
这种光散射光度计常用于颗粒物的检测和分析,例如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水体中微粒的浓度分析等。
通过光散射现象,科学家们能够深入了解物质的特性和组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此外,在医学领域中也广泛应用了光散射现象。
光散射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不需要对生物组织或样本进行破坏性操作,因此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方便。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通过测量组织中的光散射来分析其结构和成分。
例如,利用光散射技术可以测量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和大小,从而诊断出一些血液病变。
通过这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医生能够对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诊断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此外,光散射现象还被广泛应用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
通过利用光的散射特性,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和设计新型的材料和纳米结构。
例如,利用光散射现象可以提取出材料的粒子大小和形状信息,为制备高性能材料提供重要的参考。
laser light scattering 激光散射法

laser light scattering 激光散射法1. 引言1.1 概述激光散射法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表征技术,通过以激光束作为光源,测量散射角度和强度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该方法具有非破坏性、高精度、快速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激光散射法展开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原理、实验设置与操作步骤、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这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详细解释激光散射法的原理,包括光散射现象介绍、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以及散射角度和强度的测量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实验设置和操作步骤,包括激光器和样品选择、测量装置搭建以及样品准备和实验条件控制。
随后,我们将进行数据分析,并讨论结果的意义和可能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探讨后续研究的方向和推荐。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激光散射法的全面介绍,使读者能够了解该技术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讨论,我们希望揭示激光散射法在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指导。
2. 激光散射法的原理:2.1 光散射现象介绍在物质中,当光与粒子或分子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光散射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激光散射法进行测量和研究。
激光散射是指当激光束通过样品时,由于与样品中的微观粒子相互作用,导致激光以不同角度和强度被散射。
2.2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通过样品时与样品中的微观粒子或分子相互作用。
这些粒子的大小范围从纳米到微米级别不等。
当入射的激光束遇到这些微观颗粒时,其中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并耗散在其周围环境中,另一部分则被散射出去。
2.3 散射角度和强度的测量方法在激光散射实验中,通常使用角度解析技术来测量被散射出去的光的角度和强度。
常见的角度解析技术包括静态多角度散射(Static Light Scattering, SLS)和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激光光散射技术lls原理

激光光散射技术lls原理
激光光散射技术(LLS)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照射水溶液样品,并测量散射光强度随时间或角度的变化规律,以获得样品的信息。
当激光束照射到水溶液样品时,会与样品中的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散射光强度的变化反映了样品中粒子的不同特征,如粒子的尺寸、形状、浓度和相互作用等。
通过测量这些特征,可以深入了解样品的结构和性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激光光散射技术常用于研究蛋白质、大分子聚合物、胶体粒子等颗粒的性质,可以提供粒径分布、形貌、溶液浓度等方面的信息。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力学过程,对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激光光散射技术的专业书籍或咨询相关专家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激光光谱技术原理及应用

激光光谱技术原理及应用
激光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分析技术,它具有高分辨率、
高灵敏度和非破坏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激光光谱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激光光谱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当激光与样品相互
作用时,激光的能量会被样品吸收、散射或荧光发射。
通过检测样品对激光的吸收、散射或荧光发射,可以获得样品的信息,如化学成分、结构特征等。
激光光谱技术包括吸收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等多种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在化学领域,激光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成分分析、反应动力学研究等方面。
例如,拉曼光谱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化学物质的结构特征,实现对微观分子结构的非破坏性表征。
在生物领域,激光光谱技术可以用于细胞成分分析、蛋白质结构研究等方面。
通过激光荧光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生物样品中特定成分的高灵敏度检测,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医学领域,激光光谱技术被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分析等方面。
例如,激光
吸收光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人体血液中的特定成分,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
在环境领域,激光光谱技术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监测、水质分析等方面。
通过激光散射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样品中微量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总之,激光光谱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
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激光技术和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激光光谱技术在更多领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激光琴的原理的应用

激光琴的原理的应用1. 激光琴的概述激光琴是一种基于激光原理的乐器,通过激光束的扫描,将激光束定位在不同位置,从而产生音乐效果。
激光琴不仅具有独特的音乐表现力,还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艺术性。
以下将对激光琴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2. 激光琴的工作原理激光琴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光散射原理。
首先,激光器将激光束发射到凹镜上,并由凹镜进行扫描。
当激光束扫描到物体表面时,具有不同反射特性的物体将会引起光的散射。
接收器会接收到散射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处理这些电信号,激光琴可以产生不同音调、音符和声音效果。
3. 激光琴的应用领域激光琴在音乐表演、教学和娱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激光琴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3.1 音乐表演激光琴能够产生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可以模拟各种乐器的音色。
在音乐表演中,激光琴可以作为伴奏乐器,为演奏者提供丰富的音乐背景。
同时,激光琴也可以作为独奏乐器,展示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
激光琴的音乐表演效果吸引了众多音乐家和观众的关注。
3.2 音乐教学激光琴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音乐教学通常需要使用传统乐器,如钢琴、吉他等,而激光琴可以作为新一代的教学辅助工具。
激光琴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音乐理论、节奏和音符。
通过激光琴,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演奏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3 娱乐体验激光琴作为一种创新的乐器,能够给人们带来新颖的娱乐体验。
在娱乐场所,激光琴可以作为一种互动游戏的设备,让参与者通过击打激光束来产生音乐效果。
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增加了娱乐的趣味性,还能锻炼参与者的反应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4. 激光琴的优势相比传统乐器,激光琴具有许多优势:•独特的音乐表现力:激光琴可以产生多种音色和音效,提供更广阔的音乐表达空间。
•简单易学:相比传统乐器,激光琴的学习曲线较为平缓,初学者可以迅速上手。
•互动性强:激光琴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提升音乐演出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激光光散射技术及其应用

激光光散射技术及其应用Laser Light Scattering System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BROOKHAVEN INSTRUMENTS CORPORATION(BEIJING OFFICE)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北里甲1号中鑫嘉园东座A105室美国布鲁克海文公司公司北京技术服务中心邮编:100083电话:8610-62081909传真:8610-6208189激光光散射技术和应用近年来,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激光光散射已经成为高分子体系和胶体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规的测试手段。
现代的激光光散射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
在静态光散射中,通过测定平均散射光强的角度和浓度的依赖性,可以得到高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 w,均方根回旋半径R g和第二维利系数A2;在动态光散射中,利用快速数字相关器记录散射光强随时间的涨落,即时间相关函数,可得到散射光的特性弛豫时间τ,进而求得平动扩散系数D和与之对应的流体力学半径R h。
在使用过程中,静态和动态光散射有机地结合可被用来研究高分子以及胶体粒子在溶液中的许多涉及到质量和流体力学体积变化的过程,如聚集和分散、结晶和溶解、吸附和解吸、高分子链的伸展和卷缩以及蛋白质长链的折叠,并可得到许多独特的分子量参数。
一、光散射发展简史:Tynadall effect(1820-1893)1869年,Tyndall研究了自然光通过溶胶颗粒时的散射,注意到散射光呈淡淡的蓝色,并且发现如果入射光是偏振的,这散射光也是偏振的。
Tyndall由此提出了19世纪气象学的两大谜题: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来自天空的散射光是相当偏振的?James Clerk Maxwell (1833-1879)解释了光是一种电磁波,并正确地计算出光的速度。
Lord Rayleigh(1842-1919)1881年,Rayleigh应用Maxwell的电磁场理论推导出,在无吸收、无相互作用条件下,光学各向同性的小粒子的散射光强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光的散射与散射现象的解释

光的散射与散射现象的解释散射是指当光射到物体上时,由于物体表面的不规则结构或物体内部的杂质、气泡等微小颗粒,光被非连续地吸收和重新放射,使光的方向发生改变。
这种光的方向改变就是散射现象。
本文将着重解释散射的原理以及散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散射原理散射现象的发生与光的波长和散射物质有关。
当光射到物体上时,与物体表面的微小颗粒发生作用,光被颗粒吸收并重新发射。
由于颗粒分布的不均匀性,吸收和重新发射的光以不同角度散射出去,从而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具体而言,散射现象遵循光线照射物体后按照出射方向分为反向散射和正向散射两种情况:1. 反向散射:当入射光与颗粒发生的散射角大于90度时,所形成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在物体的同侧。
这种散射主要从物体的表面反射出来,散射的光线会保持入射光的频率和波长。
例如,白云的形成正是由于大量的水蒸气和微小的水滴对可见光的反向散射。
2. 正向散射:当入射光线与颗粒发生的散射角小于90度时,所形成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在物体的异侧。
这种散射主要发生在物体内部,例如冰块、草木、玻璃等透明物质中。
二、散射现象的应用散射现象在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大气散射:大气散射是太阳光在大气中散射的现象。
日常观察到的大气散射表现为天空的蓝色。
太阳光中的蓝光波长较短,在大气中与气溶胶和气体分子发生散射,使得蓝光散射到我们的视线中,从而呈现出蓝色的天空。
2. 激光散射:激光散射是指激光束通过散射介质后的分散现象。
激光在大气中的散射可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信等领域,而在材料科学中,激光的散射现象常用于测量材料的组分和质量。
3. X射线散射:X射线散射是指X射线通过物质后的散射现象。
X射线散射常用于材料表面分析、结晶学研究以及医学影像学等领域。
根据散射角度和散射方式,可以获得目标物质的结构、成分和特性信息。
4. 生物领域中的散射:散射能提供关于生物样本中结构、组织和细胞的非侵入性信息。
激光光散射法测定粒度在陶瓷行业中的应用

激光光散射法测定粒度在陶瓷行业中的应用作者:刘树王云英区卓琨王燕民来源:《佛山陶瓷》2011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激光光散射法测量粒度的原理,以及激光粒度分析仪的特点,并探讨了激光光散射法测量粒度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激光光散射粒度分布测试陶瓷1 引言在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过程中,粘土、石英和长石类原料都需加工成粉体颗粒,干压成形的粉料和注浆成形的浆料都有颗粒存在,陶瓷色釉料中也存在粉状颗粒,颗粒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
陶瓷粉体的粒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粒度及其分布状况与原料的加工时间、坯体的致密度大小、烧成温度的高低等有关,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各类粉体的加工与应用领域中,颗粒粒度的测量相当重要。
2 激光光散射法的特点和优势颗粒粒度测量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方法主要有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法、库尔特法、透气法等[1],但这些测试方法存在操作繁琐、重复性差、时间长、不能连续测量等缺点,已越来越不适应工业生产的要求。
激光光散射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优点是一次测量可得出多种粒度数据,如体积平均粒径、比表面积、粒度曲线、区间粒度分布和累计粒度分布等。
激光光散射法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测试粒度分布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1)测量的粒径范围广。
可进行从纳米级到微米量级范围的粒度分布测试,静态光散射粒度仪的测量范围为0.02~3500μm,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分析仪甚至可以测出粒径为纳米级的颗粒;(2)适用范围广泛。
不仅能测量固体颗粒,而且还能测量液体中的粒子;(3)重复性好。
与传统方法相比,激光粒度分析仪能给出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且实验结果重复性好;(4)测量速度快。
整个测量过程只需l~3min即可完成,某些仪器已实现了实时检测和实时显示,让用户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能观察并监视样品;(5)可实现在线测量。
激光粒度分析仪配备自动取样系统后,可以实现粒度分布的在线测量,能实时监控产品质量;(6)操作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光散射技术及其应用Laser Light Scattering System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BROOKHA VEN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BEIJING OFFICE)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北里甲1号中鑫嘉园东座A105室美国布鲁克海文公司公司北京技术服务中心邮编:100083电话:8610-62081909传真:8610-6208189激光光散射技术和应用近年来,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激光光散射已经成为高分子体系和胶体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规的测试手段。
现代的激光光散射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
在静态光散射中,通过测定平均散射光强的角度和浓度的依赖性,可以得到高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 w ,均方根回旋半径R g 和第二维利系数A 2;在动态光散射中,利用快速数字相关器记录散射光强随时间的涨落,即时间相关函数,可得到散射光的特性弛豫时间τ,进而求得平动扩散系数D 和与之对应的流体力学半径R h 。
在使用过程中,静态和动态光散射有机地结合可被用来研究高分子以及胶体粒子在溶液中的许多涉及到质量和流体力学体积变化的过程,如聚集和分散、结晶和溶解、吸附和解吸、高分子链的伸展和卷缩以及蛋白质长链的折叠,并可得到许多独特的分子量参数。
一、光散射发展简史: Tynadall effect (1820-1893)1869年,Tyndall 研究了自然光通过溶胶颗粒时的散射,注意到散射光呈淡淡的蓝色,并且发现如果入射光是偏振的,这散射光也是偏振的。
Tyndall 由此提出了19世纪气象学的两大谜题: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来自天空的散射光是相当偏振的?James Clerk Maxwell (1833-1879)解释了光是一种电磁波,并正确地计算出光的速度。
Lord Rayleigh(1842-1919)1881年,Rayleigh 应用Maxwell 的电磁场理论推导出,在无吸收、无相互作用条件下,光学各向同性的小粒子的散射光强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并解释了蓝天是太阳光穿透大气层所产生的散射现象。
Abert Einstein(1879-1955) 研究了液体的光散射现象。
Chandrasekhara V.Raman (1888-1970)1928年,印度籍科学家Raman 提出了Raman 效应(也称拉曼散射),即光波在被散射后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Peter Debye (1884-1966)延续了Einstein 的理论,描述了分子溶解于溶剂中所产生的光散射现象,提出用Debye plot 。
1944年,Debye 利用散射光强测得稀溶液中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
Peter DebyeLord RayleighTyndall effectBruno H. Zimm (1920-2005)1948年,Zimm 提出了著名的Zimm 作图法,即在一张图上同时将角度和浓度外推到零,从而准确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
从此,光散射成为测定高分子分子量的一种经典方法。
Robert Pecora1964年,提出了动态光散射的理论分析。
Cummins H Z1964年,测定了聚苯乙烯胶乳稀溶液的散射,得到与理论一致的结果。
Edward Roy Pike1969年,提出了数字相关器。
Walter Ttscharnuter (Brookhaven 创始人) 1971年,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块数字相关器。
Brookhaven Instruments Corp.1980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块商业化的数字相关器BI-2030;1990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块单卡式数字相关器BI-9000;2003年推出新一代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数字相关器TuborCorr 。
二、基本理论: 1. 静态光散射当一束单色、相干的激光沿入射方向照射到无吸收的高分子稀溶液时,光束中分子的电子云在光的电磁波作用下极化,形成诱导偶极子,并随着电磁波的振动向各个方向辐射出电子波,该电子波成为二次光波源,也就是散射光。
如果分子是静止的,则散射光和入射光的频率相同,称弹性散射。
高分子溶液的散射光强远远高于纯溶剂,并且强烈依赖于高聚物的分子量、链形态(构象)、溶液浓度、散射光角度和折光指数增量(dn/dc 值)。
因此由光散射法测得不同浓度的高聚物溶液在不同散射角下的散射光强数据后,可按以下公司求得高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 w ,均方根回旋半径R g 和第二维利系数A 2。
理论公式如下:C A R n M R KC g W22220222])2(sin 3161[1+⋅⋅⋅+><+=θλπθ (1) 其中: K : 光学常数,K=4π2(dn/dc)2n 02/(N A λ04)R θ:瑞利因子,R θ=I θr 2/I 0Robert PecoraM w :重均分子量 R g : 均方根回旋半径 A 2: 第二维里系数 n 溶剂的折光指数C : 溶质分子的浓度(g/mol ) n 0:标准液体的折光指数dn/dc : 溶液的折射率与其浓度变化的比值 N A : 阿伏伽德罗常数 λ0:入射光波长I θ: 入射光光强 I 0 散射光光强r光源到测量点的距离将KC/R θ对sin 2(θ/2 ) + kC 作图,即得到Zimm Plot ,其中K 为调整横坐标的设定值。
见图2。
通过以下三种特例,可推导出M w ,A 2和<R g 2> 的值。
❖ 当θ→ 0时,公式(1)简化为C A M R KC w221+=θ (2) 由θ=0直线的斜率可求得A 2。
❖ 当C →0时,公式(1)简化为])2(sin 3161[122222⋅⋅⋅+><+=θλπθg w R n M R KC (3)由C=0的直线斜率可求得<R g 2> ❖ 当θ →0、C →0时,公式(1)简化为wM R KC 1=θ (4) θ=0、C=0在纵坐标上交点的倒数即为M w除了用Zimm 图处理光散射数据外,还可采用Debye 和Berry 作图法。
该实验的关键技术是高分子溶液必须进行仔细除尘和纯化,以达到清亮透明。
溶剂应当预先重蒸纯化。
高分子溶液则需要经过适当孔径的微孔过滤器直接过滤注入散射池。
2. 动态光散射与静态光散射相比,动态光散射不是测量时间平均散射光强,而是测量散射光强随时间的涨落,因此称为“动态”。
当一束单色、相干光沿入射方向照射到高分子稀溶液中,该入射光将被溶液中的粒子(包括高分子)向各个方向散射。
而且,由于粒子的无规则布朗运动,散射光的频率将会随着粒子朝向或背向检测器的运动出现极微小的(-105~7)的增加或减少,使得散射光的频谱变宽,即所谓的产生Doppler 效应(频谱变化)。
显然,频率变宽的幅宽(线宽Γ)是同粒子运动的快慢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加宽的频率(-105~7)与入射光频率(~1015Hz )相比,更小得多,因此难以直接测得其频率分布谱。
然而,利用计算机和快速光子相关技术并结合数学上的相关函数可得到频率增宽信息。
如果频率增宽完全是由平动扩散所引起,那么由此可测得高分子平动扩散系数及其分布、流体力学半径等参数。
这种技术称为动态光散射(光子相关光谱),由于散射光的频率发生了非常微小的相对移动,所以动态光散射又称为准弹性光散射。
公式如下:光强的时间自相关函数: C (τ)=A [ 1 + β* g (τ) 2 ] (5) 散射光电场的时间自相关函数: g (τ) 2 = exp –Γτ (6) 将公式(5)带入公式(6)展开: C (τ)=A [ 1 + β* exp –2Γτ] (7) 平动扩散关系式: Γ=D * q 2 (8) Stokes-Einstein 方程: D =KT/6πηR h (9) 其中: G (τ) 光强的时间自相关函数 g (τ) 电场的时间自相关函数 A : 基线,由测量得出 β: 空间相干因子,0<β<1τ:驰豫时间Γ: 频率线宽 D : 平动扩散系数q 散射因子,q=4πnsin θ/λ0 n 溶剂的折光指数 λ0: 入射光波长 K Boltzman 常数 T 绝对温度 η 溶剂粘度R h流体力学半径对于一个多分散体系,归一化后的电场自相关函数g (τ) 和线宽分布函数G(Γ)的关系如下。
利用Laplace 反演可得到G (Γ)。
G (Γ)分布获得之后,进而得到扩散系数以及粒度大小的分布。
⎰∞Γ-ΓΓ=)()(d e G g ττ (9)对一个高分子稀溶液一般而言,Γ对浓度C 和测量角度θ的依赖性如下:)1)(1(/222q R f C k D q g D ><++=Γ (10) 其中: D : 角度和浓度外推到零时的扩散系数 k D :平动扩散的第二维利系数f :一个与高分子构型、分子内运动以及溶剂性质相关的参数三、仪器介绍动静态激光光散射仪(也称为广角激光光散射仪)属于精密的光学仪器,为了实现动态和静态光散射测量的功能,仪器结构组成上有其独特的特点。
图1显示了Brookhaven 公司广角激光散射仪的平面及侧面结构图。
下面就结构图1中各个部件的名称以及主要部件的特点作一简略介绍。
图1 广角激光光散射仪的仪器结构图1,部件名称:1. 激光器及激光器支架;8.旋转台中心校准刻度表14. 反射镜调节器2. 旋转台底座9. 光束聚焦调节透镜15. 目镜3. 旋转台10. 样品池组件16. 孔径片4. 旋转臂11.光束阻拦器17. 滤光轮5. 2mm准直狭缝12A. 光束调节透镜(水平)18. 检测器6. 检测器支架12B. 光束调节透镜(垂直)19. 角度调节器7A,B. 旋转台中心调节螺丝13A. 狭缝调节器(水平)20. 角度离合器7C. 旋转台中心固定螺丝13B. 狭缝调节器(垂直)21. 支撑环2,主要部件介绍:激光器:激光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氦氖、固体、氩离子等激光器,功率介于10~3000mW之间。
按激光颜色来分,主要由532nm附近的绿光激光器和632nm附件的红光激光器。
使用者可以根据高分子溶液的散射和吸收特点来选择合适功率和波长的激光器。
近年来,关于高分子溶液的吸收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很多用户因此搭建了双激光光源的光散射系统(比如200mW 532nm的绿光激光器和35mW 的红光激光器),这样就很好解决了吸收问题。
通常根据高分子溶液的散射强弱,入射光强通过一组衰减片来加以调节。
散射池和匹配液池:圆形样品池的圆心要求与检测器的旋转中心重合。
通常,样品池固定在一个中空的恒温铜块中,铜块置于一个直径为150mm的同心石英杯(也称匹配液池)中,杯中充满了折射率与石英玻璃相近的匹配液(十氢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