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光电系统作用距离分析
特种装备揭秘军用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特种装备揭秘军用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特种装备揭秘:军用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军用激光测距仪作为一种特种装备,具备精确测量距离的能力,被广泛运用于军事侦察、火力打击和导航定位等领域。
本文将揭秘军用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为读者详细介绍其基本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应用场景。
一、基本原理军用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激光的时间测量原理。
它通过激光的发射和接收,计算出从激光源到目标物体的距离。
具体来说,它利用激光束在空气中以光速传播的特性,通过发射一束激光束并记录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出它们的距离。
二、组成部分军用激光测距仪通常由激光发射器、接收光电器件、计时电路、显示装置和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
其中,激光发射器是关键的部件,它能够产生一束高功率、狭窄束径的激光,以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测量的准确性。
接收光电器件用于接收激光束,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计时电路用来测量激光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从而计算出测量距离。
显示装置则用于展示测量结果,数据处理单元则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工作流程军用激光测距仪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发射、接收、计时和显示等几个步骤。
首先,激光测距仪将一束激光束发射到目标物体上。
这束激光束在空气中以光速传播,当它遇到目标物体时,会经历反射、散射等现象。
接下来,接收光电器件会接收到从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激光束,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计时电路将记录激光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并将其转化为距离值。
最后,测距结果将通过显示装置展示给操作人员,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将由数据处理单元完成。
四、应用场景军用激光测距仪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首先,它可以作为侦察装备,用于快速准确地测量目标物体与自身的距离,为军事作战提供重要的地理信息。
其次,军用激光测距仪可以用于火力打击,通过准确测量目标与自己的距离,对目标实施精确的打击。
此外,军用激光测距仪还可应用于导航定位领域,如为无人机、导弹等提供精准的导航和定位信息,提升其打击精度和作战效果。
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

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光电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兴技术,它将光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光与电的相互转换,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军事领域,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本文将探讨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侦察领域的应用前景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侦察领域广泛应用,通过利用高分辨率的光电设备,可以实现对目标的远距离观测和探测。
例如,利用光电传感器可以对敌方目标进行侦察和监视,实时获取敌方活动情况,为军事行动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在夜视领域,红外光电技术的应用更是使得夜间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有效增强了军事力量的作战能力。
二、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军事通信对信息的传输速度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传统的通信方式往往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而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军事通信领域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高的信息安全性。
光纤通信的光电技术可以实现大容量、快速和安全的信息传输,可以在广阔的战场范围内实现快速的、可靠的通信系统,为军队指挥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三、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武器系统领域的应用前景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武器系统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激光制导武器系统凭借其高精度和高杀伤力,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电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无人机系统,通过使用光学传感器和光纤通信技术,实现对无人机的高效控制和精确打击。
四、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侦查与监视领域的应用前景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侦查与监视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使用高分辨率的光电传感器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地面、海洋和空中目标进行精确侦查和监视。
例如,卫星光学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敌方目标的全天候监视,在军事侦查和情报收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将会对军事领域的作战能力和指挥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光电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将会对军事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浅谈我眼中的光电对抗在军事中的运用

浅谈我眼中的光电对抗在军事中的运用摘要:随着红外和激光技术的不断完善,光电对抗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地位也逐渐地提高,各种光电对抗设备和武器也变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战手段。
先简单地介绍各种相关光电侦察和光电干扰技术,并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最后在谈论一下光电对抗技术在军事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电对抗军事应用海湾战争光电侦察光电干扰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不得不说,对以前的我来说“光电对抗”这个名词是相当陌生的。
但通过最近查了的大量资料,我想自己对它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何为光电对抗。
这是指利用光电对抗设备通过光波的作用,对敌方光电观瞄器材和光电制导武器进行侦察、干扰或摧毁,以削弱或破坏其战斗效能,同时保护己方光电器材和武器的有效使用。
它是电子对抗的组成部分,包括了光电侦察与光电干扰、反光点侦查与反光电干扰两个部分,涉及到可见光、红外和激光三个技术领域。
由此可见,光电对抗是现代电子战的一个重要分支,且必将在未来的战争中起到一决胜负的作用。
下面还是应该先略微介绍一下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历程。
红外对抗始于20世纪50年代。
美国是最先研制成对抗红外制导导弹的红外装置的国家,在1974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就开始使用红外干扰机和红外干扰子弹等。
自此,红外对抗技术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激光对抗则始于60年代末期,1968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新的制导武器激光制导炸弹时,便开始了对抗措施的研究。
在70年代初期,就开始出现坦克载激光告警设备、舰载激光告警器和装在飞行员头盔上的激光告警器。
一直至今各国都在积极地发展光电对抗技术并建立新型的光电对抗体制。
毕竟,随着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现代战争中防空武器系统面临的作战环境越来越严峻,没有光电对抗能力或对抗能力差的防空武器不仅不能有效地杀伤敌人,甚至自身的生存也会成为问题。
而且近代的几次战争也从侧面充分地证明了这点,历史的教训往往更直接、更深刻。
现在就以海湾战争为例来分析光电对抗技术在现代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军用光电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征和趋势

军用光电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征和趋势军用光电技术是指在军事领域应用的光电子技术,包括光学、光电传感、光电显示、光电通信等技术。
以下是军用光电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征和趋势:发展现状:1. 数字化和智能化:军用光电技术正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传感、处理和控制的集成化,提高军事装备的作战效能和任务完成能力。
2. 多模态集成:光电技术与雷达、红外感应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多模态信息融合和传输,提高军事装备的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能力。
3. 高分辨率与高帧率:随着光电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军用光电设备的分辨率和帧率不断提高,实现更清晰、更流畅的图像和视频采集。
4. 远程控制和自主操作:军用光电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借助遥控和无人化操作,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控制和任务执行。
特征:1. 高度专业化:军用光电技术要求高度专业化,对技术要求严苛,需要满足军事装备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2. 隐蔽性和敏感性:军用光电技术应具备突破隐蔽性限制的能力,能够在夜间、恶劣天气条件下有效监测和侦察目标,以及对抗敌对电子战干扰。
3. 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军用光电技术要求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和战场条件,确保设备的长时间、长距离的稳定工作。
趋势:1. 高分辨率与低噪声: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未来军用光电设备可望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低的噪声水平,提供更精准的目标信息。
2. 进一步集成化:军用光电技术将进一步实现多功能、多传感器的集成化,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军事作战环境。
3. 光电通信技术:光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军用光电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实现信息的高速传输和保密通信。
4.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与军用光电技术相结合,实现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提高军事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5. 紧凑型和轻量化:未来军用光电设备将越来越小型化、紧凑化和轻量化,以满足战场机动性和使用便携性的要求。
光电设备战场环境的现实案例

光电设备战场环境的现实案例
光电设备在战场环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个现实案例:
1. 夜视仪:夜视仪是一种利用光电转换技术将微弱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显示器将图像呈现出来的设备。
在夜间或低光照条件下,夜视仪可以帮助士兵更好地观察和识别目标,从而提高作战效率和生存率。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广泛使用了夜视仪,使其在夜间能够更好地掌握战场主动权。
2.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测量距离的设备。
在战场环境中,激光测距仪可以帮助士兵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目标距离,从而更好地调整武器和弹药,提高命中率和杀伤力。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使用激光测距仪对敌方狙击手进行了精确打击。
3. 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是一种利用红外技术探测物体表面温度的设备。
在战场环境中,红外热像仪可以帮助士兵在烟、雾、霾等恶劣气象条件下发现和识别目标,从而提高作战效率和生存率。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红外热像仪发现了隐藏在建筑和掩体后面的敌军。
以上案例表明,光电设备在战场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还将出现更多的光电设备,为作战提供更加高效、精准和安全的保障。
光电探测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光电探测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军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光电探测技术作为信息化的重要分支,在军事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电探测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光电探测技术的定义和原理光电探测技术指的是利用光电探测元器件实现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的技术。
光电探测技术的核心就是光电探测器,它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部件。
常用的光电探测器有光电子倍增管、硅光电池、半导体探测器等。
光电探测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光电转换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探测。
当光进入光电探测器中,光能会解离出电子,形成电子空穴对。
电子空穴对会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移动,进而形成电流。
这样就实现了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二、1、光电导弹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导弹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武器。
而光电导引制导技术就是一种新型的导引方式。
利用光电探测技术,导弹能够对目标进行精确制导。
同时,光电导弹制导技术具有机动性强、干扰性小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导弹命中率。
2、光电准直技术光电准直技术是一种可以在远距离准确定位目标的技术。
它能够通过准确测量光线的角度和强度来确定目标位置。
在作战中,可以利用这种技术精确制导火炮,提高打击的精度和效果。
3、红外夜视技术光电探测技术还可以用于红外夜视技术中。
通过识别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即便在夜间或密林等完全黑暗的环境下,也可以实现目标的侦查和追踪。
在现代战争中,夜间作战和隐蔽部署越来越多,红外夜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4、光电反制技术除了应用于直接作战中,光电探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反制对手的光电技术。
比如,通过使对方的夜视仪失效,自己就可以获得作战优势。
而在现代战争中,光电反制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三、光电探测技术的优缺点1、优点光电探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同时光电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特性,使其更加适合在军事领域的使用。
光电信息科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

光电信息科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光电信息科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一直备受重视,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光电信息科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并对其相关技术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一、引言光电信息科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光和电子进行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的学科。
在军事领域,准确、实时和高效的信息传输对于战斗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光电信息科学的应用在军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光电传感技术在军事情报获取中的应用1. 光学成像技术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对目标进行成像的技术。
在军事情报获取中,光学成像技术可以用于侦察、监视和目标识别。
通过高分辨率的光学传感器,可以获取到远距离目标的清晰图像,并帮助军队判断敌方实力及动向。
2. 红外成像技术红外成像技术利用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来进行成像。
它在军事情报获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
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敌方目标的隐蔽监视,有效提高军事行动的隐蔽性和成功率。
三、光电导航技术在军事指挥控制中的应用1. 光纤陀螺仪光纤陀螺仪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导航设备。
在军事指挥控制中,光纤陀螺仪可以用于精确测量飞机、舰船和导弹等平台的姿态和运动状态,并提供给指挥部门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光电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是一种利用光电探测技术测量距离的设备。
在军事指挥控制中,光电测距仪可以用于测量目标与自身的距离,为火力打击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提高打击命中率和作战效果。
四、光电干扰技术在电子战中的应用1. 激光干扰激光干扰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干扰的技术。
在电子战中,激光干扰技术可以用于干扰敌方通信、雷达和导航系统等关键设备,削弱敌方战斗力,提高己方生存能力。
2. 光纤通信干扰光纤通信干扰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管道对敌方通信进行干扰的技术。
在电子战中,光纤通信干扰技术可以干扰敌方的通信链路,破坏敌方指挥系统和情报传输,从而扰乱敌方指挥控制。
五、光电信息科学发展趋势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电信息科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创新。
光电传感器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光电传感器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传感器。
在军事领域,它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在军事作战中,光电传感器可以起到很多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军事侦察中使用光电传感器进行目标侦察,可以对军事侦查搜集到大量的战场信息数据;在导弹、卫星等高科技武器使用中,光电传感器则是实现精确打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光电传感器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1. 光电传感器具有的优点光电传感器在军事应用中有很多优点。
首先是它们可以收集非常精确的数据。
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探测电磁辐射的方式,实时收集目标的信号,实现无距离分辨目标形态;其次是它们可以在极低亮度的环境中捕捉到目标,具有很好的性能;最后,光电传感器的使用比较容易实现数字化。
2.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在军事侦察中,光电传感器最基本的应用就是进行目标侦察。
它们可以监控搜集到大量的目标情报,从而帮助军方了解敌情,减少军队的伤亡。
此外,在导弹、卫星等高科技武器使用中,光电传感器也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用光电传感器在空中搜索目标,然后引导飞弹、导弹等武器前往目标进行打击,从而实现精确打击的效果。
3. 光电传感器的未来发展光电传感器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光电传感器已经逐渐成为军事侦察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未来它们还可能在更多方面发挥作用,比如,随着卫星发射技术的不断提高,军方可以利用卫星配合光电传感器进行无人搜集和侦察,从而达到更为精确的目标追踪和打击效果;另外,随着光电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它们的精确度和数据处理能力都将有所提升,从而使得它们在军事应用领域中更加完善。
总之,光电传感器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目前,它们已经成为各个军方队伍中重要的设备之一,未来,它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电传感器将在军事应用领域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军事策略和战略打造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武器和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作用距离分析计算
3.2.1 作用距离公式推导
对于红外成像系统,用可测试的红外成像最小分
辨温差这个性能参数来协调系统的空间分辩率、热灵
敏度和战术使用要求。
第 1 步:找出使用要求的物理定量关系
MRTD= TBτa
(3)
式中:τa 为波长和距离的函数; TB 为战术使用的目
标参数。公式(3)的物理意义是:具有温差为 TB 的
中图分类号:TN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76(2008)增( 红外) -0501-03
Analysis of the efficient distance of O-E system for milita r y
ZHAO Miao-juan, CHE Hong
(No.613 Research Instit ute of China Aeronautical Industry, Luoyang 471009, China)
R 识别=20.79 km
R 发现=29.96 km
由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红外系统的作用距离满足 总体使用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 KENNEDY H V. Modeling second-generetion thermal imaging systems[J].Opt ical Engineering, 1991, 30:1771-1778.
TB
β+
1
(
n
1
)2
(8)
7 MRTD
2 AT
ε
式中: TB 为目标的温差;ε为目标单个分辨条带的 长宽比例;β为大气衰减系数;n 为最小面积目标扫 描线数;AT 为目标最小面积。 3.2.2 作用距离计算
根据上述对作用距离公式的推导结果来计算 R, 为计算 MRTD,需要先求出 MTF S 和 NETD 的数值。
率条件下,假设红外系统的各主要部件都满足线性空
间不变性条件。对于前视红外成像系统的传递函数,
则等于各部分传递函数的乘积(见下述表达式)。
MTF s=MTF 光×MTF 探×MTF 电×MTF 显 (7)
第 6 步:热成像系统作用距离公式的显函数表达
式。分析公式(4)可以看出:MRTD 建立了与目标特
Abst r act : The efficient distance is a very important syst em indicator of the optical-electronic detector.
When the examination conditions are identified, the system efficient distance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find
distance in certain conditions was calculated quantitively.
Key wor ds: Efficient distance; Synthetic optical-electronic System on aeroplane;
0引 言
Infrared/laser/television
第 37 卷,增刊 Vol.37 Supplement
红外与激光工程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2008 年 6 月 Jun. 2008
军用光电系统作用距离分析
赵妙娟,车 宏
(中航一集团第六一三研究所,河南 洛阳 471009)
摘要:军用光电探测系统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是作用距离。分析系统作用距离的目的是找出目
轴平行;激光测距/照射分系统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在红外或电视分系统对目标实现跟踪瞄准后,此时按
指令发射激光束,使其沿目标瞄准线完成对目标的测
距和照射。
激光测距和激光照射系统首先应当考虑作用距
离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按下公式式分析:
Pt
=
tt e
π( Rd ×RM )Ps σ( Rd +RM ) ρt cosθr tr Ar
光方案,以满足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的作用距离。
3 前视红外系统作用距离
前视红外系统是综合光 电探测系统的一个关键 分系统,主要实现全天候对目标的搜索、识别、瞄准 等功能。实现综合光电探测系统的总体性能指标也依 赖于前视红外系统的精度和质量。 3.1 红外分系统组成及功能框图
2 电视摄像系统作用距离
电视图像跟踪系统的瞄准线与综合光电探测系 统光轴平行;电视系统主要起到对红外系统的必要补 充(白天使用)。电视系统在对目标实行跟踪时,最 远作用距离取决于光电系统的分辩极限和摄像管靶 面的光照灵敏度。
电视跟踪要求目标成像线度在显示器上必须大 于 5 线对,对应 10 个像素。假设 CCD 靶面像元数不 低于标准制式 TV 分辨力,则最小分辨率决定的最远 作用距离关系式为:
R = ANη 2ωn
(2)
式中:2ω为观察视场;N 为扫描行数;η为消隐系
图 1 红外成像系统框图 Fig.1 Chart of IR imaging system
目的在于能协调折衷、选择确定在特定考核条件下的
军用光电探测系统通常包括激光、电视、红外等 传感器。对于军用光电探测系统,首先必须回答探测 什么目标,探测距离有多远的问题。光电探测装置是 多种高技术综合,要解决对红外和可见光谱范围的目 标跟踪、瞄准识别、激光测距、照射等功能、作用距 离是非常重要的系统性能指标。
the quantitive-relation among the object, the atmosphere and the transducer characters. Thus the other
desi gn indicators of the system were coordinated and selected, so as to realize t he best characters of the
统总体对激光分系统要求的性能指标。
数;n 为分辨目标像所需线数;A 为目标尺寸。
按照通用的约翰逊法则,在 50%概率时、识别目
标需 4 线对,发现目标需 1 线对。选试验产品变焦距
电视系统的小、中视场设计参数代入公式(2),解得
的最大作用距离为:
R识 别
=
10 ×625 ×0.8 tan1.5D×8
研究分析光电系统使用要求的作用距离,就是要 找出目标、大气和传感器性能 3 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最佳系统设计参数。论文涉及的使用考核技术条件如 下:目标大小为 10 m×10 m;目标与背景温差为 3~ 5 ℃;地面大气能见度≥20 km;气候条件为无云; 激光反射系数为 0.2;景物对比度为 0.15;地面相对 湿度≤80%;红外、电视发现距离≥30 km;红外、 电视识别距离≥20 km;激光测距距离≥20 km;激光 照射距离≥15 km。重点研究激光测距、照射、电视、 红外等光电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
=
23.8
km
R发 现
=
10×625×0.8 tan 3.6D×2
= 39.7
km
电视系统理论分析计算 结果:识别距离达到近 24 km,发现距离达到近 40 km,满足总体使用指标 要求。
因目标背景的照度差,大气传输衰减,CCD 光 照灵敏度诸多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作用距离下降,为解 决不同目标的跟踪、瞄准需求,电视系统还采用了调
(4)
3
1
MTFS (TeFfτd) 2
(
1
f)2
式中:NETD 为噪声等效温差;MTF S 为系统传递函 数;fT 为空间频率;S/N 为信噪比; f 为电路等效噪 声带宽;τd 为驻留时间;Te 为人眼积分时间; F f 为 帧频。
第 3 步:按公式(4)取相应的参数,定量解得在
f = (1/ 2) fc 特征频率处的最小可分辨温差为:
(1)计算 NETD 选择试验机红外系统视场、焦距、孔径等光学参数 代入公式(6)、解得最小可分辨温度 NETD 为 0.065 ℃; (2)计算 MTFS 对于 MTFS 的计算,光学传函数值通常包括衍射 和像点弥散两项因素。电子线路传函数接近理想值取 0.95;探测器传函数一般为 0.64,显示器传函数值一 般取 0.8,选合适的特征空间频率计算得光学传函数 值 0.55,按公式(7)计算对应的系统传函 MTFS 值为 0.26 7; (3)计算 MRTD 将在特征空间频率下对应的系统传函值MTFS 和 NETD 值代入公式(5),解出最小可分辨温差 MRTD 值约为 0.185。 (4)计算作用距离 R 按照战术指标要求的参数、取目标温 5 ℃,大 气衰减系数 0.065 km,目标长宽比例 ε取 7,目标面 积 10 m×10 m,并将计算出的 MRTD 值代入公式(8), 求出红外系统的最大作用距离为:
标源、大气和传感器性能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当使用要求的考核条件确定时,进行分析、协调、
折衷并合理选择系统其它的设计参数,有利实现传感器的最佳系统性能。文章结合机载综合光电探
测系统典型使用要求,对红外、激光、电视各光电传感分系统的作用距离进行了分析,进而定量计
算了特定条件下的作用距离。
关键词:作用距离; 机载综合光电探测系统; 红外/激光/电视
收 稿日 期 : 2008-06-19 作者简介:赵妙娟(1954-),女,河南洛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光电系统总体及光学设计技术研究。Ema il: zhmiaojua n@163.c om
502
红 外与激光工程:红 外成像系统仿真、 测试与评价技术
第 37 卷
1 激光测距/照射距离
激光发射光轴与综合光电探测系统的瞄准线光
MRTD = 0.757 NET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