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李杜诗歌奖揭晓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同步训练试题—《古诗苑漫步》(word版 有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同步训练一、填空1、下列诗句与其代表的季节分别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
()2、请说出下列诗人的诗号。
A、李白____ 李贺____ 王维____B、王勃____ 白居易____ 杜甫____3、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谁?()4、猜诗中涉及的人物典故:(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5、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
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两句,填在横线上。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
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
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
刘禹锡的乐观幻化成千帆竞发、生机勃发的图景。
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星座。
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
(1)(2)二、选择1、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
B、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C、兴尽晚回舟,误入荷花深处。
2、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和古代“快递员”的辛苦生活有关?()A、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甲路云和月。
B、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C、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本意指的是哪个节日?()A、清明B、中秋C、重阳4、“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中的“陈王”是谁?()A、陈胜B、曹植C、陈叔宝5、某诗词名句,已为成语,用来比喻某种力量或势力无可挽回的没落,它是以下哪一句?()A、黄鹤一去不复返B、流水落花春去也C、无可奈何花落去6、这是一首打乱顺序的绝句,请调整顺序:( )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三、综合运用1.古诗就像一朵罕见的奇葩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
《我与春风皆过客: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笔记

《我与春风皆过客: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作者与背景简介 (3)2. 本书主要论点和内容概述 (4)二、初唐诗人风采 (5)1. 初唐诗人的生平特点 (6)2. 初唐诗歌的风格与主题 (7)3. 名篇佳作赏析 (9)三、盛唐诗人传奇 (10)1. 盛唐诗人的生平事迹 (11)2. 盛唐诗歌的繁荣与创新 (12)3. 名篇佳作解读 (13)四、中唐诗人韵味 (15)1. 中唐诗人的生活与创作背景 (16)2. 中唐诗歌的风格与主题 (17)3. 名篇佳作赏析 (19)五、晚唐诗人余晖 (20)1. 晚唐诗人的生平与创作 (20)2. 晚唐诗歌的风格与主题 (21)3. 名篇佳作赏析 (22)六、唐代诗人的奇趣人生 (24)1. 诗人间的友谊与竞争 (25)2. 诗人与政治的关系 (26)3. 诗人与生活的互动 (27)七、结论 (29)1. 对唐代诗人生活的再认识 (30)2. 对唐代诗歌价值的思考 (31)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2)一、内容综述《我与春风皆过客: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是一本关于唐代诗人生平轶事的传记类图书,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大唐诗人们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本书通过对众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爱情等方面的描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以及这些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璀璨印记。
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各位诗人的成长经历和创作历程,还通过他们的诗词作品,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才情与风采。
作者还通过对这些诗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他们能够成为一代诗豪的原因。
本书还通过对唐代社会风俗、政治变革等方面的介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历史画卷,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内涵与价值。
《我与春风皆过客: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是一本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历史价值的传记类图书,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奇趣和魅力的大唐诗人世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一、知识与积累(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佁.然(yí)箬.篷(ruò)篁.竹(huánɡ)B.峨.冠(é)多髯.(rán)悄怆.(cānɡ)C.差.互(cī)俶.尔(chù)篆.章(zuàn)D.蒲.葵(pú)翕.忽(xī)椎.髻(chuí)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如鸣珮环,心乐.之乐:(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3)高可二黍许.许:(4)左手倚一衡.木衡: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潭西南而.望/启窗而.观B.乃记之.而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其.人视端容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卷石底以.出/能以.径寸之木4.对下列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石以为底。
(倒装句,即“以全石为底”。
意思是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斗折蛇行。
(文言省略句,省略主语“小溪”。
意思为: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蜿蜒。
)C.其两膝相比者。
(定语后置,即“其相比两膝者”。
意思是: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
)D.各隐卷底衣褶中。
(文言省略句,省略介词,即“各隐卷底于衣褶中”。
意思是: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5.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皆/若空游/无所依B.其岸势/犬牙差互C.罔不/因势象形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随着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
B.作为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的跨海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使用设计年限首次采用120年的标准。
C.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让技术创新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
D.金庸运用武侠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谈李杜诗中的意象和句式

、
想象、 幻想 、 譬喻所构 成的各种具体鲜 明的可 以感 知 的
一
个民族 , 一个 国家的形象。所 以大学生注重维护个人
当的阅读一些文化方面的经典作 品 , 不仅能够增加学生
形象 , 实际上也是 在维护大学生 的群体 形象 , 护 自己 维
民族 和国家 的形象。
的礼仪 内涵 , 而且有助 于他们扩大知识 面 , 随时重构 自
5 7-58 .
【 赵 秉 昊 , 淑玲. 4 】 杨 医学生思 想道德修 养 『 . M】 北京 : 学 出版 科
社 . 0 5: . 20 6
【 刘俊_ 5 】 试论 大 学 生社 交 礼 仪 与 素 质教 育 的 联 动 【. 汉 科 技 I武 1
l 校制 订礼仪 规范 , , 学 将礼仪渗入到各项管理 规章 制度 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 制订包括礼仪 内容在 内的 大学生 日常行为规范 , 帮助学生 了解 日常生活 中最基本 的礼仪常识 , 在新生入校之初 ,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 , 形成 对礼仪的初步认 识 , 并将礼仪表现作为诸如奖学金等各
灭在萌芽之 中。另外充分利用校 园广播 、 宣传栏等介绍 名人处世修 身的轶 事 , 推动学校 的文 明建设 。 总之 , 礼仪本 身就是一种 特殊的语 言 , 让学生学 习 和掌握礼仪 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 就能凭它顺利地开启 各 种交 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较为融洽 的人际关系 。 礼仪教 育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迫切需要 ,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
那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的路人那日暮不收乌啄疮的瘦马那萧萧半叶死的病橘那被玉露凋伤的枫林以及群胡归来携带的血洗的箭沧江之上夜半的觱篥声都是构成杜诗沉郁风格的意象
【 专题研讨 】
谈李杜诗 中的意象和句 式
第三届猴王杯新诗入围表彰

第三届猴王杯新诗入围表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第三届猴王杯新诗入围表彰活动介绍
2.活动的宗旨和目的
3.评选标准和过程
4.获奖者名单和作品简介
5.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正文
近日,第三届猴王杯新诗入围表彰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旨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诗歌创作人才,推动中国诗歌事业的繁荣发展。
猴王杯新诗入围表彰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其宗旨是通过对优秀诗歌作品的评选和表彰,激发诗人们的创作热情,提高诗歌创作的整体水平。
活动致力于搭建一个展示诗人才华的平台,传播优秀诗歌作品,促进诗歌交流和学术研讨。
本次活动的评选过程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
初评选取了近年来在各类诗歌刊物上发表的优秀作品,经过专家评审团的认真筛选,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入围作品。
复评阶段,评审团对入围作品进行了深入研讨和评价,最终确定了获奖名单。
终评阶段,专家评审团对获奖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为诗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机会。
本届猴王杯新诗入围表彰活动共评选出 10 位获奖者,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当代诗歌创作的丰富多样性。
其中,一等奖获得者某某的作品《远方的诗篇》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等奖获得者某某的作品《岁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转中的人生感悟;三等奖获得者某某的作品《乡愁》以真挚的情感表
达了对家乡故土的眷恋。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诗歌创作的发展、提高人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为获奖者提供了荣誉和鼓励,也为广大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诵读“李杜”时的遐思

诵读“李杜”时的遐思作者:程韶荣来源:《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5年第03期秋菊飘香的日子,我被一群少年诵读的场景所震撼:他们身着校服,齐刷刷地站立着,没有刻意的妆容,有的是丰富的表情。
他们从心底迸发出这样的声音:“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声震寰宇,余音袅袅。
诵读“李杜”时,我感受到这些少年对古典诗词的那份挚爱。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自豪,他们的心灵里荡漾着骄傲。
他们激昂的声浪让我对“李杜”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李杜”既是唐代的,又是现代的;“李杜”既是中国的,又是全人类的;“李杜”既是静悄悄的,又是活泼的;“李杜”既是经典的,又是发展的、灵动的;“李杜”既是诗性的、人性的,又是语文的、文化的。
“李杜”,真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诵读“李杜”时,我想告慰“李杜”的在天之灵:你们也许早已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你们的脸上也许写满了欣慰。
当年再多的漂泊、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当年“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苦苦推敲值了,太值得了!李白,杜甫,我想说,你们对诗词的热爱,对母语的情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你们忧国忧民的意识会濡染无数华夏儿女。
如此,你们该含笑九泉了吧?诵读“李杜”时,我又想起当代少年所应当拥有的那份传承唐诗宋词的义务和使命。
“李杜”既是魅力无穷的、脍炙人口的、美不胜收的,我们自然乐意拥抱;“李杜”又是博大精深的、汪洋恣肆的,我们当然诚心敬畏。
阅读“李杜”,我们应该拒绝功利、拒绝浮躁、拒绝肤浅。
走进“李杜”,我们需要用心读,读出“李杜”之心;需要用情读,读出“李杜”之情;需要反复读,读出语文的真滋味。
就让“李杜”融入我们的血液,渗入我们的言语生活,伴随我们的精彩人生。
李杜及其代表作品

李杜及其代表作品李杜简介李杜为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并称,也有称李白和杜甫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为“小李杜”。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
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时跟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
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将进酒2)蜀道难3)行路难三首4)梦游天姥吟留别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静夜思7)望庐山瀑布8)关山月9)赠汪伦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1)登高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春夜喜雨4)望岳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春望7)登岳阳楼8)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9)蜀相10)江畔独步寻花。
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诗圣杯”海内外诗词大赛终评结果参考资料

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诗圣杯”海内外诗词大赛终评结果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河南省文联、河南诗词学会主办和由《诗刊》社等单位协办的“诗圣杯”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大赛,经过半年时间的广泛征稿和严谨认真评选,已产生出最后结果。
现将本次大赛的终评结果予以公布以飨读者,并以此纪念中国诗圣、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
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诗圣杯”海内外诗词大赛组委会2012年10月12日一等奖(2名)过黄河巩义咏杜甫谢忠华千里临流叹逝波,诗痕如浪一时多。
繁星装点汉唐夜,皓月交辉伊洛河。
国若悲吟皆板荡,子因雄赋岂蹉跎。
人生有此真财富,亿万心碑不可磨。
清明节杜甫草堂遥怀诗圣周清印河岳英灵何处祭?客中独踏浣花溪。
此时细草萋萋绿,昔日娇莺恰恰啼。
千载茅庐经雨破,万间广厦与云齐。
儒林今自争豪宅,谁复先忧寒士栖?二等奖(4名)居家成都比邻杜甫草堂十年感赋(古风)马春今生何幸甚,居家面草堂。
开窗享清韵,掩卷思盛唐。
蜀天似旧日,夜雨时滥觞。
花重溪声响,柳斜鹭羽翔。
佳境虽可怜,士忧不敢忘。
当年捉妖孽,九州盼重光。
惜哉溯徊涌,雾霾遮康庄。
硕鼠频出没,士风渐消亡。
谷价连年涨,广厦接城荒。
难闻茅屋破,却知贪吏猖。
哀哀自苦吟,吟之五内伤。
如何千载后,依旧愁思长?君随江流去,此地遗华章。
迟迟续君梦,悠悠诉衷肠。
餐饭尚素朴,旧醅且无妨。
高朋常小酌,俗事不徜徉。
人微江湖远,情挚言语亢。
须臾十载过,白发竟如霜。
文辞渐入眼,心志已成钢。
知真能鉴伪,学诗必担当。
我有高邻近,位卑岂彷徨。
每逢赓韵怠,取经径自忙。
诗成复咏叹,意远气亦昂。
官腐常切齿,民瘼总回肠。
妻子嗔我痴,宵小议我狂。
痴狂任人说,推敲岂可妨。
花径徘徊久,情思信有傍。
九州无疾苦,我吟或可央。
注:杜甫草堂原在成都市郊区,四围环绕的浣花溪公园一侧是一片著名的“腐败楼”。
因惧查处,建成8年无人入住。
“诗圣杯”参赛作品咏杜甫三十八韵李明科天地存清气,江川有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