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标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扩句缩段

合集下载

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教案: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教案: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SUNIONG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教案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1、扩展语句随着考试改革,扩展语句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形式,有的只给出话题,或给出中心句,或给出象征性的情景,要求进行更具体丰富生动形象明白的扩展。

本考点,呈隔年反复的态势出现,所占分值3—6分。

09年高考中,全国卷1中的19题(5分)、湖北卷22题(4分)、福建卷15题(3分)、江西卷21题(5分)都涉及到扩展语段这一考题。

2、压缩语段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09年高考中,安徽卷18题(7分)、福建卷15题(3分)16题第一问(2分)、山东卷18题(4分)、浙江卷6题(4分)。

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扩展语句”的命题形式主要有:(1)依照给定词语,连词扩充成句;(2)给出话题,丰富式或给出概括句,展开式;(3)给出主干,扩写式;(4)给出语句,续写或补写式;(5)依照情境要求,拟写广告词、标语、宣传口号、过渡语等。

“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的高考题型“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1)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2)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3)填充式概括(含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等);(4)新闻概写(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5)提取关键词;(6)图文转换(一)扩展语句1、扩展语句的要求(1)新增扩的语句要合乎事理,合乎语境,合乎原句的色调、风格和意境,自然得体。

2010高考语文专题精题汇编:压缩、扩展语句

2010高考语文专题精题汇编:压缩、扩展语句

1.马鞍山市2010届期中下面是共和国60华诞国庆阅兵总指挥部罗援将军的访谈节选,请用一句话概括罗将军的观点。

(4分)主持人:有网友问,据媒体报道,这次还有外国留学生参加国庆群众游行,那么未来会不会有外国军队参与我们的阅兵?比如2009年法国就邀请了印度军队参加国庆阅兵。

罗援:这可能是网友的美好愿望,但是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特点和特色。

比如我们中国的特色是一种综合性的。

比如前面我们讲了隆重庄严,这个风格在我们阅兵当中就体现出来了。

讲欢庆活泼这块,就在我们后边的群众游行体现出来了,所以我们有我们的特点,不一定去效仿其他国家。

这位网友提出了他自己很好的愿望,但是我觉得实现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毕竟有我们自己的国情,有我们自己的传统,有我们自己国家庆典的模式。

观点:(30字以内)答案:根据中国国情邀请外国军队参与我国阅兵的可能性不大。

2.通州区09-10高二期中给下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3分)酒后驾车危险、违法,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为数不少的人不得不开着车去喝酒应酬,痛饮之后,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的安全,就有人想出了绝招——找专业司机“酒后代驾”,一个新兴行业随之产生.在目前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酒后驾驶的情况下,推行“酒后代驾”也不失为一个减少安全隐患的好办法.但前提是,推行“酒后代驾”必须确保相应法律的跟进和管理部门的归位,同时也要求建立专门的“酒后代驾”服务机构以及相对完善的诚信机制,便于有关部门对其行业行为实施有效的规范和管理.3.在下面语段(1)(2)处各补写一个句子,(3)处用一句话为这段文字作概括性总结。

要求: (1)(2)处句子分别与前句的句式相同, (3)处合乎文意,衔接顺畅。

(6分)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量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假如 (1)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泰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 (2)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3)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 通州区09-10高二期中运用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扩写下面诗句。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大纲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词语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大纲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词语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大纲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词语作者: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2010·北京卷】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答案】B【解析】第二题考成语,"防患于未然"、"信马由缰"、"殊途同归"本来就属于考生应该熟悉掌握的成语,即便这三个成语不了解,"无地自容"也绝对不是语境中的那个用法,不能"望文生义",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

形容非常羞愧。

此处应为“无处藏身”。

考题在延续往年成语题以"望文生义"为主的错误选项设置方法的同时,又降低了一个难度。

【2010·湖北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B.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C.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D .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

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

:墓茔:墓地,茔地。

墓室:①犹墓庐;②犹墓穴。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考点11 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考点11 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

考点11 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一、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1.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命题立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D级。

【思维轨迹】联系王维的《山居秋暝》的意境,宁静的画意,流动的乐韵,根据“竹喧”“浣女”展开合理的想象。

要运用描写、修辞等手法,语言富有文采,要注意字数。

【参考答案】浣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1.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字)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

)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命题立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D级。

【思维轨迹】首先,分析概括文段提取关键信息,使拟写的内容要来源于所提供的材料。

其次,要求拟写的是海报,对象是学生,所以表达要有针对性;第三,表达要得体,要有鼓动性,紧紧抓住“零碳馆”中与众不同的而又吸引人的地方。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如果你是个“高碳”消费者,那就去世博园参观最酷的“零碳馆”吧!它没有空调但温度宜人,它不用耗电却熠熠生辉,它用饼干制作餐具,它用游戏输送理念。

想做“低碳”潮人吗?想拥有第二张身份证吗?现在就出发!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1.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40字内)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标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扩句缩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标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扩句缩段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逐题解析)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扩句缩段作者: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2010·安徽卷】19.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每空不超过5个字)(5分)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

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温、“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试题答案】①以人为本②生态和谐③空间舒适④生活节能【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试题解析】回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进行概括整合。

本题首先要明确需要概括的句子的陈述对象,其次找出修饰或描写陈述对象的修饰词语(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然后整合。

如①理想住宅设计理念就是陈述对象,修饰语是“服务于人类”“以人类……为核心”所以概括为“以人为本”②句陈述对象是“生态环境”修饰语是“和谐”“良好”概括为“生态和谐”③句的陈述对象是“生活空间”修饰成分是“舒适”概括为“空间舒适”④句陈述对象是“生活方式”,修饰成分是“最佳的节能的”概括为“生活节能”。

本题使用其他的词语概括也行,如①住宅人性化②环境生态化②空间舒适化④生活低碳化等,符合句子意思即可。

【2010·福建卷】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过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

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大纲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拼音文字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大纲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拼音文字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大纲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拼音文字作者: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2010·北京卷】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ân)穷源朔.(shuî)流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à)指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一气呵.(hē)成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囤.(tún)积居奇【答案】C【解析】第一题字音字形,难度相当小,每个错误选项中都有两个错误,且非常明显。

字音的错误(溯、隽、轧)也是相当明显。

分别读穷源溯.(sù)流,隽.(juàn)永倾轧.(yà);字形错误,像“供认不讳”的“讳”(选项作“悔”);“易拉罐”的“易”(选项作“一”)“化妆品”(选项作“装”),试题的简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010·湖北卷】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屏.气bǐng 摒.弃bìng 并.蒂莲bìng秉.烛待旦bǐngB.黄鹂. lí黎.明lí霹雳.舞lì磨砺.意志lìC.驼.绒tuï滂沱.tuï拓.荒者tuî脱.颖而出tuōD.翌.日 yì游弋.yì溢.洪道yì逸.兴遄飞yì【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游弋”易读错。

四个选项都有一定的迷惑性【备考提示】考查读音相近的字的读音,要求考生不能只抓住常见易错的字音,而要切实练好普通话,在比较中辨别。

要注重考查普通话的读写能力培养。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标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选仿变句式及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标卷)·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选仿变句式及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逐题解析)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选、仿、变句式及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作者: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2010·安徽卷】20.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

(5分)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⑴。

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⑵。

【试题答案】示例:(1)启迪我们的智慧,提示我们的境界(2)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试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句式仿写,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续写的句子与前面句子在内容上要连贯,又要注意形式一致,找到仿写点即可。

【2010·广东卷】23.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

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演出:高一(2)班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演出:高二(5)班(其他略)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

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支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

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

【答案】示例一:合葬化鸟,夜夜相鸣。

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

但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们的结局只能如此。

东汉末年是这样,20世纪30年代还是这样,悲剧在延续。

不信的话,请看高二(5)班的同学们为我们演出的《雷雨》。

示例二:感谢高一(2)班的同学为我们在线了美丽贤惠的刘兰芝、痴情执著的焦仲卿,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坚贞和永恒的魅力。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衔接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衔接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逐题解析)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连贯【2010·安徽卷】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2004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③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④要解决这一问题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A.③①④⑥②⑤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⑤④⑥②① D.⑤④①⑥②③【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试题解析】排序题要注意各小句组成的句群,根据句群排除筛选比较容易。

本题6个小句讲了两个方面意思,③句说目前大好形势,①②④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⑤句是两方面意思的过渡。

根据开头已知句,我们可以判定③句排在开头,因此四个选项只能从A和C中选,根据⑤是过渡句,再观察出④⑥②①按总-分-总顺序做句群内部排列,很容易得出C项答案。

【2010·广东卷】4.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

,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

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现象。

作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

①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②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③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④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时代人的互相影响A.②①⑤③④ B.②④③①⑤C.③②⑤④①D.③④②⑤①【答案】选C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逐题解析)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之扩句缩段作者: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2010·安徽卷】19.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每空不超过5个字)(5分)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

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温、“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试题答案】①以人为本②生态和谐③空间舒适④生活节能【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试题解析】回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进行概括整合。

本题首先要明确需要概括的句子的陈述对象,其次找出修饰或描写陈述对象的修饰词语(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然后整合。

如①理想住宅设计理念就是陈述对象,修饰语是“服务于人类”“以人类……为核心”所以概括为“以人为本”②句陈述对象是“生态环境”修饰语是“和谐”“良好”概括为“生态和谐”③句的陈述对象是“生活空间”修饰成分是“舒适”概括为“空间舒适”④句陈述对象是“生活方式”,修饰成分是“最佳的节能的”概括为“生活节能”。

本题使用其他的词语概括也行,如①住宅人性化②环境生态化②空间舒适化④生活低碳化等,符合句子意思即可。

【2010·福建卷】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过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

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3)【解析】本题考查了压缩语段的能力。

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两段文字的核心内容,说的是中外节日的相互融合问题。

【误区警示】本题解答误区在于如何把握核心信息,再就是简洁概括的语言描述。

【答案示例】节日文化相互交融。

(意思对即可)(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150字左右)(7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分析综合表达能力,非常具有开放性。

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自己的看法要有此而发。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个人认识的出发点是否基于题目材料,另外观点是否合理且能自圆其说。

【答案】观点一: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观点二:过年,只要快乐就行。

观点三: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示例】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所谓“节日”,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

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

每一个对节日的看法与过法的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2010·广东卷】22.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

请根据以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

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

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A数学活动中心。

B【答案】A、17世纪转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

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学派诞生。

B进入18世纪,在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法国成为了【解析】图表内容简单:三个时期、三个地点对应当时的数学成就。

文段也有三句话分别予以阐释。

三句话的关键词语都是“活动中心”,根据关键词的不同位置,我们需要选用不同的句式来阐述特表的意思。

【考点】综合考查压缩语段和变换句式。

属于图文转换。

【2010·江苏卷】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咸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答案】(1)吸碳;(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

【解析】属“提取关键词”题型。

解题步骤:1.读题,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

2.分层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题中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

【2010·课标卷Ⅰ】16.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

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使我们的传统美德。

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

【答案】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刀切”的模式反而会试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解析】根据前文的“质疑”可推断第一空应当是对“洗脚”行动的反对。

句末的问号可确定此句为反问句。

根据“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和“只是简单地采取”可推知后面的空格里的大意是不管青红皂白。

根据“涉及到很多方面”,结合上下文可推知,最后一空的大意是各方面协调努力。

【考点】考查扩展语句和连贯。

【2010·山东卷】五、(12分)16.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

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4分)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

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答案】示例一: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人工养殖观赏花卉,依据花序、花期、花瓣分为多种类型,可供食用药用,是高雅不屈的象征。

示例二:菊花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花卉,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

示例三:菊花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

(栽培历史,1分;种类,1分;价值,1分;象征或喜爱,1分,意思对即可。

每超出2字扣1分)【解析】首先要概括其主要内容,注意说明性语段往往介绍其特点、历史等内容。

语段介绍了菊花的历史、种类的分类、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及象征意义。

【考点】考查压缩语段和选用句式。

【2010·浙江卷】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字)(3分)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

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大多数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答案】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

(或: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价值判断不同。

)【解析】概括文字主要内容的办法:要求考生将一段话中的主要信息筛选出来,概括为一句话。

答题思路:时间——五四时期;陈述对象——新文学阵营和旧文学阵营;陈述内容——对“新”与“旧”的不同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