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近期优秀案例
控规文本案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实施《长春市莲花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落实总体规划对旅游区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建规字333号文发布)、《长春市莲花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1-202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吉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暂行规定(试行)》、国家相关规范及长春市市政府、规划部门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第三条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是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心服务区东北组团,用地西侧、南侧滨雾开河支流,东至山区,北至度假区边界,与长吉告诉相望,面积558公顷。
规划该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必须遵守本规划。
第四条本规划成果由文本、说明书、图则三部分构成。
文本与分图图则为法定文件,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
第五条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老城区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吉林省、长春市的有关法规、标准等技术规定。
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第六条规划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号均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以中类为主,部分划分至小类,其中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及部分市政设施用地划分采用配建设施图例表示。
根据实际建设和管理需要,新增商业服务用地。
第七条以地块为整体成片开发时,地块用地界线及地块内的小区道路可根据时间开发建设需要,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做适当调整,但调整后用地内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地块指标控制图中提出的控制性指标要求。
改建、扩建和新建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应同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相符。
第八条图则中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及规模如需作变更时,必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南宁控规案例分析

放映结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简介:根据南宁市政 协对“城中村”的调 研,目前南宁市高速 环道路内的村庄,总 用地面积达到了1万余 公倾,如此巨大的土 地面积如不能合理开 发利用,南宁市未来 城市空间拓展的进程 与质量都将受到极大 的影响。
相思湖新区陈村片 区的现状用地情况呈 现出较典型的“城中 村”特征。
改造整治“城中 村”,是陈村片规划 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 重要问题。
在区域经济高速 发展、城市空间急需 拓展的背景下,开发 建设相思湖新区既是 南宁市城市发展策略 的重要选择,也是完 善城市功能、优化城 市结构、提升城市核 心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从2002年6月开始, 就进行了新区开发的 建设选址及相关规划 的编制。陈村片近邻 相思湖新区核心区, 核心区的启动建设将 给陈村片的规划建设 提出新的要求。
根据南宁市政协对
“城中村”的调研, 目 前南宁市高速环道
路内的村庄,总用地 面积达到了1万余公倾, 如此巨大的土地面积 如不能合理开发利用, 南宁市未来城市空间 拓展的进程与质量都 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相思湖新区陈村片区 的现状用地情况呈现 出较典型的“城中村” 特征。
在上述背景下,编制 相思湖新区陈村片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既 是出于城市空间拓展, 进一步落实分区规划 的总体思路,并指导 下一层面修建性详细 规划的需要;也是出 于更新改造“城中村” 散乱用地,优化城市 土地资源配置,提高 城市土地效益,改善 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 需要。
《2024年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为例》范文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控规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街区控规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背景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城市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回龙观、天通苑等地区作为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其控规编制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作为城市扩张的典型区域,面临着城市更新、空间优化、交通改善等多重挑战。
通过研究这些地区的控规编制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更新实践,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同时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城市更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控规编制的方法与流程1. 现状调研与分析:对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交通状况、建筑风貌等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为控规编制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 目标定位与规划原则:根据调研结果,明确控规的目标定位和规划原则,如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人文关怀等。
3. 空间布局规划:在考虑交通、绿化、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布局规划,优化土地利用,提升城市品质。
4. 交通组织与优化:针对地区交通状况,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包括道路网络优化、公共交通优化等措施。
5. 建筑风貌与文化传承:在尊重地区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制定建筑风貌控制标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地域文化。
6.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制定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如绿化建设、水体治理等,提升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7. 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制定控规的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包括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监督管理等。
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控规编制实践以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为例,根据上述控规编制方法与流程,进行实践操作。
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地区的现状和需求;其次,根据地区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目标定位和规划原则;然后,进行空间布局规划、交通组织优化、建筑风貌控制、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工作;最后,制定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确保控规的有效实施。
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控规案例

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控规案例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一、规划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XX市XX区XX镇XX村,总用地面积为XX公顷。
三、规划目标1.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区;2. 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3. 建设绿色、智能、低碳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四、规划内容1. 产业布局:根据产业特点和用地条件,将园区划分为生产区、研发区、物流区和生活区等四个功能区。
生产区主要集中发展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研发区重点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物流区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生活区为园区员工提供居住和休闲场所。
2. 土地利用:合理安排用地规模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优先保障生产区和研发区的用地需求,合理配置物流区和居住区的用地。
同时,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 道路交通: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提高园区内外交通通达性。
合理规划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确保交通流畅、安全。
加强停车设施建设,满足园区员工和来访客人的停车需求。
4. 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园区。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推行清洁生产。
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园区绿化覆盖率。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行节水措施。
5.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升园区综合服务水平。
规划建设园区管理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同时,配套建设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满足园区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6. 安全防灾:加强安全防灾体系建设,确保园区安全稳定。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完善消防、防洪、抗震等防灾设施,提高园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7. 实施保障: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_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_案例1. 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个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探讨该城市的规划目标、规划内容和规划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2. 规划目标该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供给,满足居民需求;•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3. 规划内容3.1 用地分区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规划目标,对城市的用地进行细致的划分,并规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和使用标准。
•居住区:合理划定居住区的范围,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并规定居住区内的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
•商业区:确定商业区的位置和规模,促进商业发展和消费活动。
•工业区:规划工业用地,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公共设施区:划定公共设施区,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分布和配置。
•绿地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地比例。
3.2 建筑控制规定规划对于城市建筑的控制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建筑控制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建筑高度和容积率:规定不同区域的建筑高度限制和容积率限制,控制建筑的体量和密度。
•建筑外立面与风格:规范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和风格,保持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
•建筑用途和功能分区:划分建筑的用途和功能,保持合理的用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3.3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城市的交通规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道路网络规划:规划合理的道路网,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公共交通规划: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优化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非机动车交通方式。
全域土地整治成果案例

全域土地整治成果案例全域土地整治是针对城乡结构不合理、土地使用效益低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的综合性整治工作。
其目的是全面提升城乡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以下是一些全域土地整治的成果案例。
案例一: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全域土地整治广陵区位于扬州市中心,是扬州市的核心区域。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广陵区面临着城市内涝、道路交通不畅等问题。
为此,广陵区实施了全域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覆盖区域面积为37.7平方公里,总投资达到了27.3亿元人民币。
在整治项目中,广陵区对河岸进行了加固,对城市内涝点进行了修建、加固,大力推进了市政设施建设,如水利设施、规划道路建设等。
同时,还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了整合,通过调整土地用途,推进城乡融合,进一步增强了广陵区的发展潜力。
通过全域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广陵区成功化解了城市内涝问题和道路交通不畅问题,使城市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案例二:重庆市巴南区全域土地整治巴南区地处重庆市中心,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地区。
在城市化发展中,巴南区也遇到了土地利用不合理、城乡分割明显等问题。
因此,巴南区实施了全域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共覆盖64.9平方公里,总投资达到了68亿元人民币。
在整治项目中,巴南区提出了“控规先整、疏解腾退、建设美区”的总体方针。
在土地整治上,制定了《重庆市巴南区全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了区域内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方向。
通过全域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巴南区成功实现了城市和乡村间的连通,提升了道路和水利设施的完善程度,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动力。
结语全域土地整治,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通过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城乡融合的推进,可以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上案例表明,在全域土地整治中,灵活运用综合整治、土地整理等手段,可以实现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加宜居的生活场所。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控规实施评估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某镇为例

Key words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 detailed planning1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导我国各项城市建设活动行政许可的法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赋予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前所未有的法律地位,规范了控规编制、审批、修改、评估程序 [1]。
近些年,国内专家学者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评估内容、评估体系、技术方法研究较多,而对控规实施评估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评估体系 [2, 3]。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详细规划作为“五级三类”的一种规划类型,应适应新时代环境下空间资源全要素开发利用的需要。
以往控规在指导城市建设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经过多年实践经验,也发现诸如规划管理与规划编制脱节、“编而不批”、“编而不用”、规划成果过于理想化而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对控规编制、实施的批判成为常态。
当下,详细规划作为重要法定规划,无论从体系到内容都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对应的详细规划如何评估、如何构建评估体系仍在探索。
因此,本文结合苏州市吴江区某镇控规评估实际案例,梳理目前控规编制、实施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详细规划变革转型方向,进而为探索详细编制、管理、动态评估提出新思路。
2评估思路与体系构建2.1评估思路按照全过程实施动态评估原则,对控规编制、批复、实施过程的法理、技术和实施进行评估。
法理评估更多侧重自然资源部门在规划编制、审查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应法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日益成为当下自然资源规划的重要任务。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镇各项建设活动行政许可的法定依据,需要通过评估提供支撑依据,以更好地适应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发展需求。
文章结合苏州市吴江某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评估工作,着重从规划编制程序合法性、规划方案合理性、规划实施可操作性三个层面评估过程中出现的编制与管理问题,提出法理层面管理与事权相结合、技术层面动态评估与刚弹管控相结合、实施层面多维度与多层次相结合的改革路径;同时提出通过详细规划编制管理转型方向,探索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及动态评估的转型改革新思路。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

规划理念
1.精神之城――孔子故里、东方圣城 儒学研究 参观旅游、朝圣之路 祭祀活动、祭祀大典、教师节、修学活动 文化旅游 2.文化之城――教化曲阜 教育产业:加强大学、研究院带来经济动力 文化产业:博览业、出版业 3.生活之城――和谐曲阜 具有活力的:有活跃的经济活动 宜人的环境 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内容 平等和谐的:社会的平衡 老人关怀、学生活动场所 安全通达的:公共交通、旅游交通、 步行交通、控制停车 具有社区意向的:社区中心、公共空间、 社区归属感 生态的:绿化指标、社区绿化、泮池绿化、 环城墙绿化带、庭院绿化
►
游客类型 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有四种类型的游客,分别是学者型、大众型、学 生性、享受型。对曲阜旅游来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对象是学者型和学 生型。与其它城市相比,这两类的游客应得到重视。这与曲阜本身的旅 游资源特点有关,因为曲阜最突出的特点不是自然风景,历史街区,优 秀建筑或是民族文化,而是作为孔子的故乡,儒教的起源地所具有的历 史意义。这个历史意义体现在物质层面上就是具有原真性的三孔。而曲 阜的这个特色是学者型和学生型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对于大众型和享 受型的游客来说,可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从而将其旅游方式偏向学 者型,此外这两类游客还可能带来其它类型游客。 规划从旅游需求的角度配置更好的设施,以满足以学者型和学生型为 主,大众型和享受型为辅的各类旅游者的需求。
明故城格局特色与演变
明故城风貌特色研究
地理环境:外围山水形成的大风水格局、泮池、古泉 城市格局:孔庙居中、以城卫庙 建筑物:各类府第、庙宇、民居等 构筑物:牌坊、水井、城墙 传统街巷:街、胡同形成的“丁”字型街巷体系 历史遗址:府第、庙宇、古河道、古城门、古牌坊 建筑肌理:传统公共建筑多进院落,传统居住建筑单进院落 建筑色彩:传统公共建筑色彩辉煌,居住建筑淡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远燕湖新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区位
燕湖新城中心区位于清远市区中部,是清远南拓发展,对接广佛,实现城市扩容体质的重要空间载体,将成为清远市新的文化、商业、商务中心。
规划范围为:北临北江,东至规划静观路,南至湖城大道,西至新开河,面积约3.70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图
2、土地利用现状
现状以农林用地、村镇建设用地为主,还包括少量工业用地与二类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其中农林用地295.17公顷,占总用地的79.81%,村镇建设用地42.76公顷,占总用地的11.56%。
土地利用现状图
3、功能定位
清远市新的市级商务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休闲体验中心
4、设计构思
城苑一体——水中有城,城中藏苑
水中有城——两脉环城,山水相逢;宫格布局,水聚一堂。
城中藏苑——黄金十字,曲水流觞;岭南精髓,界面营造。
设计构思图
5、功能结构
紧扣“城苑一体”的理念,形成”一心一带、两轴六区“的功能结构。
一心——沿城市中轴和活力水轴交汇处形成中心区的公共中心和生态绿心。
一带——塑造北江景观带,描绘“沿江画廊”景观特色,激活“水岸经济”带,增值城市发展空间。
两轴——打造灵动、婉约、生态的城市中轴和丰富、动感、岭南特色的活力水轴。
城市中轴:打造沟通城市南北,灵动、生态、婉约的城市轴线,串联3大公共空间和6大公共建筑。
活力水轴:建设联系中心区和轻轨站区域的东西向轴线,融合岭南文化元素,发展休闲商业。
六区——通过一带两轴串联六个功能区。
分别为滨江生活区、现代商旅社区、文化公园区、西商务区、东商务区和岭南水街休闲生活区。
功能结构图
6、土地使用规划
规划总用地369.83公顷,城市建设用地341.49公顷,占总用地的92.34%,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居住混合用地等。
水域面积28.34公顷,占总用地的7.66%。
整体毛容积率为1.37,可容纳的居住人口规模约6万人。
土地使用规划图
7、开发强度控制
高强度区3.0-5.5,沿城市中轴两侧分布,以商务设施用地、商业商务混合用地为主。
中强度区1.5-3.0,分布在清远大道以北和城市中轴外围地块、以及岭南商业水街地块,以商住混合用地为主。
低强度区1.5以下,以文化设施用地、体育用地为主。
开发强度示意图
8、建筑高度控制
形成轴线地区最高,沿湖、沿江、沿河次高,其他地区较低的高度格局。
超高层区150-250米,包括250米的清远塔和湖城大道北侧的商务办公地块。
高层区100米-150米,主要为城市中轴两侧的商务办公地块。
中高层区30米-100米,以轴线北端、岭南商业水街两侧的商住混合区为主。
多层区不超过30米,以沿城市中轴和滨水空间分布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主。
建筑高度示意图
9、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五横八纵”骨干路网。
五横:包括北江一路、湖城大道、清远大道、霞光一路、人民二路,形成中心区连通燕湖新城其他片区以及清远市中心组团的东西向主要廊道。
八纵:包括静观路、沙湖路、青联路、清辉路、连石路等,形成中心区向北连通老城区、江北组团,向南对接龙塘组团的主要廊道。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
10、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按照《清远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版)》(2013)的上限配置,设置市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基层社区级四级公共服务设施。
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按150万人口配置,包括图书馆、科技馆等。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按照3-5万人的服务人口规模,包括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
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按照1.5-2万人的服务人口规模,包括社区卫生站、托老所、文化站等。
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按照0.45-0.6万设施人口配置,满足组团所需各类日常生活服务。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1、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57.5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86%。
其中公园绿地面积40.9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98%,防护绿地面积14.45公顷,广场用地面积2.23公顷。
绿地系统规划图
12、城市设计总平面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13、效果图
中心区日景鸟瞰图中心区夜景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