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构建写作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
传统作文教学的困惑可以这样解开了

传统作文教学的困惑可以这样解开了传统作文教学在教育实践中一直以来都有一些困扰和瓶颈。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通常被要求按照固定的模板和格式填写作文,注重形式的准确与规范,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创造力。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使得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束缚,产生写作厌恶情绪,并且难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困惑,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传统作文教学注重的是规范和格式,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可以将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创造力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潜力。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传统作文教学通常以课堂讲解和示范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可以将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和活动相结合,如文学鉴赏、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通过实践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可以借鉴一些现代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来改进作文教学。
传统作文教学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
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智能手机和电子书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学会适应不同的写作要求和风格。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作文实践和创作。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教师的评判和评价,学生们的作文往往只停留在教室里,缺乏实际应用和反馈。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活动,如写信、写日记、写报告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
可以建立一个互动的写作平台,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和互相评价,从中学会倾听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优化和改进,传统作文教学的困惑可以得以解决。
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工具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阶段,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打下 了作 文很难 的烙 印 ,兼 之于部分 教师一开 始就给学 生讲什 么材 料作文 、命题作 文 、记叙 文 、议 论文 、话 题作文等 这些华 而不 实 、有血无 肉的东西 。这样就致 使一些本 来能写好 一篇文 章 的学 生 ,一 遇到一个简单的作文题 目,便套文体 、凑结 构等 ,
老是不及格 ……作文 不也一样 吗?本来作 文难 ,初 次写作 ,只 门,然后 逐层引导入 迷 。这样 才能激发 学生作文 的积极性 和兴
要能少几个错 别字 ,少出现几个 病句 ,语 句通顺应 该表扬 、鼓 趣 ,打开学生紧闭的作 文之 门 ,走 向成功之路 。
6 0
硅教育论蜢 [ 2 0 1 5 年第 9期]
乎是 每位语 文教师 常犯 的错误 ,这大概 是应试 教 育的毒 瘤 吧?
然而 目前 中小学 生学习语 文的拦路 虎 ,首 当其 冲要算作 文 原 因是 听说训 练在试 题 中几乎 没有直接 呈现 ,即使出现 ,也 是 了。一提起作 文课 ,写作文 ,许 多学生 都疾首蹙额 ,这是 为什 星星点点 。为 了提 高考分 ,教 师往往 留给学生去 自学这部 分 内
次批作 文都换一个 人 ,批 的同学有新鲜 感 ,有 兴趣 。看 不同学
生对 自己 的批语 ,也有新鲜感 ,有 积极性 ,增 强了学生 发现错 误 的能力 ,还使 同学之 间研 究学 习的风气更 加浓 了。相 对于教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与解决方案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与解决方案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一、引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还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传统作文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改进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二、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概述1.重视技巧而忽视思维传统作文教学往往过于强调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套用模板或抄袭范文,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强调模仿而忽视创造传统作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生的模仿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潜力。
学生容易陷入模仿范文的惯性,而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章。
3.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传统作文教学过于重视写作结果,而忽视了写作过程。
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文章是否符合要求,而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考、修改和探索的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4.评价标准单一传统作文教学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文章的文字表达和思想深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个性特点。
这会导致学生只关注写作技巧和内容,而忽视文章的情感和人性。
三、传统作文教学误区的影响分析5.学习成果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受到影响。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写出的文章缺乏个性和创意,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学生发展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也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
学生缺乏对写作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容易对写作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不利于其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1.教学质量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教师过于强调写作技巧和范文的模仿,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意,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四、解决方案为了克服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理论教学加强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新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新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策略和方法。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对作文规范和格式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
而现在的作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自主表达,并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更是一种思考和表达的方式。
老师也要在写作过程中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注重生活情感的融入作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学生的作文应该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这样才能写得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生活情感的引导和激发,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魅力和乐趣。
而这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作文更富有生活气息,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注重写作方法的引导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而现在的作文教学更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情感特点,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老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范文和写作案例的分享,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写作方法和风格,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摸索,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注重评价和反馈的及时性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作文的评价和反馈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更多的是通过老师的打分来评价,但实际上,学生更需要的是老师的及时反馈和指导。
打破传统思想,探寻作文教学新路的思路

写出来 的文章却不生动 , 很 困惑。这也是语文教 师的 困 惑。 福楼拜告诉 他 , 是 他的功夫还不到家。 我终于找到 了
答案, 原来是学生 的功夫还 不到家 。阅读可 以提高写作 能力 , 但 不是一朝 一夕 的事 , 我们 都 陷进 了急功近 利 的 泥潭 。借助课外 阅读来提高 写作水平 , 不是 立竿 见影 的 事。
字、 一句话都是痛苦 的。 管建刚老师说 : 这样 的学生 的写 作是 一种精神 的、 心灵 的逃 离与背叛 , 写一个小 时 , 只会 增加 他对写作 的一小 时的厌 恶 。面对这样 的学生 , 我们 该 怎么办?唯一 的办法就是 唤醒他们沉 睡的心灵 。管老 师对 学生的写作训练可 以说是无处 不在 , 无 时不 有 。他 撰写的《 我的“ 敏感 力” 训练 》 一文 , 给了我很大 的启示 。 管老师在写作训练 中 , 不是让 学生捕捉 内在 混沌 的
义上 的发现。用管老师 的话说 : “ 写 文章要 向内观察 , 发 现 自己的心灵 。”
阅读是提 高学 生 的写 作水平 的重 要途径 ,但 事实 上, 我发 现学生在排斥 阅读 。 这是为什么呢? 管建刚老师
告诉 我们 : 在 阅读 的时候 , 不 能让 学生带着任务去 读 ; 读 书任 务会扼杀学生读 书的兴 趣 , 转移学生应该关 注 的内 容。 学生为 了完成任务读书 , 读书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层
习
作
打破传 统思想 , 探寻作文教 学新路的思路
江苏阜宁师范附属 小学( 2 2 4 4 0 0 )祁
[ 摘
静
要] 写作教学难往往是 因为我们找不到作文教 学的症结 。因此 , 我们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 勇于探 索写作教 学的新 思
传统作文教学误区与改革策略

传统作文教学误区与改革策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作文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其中,教学误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本文将就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和建议。
一、传统作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传统作文教学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过度强调模板化写作,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这主要是由于应试压力和教师素质等原因所导致的。
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写作往往缺乏创新和个性,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
其次,轻视阅读与欣赏,导致学生缺乏良好语感和写作素材。
由于时间紧张和缺乏资源等因素,学生的阅读量往往不足,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也相对较低。
这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再次,模板化批改与评价方式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师生互动与进步。
在传统模式下,教师的批改往往只是简单地将学生的错误标记出来,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最后,过度追求应试技巧而非真正意义上提高综合素质。
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导向或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只能掌握一些表面的应试技巧,而缺乏实际的能力和素质。
二、改革策略和建议为了走出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策略和建议。
首先,打破模板化传授与书写方法,努力兼容并蓄多样化思悟。
在此基础上,个性化教学正发挥其魅力。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其次,革新评审核系统,采用更为人性化智能化手段让给予反馈丰富而直接有力引导行伍力量。
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写作。
最后,深化发掘课程资源, 注重启迪内心深处沈淀以至广大世界无奇不有。
走出作文教学误区 开创新的天地

走出作文教学误区开创新的天地单位:宝丰县杨庄镇第二初级中学姓名:李俊霞走出作文教学误区开创新的天地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作文教学,因为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让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痛,让学生感到厌烦的就是作文。
学生之所以厌烦,是因为作文教学中,不外乎写人,叙事,游览等篇目,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什么起因、经过、结果,六大要素,八大要点的,没有一点新意,写起来没有一点兴趣;老师之所以头痛,是因为近年来受不少“优秀作文”、“作文指导大全”等的影响,学生把写作文变成了抄作文,再加上“六大要素”格式化的影响,学生作文中人物脸谱化,内容格式化,没有新意,寻章摘句,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色彩。
针对这些误区,我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为作文课引进新内容作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题目一定下来,学生就先是没甚可写,仰脸发呆,继而开始翻看“优秀例文”,最后模仿例文,东拼西凑,乱七八糟地造出一篇“机器作文”。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原因是学生觉得没内容可写。
作为教师,不应当给学生严格规定必须写什么样、什么样的作文,要改变这样的现象,首先要具有“发现新内容”的意识,尔后再为学生引进一些新内容,使学生感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作为作文材料,而且有许多新的内容。
切记“到处留心皆学问,落花流水皆文章“之古训,就能使学生觉得有什么可写了。
一次作文课,课前我发现一个学生拿了一朵菊花走进了教师,室外正好是秋风飒飒,黄叶飘飘。
我在讲台上随口吟了黄巢的一首诗-——《咏菊》,“飒飒西风满院开,蕊寒香冷蝶难来,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让学生猜是一首写什么的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我再简单介绍一下黄巢其人情况,让学生深入去想当时的社会状况。
学生的兴致很高,都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连后进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作文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二、通过口语交际,走进生活大课堂作文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果学生连一句话都说不好,能写好作文吗?而语言交流丰富之处莫过于生活之中,所以,学写作文也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生活、对社会、对大自然的观察,离不开口语交际。
摆脱小学语文课作文教学的“传统教法”

摆脱小学语文课作文教学的“传统教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课作文教学也逐渐迈入了新的阶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语文教育的需求,改革作文教学的方法成为摆脱传统教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探讨摆脱小学语文课作文教学的“传统教法”,并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法的缺陷传统的小学语文课作文教学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和模板化,缺乏启发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引导。
学生对于作文缺乏兴趣,作文内容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化。
传统教法注重评分,给学生造成压力,导致他们对作文缺乏热情。
摆脱传统教法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二、改革传统教法的方法1.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传统作文教学过于灌输和引导,缺乏对学生自主思考的引导。
新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发表独立的见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文内容,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情感。
可以通过种种方式,如音乐、绘画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用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提倡个性化作文作文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不拘泥于传统的题目和内容,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和经历,选取符合自己特点的作文题目,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4. 鼓励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注重文字表达,忽略了其他形式的表达方式。
新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使作文教学更丰富多彩。
三、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意义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表达渠道,从而更加热爱语文课程。
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构建写作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摘要:本文明确了作文教学的目的,分析了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介绍了写作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语言和情感;在写作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快乐;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在习作修改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写作教学构建新理念新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江苏新高考模式的不断推行,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又被重新提起。
然而放眼如今学生写作的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学生写作文感到头疼,无话可说,甚至到了对作文谈“虎”色变的地步;老师教作文无所适从,批作文感到疲倦,甚至到了束手无策的地步。
学生写作问题很多,老师也绞尽脑汁想了不少方法,然而往往收效甚微。
长此以往,造成一些学生抄范文、套作文甚至编造作文的现象,作文教学到了力不从心的尴尬境地。
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语言和情感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共同构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密不可分,任何把二者隔离开来的教学模式都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贻害无穷的。
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材中找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实际密切联系的结合点,给学生以生活启悟、情感触动与写作启发。
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以学生的动情点、争议点为角度写写启示,做做仿写、续写、改写,学生有话可说,写作也就不是一件犯难的事了。
不少学生在作文课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看似好写的一个题
目或话题,也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因而茫然若失。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学生阅读量极少,头脑中缺少语言素材,缺乏情感。
而读书能从一个方面丰富人的生活和情感,它填补了因为时间、地域等限制给人造成的生活空白,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或阅读摘抄。
摘抄,每周至少抽查一次以督促学生落实好这项工作。
二、在写作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快乐
学生写作文往往受时间、字数、内容的限制。
一节课完不成不行,字数写不够不行,内容不符合要求更不行。
这样学生只能凑数字、编故事,甚至“偷梁换柱”搞抄袭。
这种课堂作文形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写作自由。
我们不妨在时间、空间、内容和思维等方面开放学生写作的自由度,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里汲取生活的养料,表达自己的感受,畅想美好的未来,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首先,班内开辟一块写作园地,平时学生的精彩作文张贴园地内,让这些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这样,既为其他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借鉴机会,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其次,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认真做作业批改记录,记下学生的精彩语言,或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或一段话,或几段话,在作文评讲课上公开表扬,鼓励并启发其他学生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
最后,鼓励学生跟踪某些热点新闻,然后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
受。
也可以让学生找亲戚朋友聊聊,向他们询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写起作文来当然也是有话可说的。
三、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思维的发散如同开门一样。
一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面对这扇门绞尽脑汁就是打不开,因此也就无法看到门外的风景,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些学生虽能打开这扇门,但只能打开一条缝隙,这部分学生于是顺着狭窄的思维写下去,等到江郎才尽时,也就无话可说了,那么剩下的内容怎么办呢?于是拼凑、套用甚至编造作文内容以完成规定的字数。
试想,这样的作文怎么能令人满意呢?而写作高手则能把这扇门完全打开,文思泉涌,涛涛不绝,大有说不尽、道不完之感,让人读来内容充实,句顺境美,材料丰富,构思新颖。
以2006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为例。
面对“人与路”这个题目,首先想到自己是合理的,却不是最聪明的。
如果我们的人生之路都差不多,从小学到中学,乏善可陈,我们为什么不想想陶渊明、李白、苏轼、鲁迅、沈从文、汪曾祺、史铁生们的人生之路呢?再不然,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也可以写。
我们除了想想、他们选择了怎样的的路,为什么不再想想他们为什么选择了那样的路?为什么不进而想想我们在人生的岔路口应如何索取与放弃呢。
为什么不再扩大一点儿想想除了个体的人,我们的国家甚至整个人类又应该选择怎样的路……“人与路”,多么宽阔的一个题目,而我们
的不少考生泛泛而谈,结果写得单调乏味。
空洞无物,甚至写进死胡同去了,就是因为思维没有发散开来。
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很有必要以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为例让学生构思文章,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只有思维发散开来,才能构思好文章,才能有话可说。
四、在习作修改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了,但这并不等于就能写出佳作来。
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
如《澜沧江边的蝴蝶会》曾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原文有3700字,写得虽然生动,但失之繁杂。
在选入教材时,吕叔湘先生给它作了精心的修改。
(原稿)“到处都是一片浓荫匝地,繁花似锦。
到处都是一片蓬勃的生气,鸟类在永不休止地啭鸣;在棕褐色的沃土上,各种植物好象是在拥挤着、争抢着向上生长。
行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象是行走在精心培植起来的公园林荫路上一样,只有从浓密的叶隙中间,才能偶尔看到烈日的点点金光。
”
(修改稿)“到处是浓阴匝地,繁花似锦。
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象是走在精心修建起来的林阴路上一样,只有从浓密的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烈日的点点金光。
”
就上述片断来说,作者路上所见并不是文章重点,所以应尽量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
对照原文与修改后的课文不难发现,吕叔湘先生删去的正是这些。
许多枝蔓(几乎将近原作的一半)被删去后,蝴蝶盛会的情况更加突出,全文更见精致优美了。
无数有成
就的作家的创作实践都证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在学生充分修改的基础上,比较初稿与修改稿。
看谁修改的最好,然后讨论修改的理由。
学生各抒已见,理解也参差不齐。
这样,从语言入手,修改了存在问题的词句或对语句加以润色,使之通畅优美;从意境入手,修改了不吻合意境的词句,达到情与景的和谐相融。
在习作的评改中,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既引导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上述写作教学的做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学生在阅读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实践,在阅读中拓宽了对生活的认识,在活动中享受了写作的乐趣,在体验中提高了写作能力,在感悟中提升了精神境界,在实践中收获了创造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作文教学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外名人名言大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写作.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