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古诗两首
13 古诗两首《所见》村居课件

róu
泉眼
温柔
yīn
lù
晴天 露出
阴天 小池
chí
露 柔
池
晴
阴
惜
露 柔
池
晴
阴
惜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捕
晴 阴 蝉 露 立 柔 牧 惜 情 所
闭
池
请
捕
请 闭 池 晴 阴 蝉 露 立 柔 牧 惜 情 所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小池
quán yīn
chí
杨万里
xī
qíng róu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lù
可惜
qíng
xī
quán
13.古诗两首
所见 yuán
mù
suǒ
méi
袁 枚 zhèn yuè bǔ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bì yù chán lì
忽然闭口立。
mù
zhèn
yuè
牧童
chán
振林樾
bǔ zhuō bì
立正
suǒ
lì
蝉鸣 捕 捉 闭口 所以
chán
蝉
chán
蝉
闭 蝉 立 捕 所 牧
小学一年级下册13课《古诗两首》课文、课后练习题及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13课《古诗两首》课文、课后练习题及教案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文章中的生字词:所牧捕蝉闭立池惜阴晴柔露《所见》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译文:泉水的出口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ɡǔshīzhúlín tónɡnián huánɡhéɡuānbìlìzhènɡ()()()()()()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牧童骑(),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
2、()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
3、这两首都是描写()季节的古诗。
三、找意思相反的词,连一连。
闭立先阴捕坐开放放晴四、猜一猜,选一选柔闭所牧一户一斤米()骑牛写文章()人才进了门()把矛放树上()【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2003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说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二、学习古诗《锄禾》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锄未‘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13 古诗两首

李白(701—762) 唐诗人。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 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与杜甫 齐名,世称“李杜”。《蜀道难》
《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 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 传诵。
杜甫(712—770) 唐诗人。字子美,尝 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许 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 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三吏》《三别》等皆为人传 诵。有《杜工部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照香炉生紫(zǐ)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概括描绘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 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的照射下,水汽变 成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 句描写瀑布,一个“挂” 字,生动逼真地写出 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
【诗意】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升腾起紫 色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长长的白练挂 在山前。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读《望庐山瀑布》,我仿佛看见了一泻 千里的瀑布与云雾彼此映衬,简直像人间仙 境。读着《绝句》,我又仿佛走进了春天, 阳光明媚,黄鹂、白鹭、翠柳、青天……有 动有静,有声有色。真令人喜爱呀。我们中 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诗 歌就是其中 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我要多读读背背,在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词语导学
【瀑布】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 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文中指庐 山的瀑布。造句:瀑布像一道白练一样挂在 山间,倾泻下来,非常壮观。 【含】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造句:这 种梨含的水分较多,吃起来很解渴。
13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望庐山瀑布

中心思想: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 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紫烟:诗中指云雾在日光的照射下显出紫色。
疑是:怀疑是,表示推测。 银河:天河,由众多恒星组成。 九天:指天的最高处。
绝句:也叫截句或者断句,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 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 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
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
言绝句”,简称“七绝”。 黄鹂:一种鸟,羽毛黄色,局部间有黑色。叫声好 听,吃森林中的害虫。 一行:一排。
拼读下面的生字
独体结构: 尺 上下结构: 紫、鹭 疑、绝、鹂、行 左右结构:
黄鹂( lí )
尺( chǐ)子
白鹭( lù )
行
落
háng(银行 行)
là(丢三落四)
泊:
船靠岸;停船。
瀑布: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 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文中指庐山的瀑布。 香炉:指香炉峰。
白鹭: 鸟,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青天: 蓝色的天空。 窗含: 指窗对西岭,好似口含,实际上是从窗口可以 看到的意思。
东吴: 这里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万里: 虚指遥远。 千秋雪: 终年不化的积雪。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①生紫烟②,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③银河④落九天⑤。
注释:
①香炉:指香炉峰。
②紫(zǐ)烟:诗中指云雾在日光的照射
下显出紫色。 ③疑(yí)是:怀疑是,表示推测。 ④银河:天河,由众多恒星组成。 ⑤九天:指天的最高处。
意思:阳光照射下的香炉峰被紫色的 云烟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长长的白 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 飞一样的瀑布从峭壁上直泻而下,足 足有三千尺,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的 最高处落下来。
13 古诗两首_生字词学习

词 语
句 子
wú
东吴
门泊东吴万里船。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词 语
句 子
shī
讠部 左右结构
诗歌 诗人
李白是唐朝的诗人。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dì
巾部 上下结构
白帝城 皇帝
古代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àn
山部 上下结构
海岸 两岸
小河的两岸都是树木。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句 子
cí
辞典
辞别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英语辞典。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tí
啼哭
啼叫
窗外传来小孩儿的啼哭声。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cuì
翠绿
翠竹
这个屋子后面有一片翠竹。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hán
含糊
包含
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含糊。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lǐng
山岭
翻山越岭
我们翻山越岭地来到了这座著名 的寺庙。
拼 音
窗户 窗台
窗台上趴着一只小猫。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hán
口部 上下结构
包含 含糊
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含糊。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lǐng
山部 左右结构
山岭 翻山越岭
我们翻山越岭地来到了这座著名 的寺庙。
拼 音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由《所见》《⼩池》两⾸古诗组成。
两⾸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通俗浅易,⽤词精准凝练。
店铺在此整理了⼀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课⽂原⽂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
⼩池 杨万⾥ 泉眼⽆声惜细流。
树阴照⽔爱晴柔。
⼩荷才露尖尖⾓, 早有蜻蜓⽴上头。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教材分析 本课是两⾸古诗,《所见》的⼤意是:牧童骑在黄⽜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歌唱,⼀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这⾸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池》的⼤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悄然流出,倒映在⽔⾯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刚露出⽔⾯,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
这⾸诗写的是“⼩荷才露尖尖⾓”的情景。
两⾸古诗从不同侧⾯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 1、通过形旁理解字义来帮助识字。
如: 牧、捕。
2、联系前⾯的课⽂,熟字带⽣字。
如: 同声旁:蜻──晴 同形旁:蜻蜓──蝉;霜──露;怪──惜;推──捕 反义词:阳──阴 3、⼩组合作识字,⽐⼀⽐谁的⽅法好。
如: 所:⼀户⼀⽄⽶ 牧:骑⽜写⽂章 闭:⼈才进了门 柔:把⽭放在树上。
4、组词造句识字,如: 柔──柔和──早晨的阳光很柔和。
5、引导学⽣在课外阅读时认读学过的字。
6、本课写字指导,重在指导学⽣⾃⼰观察,运⽤以前所学的知识练写。
应当强调的是,“林”字左边“⽊”的捺要变成点。
“童、黄”的中间⼀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这两个字笔画较多,在指导学⽣书写时要注意分解笔画,化难为易。
⼆、朗读感悟 1、听教师范读: 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13古诗两首绝句

朗读课文 字词练习
课文分析 思考练习
பைடு நூலகம்
门窗 泊含 东西 吴岭 万千 里秋 船。 雪,
绝句
——杜甫
一两 行个 白黄 鹭鹂 上鸣 青翠 天。柳,
绝句
——杜甫
Liǎng gè huáng lí míng cuì liǔ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Yì xíng bái lù shàng qīng tiān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Chuāng hán xī lǐng qiān qiū xuě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Mén bó dōng wú wàn li chuán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课文分析
1.两个黄鹂鸣翠柳 指两只黄鹂在
翠绿的柳树上欢快 的歌唱。
课文分析
2.一行白鹭上青天 指一行白鹭在
晴朗的天空中自由 的飞翔。
课文分析
3.窗含西岭千秋雪 指透过窗户看
得见西岭千年不化 的积雪。
课文分析
4.门泊东吴万里船 指门外江里停
泊着即将驶往东吴 的客船。
字词练习
拼一拼
huáng lí
cuì liǔ
bái lù
思考练习
在这首《绝句》中,表现时空永恒的 词是()。
A黄鹂 C 千秋雪
B白 鹭 D 万里船
提交答案
古诗两首(所见.小池)

所见 yuán méi
牧童骑黄牛,
mù
suǒ
袁枚
zhèn yuè
歌声振林樾。
yù bǔ chán lì
意欲捕鸣蝉,
bì
忽然闭口立。
古诗三读
一读 读准字音 二读 读出节奏 三读 读出感情
牧童
chán
mù
zhèn
yuè
振林樾
bǔ zhuō
bì
立正
suǒ
lì
蝉鸣
所以 闭口 捕捉
牧 蝉
所
立 闭
捕
闭
惜
柔
沙场点兵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泉眼 无声 惜细流, 树阴 照水 爱晴柔。 小荷 才露 尖尖角, 早有 蜻蜓 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会写
c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①露
②路
1、老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路)上。 2、我走在美丽的小(
返回
①晴
②睛
睛)最明亮! 1、我的眼(
2、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返回
róu
柔
富有弹性、适宜作矛枪长柄的木材。
泉眼
泉水的出口
学习目标:
1、掌握“池、惜、阴、晴、柔、露” 这六个字,写好“立”字。 2、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会背一些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问:“所见”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中堂镇蕉利小学电子备课记录
班级
一(1)班
科目
语文
教者
黎婉君
课题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互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 .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4、认读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六、总结全文。
七、课后拓展:
和伙伴们交流自己会背的古诗。
作业布置
背诵古诗
教学板书
小池
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2、同桌合作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理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