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交互性探议

合集下载

浅谈新媒体技术对摄影艺术发展的影响

浅谈新媒体技术对摄影艺术发展的影响

浅谈新媒体技术对摄影艺术发展的影响1. 引言1.1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在这种背景下,摄影艺术也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为摄影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便利的平台。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摄影师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轻松分享给全世界的观众,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反馈。

各种摄影作品的在线展览和分享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启了摄影艺术的新可能。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摄影作品的展示增添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作品中。

人工智能技术也为摄影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为摄影艺术注入了更多活力和生机,使其得以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同时也为摄影创作者和爱好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字数:265】1.2 摄影艺术的发展摄影艺术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摄影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从最初的黑白胶片摄影到现在的数码摄影,摄影技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对摄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媒体技术不仅为摄影带来了更便捷的拍摄方式和后期处理手段,还开启了摄影艺术的新可能性。

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摄影师可以创造出更具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新媒体技术还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创新,让摄影师可以更灵活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摄影艺术的传播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站,摄影师可以更广泛地与观众分享他们的作品,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反馈。

新媒体技术也丰富了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形式来欣赏和理解摄影作品。

新媒体技术对摄影艺术的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

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摄影艺术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更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和创意。

小议新媒体艺术的特点

小议新媒体艺术的特点

小议新媒体艺术的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多种多样,它不仅融合了多种媒介,还具有越来越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同时还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关注点,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1.多媒体语言的应用丰富多彩新媒体艺术将多种传统媒介,如影像、声音、文字等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语言的丰富多彩,这种多媒体语言的应用,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和多样性。

不同媒介之间的互动性也为观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参与体验,使得新媒体艺术呈现出更为强烈的感官冲击力和审美价值。

2.强调互动性的特点新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

与传统艺术不同,新媒体艺术强调观者与作品之间的参与和互动,使得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作品的创作者之一。

互动除了增加观众对作品的兴趣和参与度外,还能增强作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社会意义和文化关注点的重要性新媒体艺术通常关注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传达着艺术家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探索。

与传统艺术不同,新媒体艺术往往涉及到当代社会和科技问题,表现了前沿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关注点,这些特征也是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文化领域获得日益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

4.艺术技术创造力的重要性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造力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艺术家不仅要有创造性的构思,还要具备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

而且新媒体技术和设备的更新速度极快,艺术家们必须保持持续的技术更新和学习,以保持创造性。

总结新媒体艺术在多个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无论是在多媒体语言的应用、互动性、社会意义和文化关注点、艺术技术创造力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社会价值。

新媒体艺术不断向前发展,将不断创新和突破,在未来的时代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当代艺术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其中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逐渐在当代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媒体艺术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和数字媒体,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得以凸显是因为其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家可以利用各种数字工具和软件来创作艺术作品。

他们可以运用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数字绘画、互动装置、虚拟艺术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艺术表达上也能够更加精准地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得以提升。

其次,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对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的要求上。

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新媒体艺术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操纵装置等方式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甚至可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使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与艺术家进行了更加直接的沟通和交流。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也使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此外,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挑战和突破上。

新媒体艺术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和数字媒体,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限制,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

例如,传统绘画只能在平面上表现,而数字绘画可以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实现立体感和动态效果;传统雕塑只能呈现静态形象,而互动装置可以通过观众的互动实现动态效果。

这些突破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实践,使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最后,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上。

新媒体艺术家通过创作作品,探讨当代社会和文化的问题,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一些新媒体艺术作品关注环境保护、科技发展、人机关系等议题,通过艺术的方式传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小议新媒体艺术的特点

小议新媒体艺术的特点

小议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是指使用新科技和数字媒介来创作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形式。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与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它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推向了更为前沿和复杂的层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艺术领域,其独有的特点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科技含量高新媒体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使用新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创作,给人以强烈的科技感。

这些技术的运用使艺术作品产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拓宽了审美范围和创作空间,使作品不仅静态而且动态,呈现出更加立体和多元的形式。

二、互动性强新媒体艺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其结合了技术和艺术,使用户参与度更高。

艺术家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计算机系统、声音和运动传感器等技术手段,与观众实现互动和交流。

观众不再局限于仅仅是实际的观赏者,而是通过互动参与将艺术作品带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从而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三、多重呈现方式新媒体艺术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多重呈现方式,能够实现三维画面、全景影像、虚拟现实、交互式展示等多种方式的呈现。

它利用科技手段对艺术表现媒介进行创新性改造,产生出更加新奇别致的创作手法。

这使得艺术作品不再是单一的传统媒介,同时也增加了观众领略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机会。

四、跨媒介性强新媒体艺术的第四个特点就是跨媒介性强,它集结了不同的艺术元素,包括声音、光影、图像、混合媒体等,使艺术作品的寓意更加丰富多彩,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艺术家可以使用不同的艺术媒介进行创作和表现,从而体现出多层次的艺术体验。

五、多维度的体验新媒体艺术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多维度的体验,它不仅仅是一个视觉的艺术形式,还可以借助声音、光影、运动和时间的刻画形成更加奇特的多媒体体验。

这种多维度的体验让人们不再是单纯的观看和欣赏,而是可以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或者互动体验中,从而激发了更多人的对新媒体艺术的关注和兴趣。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兴起,新媒体艺术逐渐崭露头角,并迅速成为艺术界的焦点。

新媒体艺术是指运用计算机、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与传统艺术形式相融合,创造出全新艺术表达方式的艺术形态。

本文将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艺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早期,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生成图像、音频,充分展示了数字媒体的艺术潜力。

但是,新媒体艺术的传播渠道相对较窄,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到这种艺术形式带来的乐趣。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新媒体艺术得以迅速传播,并且与大众实现了紧密的联系。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网络展览等方式与新媒体艺术互动,使得新媒体艺术的受众范围大大扩展。

此外,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艺术家们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创造出更为复杂的互动体验和更高级别的沉浸感。

然而,新媒体艺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艺术家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以适应科技的变革。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艺术家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作品。

此外,由于新媒体艺术的数字本质,存在着作品易于复制和盗版的问题,艺术家的权益保护亟待解决。

未来,新媒体艺术将继续发展并出现新的趋势。

首先,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艺术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传统艺术展览的限制,创造出更为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

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新媒体艺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艺术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出具有自主创造力的艺术作品,这种结合将在艺术领域引发许多新的探索。

另外,新媒体艺术还将更加注重社会与环境问题的关联。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艺术家们将通过新媒体艺术的方式表达对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的关注,并致力于传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创新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创新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创新研究一、引言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性的影像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记录、传播和探索社会现实的重要角色。

在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和创新研究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点关注。

本文将从纪录片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以及受众参与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纪录片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

二、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内容形式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对于内容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

因此,纪录片开始尝试采用非线性叙事、交互式体验等方式来呈现内容,从而提供更多元化与个性化选择。

2. 多平台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观众获取信息和观看影视作品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电视机或电影院。

纪录片制片方开始将作品发布到多个平台,如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以便更好地触达观众群体,并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3. 跨界合作与创新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创作领域,而是更加开放和多元。

纪录片制片方开始与其他领域的创作者进行合作,如科技公司、游戏开发者等,以融合不同领域的技术和创新元素,为纪录片带来更多可能性。

三、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技术创新1. 虚拟现实(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纪录片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VR 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影像中所展现的场景和情境。

例如,在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时,通过VR技术可以将观众带入到动物栖息地中,并亲身感受野生动物们的生活。

2. 增强现实(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为纪录片增添了更多互动性和参与感。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扫描纪录片中的图像,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或进行互动操作。

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增强他们对纪录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人工智能(AI)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纪录片制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AI 技术,制片方可以更快速地进行素材整理和剪辑,提高工作效率。

艺术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研究

艺术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研究

艺术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媒体艺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使得艺术创作和展示方式焕然一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催生了新媒体艺术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

传统艺术形式和数字技术的融合,不仅拓展了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也让观众在互动参与中感受到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本研究旨在探讨艺术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在这种新兴艺术形式的背景下,探索其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实践案例,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新媒体艺术设计是当代艺术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成为一种趋势,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思路,推动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

研究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意义在于探讨数字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挖掘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艺术与科技互动的可能性。

通过研究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实践案例,可以对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行深入了解,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启示和借鉴,促进艺术创作的创新和发展。

深入研究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推动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当代艺术的繁荣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前新媒体艺术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在这部分,我们将回顾过去几年来在新媒体艺术设计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并对不同学者的观点和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方面,文献综述部分将展示出新媒体艺术设计在数字技术和艺术融合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突破。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媒体艺术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以及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末。

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

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

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关键词: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现状启示202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增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它集数字影视动画、网络多媒体、电子出版、电子游戏多位于一体,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是信息学科向文化艺术领域拓展的新方向,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是当今最前沿的艺术类专业。

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120余所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也是目前毕业生求大于供的几个稀缺专业之一。

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每年15万人左右。

一、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我以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比较具有典型性的几所高校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考察调研。

这些高校,有的专业发展比较早,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完善;有的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考察的结论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是国内较早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其“传媒学院”从1999年开始招生,当时专业的名称叫做“多媒体网页设计”。

2022年,“新媒体”、“数字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概念开始出现,“传媒学院”将专业更名为“数字媒体艺术”。

现在,传媒学院拥有六个系,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1600余人,拥有数字媒体艺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字媒体艺术博士点、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

学院拥有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摄影、广告学六个本科专业。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目前下设两个专业方向:“网络与互动媒体艺术”和“游戏艺术设计”,准备新增一个“互动装置设计”专业方向。

“网络与互动媒体艺术”方向主要学习网站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电子出版物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等,侧重的是界面设计,也就是说这个专业方向侧重的是艺术性,技术的实现由专门的教师来完成;而“游戏艺术设计”方向主要学习游戏中的角色设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艺术交互性探议摘要本文从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研究出发,深入考察了现代技术和艺术媒介环境下的新媒体艺术,分别从新媒体艺术的媒体交互形式、新媒体艺术的交互特征、新媒体艺术中的虚拟与现实交互、新媒体艺术的时空交互、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主体与客体交互几方面论述新媒体艺术的交互逻辑,以解读其艺术审美特征和内涵,并积极探索了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性;技术性;审美主客体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start from the interaction study of new media art, go deep into study of new media art in modern media technology and artistic environment, discuss interaction logic of new media art in the aspects of media interactive form, new media art interactive features, new media art interactive virtual reality, the new media art space-time interaction, new media art aesthetic subject and object interaction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interpret its aesthetic features and essence,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media art and technology.keyword: new media art;interactive;technological;aesthetic subject and object一、新媒体艺术的界定和主要特征1.1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动态的概念新媒体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仍不清晰。

界定新媒体艺术的含义很重要,这是分析新媒体艺术美学语言的关键和逻辑起点。

另一方面,界定新媒体艺术也有相当的难度,这是和它独特的审美特性相联系的。

研究新媒体艺术的难度首先来自于新媒体艺术概念的难以界定。

到底新媒体艺术和“信息艺术”、“数码艺术”、“视频艺术”、“录像装置艺术”、“电子艺术”、“网络艺术”等等是什么关系,它们作为概念是同一的还是隶属的?是交叉的还是平行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们似乎都没有对此达成共识。

界定新媒体艺术难在哪里?原因如下:一、我们正处于新媒体的时代,处于其中则不能很清晰地看清楚它的发展脉络。

二、新媒体的发展实在太快,媒体以乘方的速度发展,研究者还没有透彻地理解其现状的时候,它就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阶段。

三、全球化和本土化矛盾使得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在中西方,甚至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

再加翻译上看似些微的差别,造成理解上的大相径庭。

四、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还没有进入稳定的态势,它的定义本身就是动态的。

五、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方式是多样性的,它是综合了各种流派和各种媒介的艺术,很难准确地界定它。

自诞生以来,新媒体艺术就因媒介的多样性而显得模糊和多义。

我们无法做到像定义绘画或者雕塑那样给予它一个固定的内涵。

因此,新媒体的内涵是流动的。

对它的定义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新的可能很快变成旧的。

但是,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它一定有自己的划分标准。

我赞同新媒体艺术研究先驱罗伊·阿斯科特的定义:“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

”[1]以曼诺维奇定义的新媒体为载体或内容传播、制作的艺术形式,称之为新媒体艺术。

但是由于新媒体的流动性,新媒体艺术也是一个可变的概念。

1.2新媒体艺术种类新媒体艺术种类很多。

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当代新媒体艺术一般包括:万维网艺术(Web Art)、网络艺术(Net Art)、运用数字化媒材创作的实验性电影(Digital Cinema)、录像艺术(Video Art)、数字摄影(Digital Photography)、声光装置、计算机游戏(Computer Game)、多媒体艺术(Multi-Media Art),(其中又包括电脑动画(Flash)、互动式光盘多媒体(Interactive CD-ROM)、超文本(Hyper-text)、计算机音乐和声波艺术、混合艺术,数码艺术与戏剧、舞蹈和装置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远程信息艺术(Tele-Art)、虚拟现实艺术(Virtual Art)、机器人艺术(Rob-Art)、交互电视/电影(Interactive TV/Cinema)、生物技术艺术(Bio-tech-Art)等。

“一个新媒体艺术作品可能是一幅静态的数码绘画(Digital Still)、数码电影(Digitally Composited Film)、虚拟3D世界(Virtual 3-D Environment)、计算机游戏(Computer Games)、独立制作的[1] 罗伊·阿斯科特的新媒体艺术专栏[EB]./zhuanti/1112_04/index.html超媒体(DVD Self-Contained Hypermedia DVD)、超媒体网站(Hypermedia Website)或者整个万维网(the web as a whole)。

”无一例外地,它们都运用了计算机媒介或者数码科技。

1.3新媒体艺术的几个主要特征新媒体艺术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首先是技术性。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无不彰示与20世纪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无论是激浪艺术、前卫电影、电子作品、视频装置以及互动艺术,借助技术创造的革命和媒介转化的普及,不仅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思潮,而且还根据各个媒介不同的技术特征,制造了大量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随着信息社会的纵深化发展,创造出多样而富有变化的审美体验。

其次是连结性。

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

对比新媒体艺术,我们可以把之前的传统艺术称之为“架上艺术”或者“表述的艺术”,而新媒体艺术则是一种“活动艺术”或者“观念的艺术”。

新媒体艺术将时间的概念引入作品,并且将观众的观看视角作为构建艺术作品的因素,将观者与作品连结起来。

新的艺术类型与传统艺术相比,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题材上,它们不再去表现一些深刻的宗教主题或者历史故事和事件,而是借助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扩展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创造了一种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新型的连结关系。

第三是互动性。

首先表现为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

因为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

还有艺术家与智能化机器的互动,但这种互动或许体现在间接的不在场和直接的在场,或许是根据观众的理解直接去完成作品,或许是按程序演绎别的花样。

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互动,因为高技术化艺术往往涉及不同领域的技术。

因此艺术家不能单独完成,而是根据需求向工程、资讯、科技、生物学家等专业人才寻求辅助。

这也象征着艺术家身份的转移。

再次是虚拟性。

虽然数码艺术和网络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是作为新媒体艺术勃兴态势的代表性艺术样式则是90年代的产物,尤其以其独特的虚拟交互而表现出来的影像肌理为质感。

在互动网络世界中,现实可以被[1]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12页虚拟,而且与观众的参与保持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作品不仅需要观众来完成,而且还需要观众来激活它,赋予它实在的内容。

其中幻想、规则、虚拟、复合之特性 都可以在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语言中找到对应的位置,甚至成为了新媒体艺术语言的典范性特征。

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脉络2.1技术神话时代的艺术引起20世纪艺术变革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摄影技术”的出现,像任何一种新技术的问世一样,艺术家们在欢迎摄影技术的同时,对其也持戒备和怀疑态度。

比如其风格的过度单一等,另外,照相机的底片具有可以大量复制的特征,这也直接导致了“复制媒介”艺术的诞生。

传统的西方艺术以“原创性”作为衡量和评判艺术品的重要标准,一件绘画或雕刻作品通常因为是某一位艺术家唯一的一件作品而成为无价之宝,而复制或模拟的则很难被认同。

19世纪初出现的摄影技术以及后来的印刷、电影等媒介,均以复制为重要特征,推翻了传统的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系,建立了将复制品和原作等同的价值观念。

从某种意义来讲,摄影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由技术和艺术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技术主导型艺术,也可被称为是最早的“新媒体艺术”。

2.2艺术形式的空间体现紧接着到来的,是一段被称为“技术与艺术的蜜月”时期,主要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各地出现的以综合媒介艺术实验为目的的、以小组形式展开的实验性艺术活动。

这一时期的新媒体艺术大多是带有实验性的艺术活动,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在这个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工作具体体现在将环境等作为开放的社会空间和展示艺术的大舞台,注重作品与观众的互动以及艺术作品的社会效应,这些从50年代开始的各种以“空间”、“环境”和“行为”为主题的综合艺术活动是在20年代的“速度”、“空间”和“机械”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些新颖、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实现城市活性化目的、推动空间和环境的媒介化的同时,对时间和空间概念作出新的阐释,同时反映出大量智能化的科学技术正在对人类自身发出挑战,技术正在逐渐进入人类的生活并争相扮演住到人类生活的角色。

2.3计算机媒介的出现历史上任何一项新技术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17世纪发明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扩展了人类的视觉范围,推动了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

20世纪发明的计算机则使人类未知的世界以视觉的形式得以再现,在扩展人类视觉的同时也扩展了人类的知觉。

对于一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人来说,1960年美国波音公司发表的波音737飞机的模型以及机内驾驶员操作飞机的模拟图像绝对是印象最深刻的图像之一。

这些有工程师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的抽象的图像,(附图一)看起来像是用铁丝编制的立体线画,和至今为止所有的传统艺术不同的效果,对人们的视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使用CAD绘制的线状结构(wire frame)则作为这一时期计算机图像的象征,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如此,无论是技术史上还是艺术史上都从未有过的机器绘制的线构图像,以及他所具有的特殊的视觉效果,仍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时尚的艺术。

2.4大众媒体时代的艺术收音机和电视机是20世纪众多的科学发明中对人类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两种媒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