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合集下载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总结7篇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总结7篇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学校内出现问题学生的及时帮助与引导,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困境,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

本文将总结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一、加强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问题学生往往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原因导致其行为出现异常。

在进行转化工作时,首先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耐心倾听、正确引导和及时帮助,帮助学生放下内心的包袱,从而重拾自信和勇气。

二、建立学生问题档案对于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建立问题学生档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档案中记录学生的问题行为和表现,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帮助与引导。

也可以通过档案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为问题学生的转化提供参考依据。

三、加强家校合作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进行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为学生的改变努力。

只有学校和家长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为了提高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转化机制。

包括问题学生的识别机制、帮助与引导机制、监督与评估机制等。

通过机制的运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及时干预和及时跟踪学生的改变,确保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取得实效。

五、加强师生沟通学生与老师是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帮助。

师生之间的互信和理解是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与支持。

只有通过全校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困境,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希望通过今后不懈的努力,学校的问题学生转化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更多的学生带来希望与阳光。

第2篇示例: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推进,教育机构对学生转化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对策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对策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对策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他们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个人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表现出较为特殊的行为和学习状态。

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和转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本文将从问题学生的特点、教育对策和转化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问题学生的特点1. 行为特殊:问题学生的行为往往比较特殊,可能表现为自闭、喜怒无常、攻击性强等,这给教师们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学习态度不端正: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可能较差,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会导致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不佳。

3. 沟通困难:由于问题学生的性格较为内向或固执,他们往往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比较困难,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教育对策针对问题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育对策:1. 耐心倾听:教师需要拥有一颗耐心的心,倾听问题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困扰,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2. 温暖关怀:教师应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温暖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家庭的温情,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个性化教育:针对问题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设计特殊的学习计划和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4. 建立信任:教师需要和问题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目标。

5. 合作教育:倡导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学习,让问题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成功和成就,从而提升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6. 创新教育:教师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如音乐、艺术、体育等,让问题学生在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转化方法除了教育对策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转化方法,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困境,实现自我转化。

1. 心理辅导:为问题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调适情绪、树立自信,从而走出心理困境。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

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是提高全民素质最基本,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下面,本人就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缺点或错误。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平常心,从内心深处给他们肯定、关爱、鼓励、疏导和改正的契机。

其次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分析问题学生,相信他们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的意念,思想上也有进取的精神等。

最后还应坚持发展的观点。

问题学生并非永远是问题,也有可塑性和成才的可能。

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俯首甘为孺子牛”,“坚信你的狡辩下有瓦特,你的冷笑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以此树立信心,挖掘问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能抬起头走路。

二、深究形成“问题”原因问题学生形成主要在于学生生理、心理的失调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失衡。

只有找到病源,从源头挖起,病才可能根除。

教师一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接触,仔细、深入地触及其内心深处,感知学生的灵魂。

二要与学生多谈心、多换位思考,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

三要想办法接触他的同学和朋友,从侧面了解其活动的环境和背景。

四要直接同家长联系,采用通电话、约会、家访等形式,更深层次的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成长经历等。

只要教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就能有针对性的采取转化策略及手段。

三、讲究解“问题”方法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的综合过程,需要通过各方的密切配合才能解决。

(一)建立教育网络。

要使学校教育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网络。

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提倡大教育观,确信人才培养的多渠道、多层次性,让各方挑起担子,不推诿,才能完整地体现出时代要求。

另一方面优化教育环境,倡导社会各部门为学校教育开辟锻炼、实践基地,使理论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显示在帮助操作能力的提高上。

问题学生转化的四个通用法则

问题学生转化的四个通用法则

问题学生转化的四个通用法则问题学生的转化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老师所一直在苦苦思索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大家进行探讨:一、问题学生的教育要把好一个“度”度,是指程度要适度。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要把握这样一个度:软硬适中,只有这样才会让浪子回头的。

现实教育中,我们对待问题孩子进行教育一般有两种:一是硬的,长期对孩子冷眼相看和武力制裁;二是软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其不闻不问。

结果呢?硬的造成孩子们强烈的抵制情绪,他们会故意在班上惹麻烦:上课讲话、做小动作,任你怎么处罚就是屡教不改。

软的导致学生做事没有任何顾忌,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大肆违纪。

我们怎样才能走出这一尴尬境地呢?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对问题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要把握好“火候”:软硬相加,火候适中。

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和错误的时候,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对其挑剔、不满,抑或训斥。

而是要给予其适当的宽容,但这里的宽容不是简单的纵容,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健康的承受能力,然后根据其性别、年龄等,视错误的性质和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教育。

对存侥幸心理和无所谓心理的学生,教师加大处罚力度,使学生感到震惊。

强烈处罚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待其猛醒过来后,再耐心地晓之以理,使其进一步加深认识。

对有悔错心理和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尽量避免公开批评教育,要采用勉励的口气与学生谈话,要先肯定学生的一些优点,唤起他们内心的进取心理后再指出其错误,帮助其分析问题的利弊。

二、问题学生的教育要抓好一个“时”“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机,二是时效。

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班主任一是要把握好时机,二要讲究时效。

要想转化问题学生就必须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想做好思想工作,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善于捕捉时机。

对于问题学生来说,课后被老师留下、请去办公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如同家常便饭一般。

所以这些学生对老师简单的批评、说服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抗体,而且免疫力还比较强。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其学业发展。

为了帮助学困生转化,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调查学困生的原因:学校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困生的具体原因和问题所在。

例如,是否缺乏学习动力、是否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

通过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帮助措施。

2.激发学习动力: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可以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如实践实习、参观讲座等,让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和乐趣性。

此外,教师可以对学困生进行个别激励,鼓励他们树立目标并为之努力。

4.教授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针对学困生的不同问题,教授他们适合的学习方法。

例如,对于记忆力较差的学困生,可以教授记忆技巧;对于理解力较差的学困生,可以教授阅读理解方法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训练,帮助学困生掌握学习方法。

5.培养学习习惯: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授学困生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如何保持专注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学习环境和资源,如安静的学习区域和丰富的图书馆,为学困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6.分组辅导和互助学习:学校可以将学困生进行分组辅导或组建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和互助学习。

通过与其他学习优秀的同学接触,学困生可以得到他们的启发和帮助。

同时,学习小组可以帮助学困生互相监督,形成学习互动和学习动力。

如何成功转化“问题学生”

如何成功转化“问题学生”

如何成功转化“问题学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由于生源的特点,每个班级里都有几个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可分为学困生、品困生和品学双困生三类。

然而,他们也是这个集体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下面就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一、激励的火花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对于城郊结合地区的学校来说,问题学生更为普遍,可以说每个班级的学生“特”就特在学困生多。

这些学生,他们在学习有困难的开始,就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

那永久的歧视的目光,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了自信心。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已经在心理上形成了自卑的心理,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进而形成逆反心理,并故意影响和破坏其他学生的学习环境,更直接影响到良好班风的形成。

针对这种现象,我采用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个别带动整体”的办法。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我了解到这些学生在小学里文化基础就很差加上文化基础较差,从心理上排斥学习,出现了上课睡觉、不专心听讲的不良现象。

于是我抓住这个切入点,组织他们开展“要不要学习”为题的辩论,在激烈的辩论中,让他们懂得了二者同等重要的道理。

这样,从思想的根本之处,让他们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端正了学习态度。

对于学习差的同学,我们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主动去关心他们,深入了解他们,当他们每取得一点进步时,都要及时地鼓励他们,这些鼓励的话语,对于他们来说,犹如“闪亮的小火花”。

正是这不起眼的火花能够再次点燃他们心中希望的火把。

我班郑成静同学学习基础差,入学时排在后进生的行列。

但我发现她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她迫切地希望自己在校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想通过上学考上学校能早日帮助家庭摆脱困境。

对于像她这样集体意识已有所增强的学生来说,通过集体舆论来进行表扬,取得的效果会更大、更好。

于是,我细心观察她,每当她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都会给予及时的表扬。

正是这微不足道的赞许,恰恰化为她学习上的动力。

通过努力,在第一次月考中她考得了班级第四名,在即将到来的其中考试中相信她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问题学生的转化措施

问题学生的转化措施

问题学生的转化措施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如下:
1、加强对学困生的课上管理,大多数学困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落下的,因此,教师要管理好学困生上课时经常提问他们。

2、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后辅导工作,课后对学困生进行辅导是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重要措施,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掌握.
3、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学困生厌烦学习,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厌烦心理,必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问题学生的转化

问题学生的转化

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一、多与学生接触教师要多与他们接触。

当他在陈述某种事情或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教师要认真专注地听,并尊重他的观点,以便获得他的信任。

时常找机会与他谈论他的兴趣和爱好。

当他走进教室时,教师投以友善的目光,对他的言行举止做一些正面的评论,比如“你今天走路很有精神”、“你的衣着得体大方”,等等,使他的一天有一个好的开端。

这样,学生在教室里心情舒畅,觉得教师接受并支持他,他便会表现好二、抓住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尽可能地去赞扬每一个学生。

当学生表现良好、行为得当或学习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表扬。

由于在学校生活中有过频繁的挫折和失败经历,“问题学生”特别需要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哪怕是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在他肩头上轻轻一拍。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要给这些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一旦他们有好的表现,就要抓住契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与表扬。

三、简洁明了地提出任务要求在给他们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

如果教师面面俱到,把每一个细节都一一交代的话,他们往往会忽略关键地方。

教师可以让他们复述对其所提出的要求,以便确认他们是否真正明白。

教师在解释、布置比较复杂、大项任务的时候,可以一次给他们提出一、二条要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示范,让他们模仿。

四、指派一个学生做他的伙伴当忙不过来或不在教室时,教师指派同桌或邻桌的同学在学习等方面帮助他,和他结成伙伴关系。

这个伙伴应该是班级里比较成熟、责任心强的学生。

应用这一策略的另外一种做法是,当学习遇到困难、行为出现问题时,教师把相关的学生召集起来,也可以让优秀学生参与进来,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检讨不当行为,以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

五、因人而异布置作业如果布置的学习任务对他来说显得负担过重,可以考虑减轻一些,当他的信心和能力增强的时候,适当增加作业量;如果他的能力远远低于同班同学的水平,就专门给他布置难度比较小的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将分子看成小球
B、将分子看成质点
C、将分子看成一个紧挨一个地排列 D、将分子空隙看成零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摩尔体积: 1mol物质的体积
摩尔体积VM 分子的体积V0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摩尔质量: 1mol物质的质量
练习:估算水分子的质量m0
M 18 10 3 m0 k g 3.0 10 26 k g 23 N A 6.02 10
练习、水的摩尔体积VM 1.8 10 5 m3 / mol ,每 个水分子的直径是 d
4.0 10 m ,一个水
10
分子的体积约为 V0 3.0 10 29 m3,设想水 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的。问:如何计算出 1mo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
VM 1.8 10 23 NA 个 / mol 6 10 个 / mol 29 V0 3.0 10
V 110 -7 V0 110 -29 (m 3 ) N 110 22
1个铁原子的体积:

1 3 V0 d 得:铁原子的直径: 6
3
d
6V0
6 110 3 3.14
29
3 10
10
( m)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 1、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的直径; 2、一般分子直径和质量的数量级;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以及这个常数 的数值和单位; 4、几个微观物理量的计算。
解:
M 56 g / mol
3 3
7.8 10 kg / m m 1g
其中铁原子的数目为:
m 1 n (mol) M 56
1g铁的物质Βιβλιοθήκη 量:1 23 22 N n N A 6.0 10 110 (个) 56
1g铁的体积:
m
1 10 3 V 1 10 7 (m 3 ) 3 7.8 10
第十一章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
§11.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会宁县第一中学 田军霖
1、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
的直径。 2、知道一般分子直径和质量的数
量级。
3、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
(1)、用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
的直径(如图1)
(2)、扫描隧道显微镜法
练习: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的物理模型是 (ACD)
布置作业
教材第63页练习一1、2、4题
解:
5
练习: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 质量和摩尔体积,则可以计算出(ABD) A、固态物质的分子质量和大小 B、液态物质的分子质量和大小 C、气态物质的分子质量和大小 D、气态物质的分子质量 练习:若已知铁的原子量是 56,铁的密度是 7.8×103kg/m3,试求质量是1g的铁块中铁 原子的数目(取1位有效数字)。是否可以计 算出铁原子的直径是多少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