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溶血现象是指红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成分的现象。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准确评估。

溶血现象可能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小板计数不准确、电解质水平异常、肝功能指标异常等情况。

了解溶血现象对各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实际检验中,如何准确识别和排除溶血现象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对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针对溶血现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通过深入了解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2000字】1.2 溶血现象的定义溶血现象是指血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破坏,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内成分的现象。

溶血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等。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溶血现象常见于血液采集、处理或保存过程中,也可能由疾病状态引起。

溶血现象的程度通常通过血清或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来评估,高浓度的游离血红蛋白会干扰多种生化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包括血红蛋白检测、血小板计数、电解质检测、肝功能检测和肾功能检测等。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需要警惕溶血现象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修正,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深入了解溶血现象对各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对检测结果的解释和评估能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2. 正文2.1 溶血现象对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溶血现象对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溶血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使得血液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增多,从而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准确测定;二是溶血可能会破坏红细胞膜,导致其他血细胞或细胞碎片的释放,干扰到血红蛋白的测定。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

VS
对于溶血标本的影响,可以通过改进 采血技术、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剧烈 震荡等措施来减少其发生。此外,还 可以通过采用自动化分析仪、提高检 测精度和重复性等方法来降低误差。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 标影响的研究将不断深入,有望通过更加精准的检测 方法和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溶血可能导致TBIL与DBIL的假阳性结果,干扰肝功能评估。
对心肌酶学指标的影响
肌酸激酶(CK)
01
溶血可能影响CK的活性,干扰肌损伤的评估。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ASTm)
02
ASTm可能受到溶血的影响,干扰心肌损伤的评估。
乳酸脱氢酶(LDH)
03
溶血可能影响LDH的活性,干扰心肌损伤的评估。
溶血标本中的血红蛋白会干扰蛋白质的测定,导致蛋白质测 量值偏高。
红细胞破坏对蛋白质的影响
溶血后,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胞内成分,如肌红蛋白、血红 素等,会影响蛋白质的测量结果。
对酶类指标的影响
红细胞破坏对酶测定的干扰
溶血后,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胞内酶,如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等,会影响酶的测量结果。
血红蛋白对酶测定的干扰
血红蛋白对血脂测定的干 扰
溶血标本中的血红蛋白会干扰血脂的测定, 导致血脂测量值偏低。
03
溶血标本对特定生化检 验指标的影响
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肌酐(Cr)
溶血标本中的Cr可能升高,这主 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的 肌酐进入血清所致。这种升高可 能导致对肾功能状态的错误评估

尿素氮(BUN)
与Cr类似,BUN也可能在溶血后 升高。这同样可能导致对肾功能

溶血对临床上常规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溶血对临床上常规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但溶血前后胆 固醇( C H O ) 、总胆红素( T B I L )  ̄ m丙氨酸转氨酶( A I T ) 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 学意 义( p < O . 0 5 ) 。结论 :溶 血标 本对 临床 医 学中常规 标本 生化检 验 结果 具有 一定 的影响 ,会 产生 干扰 。 【 关键词 】 常规标本 ;溶血;生化检验结果 【 中图分类号 】R 9 6 3 【 文献标识码 】 A
搅 , ,根 据 肉 眼 观 察 判 断 试 管 颜 色 是 否 呈 现 淡 红 色 。对 试
红细胞被破 坏 、抽 血速度过 快、血液流 入试管 的过程 中产 生大量泡沫和过度 震荡[ 2 】 。因为标本中存在红细胞 内溶物, 会 影 响 检 验 结 果 。 但 是 , 溶 血 对 于 临 床 生 化 结 果 的 影 响
与分 析 ,计数 资料采 用 检验 ,P < 0 . 0 5 为差 异有显著性 ,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造成影 响 ,如果 血细胞 中某分析物 的浓度 比血浆 高,在溶 血过程 中,会增 高该成分 的浓度 ,从而影 响生化检验 的结 果 ,致使检验数值高于实 际结果[ 3 ] 。应用氮反应原理 ,对血
临 床 医 学 中 实 施 常 规 标 本 生 化 检 验 , 溶 血 标 本 是 一
【 文章编号 】 I S S N .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4 . 0 7 . 0 3 0 2 . 0 0 8 0 . 0 1
表1 5 项 血液 生化指 标测 定值 在溶血 前后 的结 果 比较
未 得 出 明确 界 定 。 因 此 , 临床 常 规 生 化 检 验 中 ,需 测 定 溶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在生化检验中,样本溶血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操作。

他会对检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样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标本溶血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中性粒细胞酯酶(CAE)、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葡萄糖酸去氢酶(G6PD)等许多生化指标都是被储存在红细胞内的。

当红细胞发生溶解时,这些指标会释放出来,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另外,红细胞溶解会引起游离血红蛋白的释放,使样本呈现浅红色或淡粉色。

光学或分光光度学检测和图像分析技术均易受到血红蛋白的影响。

因此,一旦出现标本溶血,许多生化指标结果会发生明显的偏差。

2. 标本溶血的常见原因了解标本溶血的原因,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以下是常见的标本溶血原因:•操作不规范:将实验管过度摇动,强烈震荡等会导致标本溶血。

•采集方式错误:比如使用有毒的抗凝剂,球状细胞等不适合的采集管或采血时刺穿静脉较大的血管等。

•标本保存不当:比如长时间存储在高温或震动环境下的标本。

3. 预防标本溶血的对策预防标本溶血的关键是规范操作。

以下是具体的预防措施:•在采集之前检查采集管的有效期以及颜色是否与袖章上的颜色一致;•洗手及佩戴手套,遵守采血技术操作规程;•过度摇动或强烈震荡避免使用。

采样后应轻轻颠簸或温和震荡。

•使用适当的抗凝剂和针头大小;•采样后尽快入库并储存于正确的温度条件下。

4. 处理标本溶血的方法避免标本溶血的最好方法是在采样过程中采取措施,但当检验员发现样本已经溶血,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具体的标本溶血处理方法如下:•对于样本显着溶血的情况,应重新采集;•如果检测结果受到轻微溶血的影响,可进行部分修正或结果报告时说明结果受到影响。

5. 结论总的来说,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因此,在生化检验中,不仅仅要关注检测结果,同时也要注重样本处理的操作规范。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分析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分析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分析发表时间:2020-04-29T08:40:33.115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20年第1期作者:李建真[导读] 探讨溶血对常见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溶血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检验科 362400【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采集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的100份健康血液标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血液标本采集后随机分为两份,常规处理血样作为对照组样本,人工方法溶血血样作为观察组样本,检测两组血液标本的12项生化指标,比较两组血样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差异。

结果:观察组样本中AST、ALT、TBil及TP等10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样本差异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血样样本中尿酸和C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溶血现象会对血样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为确保血样样本检测准确性,要积极预防血液样本溶血现象发生。

【关键词】溶血标本;生化检验;影响生化检验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检验方法,生化检验指标通常包括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及尿酸指标等,生化检验常用于常规体检普查、疾病的诊断和筛查等,因此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关系到临床疾病的确诊和治疗。

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众多,溶血是影响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常见因素,一旦发生血液样本溶血现象,生化检验指标的准确性就会发生较大偏差,进而影响疾病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为此加强血液样本溶血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积极意义。

本文选取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对比溶血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溶血对常见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溶血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随机抽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名,女性43名,年龄在21-52岁之间,平均年龄(35.2±2.5)岁,采集100名健康体检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00名健康体检者未见先天性溶血疾病,亦无其他疾病。

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 结 果
2组 实 验结 果 经分 析 统 计 : 谷 草 转 氨酶 、直 接胆 红 素 、 白蛋 白差异 极显著 ; 总蛋 白 、 腺 苷脱 氨酶 、 a — L 一岩藻糖苷 酶 、 总 胆红 素 、 B 2 一微球蛋 白 ( P< O . O 1 ) ; 血 葡萄糖 、甘油 三酯 、 脂蛋白 ( a ) 、总 汁酸 ( P< 0 . 0 5 o详 细见下表 1 。
关 键 词 :溶 血 ; 生化 检 验 ; 生化 指 标 ;影 响 中 图分 类 号 :R4 4 6 . 1 1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8 . 1 7 5
抽 血 时对 两管 血样 进行 分组 。其 中 A组 编号 为对 照组 , 随其它体 检标 本一 起送检 ; B组 编号 为实验 组立 即进行 标本
处理。
1 . 4 统计 学方法 两组 检测 数据 采用 ± 表示 ,数据 均使 用 S P S S 1 8 . 0 软
件来 进 行统 计 和分 析 ,采 用 x 来 进 行检 验 ; P< O . 0 5有 差异
M y t h i c 2 2 ) 检测血清的血红蛋白浓度判断溶血情况 ( 要求血
羔 上 直臼 > , l u g , l 1 ・ 1 ・ 4 标本组成及要求 1 ・ 1 ・ 4 ・ 1 标本 要求 要 求 对 照组 标 本 每个 生 化 指标 的检 测值 均 在 正常 范 围 内。 1 . 1 . 4 . 2 进行 统计分析的 4 0例标本组成 年龄 2 2岁 ~ 5 0岁 ,男性 3 1例 ,女性 9例 。
性统计 学意 义 。
1 . 1 . 3 标本处理及制各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研究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研究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研究[摘要] 溶血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破裂,红细胞内物质混入血清的现象。

大量实验证明溶血标本与非溶血标本在多个生化检验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别。

溶血对研究人员来说,会误导试验结果,浪费宝贵的实验样品;对临床来说,危害就更大,容易引起病情判断失误,影响病人的治疗。

因此,弄清溶血样品与正常样品重要成分含量的前后变化,是血液相关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 溶血;生化检验指标;显著差异;血清;诊断[中图分类号] r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a)-0190-021 溶血及血红细胞溶血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破裂,红细胞内物质混入血浆的现象。

由于血红细胞含红色的血红蛋白,而血清的主要成分为抗体蛋白,白蛋白,胆红素等,正常情况下呈淡黄色,发生溶血时,血清会被污染,在表观上看便是样品变红色。

血液中成分复杂,一般不能直接生化检测,而是检测血清。

血液样品通过离心,分离血液中的红细胞等,得到血清,多为淡黄色的澄清溶液。

而溶血样品离心后,由于红色的血红蛋白外逸,血清带红色。

红细胞无细胞核,细胞膜成分为磷脂,脆性强,容易破碎,无细胞器,通过糖酵解途径合成能量。

细胞内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含少量多糖,糖酵解中间物,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和多种酶。

多种因素能引起红细胞破碎,产生溶血,例如:低渗溶液,机械强力震荡、突然低温冷冻、突然解冻、过酸过碱、有机溶剂等。

2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大量实验证明溶血标本与非溶血标本在多个生化检验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别。

包括ast(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tp(总蛋白)、glu (血糖)、tbil(总胆红素)、 alb(白蛋白)等,溶血前后,这些物质的含量变化明显。

而bun 尿素氮、ca(钙)、cr(肌酐)等含量则无明显变化。

见表1。

其他一些指标如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则不确定,有些实验这些指标呈显著性差异,如何晓丽等人的实验[1]。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溶血现象的发生对于临床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方法:本次实验期间需要选取部分研究对象展开分析调查,实验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在这一时期内,从本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士中选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需要安排这些研究对象进行抽血,将每位研究对象的血压一分为二,其中一份不作任何处理,按照常规流程进行生化检验,将其纳入对照组中;另外一组血样则需要进行人为溶血处理操作后再进行生化检验,将其纳入研究组中。

分析比较两组血样的检验结果。

结果:此次实验期间,共计涉及对11项指标的测定分析,对于血糖、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等在内的7项指标加以测定发现,两组测得的平均数值水平明显存在差异性(P<0.05),但是在另外4项指标的调查比较中,乳白蛋白、肌酐等并未发现组间对比的差异性(P>0.05)。

结论:在临床领域中,生化检查的作用十分突出,借助于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但是如果需要进行检验的血样发生了溶血现象,则其可能会对多种指标造成干扰,从而不利于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所以,在进行生化检查时,我们必须注意防止溶血。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溶血反应;对照研究溶血现象在生化检验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从血样采集到分离血样的全过程中,溶血现象可能会发生于其中的任一环节,从实质性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具体指的是红细胞膜破损,进而致使其中的血红蛋白和其他物质从血液样品中释放出来,从而影响到样品的质量。

若是血样发生溶血现象,则其成分必然会发生某种变化,相应变化的产生可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检测值的偏离,进而影响临床诊断,甚至可能导致误诊、漏诊等问题发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标本溶血已经成为一类日益受重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存在众多的诱发因素,目前尚无法彻底消除溶血问题,因此,科学评估溶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的影响,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① 接触被细 菌污染的公共场所 的坐便器 、 浴盆 、 浴池 坐椅 、
毛 巾, 使用不洁卫生纸。 ②性传播 。 ③ 大量服用抗生素改变 了阴
验分析仪对试验组溶血前后 的血 液标本进行检测 。 结果 试验
组在进行 溶血后 酶 等
数据发 生明显 变化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P < O . 0 5 ) , 丙氨 酸转氨 酶无 明显 变化 , 差异不具有统计 学意义 ( 尸 > 0 . 0 5 ) 。结论
障妇 女的身心健康 , 降低发病率 , 提高健 康水平 。 广大妇女应注 重阴道疾 病的预 防 , 以减少其对正常 工作 、 生活造成不 良影 响 ;
应养成 良好 的生活 习惯 , 平 时多加强 体育锻炼 , 讲究个人卫 生 ,
勤换洗 贴身衣物。另外 , 阴道分泌 物检验 能够为阴道炎的判定
属于多种 妇科疾病 中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 引起女性生
殖道炎症 的病 原体 不外乎两大来源 , 即来 自原本寄生于阴道内 的菌群 , 或来 自外界入侵 的病原体嘲 。正常情况下 , 阴道内 以阴
道杆菌 占优势 , 还有少量厌氧菌 、 支原体及念珠菌 , 这些菌群形
生宣教工作 , 提高人们 的预 防意识 , 并定期 进行普查普治 , 以保

提供参考 , 女性如发 现 白带异 常应及时就 医检查 , 并进 行针对
性治疗。
参考文献
【 1 ] 叶应妩 , 王毓 三, 申子瑜. 全 国临床检验操作 规程 [ M 】 . 第3 版. 南京 : 东南出版社 , 2 0 0 6 : 2 5 1 . f 2 ] 李海滨 . 妇科 门诊 阴道分泌物 5 0 0 0 例临 床检验分 析忉. 中国 医药
成一种正常的生态平衡 。 但是 ,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 、 内分泌激素 发生变化 , 或外来 因素如组织损伤 、 性交 , 破 坏了阴道的生态平 衡时 , 这些 常住 的菌群会变成致 病菌 , 冲破 阴道屏障而 引起感 染。 日常清洗私处 p H值为 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 。 来 自于外界 的感染 主要是接 触被感 染 的公共 场所 的坐便 器 、 浴 盆、 浴池坐椅 、 毛 巾, 使用不洁卫生纸 , 都可 以造成感 染。 抗生素 及皮质激素等药物 的大量使用 , 且 女性 用品也存在一定的质量 隐患 , 因而导致 近年来妇科疾 病的发病率 日益上升 。在此类相 关疾病 中 , 滴虫 、 霉菌是 引起女性 生殖道感染 常见 的病 原菌之
感染也在一定范 围内存在 , 其引起的感染亦不容忽视 。阴道炎 时病原菌或寄生虫消耗 了上皮细胞 的糖原 , 阻碍 了阴道杆菌 的 酵解作用 , 阴道 p H值上升 , 阴道杆菌逐 渐减少或消失 , 导致病 原菌 大量 繁殖 , 使 阴道清洁度变差 。本组 2 1 3 9例患者的 阴道 分泌物检验结果显示在清洁度检查 中 , 阴道炎患者 的白带涂 片 大都 清洁度较差 , 以Ⅲ~ Ⅵ度为主 , 由此可见 , 病原菌 感染概率 高低 和阴道清洁程度存在一定 的关 系。因此 , 女性平 时应 注重
( 1 9 . 9 7 %) 的检 出率最高 。细菌性阴道炎 ( B V) 是 一种 由阴道加 特纳菌和一些厌 氧菌 的混合 感染 ,导致阴道 内微生态平衡 失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溶 血标本 对常规 生化 检验 结果 的影
响。 方 法 随机 选 取 健 康 人 血 液 标 本 5 0例 , 平 均 分 为对 照 组 和
科学 , 2 0 1 2 , 2 ( 1 5 ) : 1 3 1 - 1 3 3 .
【 3 】 詹立红 . 妇科 门诊阴道分泌物 临床检验分 析【 J ] . 白求恩 军医学 院学
报, 2 0 1 3 , 1 1 ( 3 ) : 2 6 5 — 2 6 6 .

临床上 以细 菌和霉 菌感染 最为常见 , 且有上升 的趋势 , 滴虫
时, 应 采取 恰 当的措 施 , 防 止 溶 血 现 象发 生 。
道的微环境 , 致病的细菌病原体大量繁殖 。 ④过度讲究卫生 , 经 常采用药用洗液来灌洗阴道 ,很容易破坏 阴道 的酸碱环境 , 导
致细菌性阴道炎 。其主要病因为阴道菌群失调 , 也可见于性接
溶血
标本 对生化检测存在 一定的影响 , 因此 , 在 制作保存 血液标 本
触传播 , 被 污染 的衣物用具 , 消毒不合 格的卫生 巾、 卫生纸 、 护 垫。 霉菌性阴道感染 8 0 %~ 9 0 %系白色念珠菌引起 , 念珠菌通常 是一种腐败物寄生菌 , 可生活在正常人体的皮肤 、 黏膜 、 消化道
毛 建 霞
( 黎川县人 民医院 , 江西 黎川 3 4 4 6 0 0 )
个人卫生 , 不滥用抗 生素 , 以降低病原 菌感染 的概率 。 对于妇科
疾病 的临床诊断而言 , 检验阴道分泌物这一项检查具有 十分重
要 的 意义 【 3 】 。
在 1 2 4 2例检 出病 原菌标本 中, 细菌性 ( 2 8 . 6 1 %) 以及 真菌
【 4 ] 谢可瓦 , 孙莎 莎. 2 7 2 8 例 阴道分泌物常规 检验与分析U ] . 医学检验 与临床 , 2 0 1 2 , 2 3 ( 1 ) : 7 6 - 7 7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9 — 0 4 )
溶血标 本 对 常规 生化 检 验 结 果 的影 响研 究
试验组。对照组的血液标本作 为参考标准 , 试验 组的血液标本
进行 溶血 试验 , 取 3支试 管 , 分 别加入 2 mL生理 盐 水 、 2 mL
供 甲液 试 品 稀 释 液 、 2 mL乙液 供 试 品 稀 释 液 , 采 用 自动 生化 实
调, 引起阴道分泌物 增多 , 白带有鱼腥 臭味及外 阴瘙痒灼 热的 综合征。 其症状为 白带增多 、 灰 白色或灰黄色有异味 , 原 因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