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男性,60岁,体重58kg,因“进食后剑 - 中华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消化内科学综合题库考点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消化内科学综合题库考点1、单选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宜静脉给予()。
A.血浆B.葡萄糖盐水C.红细胞悬液D.晶体溶液及全血E.白蛋白正确答案:B2、单选有关溃疡性结(江南博哥)肠炎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直肠和结肠的原因不明的炎性疾病B.多发生在20~50岁C.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病情较轻D.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E.炎症病变多位于黏膜下层和肌层正确答案:E3、单选男,45岁,近10天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来医院就诊。
检查:巩膜黄染,可见肝掌和数枚蜘蛛痣,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1.0cm。
化验:肝功ALT450U/L,AST510U/L、T-Bil86.5μmol/L,ALB42g/L,GLB35g/L,anti-HAV-IgM阳性,乙肝五项全为阴性。
患者1989年因外伤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输血1600ml。
对该患者当前的治疗原则应()。
A.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为主要目的B.以保肝、降酶、退黄为主要目的,恢复正常肝功能,防止重型肝炎发生C.应用免疫调节药物,以抑制甲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D.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药物治疗E.应用激素退黄正确答案:B4、单选女性,45岁。
反复上腹胀痛1年,进食后呕吐1个月,呕吐物含有宿食。
查体:贫血貌,消瘦,可闻及振水音。
患者最早出现的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的类型是()。
A.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B.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C.低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D.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E.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正确答案:A5、单选男性,40岁。
丙肝后肝硬化7年,3个月来明显消瘦,乏力,经常出现鼻出血,腹胀进行性加重,尿少。
2小时前活动后突然晕倒,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失血性休克B.原发性肝癌C.肝癌结节破裂出血D.低血糖昏迷E.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患者丙肝后肝硬化,近3个月明显消瘦,乏力,提示癌变,现出血休克,考虑为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可能性大。
病例分析题(学生)

⏹试题一患者,男,13岁。
上腹部被摩托车撞伤14小时。
右上腹及背部疼痛,伴呕吐,吐出少量咖啡样液体。
体检:上腹部偏右侧肌紧张,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余腹部未见明显的异常,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
尿正常。
X线摄片示:脊柱正常,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腹膜后组织有少量积气。
根据上述病例回答下列问题:请写出本病例可能的完整诊断及诊断依据。
治疗原则是什么?⏹试题二男性,50岁,吞咽困难3个月,目前能进食稀饭。
吞钡检查:食管中段3cm长充盈缺损,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无声嘶,心肺功能尚好。
问: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治疗原则如何?手术方式?⏹试题三女性病人,42岁,因反复上腹疼痛10余年、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2天人院,间或有畏寒、发热。
幼时有呕吐蛔虫史。
体检:神志淡漠,体温39℃,血压l75/50mmHg,P130次/分,皮肤巩膜中度感染。
上腹有压痛,反跳痛可疑,血常规示WBC 26×109/L.N 94%。
试述需作哪些进一步检查、诊断及治疗原则。
患者,男,30岁。
自5米高处跌下已2小时。
伤后有全腹痛,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弱。
血压104/70mmHg,脉率120次/分。
血红蛋白100g/L。
X线摄片显示右第9、第10肋骨骨折,右侧膈肌升高,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上述病例回答下列问题:⑴请写出本病例可能的完整诊断及诊断依据。
⑵为了协助诊断与治疗,入院后尚需做哪些必要的检查?治疗原则是什么?⏹试题五患者男性,25岁,因外伤大出血,送至医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检查发现右股动、静脉损伤出血,积极输血扩容后行右股动、静脉修补术,术程顺利,手术后共输入同型血3000ml。
术后第二天,患者自觉呼吸费力、呼吸急促,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症状无缓解。
体检肺部未发现明显异常。
(1)、最可能的诊断?(2)、诊断依据?(3)、需要什么检查明确诊断?⏹试题六患者男性,67岁,头痛20余天,恶心呕吐3天。
起病以来无发热史。
既往史有饮酒嗜好,每日饮酒约4两。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外科护理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1)_真题-无答案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外科护理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1)(总分98.81,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关于股疝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双侧发生B. 容易嵌顿C. 平时无症状,多偶然发现D. 疝块呈半球形E. 疝囊从股环、经股管向股部卵圆窝突出2.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
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为明确诊断应检查的项目包括(提示患者母亲10年前患乳腺癌死亡,患者很焦虑。
)A. 乳房钼靶X线片B. 乳房干板照相C. 乳房B型超声D. 肿物切除病理学检查E. 乳腺导管内视镜F. 蛋白水平的检测3. 患者女性,36岁。
近2年来劳动后感乏力、心悸、气促,5年前曾患风湿热。
入院查体:T36.8℃,P90次/分,BP13/9kPa。
对该患者术后抗凝治疗,错误的是A. 口服抗凝剂期间出现不适应立即停用B. 引流管拔除术后3天才可口服华法令C. 置换生物瓣者需终生抗凝治疗D. 置换机械瓣者抗凝治疗需3个月E. 长期服药患者在接受其他手术时,术前应停药2天F. 口服抗凝剂期间如出现呕吐腹泻为正常反应,无须任何处理4.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9岁,农民。
诉腰痛和间歇性跛行2年,加重1个月。
无明显外伤史,无烟酒嗜好,曾门诊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
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是:A. 硬膜外封闭治疗B. 经皮椎间盘镜髓核成形术C. 经皮穿刺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D. 腰4腰5右侧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E. 腰4腰5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F. 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5.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1岁。
从工棚摔下送医院急诊就医。
体检:T36℃,P96次/分,R24次/分,血压11/4kPa(85/30mmHg),下腹痛疼痛,局部肌肉紧张,压痛,移动时疼痛加剧,伤后排尿不出。
尿道会师复位术留置尿管的护理原则有哪些?提示:患者接受了尿道会师复位术,术后留置导尿管。
疼痛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题库版)

疼痛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题库版)1、单选女性,14岁。
右小腿酸痛2个月,进行性加重近1周,疼痛难忍,夜间尤其明显,伴发热38℃。
体格检查:右胫骨中段膨隆,压痛,局部皮温增高。
X线片显示胫骨中段骨质破坏,骨膜呈葱(江南博哥)皮样改变,诊断为尤因肉瘤。
对诊断、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X线平片B.核素骨扫描C.CTD.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E.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正确答案:E2、单选患者,女,14岁。
最近几个星期出现数次一侧"太阳穴跳痛"。
每次头痛前十几分钟都能看见眼前很多"黑点",头痛时怕光、恶心,一般两天以后才能慢慢好转,但还要浑身没劲、想睡觉两天。
为明确诊断还需对患者做的检查是()A.神经系统检查B.脑部CTC.神经系统检查,脑部CTD.神经系统检查,血常规检查E.神经系统检查,血常规检查,脑部CT正确答案:C3、单选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是()A.尤因肉瘤B.骨软骨瘤C.骨巨细胞瘤D.骨肉瘤E.纤维肉瘤正确答案:B4、单选一产妇分娩时产道出血400ml,血压100/65mmHg,Hb110g/L,因平时身体虚弱,其家属要求输血以补充营养和加快恢复体力,此时正确的处理是()A.输注全血2单位B.输注红细胞悬液2单位C.输注新鲜冷冻血浆400mlD.加强饮食营养,但不输注任何血液制品E.输注人血白蛋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患者出血400ml,血压平稳,血红蛋白基本正常,因此不主张输血。
5、单选骨软骨瘤的常见表现()A.局部肿痛明显,皮温增高B.关节部位的肿块,质中等,压痛明显C.靠近骨端的肿块,质硬,无压痛,不移动,边界清D.肢体肿块,有囊性感,可移动,边界清E.骨干可触及硬性肿块,明显红肿,多有压痛,边界不清正确答案:C6、单选成人首次胸外电击除颤的功率为()A.100JB.200JC.300JD.360JE.400J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一般首次除颤电能为200J,第2次300J,第3次360J。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中级315)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学(中级315)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胸闷、气短半年,加重一周入院。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未予重视。
近一周来症状加重,伴有轻微咳嗽,咳少量白痰,夜间不能平卧,遂来我院就诊。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否认糖尿病及冠心病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吸烟40余年,平均每日20支,饮酒偶尔。
体格检查:T 36.8℃,P 9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
神志清楚,呼吸稍促,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脏听诊心率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
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基本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6导联ST段压低0.1mv;胸部X线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EF值55%,二尖瓣轻度反流。
诊断考虑为慢性心力衰竭(CHF)。
根据以上临床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最可能是?A. 心脾两虚B. 肺肾阴虚C. 气滞血瘀D. 心肾阳虚2、针对此患者目前的症状,以下哪项中医治法最为适宜?A.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B. 温补心肾,强心利水C. 补益心脾,安神定志D.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3、在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的同时,若选用中药方剂辅助治疗,以下哪个方剂较为合适?A. 归脾汤B. 生脉散C. 真武汤D. 血府逐瘀汤【答案】1、D. 心肾阳虚2、B. 温补心肾,强心利水3、C. 真武汤以下是本题的答案汇总:1.1、D. 心肾阳虚2.2、B. 温补心肾,强心利水3.3、C. 真武汤这些答案与题目要求完全对应。
第二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王某,男,48岁,已婚,工人。
患者自述近半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餐后加重,伴有嗳气、反酸,偶有恶心,无呕吐,食欲一般。
专业实践能力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性,48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活动后气短1个月。
既往史:有长期吸烟史,每日约20支。
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小结节影。
1、根据上述病史和检查结果,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慢性支气管炎B、肺结核C、支气管扩张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针对该患者的治疗方案,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戒烟B、规律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C、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D、规律使用抗生素3、该患者若出现呼吸衰竭,以下哪项措施是最重要的?A、给予高浓度吸氧B、给予低浓度吸氧C、给予无创通气D、给予高流量吸氧第二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女,45岁,主诉右上腹痛并伴有发热一周。
病史显示患者有胆囊结石的既往史。
体检发现Murphy征阳性,体温38.5°C,心率90次/分,血压120/70mmHg。
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至12,000/µ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0%。
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壁增厚,并可见多个强回声团块伴有声影。
问题与答案:1、根据上述临床资料,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A. 急性胰腺炎B. 胆囊癌C. 急性胆囊炎D. 肝脓肿2、对于该患者的下一步治疗计划,首选应考虑哪种方式?A. 保守治疗,包括抗生素和支持疗法B. 立即进行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C. 经皮穿刺胆囊引流D.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3、如果决定对该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哪项是最适合的手术方法?A. 开放式胆囊切除术B.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 内镜下胆道探查D.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第三题案例材料:患者,男性,45岁,主诉:间断性上腹部疼痛2年,加重1周。
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间断性上腹部疼痛,多在餐后加剧,伴有恶心、食欲不振,无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
浙江外科模拟题2021年(155)_真题-无答案

浙江外科模拟题2021年(155)(总分98.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患者男性,38岁。
腹部疼痛4小时入院,患者于4小时前因大量饮酒后突发腹部疼痛,为剑突下持续性疼痛,休息后无缓解,疼痛不随体位而减轻,并伴有呕吐、腹胀,无呕血、黑便,无发热、咳嗽、气促、心悸等不适,患者既往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无外伤史、肝炎病史。
胃溃疡最常发生于A. 胃后壁B. 胃大弯C. 胃小弯D. 幽门前壁E. 幽门后壁2. 患者男性,52岁。
间歇发作上腹部疼痛15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于15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进食后可缓解,当时未予以重视,患者近1周前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伴呕吐症状,呕吐物为宿食、量多,未见血块,无黑便,无咳嗽、气促、发热,体重减轻2kg。
应予以哪些检查A. 血常规B. 腹部B超C. 胃镜D. 胃液酸度检查E. 胃液脱落细胞学检查F. 消化道钡餐G. 肿瘤标记物检查3. 患者男性,38岁。
腹部疼痛4小时入院,患者于4小时前因大量饮酒后突发腹部疼痛,为剑突下持续性疼痛,休息后无缓解,疼痛不随体位而减轻,并伴有呕吐、腹胀,无呕血、黑便,无发热、咳嗽、气促、心悸等不适,患者既往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无外伤史、肝炎病史。
胃、十二指肠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A. 穿孔B. 出血C. 幽门梗阻D. 癌变E. 多器官功能衰竭4. 患者男性,52岁。
间歇发作上腹部疼痛15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于15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进食后可缓解,当时未予以重视,患者近1周前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伴呕吐症状,呕吐物为宿食、量多,未见血块,无黑便,无咳嗽、气促、发热,体重减轻2kg。
提示,患者腹部可见胃蠕动波,上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可扪及剑突下有一包块,可闻及震水音,心肺未见异常。
消化道钡餐示胃内24h后有钡剂残留,胃镜示幽门口狭窄,肿瘤标志物(-),该患者应诊断为A. 胃癌B. 幽门梗阻C. 溃疡性穿孔D. 溃疡性出血E. 慢性胃炎F. 肠梗阻G. 肝炎5. 患者男性,52岁。
执业医师考试资料: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1(考官用)男性, 65岁。
腹胀、乏力1年, 呕血、黑便半天。
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腹胀、乏力, 未就诊。
半天来呕鲜血2次, 总量约400ml, 并黑便3次, 总量约1200克, 伴头晕、心悸。
既往9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 半年前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无药物过敏史、手术及外伤史。
查体: T36.4℃, P106次/分, R18次/分,BP102/72mmHg.神志清楚。
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可见肝掌及蜘蛛痣, 巩膜无黄染。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 心率106次/分, 率齐, 未闻及杂音。
腹部膨隆, 无压痛及反跳痛, 未触及肿块, 肝肋下未触及, 脾肋下2cm, 质地偏硬, 移动性浊音阳性, 肠鸣音活跃, 双下肢可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60g/L, WBC3.3╳109/L, N 0.62, PLT 50╳109/L.要求:一、列出初步诊断和主要诊断依据二、列出鉴别诊断的疾病和鉴别要点三、进一步做哪些检查以及临床意义四、治疗原则和措施参考答案(10分)一、列出初步诊断和主要诊断依据(2分)答: (一)初步诊断: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失血性贫血2.乙肝后肝硬化, 腹水, 脾功能亢进(二)诊断依据: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贫血:(1)呕鲜血, 黑便, 贫血貌;(2)既往乙肝病史;(3)Hb60g/L2、乙肝后肝硬化, 腹水, 脾功能亢进:(1)长期HBsAg阳性, 乏力, 腹胀;(2)肝掌及蜘蛛痣, 脾大, 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浮肿;(3)全血细胞减少。
二、列出鉴别诊断的疾病和鉴别要点(3分)答: 1.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2.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3.胃癌合并出血三、进一步做哪些检查以及临床意义(3分)答: 1.监测血常规, 便潜血, 查血型2.胃镜检查3.腹部B超或CT检查4.肝功能、肝炎病毒, 凝血功能检查5、肾功能, 电解质, 肿瘤标记物检查四、治疗原则和措施(2分)答: 1.禁食水, 卧床休息2.配血, 输血, 补充血容量,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静脉应用生长抑素, 抑酸剂4.内镜止血治疗5.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6.外科手术治疗病例分析题2(考官用)男性, 65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病人麻醉期间心肌缺血及其处理(附3例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武汉430030
陈晔凌张传汉田玉科
老年病人围术期心肌缺血并非少见,术前看似“健康”的病人术中出现心肌缺血会给麻醉带来意料之外的风险。
现报道几个病例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1 男,60岁,体重58kg,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
术前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术前心率70次/分,血压100/60mmHg,SpO298%。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调整通气参数维持P ET CO235~40mmHg,SpO2100%。
经左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4~10cmH2O)。
手术进行约1.5小时后,患者血压一度降至80/40mmHg左右,心率100~110次/分,CVP升至15cmH2O,排除手术操作、失血、麻醉药物的影响后,给予多巴胺4~6ug/(kg·min)静脉泵注,血压升至90~100/40~60mmHg,CVP 8~10cmH2O,维持至术终。
包扎伤口时患者心率突然从100次/分降至50~60次/分,心电图显示QRS波宽大,ST段明显抬高,继而转为室颤,心跳骤停。
经胸内心脏按压、电除颤等治疗后约45分钟窦性心律恢复,送至ICU,行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术后第二天病人再次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回顾术前心电图发现V1~V3呈QS型,为陈旧性心肌梗塞表现。
病例2 男,61岁,体重77.5kg,行“食管中段癌根治术”。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
术前常规检查及动态心电图均正常。
入手术室后心率70次/分,血压105/75mmHg,SpO2100%。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维持SpO2100%,P ET CO235~45mmHg,CVP8~12cmH2O。
手术进行约2小时后,心电图ST段突然显著抬高,当时心率75次/分,血压100/65mmHg,立即停止手术操作,并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mg/h静脉输注,约15分钟后ST段逐渐回到基线,继续完成手术。
病例3 男,52岁,体重59kg,因“左上肺癌”行“左肺上叶切除”。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
入院后测血压140/90mmHg,心电图提示“左室高电压”,其余检查未见异常。
入室后心率64次/分,血压130/100mmHg,SpO297%。
麻醉诱导时缓慢静注咪唑安定3mg,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8mg,丙泊酚40mg,
心率减慢至40~50次/分,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抬高,测血压为60/40mmHg,立即静注阿托品0.5mg,多巴胺4mg,待血压升至90/60mmHg以上后ST段逐渐恢复正常。
持续输注硝酸甘油1mg/h治疗。
术中剪开心包时发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呈索状硬化改变。
讨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亦称静息性心肌缺血(SMI),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被人忽略,使该类病人被混入“健康人群”中。
Erikssen等人1972~1975年间用运动核同位素心肌显像的方法检查了2014例健康人,并用冠脉造影进行确诊,发现中年男性中2.5%~10%发生SMI。
同样,无痛性心肌梗塞在临床也较常见,Framinghan 的研究提示,完全无症状的心肌梗塞在男性中占28%,女性中占35%。
老年人心肌梗塞症状不典型者较多,也容易被漏诊。
目前常用的术前检查对该类病人的检出仍有不足,动态心电图是探测SMI最为有效和常用的手段,在冠心病人中对心肌缺血诊断的特异性几乎达到100%,但敏感性仍只有55%。
因此,对中老年,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饮酒史等危险因素者,即使术前心电图正常,麻醉中也应注意心肌氧供需平衡,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尽快处理。
如本病例中出现的一过性低血压、心肌抑制、手术刺激等都可能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及时给予升压、扩冠药物并减少手术刺激可起到一定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