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武牧羊北海上》一文完成8~11题。(14分)卫律知武终不可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拓展阅读《孟子三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拓展阅读《孟子三章》含答案《孟子三章》拓展阅读(一)苏武牧羊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注释】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投靠匈奴。
②武:苏武。
③羝di:公羊。
④去:同"弆"ju ,收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白()单于(2)乃幽()武(3)与旃毛并()咽之(4)羝乳()乃得归2."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单于愈益欲降之B、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翻译划线句子(2分)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段文字表现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
表现出的骨气(用孟子的名言填空)。
\\你认为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2分)(二)慎其所处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⑤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 (选自《孔子家谱》)【注释】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化:同化,与……趋向一致。
④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⑤漆:墨漆。
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久而不闻其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故曰与善人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则商也日益增益其所不能d.与不善人居居天下之广居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翻译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翻译
原文:
苏武为汉使匈奴,为单于留,使卫律治之。
百般胁诱,武终不屈。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无饮食。
天雨雪,武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曰: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弆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
(选自《汉书·苏武传》)
译文:
苏武是汉人的使节,被单于扣留,让卫律制服他。
用尽各种方法威胁·诱惑,苏武最后都不屈服。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把他当做神,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产乳才准许苏武回国。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代表汉廷的节杖牧羊,睡着、醒着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十九年后才返回。
苏武牧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苏武牧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篇一:《苏武牧羊》文言知识点整理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编号015题………………………………………装…………………订…………………线……………………内……………………不…………………准…………………答………………扬中树人2012-2013-2高一年级语文作业纸《苏武牧羊》文言知识点整理整理:汪柳校对:李梅一、重要实词(解释加点画线词语的意思)1) 少以父任()22)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2) 稍迁至栘中厩监().3) 汉亦留之以相当()()...4)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5) 因厚赂单于().6) 答其善意().7) 置币遗单于().8) 方欲发使送武等().9)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10) 阴相与谋().11) 劫单于母阏氏归汉().12) 素与副张胜相知().13) 私候胜曰().14) 幸蒙其赏赐().15) 其一人夜亡告之().16) 虞常生得()..17)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18) 恐前语发,以状语武().19) 事如此,此必及我().20) 见犯乃死,重负国().21) 虞常果引张胜().23)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24) 武气绝,半日复息().25)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26)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27) 副有罪,当相坐().28)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29)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30) 空以身膏草野().31)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32) 乃幽武置大窖中().33) 啮雪与旃毛并咽之().34) 别其官属常惠等().35) 各置他所().36)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37) 武复穷厄()..38) 匈奴诡言武死().39) 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40) 如惠语以让单于()()..41)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42) 前以降及物故()..二、通假字(圈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2) 啮雪与旃毛并咽之()4) 前以降及物故()三、词类活用(圈出活用词语,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1)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6) 空以身膏草野()2) 惠等哭,舆归营()7) 天雨雪()3) 单于壮其节()8) 羝乳乃得归()4) 单于使使晓武()9) 武能网纺缴()5)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10)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四、古今异义(圈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4)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2) 欲因此时降武()5) 武等实在()3)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6) 始以强壮出()五、一词多义1) 并② 因厚赂单于()③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① 兄弟并为郎()④ 欲因此时降武()②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5) 会③ 并力西向()① 会论虞常()2) 嘉② 会武等至匈奴()① 武帝嘉其义()③ 乃中《经首》之会()② 嘉木异石错置()6) 益3) 论①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① 会论虞常()② 单于愈益欲降之()② 论世之事()③ 满招损,谦受益()③ 每与臣论此事()④ 增益其所不能()④ 论其刑赏()7) 置⑤ 无论魏晋()① 置币遗单于()⑥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② 乃幽武置大窖中()4) 因③ 沛公则置车骑()①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六、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类型)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及翻译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及翻译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翻译: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注释:1、卫律:指卫律,汉人,投降匈奴,单于封为丁灵王,是单于的重臣。
2、胁:胁迫(他投降)3、白:禀报。
又,《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又,《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4、降之:让苏武投降。
降,作使动用。
5、幽:囚,禁闭6、窖:地穴7、绝不饮食(sì):不给吃的喝的。
绝:断绝。
8、雨:下雨,名词作动词。
9、啮(niè):吃,嚼10、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11、羝(dī):公羊12、羝乳:公羊生小羊13、廪食不至:官方供给的粮食没有到14、弆(jǔ):收藏。
15、草实:野生的果实16、仗汉节牧羊:拄着代表汉廷的节杖放羊。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及翻译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及翻译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及翻译《苏武牧羊北海上》选自《汉书·苏武传》,下面是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翻译: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注释:1、卫律:指卫律,汉人,投降匈奴,单于封为丁灵王,是单于的`重臣。
2、胁:胁迫(他投降)3、白:禀报。
又,《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又,《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4、降之:让苏武投降。
降,作使动用。
5、幽:囚,禁闭6、窖:地穴7、绝不饮食(sì):不给吃的喝的。
绝:断绝。
8、雨:下雨,名词作动词。
9、啮(niè):吃,嚼10、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11、羝(dī):公羊12、羝乳:公羊生小羊13、廪食不至:官方供给的粮食没有到14、弆(jǔ):收藏。
15、草实:野生的果实16、仗汉节牧羊:拄着代表汉廷的节杖放羊。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及翻译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及翻译《苏武牧羊北海上》选自《汉书·苏武传》,下面是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翻译: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注释:1、卫律:指卫律,汉人,投降匈奴,单于封为丁灵王,是单于的重臣。
2、胁:胁迫(他投降)3、白:禀报。
又,《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又,《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4、降之:让苏武投降。
降,作使动用。
5、幽:囚,禁闭6、窖:地穴7、绝不饮食(sì):不给吃的`喝的。
绝:断绝。
8、雨:下雨,名词作动词。
9、啮(niè):吃,嚼10、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11、羝(dī):公羊12、羝乳:公羊生小羊13、廪食不至:官方供给的粮食没有到14、弆(jǔ):收藏。
15、草实:野生的果实16、仗汉节牧羊:拄着代表汉廷的节杖放羊。
《苏武牧羊》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苏武牧羊》节选阅读题及答案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 ”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苏武为汉使匈奴,为单于留,使卫律治之。
百般胁诱,武终不屈。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yù)雪,武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选自《汉书·苏武传》)注释1、卫律:指卫律,汉人,投降匈奴,单于封为丁灵王,是单于的重臣。
2、胁:胁迫(他投降)3、白:禀报。
又,《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又,《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4、降之:让苏武投降。
降,作使动用。
5、幽:囚,禁闭6、窖:地穴7、绝不饮食(sì):不给吃的喝的。
绝:断绝。
8、雨:下雨,名词作动词。
9、啮(niè):吃,嚼10、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11、羝(dī):公羊12、羝乳:公羊生小羊13、廪食不至:官方供给的粮食没有到14、弆(jǔ):收藏。
15、草实:野生的果实16、仗汉节牧羊:拄着代表汉廷的节杖放羊译文苏武是汉人的使节,被单于扣留,让卫律制服他。
用尽各种方法威胁诱惑,苏武最后都不屈服。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威胁他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把他当做神,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代表汉廷的节杖牧羊,睡着、醒着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苏武牧羊北海上》一文完成8~11题。
(14分)卫律知武终不可篇一:2021泰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集锦2021泰州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整理:纵亮时间:2021.05.28一、阅读《李生论善学者》,完成8-11题。
(14分)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耶?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②,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注释]①还:通“旋”,掉转身。
②年事蹉跎:年纪大了,光阴白白过去。
③炯戒:明显警戒。
译文:王生好学,但没有方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一无所得’,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跑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最忌讳的事,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①或谓君不善学 (有人) .②吾悉能志之(同“记”,记住) .③莫逾自厌 (满足) .④请铭之坐右(请让我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C )例句:其善学者所应有耶(难道).A.其船背稍夷(那).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C.其真无马邪(难道).D.其业有不精(他们的).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君/ 但志之 /而不思之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答:如果不这样,等到年纪大了,光阴白白过去,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然、迨、虽、改励译对即可)(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其、势、犬牙、可译对即可)11、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做一个“善学者”?(2分)答:①学习时应不断思考。
②不耻下问。
③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14分)延徽,幽州人。
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①!宜礼而用之。
”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
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
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
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亡奔晋阳。
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
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
德明问所之,延徽曰:”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
”契丹主待之益厚。
【注释】①牧圉(yǔ):到牧场中放牧。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延徽亡奔晋阳②当复诣契丹耳③向者何往④契丹主待之...益厚.(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德明问所之.A.是吾剑之所从坠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跪而拾之以归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
(2分)(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分11.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两点)(2分)(三) 阅读《苏武牧羊北海上》一文,完成8~11题。
(14分)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于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①,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弆②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收藏。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单于愈益②与毡毛并咽之() ..③使牧羝 () .④卧起操持(.⑵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 )(2分)ACD9.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分)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4分)⑴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弆草实而食之。
⑵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第8—11题。
(14分)备①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②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③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④,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⑤,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⑥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⑦天所以资将军。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⑧,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⑨,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戎越⑩,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司马光《隆中对》)【注】①备:指刘备。
②屏:命人避开。
③信:通“伸”,伸张。
④猖蹶:颠覆,失败。
⑤附:归附。
⑥图:谋取。
⑦殆:大概。
⑧存恤:爱惜。
⑨帝室之胄:皇室的后代。
⑩戎:我国古代中原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一。
越:我国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 凡三往,乃见(总共,共).②孤不度德量力(估计).③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的确)④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地)..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B例句:国险而民附A.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B.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C.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D.面山而居(《愚公移山》)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此 / 可以为援 / 而不可图也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篇二:《苏武牧羊》阅读答案苏武牧羊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白单于(2)乃幽武(3)与旃毛并咽之(4)羝乳乃得归22.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单于愈益欲降之B、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3.翻译划线句子(2分)24.这段文字表现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
表现出的骨气(用孟子的名言填空)。
(2分)参考答案:22、(1)报告、禀告(2)囚禁(3)一起(4)喂奶/产子/产奶/哺乳23、D24、苏武手持汉节放羊,由于每天从早到晚的把握,节毛都落尽了。
25、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篇三:《苏武牧羊》文言知识点整理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编号015题………………………………………装…………………订…………………线……………………内……………………不…………………准…………………答………………扬中树人2021-2021-2高一年级语文作业纸《苏武牧羊》文言知识点整理整理:汪柳校对:李梅一、重要实词(解释加点画线词语的意思)1) 少以父任()22)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2) 稍迁至栘中厩监().3) 汉亦留之以相当()()...4)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5) 因厚赂单于().6) 答其善意().7) 置币遗单于().8) 方欲发使送武等().9)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10) 阴相与谋().11) 劫单于母阏氏归汉().12) 素与副张胜相知().13) 私候胜曰().14) 幸蒙其赏赐().15) 其一人夜亡告之().16) 虞常生得()..17)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18) 恐前语发,以状语武().19) 事如此,此必及我().20) 见犯乃死,重负国().21) 虞常果引张胜().23)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24) 武气绝,半日复息().25)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26)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27) 副有罪,当相坐().28)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29)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30) 空以身膏草野().31)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32) 乃幽武置大窖中().33) 啮雪与旃毛并咽之().34) 别其官属常惠等().35) 各置他所().36)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37) 武复穷厄()..38) 匈奴诡言武死().39) 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40) 如惠语以让单于()()..41)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42) 前以降及物故()..二、通假字(圈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2) 啮雪与旃毛并咽之()4) 前以降及物故()三、词类活用(圈出活用词语,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1)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6) 空以身膏草野()2) 惠等哭,舆归营()7) 天雨雪()3) 单于壮其节()8) 羝乳乃得归()4) 单于使使晓武()9) 武能网纺缴()5)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10)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四、古今异义(圈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4)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2) 欲因此时降武()5) 武等实在()3)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6) 始以强壮出()五、一词多义 1) 并② 因厚赂单于()③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① 兄弟并为郎()④ 欲因此时降武()②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5) 会③ 并力西向()① 会论虞常()2) 嘉② 会武等至匈奴()① 武帝嘉其义()③ 乃中《经首》之会()② 嘉木异石错置()6) 益3) 论①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① 会论虞常()② 单于愈益欲降之()② 论世之事()③ 满招损,谦受益()③ 每与臣论此事()④ 增益其所不能()④ 论其刑赏()7) 置⑤ 无论魏晋()① 置币遗单于()⑥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② 乃幽武置大窖中()4) 因③ 沛公则置车骑()①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六、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类型)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