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15级海洋工程与技术黄嘉荣

内容概论:本文就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现状,趋势与前景进行分析与探究,了解到我国的海洋工程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未来的发展空间。

海洋工程,从广义上说,所有涉及货与海洋环境有关的工程都可以归入海洋工程研究的范围,如我们经常谈论的海洋平台,系泊系统,海底管线以及其她开发海洋资源的设备与工程建筑,如海浪能源转换系统之类的。海洋工程研究范围有海洋环境动力学,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研究,海上施工技术,以及大部分的船舶工程。

海洋工程,从其所指的建筑物角度来瞧,实际上包括了两类建筑物:沿岸结构物与近海建筑物。

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现状。

1、我国海洋石油工程。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海域辽阔,海安县长达18000多公里,海域面积472、2万平方公里,大陆架为130多平方公里,由于中国沿海大陆架就是世界上最后一批面积大,易于开采而尚未勘探开发的地区之一,而且水深在120m以内的水域占很大一部分,作业条件优于北海油田(其水深在

100m~300m),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注目1979年以来,经过我国政府批准,利用外资,

同国外联合开发,已经先后与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石油公司签订了在渤海,南海的北部湾,莺歌海,珠江口盆地的合作勘探开发合同。我国目前的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1、我国近海石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如渤海油田的近岸滩涂地区。2、原有性质特殊,轻,中,重三种油质中,中质与重质油储量可能会多一些。3、国际油价起伏不定,不时处于疲乏状态。4、海况条件比中东等地区差,台风,海冰,地震影响较大。另外,较于其它英,美发达国家,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正处于落后的阶段,表现在平台设计,平台材料,平台设备及仪器仪表系统,平台的制作工艺,海上施工安装等方面。

我国海洋工业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最早的海洋石油开发起步于渤海湾地区,该地区典型水深约为20m。到了80年代末期,在南中国海的联合勘探与生产开始在100m左右水深的范围内进行。现在我国也准备加快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但这一海域水深在500~2000m,而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在这样水深海

域进行油气勘探与生产的技术,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深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鉴于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参与,投入大量资金,共同研究深海海洋油气开发技术。目前,中石油已获批准在南中国海12万km2 的海域勘探与开发油气资源,并以辽河油田与大港油田为基地成立了海洋石油工程公司。中海油也已获批准在南中国海7万多km2的海域勘探与开发油气资源,并且已有8个区块开始向全球招商,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另外,其子公司中海油服股份公司也投入巨资开始建造122m(400ft)深水钻井平台,并正积极准备建造1500m作业水深的半潜式平台。中国石化集团根据国家把东海

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摆在优先考虑位置的战略部署,计划在2010年前投资240亿元,加快中国东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到2010年累计将在东海西湖凹陷油气富集带部署90多口探井,累计拿到天然气探明储量4000亿~4200亿m3,达到年产天然气80亿~100亿m3的目标,满足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结构

优化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2、海洋工程的研究成果与发展

近几年围绕着海洋石油生产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我国工程界积极组织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在环境、载荷、结构、检验、维修工艺以及海洋工程设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海洋石油的开采技术已有很大提高,开采的范围也逐渐从浅海向深海发展,并正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1、深海石油平台技术的研究深海石油平台的设计、建造及相关技术就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了解与掌握国外深海平台的建造与使用情况,探讨国外深海平台设计与使用中积累的经验,对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深水开采,钢质导管架平台的造价会随水深增加而急剧增长,以致在经济上不可行。这就促使在深海开发中使用新的结构形式,如混凝土结构与浮式结构。典型的浮式结构就是FPSO、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平台(TLP)与SPAR平台。目前,我国海洋工程界对FPSO与半潜式平台的了解较多,技术也相对成熟。而对TLP与SPAR平台却了解较少,也没有设计、建造与使用的经验。因此,目前的研究重点将就是TLP与SPAR平台,研究的项目主要有:(1)平台的环境载荷计算及

环境参数选取;(2)平台的稳定性与运动;(3)平台的结构强度与有限元技术;(4)平台的结构疲劳强度与断裂;(5)平台的检验技术等。

2、推动风险分析与综合安全评估技术在生产及检验中的应用海洋平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所处的海洋环境十分复杂与恶劣,风、海浪、海流、海冰与潮汐时时作用于结构,同时还受到地震作用的威胁。在此环境条件下,环境腐蚀、海生物附着、地基土冲刷与基础动力软化、材料老化、构件缺陷与机械损伤以及疲劳与损伤累积等因素,都将导致平台结构构件与整体抗力的衰减,影响结构的服役安全度与耐久性。另外,操作不当、管理不当等人为因素也直接影响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性。随着对海洋平台复杂性的深入了解,越来越认识到海洋结构物结构性与系统性的风险分析的必要性。历史上曾有多次海洋平台的事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与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1965年英国北海的/海

上钻石0号钻井平台支柱拉杆脆性断裂导致平台沉没;1968年/罗兰角

0(Rowland horn)号钻井平台事故;1969年我国渤海2号平台被海冰推倒,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1997年渤海4号烽火平台倒毁;1980年北海

Ekofisk油田的AlexanderLKielland号五腿钻井平台发生倾覆,导致122人死亡;以及2001年巴西油田的P-36平台发生倾覆。这些惨痛的教训给海洋资源开发以很大的警示,同时也促使国内外石油部门更加努力研究海洋平台安全管理的关键科学问题。

3、老龄平台的延寿评估与检验技术目前随着海上油汽田开发的继续,以及地质勘探初期的不确定性,一些导管架平台在到达设计寿命后,由于边际油田的

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15级海洋工程与技术黄嘉荣 内容概论:本文就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现状,趋势与前景进行分析与探究,了解到我国的海洋工程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未来的发展空间。 海洋工程,从广义上说,所有涉及货与海洋环境有关的工程都可以归入海洋工程研究的范围,如我们经常谈论的海洋平台,系泊系统,海底管线以及其她开发海洋资源的设备与工程建筑,如海浪能源转换系统之类的。海洋工程研究范围有海洋环境动力学,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研究,海上施工技术,以及大部分的船舶工程。 海洋工程,从其所指的建筑物角度来瞧,实际上包括了两类建筑物:沿岸结构物与近海建筑物。 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现状。 1、我国海洋石油工程。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海域辽阔,海安县长达18000多公里,海域面积472、2万平方公里,大陆架为130多平方公里,由于中国沿海大陆架就是世界上最后一批面积大,易于开采而尚未勘探开发的地区之一,而且水深在120m以内的水域占很大一部分,作业条件优于北海油田(其水深在 100m~300m),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注目1979年以来,经过我国政府批准,利用外资,

同国外联合开发,已经先后与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石油公司签订了在渤海,南海的北部湾,莺歌海,珠江口盆地的合作勘探开发合同。我国目前的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1、我国近海石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如渤海油田的近岸滩涂地区。2、原有性质特殊,轻,中,重三种油质中,中质与重质油储量可能会多一些。3、国际油价起伏不定,不时处于疲乏状态。4、海况条件比中东等地区差,台风,海冰,地震影响较大。另外,较于其它英,美发达国家,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正处于落后的阶段,表现在平台设计,平台材料,平台设备及仪器仪表系统,平台的制作工艺,海上施工安装等方面。 我国海洋工业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最早的海洋石油开发起步于渤海湾地区,该地区典型水深约为20m。到了80年代末期,在南中国海的联合勘探与生产开始在100m左右水深的范围内进行。现在我国也准备加快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但这一海域水深在500~2000m,而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在这样水深海 域进行油气勘探与生产的技术,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深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鉴于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参与,投入大量资金,共同研究深海海洋油气开发技术。目前,中石油已获批准在南中国海12万km2 的海域勘探与开发油气资源,并以辽河油田与大港油田为基地成立了海洋石油工程公司。中海油也已获批准在南中国海7万多km2的海域勘探与开发油气资源,并且已有8个区块开始向全球招商,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另外,其子公司中海油服股份公司也投入巨资开始建造122m(400ft)深水钻井平台,并正积极准备建造1500m作业水深的半潜式平台。中国石化集团根据国家把东海

道路工程概论论文

----------关于公路养护方面的浅谈 近些年来,一直在求学的路上奔跑着,这学期学到了道路工程,在我还未学这个时候,经常看到高速公路等很多重要的国家公路总是出现多次整修的情况,而且总是在重新维护,频率很大,就一直在想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公路的完整保持的时间更长一点,前些时间在中国期刊网上看到一些比较好的方法! 【摘要】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养护的发展越来越 重要,但由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达到一定 程度后会影响汽车的行驶速度、旅行时间、行驶安全性和道路运输费 用。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就出现 了一些关于道路养护的法规。 【公路的现状和养护重要性】 随着我们进入了21世纪,经济也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迅猛的发展,当然一切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都是货物的流通,可以说没有货物的流通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存在,货物流通靠的又是什么呢?显然是运输,而制约运输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道路的状况! 一直记得很久以前就在喊得一句口号“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到现在都没有过期,经济发展就在在证明着这个口号.也充分告诉了我们公路的重要性。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养护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由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近2O年来交通量及重型车辆显著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加之2O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公路工程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等方面形成一些缺陷,导致公路在使用中期的使用功能表现较差。在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道路路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表面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破损现象。这些破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严重。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汽车的行驶速度、旅行时间、行驶安全性和道路运输费用。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实现公路工程的预期使用寿命和功能,就必须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 国家在《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到:“实现养护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公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推广实用性的公路数据库,并实际应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实现公路信息化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可见,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已经被提高到了发展纲要的位置。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公路网的逐步形成,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公路现代化养护管理的需求,对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养护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保证。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公路养护信息化! 【公路养护信息化】 目前,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养护管理系统的应用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创新的标准之一。很多企业已经进行了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且使用了养护管理系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应用效果来看,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相对独立,信息难以共享;信息化需求不清,方案不能体现业务管理流程;设计思想落后,不能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技术落后,无扩展空间;基于这些内容,根据目前高速公路公司管理的特点以及养护业务的规范和标准。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是依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养护管理业务流程、养护技术标准和规范,参考国内典型的高

耕作学论文

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摘要:我国农业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内涵式增长道路,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节水型旱作农业和节水型生态农业转变。针对以上内容,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节水农业的概念与发展现状,以及针对关键技术和重点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节水农业旱地农业科技发展创新现代农业 进入21世纪后,食物需求不断增加、环境日渐恶化、人口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保护环境协调发展、满足食物需求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问题。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1/3。在14亿hm2耕地中,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旱地占80%。随着人口剧增,农产品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全球性食物安全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峻。人们的焦点聚集到如何解决由于全球性人增地减矛盾和区域性淡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而引起的食物生产能力下降等问题。 我国是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地区总面积为455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47%,随着我国战略重点逐步向西部转移,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而我国的农业又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得73、4%,生产效率不足1、0kg/m3、我国农业每年缺水约300亿m3,农业用水危机不断加剧,农业生产要向高产稳产方向发展,而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降水少、气温低、土壤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活贫困。二是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大量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蚕蚀耕地,土石山区耕层变簿,黄土高原被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加剧了——旱、薄、粗、穷——的局面。所以必须发展以充分利用有限降水为中心的节水灌溉和旱地农田节水保水技术。 一、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 节水农业即充分利用降水和可用的水资源,采用水利和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 节水灌溉农业系统,从水源到形成作物的干物质,要经过降水、地上水、地下水、土壤水、植物水——五水——转化过程.降水可直接成为土壤水,其他如井水(地下水)或渠水(地上水)都要通过输水一配水一灌水成为土壤水,土壤水一部分蒸发进入大气,成为非生产性的水分散失,另一部分为根系吸收,成为植物水,它再经过蒸腾和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旱地农业除没有输水、配水和灌水,其他都一样. 节水农业的任务就是探讨每一个过程的节水措施,以挖掘其潜力,这些措施可概括为合理利用水资源、节水工程措施、节水管理措施和节水农业措施,前三者可提高水的利用率,后者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最后达到节水高产优质高效. 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及可能的创新领域 随着全球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许多国家都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总体表现为:一是在节水目标上趋向多元化,追求节水、增产、节能、节肥、节地、省工、高效等综合目标;二是在节水技术上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各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的明显特征,各种节水技术措施趋于向集成化发展,单一的节水技术已难以满足目标多元化的需求;三是在节水效果上更加关注农业节水对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作用,重视节水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密切结合。

工程造价论文题目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国内外工程造价构成研究 2.浅谈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异同 3.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4.如何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 5.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研究 6.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法研究 7.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研究 8.浅谈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 9.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研究 10.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11.建设工程索赔研究 1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3.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研究 14.浅谈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15.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研究 16.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7.项目资金筹措的渠道与方式研究 18.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研究 19.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施工过程中风险分担研究 20.浅谈工程地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1.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22.浅谈建筑工程合同价款的确定与调整 23.浅谈用价值工程原理控制工程成本 24.建设工程纠纷的处理研究 25.建设工程违约责任分析 26.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后如何进行工程报价 27.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 28.浅谈投标报价策略及报价技巧 29.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30.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1.注重工程结算提高索赔意识 32.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制度的认识 33.编制预结算过程中几个疑难问题之我见34.运用预算电算化软件的一些体会 35.工程量清单与无标底招标的一些思考 36.浅谈工程项目内部成本控制及措施 37.对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38.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39.如何进行项目成本管理 40.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 41.项目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对策 42.工程项目承包管理特点初探 43.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趋势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的点滴认识 关键字: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理工大学认识 一、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概况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为水上交通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军部队提供各类装备和进行海洋工程设计建造,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程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船舶制造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工程建设是我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一。作为新世纪高新技术之一的海洋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对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认识 现有办学基础:我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创建于1946年,学科历史文化悠久,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海洋工程结构、水上运动装备工程和流体力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85年被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TTC)接受为成员单位,1996年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批准为交通部重点学科,2000年批准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点是国内同类学科整体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是我国内河船舶研究的主要力量,是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具实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2001年,本学科“高性能船舶及其关键技术”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7年,本学科“高性能船舶设计制造关键技术”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0年来培养了大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人已成为工程与研究单位的技术骨干与优秀管理者。 师资力量: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5人,教授占32.6%、副教授占34.9%。具有博士学位16人,达到55.2%;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达到100%,国家级专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本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术梯队,梯队成员的年龄、职称、学历、学位等结构更趋合理,研究方向明确,配备了相应研究方向的责任人。良好的教风与师德是培养高水平学生的基础,是办学的生命线。本专业教师教学态度严教风谨,为人师表,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实验室设施:1)各类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交通学院实验中心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平台” ,包括船舶性能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和造船工艺实验室。拥有实验室用房5392平方米,所拥有的仪器设备360余台套,总价值2600余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先进大型仪器设备11台套。同时配备专职实验人员15人,高级工程师5人,完全满足本专业全部专业课程的实验要求。2)实验室利用率高通过不断强化实验教学环节,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凡与理论教学课程匹配的实验均已开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依托实验中心进行。目前,实验中心正在积极推进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和创新实验。 三、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1专业概况:该学科为交通部重点学科,具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包括船舶及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计算机船舶应用工程、造船技术与管理、船舶运用工程、四个专业方向。现有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实验室和船舶工程设计研究所、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所和造船设备及其自动化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设有交通部内河船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大型深浅两用拖曳水池、深浅两用操纵水池、循环水槽、风洞等齐全的先进

车辆工程概论论文

车辆工程概论 ——期末论文 题目:汽车电子的时代使命和研究方向 姓名:周驰(1352153) 摘要:在当今的数字时代,电子便成为了潮流领导者,汽车方 面也不例外,汽车电子是更是象征着汽车的进步与革新。汽车 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 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 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 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这也是我最倾向于的研究方向,汽车 的电子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潮流。 一.汽车的历史 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在几年之后,法陆军工程师古诺制作出了第一辆蒸汽汽车,即蒸汽机驱动的汽车。之后的汽车一直都只是在此基础上稍作改进。直至1838年,英国 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这是也汽车工业的一次伟大进步,从此汽车走向了内燃机时代。虽然在此之前有过蓄电池驱动的汽车,但并没有很好的发展。以内燃机驱动为原型的汽车才真正代表了一个时 代,1860年,法国工程师莱诺制成了了第一部用电火花点燃煤气的煤气 机。1862,他研制出了二冲程内燃机,之后便出现了四冲程内燃机。1886年,卡尔本茨成功研制三轮汽车,这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现代汽车的开始。

同年,戴姆勒也成功研制出第一辆四轮汽车。至此,汽车工业在西方蓬勃发展,随后在汽车的外形,发动机,能源,电子配置等方面都有着不断进步,直至今日。毋庸置疑,在当今的数字时代,电子便成为了潮流领导者,汽车方面也不例外,汽车电子是更是象征着汽车的进步与革新。 二.汽车电子技术的时代 如果说整车是骨骼,发动机是心脏,空气动力学是外表,新能源是血液,汽车实验是机体的调整,营销是舞台。那么汽车电子好比是汽车的神经,控制着汽车的一举一动,如今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 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这也是我最倾向于的研究方向,汽车的电子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潮流,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辆车上电子装置在整个 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汽车电子的成本也占 到了车辆总成本的绝大部分。 三.汽车电子的类别 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划分,可以把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它们包括汽车信息系统 (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 网设备等。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湛江霞宝工业城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与赔偿制度研究 海洋大气卫星遥感数据管理与共享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海洋波浪的动态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海洋环境监测和信息系统规范化设计

船舶溢油对海洋生态损害评估研究 中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 长江口附近海域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黄河三角洲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海洋地质灾害研究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大连沿海公众海洋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妊娠妇女进食海洋鱼类情况对其机体Hg暴露的影响 海洋类高校定位问题研究 海洋工程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及其在埕岛油田的应用研究 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面局研究:理论、现实、对策 海洋船舶类复杂产品供应链协作机制研究 基于ArcEngine的海洋浮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株海洋细菌的多相分类研究 An Ecocritical Study of John Steinbeck's the Grapes of Wrath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热应激蛋白及相关蛋白的cDNA克隆与原核表达 海洋平台舱室通风系统进气滤清器性能研究 基于ArcGIS Engine的南海海洋动力环境应用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现面向海洋机器人的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 实时海洋浮游生物目标智能识别系统设计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我们周围的大海》 基于ARM内核μC/OS-Ⅱ操作系统的15ppm舱底水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四角蛤蜊多糖材料学特性及其药物微载体研究 OPC技术在海洋环境观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海洋王公司核心员工激励体系改进研究 海洋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及其对微藻生长影响初探 具有实时通信功能的新型海洋观测浮标的结构优化与控制系统研究 导管架平台结构构件可靠度的生活质量指标优化决策 温州创业文化和硅谷创业文化的社会交际模式的比较研究

工程管理论文选题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各位同学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另外选题,原则是必须与专业相关并征得老师的同意) 论文参考题目 论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论工程造价的审核 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建设单位的投资控制 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论工程质量失控原因及质量控制管理 论工程施工过程中综合危害的防治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与技巧 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论施工过程合同的管理 论建设项目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方法探析 试论合理控制我国工程价格的途径 对我国工程价格实行“量价分离”的探讨论我国工程索赔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论我国工程招标投标制的完善 论工程招标的优化方法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探讨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方法 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探讨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方法探讨 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谈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施工企业安全控制管理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造价控制 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市场劳务分包现状分析及对策 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研究 工程项目概预算与工程量清单报价比较分析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模式选择比较分析浅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及控制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中监理的作用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风险与管理 房地产企业的品牌策略 谈房地产业诚信营销体系的构建 对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探讨 投资项目后评估在投资中的地位探讨 对我国工程价格实行“量价分离”的探讨“量价分离”给工程建设带来的问题研究投标报价方法的优化设计 建筑工程投标估价方法探讨及其程序设计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探讨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建设项目的分包与总包研究 关于中国建设项目总承包发包模式的研究建设项目分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保险的研究 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全过程投资控制在项目建设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

海洋工程导论论文

我国潜水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以蛟龙号为例 关键词:蛟龙号安全可靠深海动力水深通信声纳作业系统信息自动化 摘要:潜水器是指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活动深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并可以作为潜水员活动的水下作业基地。本文以蛟龙号为例,阐述了我国潜水器现有的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潜水器在海洋调查研究中具有相当广泛的使用范围和能力,除了能直接进行某些水下工程、救捞作业之外,还能从事各种学科的海洋调查研究工作,如观察海中和海底生物,测绘海底地形地貌,采集海底底质和生物标本等。[1] 潜水器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可以获得更具体、更详尽、更精确的资料,完成水面船只无法胜任的调查研究任务。潜水器的应用还获得了一些近代海洋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例如,美国在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断层的2 0 00米深的海底,使用潜水器发现了从海底喷出的岩浆,并在这个海底火山口处发现了“温泉”和我们从未见过的生物。[2] 因此,近年来潜水器在海洋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也在逐渐加强。 我国在这一方面也不甘落后,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就算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得研制,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2012年间分别完成了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级的海上试验任务。内容包括海上试验的基本情况、海试取得的主要技术和应用成果、海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及处理情况。[3] 1潜水器现状 1.1. 安全可靠性技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需要的是安全可靠性。在借鉴国外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通过采用“冗余设计”、“下得去,上得来”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应急自救手段,包括可弃压载抛载机构、主蓄电池箱抛弃机构、纵倾调节水银的抛弃、机械手抛弃机构、压载水箱排水、应急浮标、采样篮抛弃装置等。[4] 1.2.高能量密度的深海动力技术 经过反复调研和技术论证,在7000m载人潜水器上最终决定采用充油式银锌电池作为电源。为了减轻潜水器的重量,并且考虑到安全的因素,蛟龙号采用滤膜和气帽等创新技术,把银锌蓄电池采用充油的方式放在蓄电池箱内,通过反复的压力筒试验,使银锌蓄电池组的析气量最终小于0.1ml/Ah,确保了蓄电池组在供电时不会产生大量氢气而导致危险,保证潜水器的安全。[5] 1.3.信息与自动化系统技术 在7000m 载人潜水器研制过程中,蛟龙号强调了“人”即潜水器的驾驶员和乘员的因素,且在“机”的设计方面,强调了信息的综合集成和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尽量降低舱内驾驶员和乘员的工作量。同时也确保载人舱内的温度、湿度、舱压、氧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噪声、有害气体等,载人舱外的海面、风、浪、流、深水压力、海底等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了将人、机与整个客观环境联系在一起考虑的新理念,把人、机、环境看作是一个系

农业工程学报英文摘要最新要求

《农业工程学报》加强论文英文信息的相关要求 通过国内各大数据库,本刊数据已连接到众多国际数据库平台,且被E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国际展示度不断加大,作者与编辑部经常收到国外读者来信索要详尽的论文英文内容。为进一步提升本刊的国际展示度和影响力,促使本刊数据被更多的国际知名检索机构收录,更好地传播作者的研究成果并增强对英文读者的服务能力,现拟加强论文英文信息,对于新投稿件,要求作者撰写详细的英文摘要并对图表中的有关列项用英文翻译。具体要求如下: 1)撰写英文摘要时,要避免过于笼统的一般论述。要尽量具体地阐述研究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给读者提供清晰的思路,使英文摘要的论述言之有物、有根有据,使读者对论文的研究工作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也可在英文摘要中简要概括论文的研究背景。明确论文成果的贡献,突出研究的创新、独到之处。 2)英文摘要不宜由中文摘要直接翻译。中文摘要要求简洁明了,英文摘要需比中文摘要撰写的更加详细,能够单独地向英文读者提供更加具体的论文信息,特别是有关方法和结果的部分,英文摘要字数原则上应不少于500个单词。 3)研究方法指作者的主要研究过程及采用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包括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设备、仪器仪表或软硬件设计等。作者应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具体过程、变化规律、有效措施等,对新技术手段应清楚描述其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及所达到的精度和误差等。 4)研究结果是摘要最重要的部分。结果部分应富有信息性,可以是试验所获得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分析及研究所得到的关系式,也可以是理论性成果,还可以是所关注的相关关系、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与结果,以及设计与测试中得到的效果和性能等。 5)图表题名(包括子图名称)应简短确切,且含中英文对照。另外,表头、图中坐标名称、图例名称、以及表注和图注等内容均应有中英文对照。中英文内容要求一致,且英文翻译必须准确。 6)英文摘要的撰写与图表中的英文翻译务求准确无误,可由海外专家或英文基础好的同行国内专家对论文中的英文信息把关、润色。 本要求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 2012.9.3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毕业论文题目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 造毕业论文题目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二、论文参考题目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海洋船舶业结构安全评价研究 知识工程应用于船舶结构设计的研究 江苏船舶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研究 船舶结构规范法设计软件开发 船舶结构振动传递规律的工程预报及抑制 碰撞载荷作用下船舶舷侧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

工程船舶参数化设计与结构分析 含裂纹损伤船舶结构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船舶结构声学设计技术及噪声预报研究 CATIA船舶结构设计模型与有限元模型数据转换 基于船舶结构安全的工艺残余应力研究 船舶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环境激励下船舶结构模态分析实验与理论研究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船舶航向控制研究 基于HHT方法船舶结构运行模态参数识别 船舶结构有限元分析自动加载技术研究 环境激励下的船舶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船舶搁浅对结构损伤的数值分析研究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船舶结构轻量化研究 基于结构极限承载的船舶触礁研究 船舶制造非结构化基础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船舶结构长期监测方法 营运船舶结构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考虑晃荡影响的船舶结构碰撞性能研究 船舶智能结构控制数值模拟的NASTRAN开发与应用初步研究基于动态刚度阵法的船舶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基于断裂力学的船舶加筋板结构低周疲劳研究 基于响应面法的船舶结构轻量化研究 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船舶结构优化 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的船舶航向控制的研究 船舶结构分析中网格划分技术及应用 基于数据挖掘和代理模型技术的船舶板架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船舶结构砰击响应控制方法研究 船舶结构疲劳寿命虚拟测试技术研究 船舶结构强度虚拟测试技术研究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论文金老师特别提醒】以下题目均为示例题目,供大家写作参考使用。因为已经在互联网公开,为了避免重复和抄袭,写作时最好能稍加改动,比如换个写作方向或者换个研究对象,都是可行的。论文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与我一起交流探讨(见尾部)。 二、论文参考题目 试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如何让从业人员更乐于接受安全管理 精细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 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挑战与对策思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分析 探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魏家峁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管理 强化校园综治安全管理 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采油厂安全管理文化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探究责任心和执行力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试论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英国建筑安全管理实践之研究与借鉴 采油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之我见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新体系的探讨安全管理“八法”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 LGD危险品安全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 房地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探讨 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试论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安全管理重在提升安全素质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应用 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刍议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思考 安全管理对现代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浅议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浅谈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 新时期构建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 热电厂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工程导论结课论文

工程导论结课论文 摘要:通过学习工程导论这门学科,自己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解及自我感悟 关键词:当今形势能力自我感悟 引言:当今世界 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信息技术列为21世纪发展战略计划的首位。然而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强大支柱的。因此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是现在热门的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 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子行业的发展一日千里。现在 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 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 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 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等 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 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使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是这样一个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我们专业主要的课程有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离散数学 大学物理 信号与系统、英语、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C语言、Java基础设计、电子CAD、高频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技术、数字信号处理 DSP 技术、操作系统 Linux 、微机原理等课程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ARM嵌入式系统 自动控制 传感器技术与工程应用等。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电子信息工程 信号与信息的处理 专业的高级工程师。目前 我还没有学习电子信息工程 信号与信息的处理 专业的知识 但是 我会利用好课余时间提前学好有关的专业知识 以备设计电子作品时使用。社会需要的是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学科高级专业人才 同时 我的英语不是很好 这也是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所以 我必须更加努力 让自己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以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3 系统地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 具有电子线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 6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7 掌握英语 能阅读本专业英文书籍 并有一定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 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 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 如网络游戏等。目前 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 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而且薪金很高。我们

《农业工程学报》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 单击此处输入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 作者A1,2,作者B2,作者C3 (1.单位名1,城市名1 邮政编码1 ; 2.单位名2,城市名2 邮政编码2; 3.单位名3,城市名3 邮政编码 3) 摘要:在此处输入中文摘要,篇幅为200~300字。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缩略语。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综述性、评论性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要求论述简明、逻辑性强、尽量用短句。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并请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关键词:词1;词2;词3(不多于5个,选词应规范,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 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分类法》标注 0引言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内容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不超过5个)、正文、参考文献。另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给出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及基金项目名称与批准号等信息。* 1标题1 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一般不用副题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1.1标题1.1 1.1.1标题1.1.1 下接正文。页码采用A4纸型纵向排列。文字大小规定如下:摘要、图名、表名、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正文中除标题外均为五号字,标题见样例。中文均采用宋体,西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文中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三级编序,且一律左顶格排版。一级标题形如0,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排序。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题、表题应附相应的中、英文名。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 项目基金: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Ema il: 通讯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Ema il:标目、标值须写清。标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表1 中文表题居中(表随文出现) Table 1 Table title in English (be placed at the center) 基本要求表中文字中文采用6号宋体,西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物理量和计算单位 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 国际标准。 注:表注采用6号宋体 公式主体居中,编号右对齐,如下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 x x K K K K x x C C C C x x M M M M g g g22 21 12 11 22 21 12 11 22 21 12 11 (1)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doc

题目: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分析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2016 年 4 月24日

院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专业建筑工程管理 年级 13建工学号姓名何强 学习中心指导教师 题目 指导教师 评语 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 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 评语 评阅人(签章) 成绩 答辩组组长(签章) 年月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发题日期:2016 年4月22 日完成日期:2016 年5 月30 日 题目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分析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长期以来,我们普遍把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重心放在建设的实施阶段——施工 图预算、决算的审核上。要完整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取得投资效益的最优化,还必须在项目决策阶段、 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控制。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第一步:在全面掌握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着手收集资料,拟定该论文大纲; 第二步:依据指导老师修改后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 第三步: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 第四步:依据老师的指导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10 周) 第一部分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理解( 2 周) 第二部分确定题目,拟定设计大纲( 3 周) 第三部分撰写论文,修改( 3 周) 第四部分定稿, ( 2 周) 第五部分( 周) 评阅或答辩( 周) 4、参考文献 [1] 左小德项目投资管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2] 彭烨.关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 [3] 林国胜.关于工程造价目标过程控制的思考.基建优化,2010,26(2). [4] 周桂荣.惠恩才编著.成功项目管理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刘伊生编著.建设项目管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6]王伟. 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08,(9).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期末论文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期末论文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 2010年11月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概述 (2) 一、优秀的工程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2) 二、工程招投标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 (5) 三、施工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6) 四、竣工结算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7) 五、“以人为本”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 (7)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期末论文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XXX (XX学院XXXX专业西安710018电话:XXXXXXXXXXX) 摘要 房地产开发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行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土地出让费用越来越高,前期开发成本不断加大,而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对影响投资开发成本较大的各个阶段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估,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及时、合理地降低开发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开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Abstract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s a more popular industr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policies, the rising cost of land, pre-development costs continue to increase, while real estate developers have to invest in the development costs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larger cost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nd to find countermeasures, timely and reasonable to reduce development costs, to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o survive and develop. Keywords:development projects;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作业3 农业工程学报格式

1.农业工程学报 解:所用EndNote X7格式为Chinese Std GBT7714(numeric) 本刊特别声明:不接受一稿多投、雷同稿[1, 2],要求论文反映的信息及学术成果须为作者原创、未公开发表过的论文[3-7]。稿件一经被本刊录用,将随本刊在相关网络媒体传播,并在纸质期刊发表时一次性支付稿酬,不同意的作者请在投稿时向编辑部声明[8]。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工程学报》编辑的标准化与规范化[8-10],并适应期刊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1],结合本刊的具体情况[12, 13],对来稿作如下要求[14-16],希望广大作者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献[17, 18],近5年的文献量应占50%以上。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15]。后加“,等”或“, et 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19, 20]。 [参考文献] [1] WILSON J N. Guidance of agricultural vehicles -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0, 25(1-2): 3-9. [2] BANKS J, CORKE P.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matching methods and validity measures for stereo vis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 2001, 20(7): 512-32. [3] NALPANTIDIS L, SIRAKOULIS G C, GASTERATOS A. REVIEW OF STEREO VISION ALGORITHMS: FROM SOFTWARE TO HARDWAR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tomechatronics, 2008, 2(4): 435-62. [4] SAPPA A D, DORNAIKA F, PONSA D, et al.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onboard stereo vision system pose estim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08, 9(3): 476-90. [5] HUH K, PARK J, HWANG J, et al. A stereo vision-based obstacle detection system in vehicles [J].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2008, 46(2): 168-78. [6] JIA Z, BALASURIYA A, CHALLA S. Sensor fusion-based visual target tracking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with the out-of-sequence measurements solution [J].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2008, 56(2): 157-76. [7] JIA Z, BALASURIYA A, CHALLA S. Vision based data fusion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target tracking using interacting multiple dynamic models [J].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2008, 109(1): 1-21. [8] CHEN C S, HUNG Y P, CHIANG C C, et al. Range data acquisition using color structured lighting and stereo vision [J].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1997, 15(6): 445-56. [9] BROWN M Z, BURSCHKA D, HAGER G D. Advances in computational stereo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3, 25(8): 993-1008. [10] GLEDHILL D, TIAN G Y, TAYLOR D, et al. Panoramic imaging - a review [J]. Computers & Graphics-Uk, 2003, 27(3): 435-45. [11] 马成杰. 以科研精神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科研[J]. 教育科学研究, 1991, 03): 48-9. [12] 林涛, 凌械. 标志-功能-精神——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科研楼方案设计[J]. 四川建筑, 2009, 29(2): 31-2,4. [13] 薛长刚, 朱磊. 北洋大学采冶学会的主体意识与科研精神[J]. 教育评论, 2010, 03): 12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