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翻译——衔接与连贯

合集下载

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连贯与衔接

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连贯与衔接

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连贯与衔接发表时间:2017-09-05T10:57:13.013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下作者:韩婷[导读] 翻译是一项具有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学科特点的语言实践活动。

(中北大学,山西太原 030051)摘要:翻译应以语篇为基本翻译单位。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重新建构原语的语篇连贯,必须尽可能保持其语言连贯和文化连贯,从而增加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性。

关键词:语篇翻译;衔接;连贯翻译是一项具有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学科特点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功能语言学家看来,语篇连贯是一个宏观的语义概念,韩礼德和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篇衔接”的概念。

自20世纪80年代,系统功能主义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方法传入中国并逐渐得到重视,国内很多学者(如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也将其用于语篇分析,而对语篇衔接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也已产生不少研究成果。

一、语篇与翻译1、语篇与翻译的准确性翻译中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

以词、词组、句子为翻译单位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以词和句子为翻译单位,有时会导致原语的连贯性不能在译入语中得到体现,往往只注意到了单个词与句子的准确。

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译者才能在把握原文语篇连贯性的基础上,在译文中努力再现语篇的连贯性,从而更加有助于译语读者正确地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

第二,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而对这种差异的弥补则是由译者来完成的。

而这项工作完成的好坏是受其翻译标准影响的。

以语篇为翻译单位,就要求译者从语篇的角度出发,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文化语境知识的补充。

2、语篇与翻译的自然性翻译除了对准确性有要求之外,翻译中另外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要保证译文的自然。

译文的自然性表现在译语要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语篇连贯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有其外在形式上的表现。

如果译者从语篇的角度上考虑的话,就会跳过词对词,句对句的框框,按照符合译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来对原语做恰当的处理,从而保证译文的流畅自然。

文学翻译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性

文学翻译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性

浅谈文学翻译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性摘要: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交流的桥梁。

它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而且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翻译者不仅要充分理解原文,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考虑目的语的衔接性与连贯性。

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上有各自的特点。

不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翻译者经常要对原文进行必要的转换和调整,目的是为了在内容上取得对等,保证整篇文章在意义上具有连贯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语篇衔接性连贯性一、引言“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转换、表达三个部分,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既是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交际,又是译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交际。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交际者、语言使用者、原文的接受者、译文的创造者等。

译者的任务就是先用原语阅读,或更确切地说,领悟原文的主题,对文本的解读最大限度接近作者创作主题,然后把领悟到的作者创作意图及表达主旨用译语重新表达出来,成为再现信息,使译文读者阅读后获得到的信息与原文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大致相同。

”(樊慧敏,2011:69)在文学翻译中,翻译出原文的字面意思并不难,但要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原文以及隐含意义,而且要让目的语的读者获得与源语言读者相同的感受和效果,这并不容易。

所以,正确的理解原文、表达原文是作为一个翻译者正确翻译的基础。

二、衔接性与连贯性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上有各自的特点。

不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翻译者经常要对原文进行必要的转换和调整,这就要对原文的衔接问题进行注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内容上取得对等,保证整篇文章在意义上具有连贯性。

”(崔宇, 2010:114)衔接与连贯是语篇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1862年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首次提出了“衔接”的概念,之后他与hasan合作编著的《英语的衔接》使得衔接理论得到广泛的应用。

他们的观点是“衔接是一种语义上的联系,它与句子的衔接不同,句子的衔接是句子内部结构的形式连接,但语篇中的衔接跨越句子边界,使篇章内的不同的句际关系得以形成,它是语篇的有形网络,通过语篇的表层结构来展现。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11章 衔接的运用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11章 衔接的运用
❖定语相同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修饰语反复出现。 ❖ 例4.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全国人民已
明白这各种必要性正义性。 ❖译文:This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and
just, and the entire people know that it is so.
1(5) 状语相同(Same adverbials)
1(2) 谓语相同(Same predicate)
❖一个句子中的几个谓语都相同,汉语中同为一个 字或一个词语,翻译成英语时根据上下文会选择 合适的谓语来表达。
❖ 例2.于是转喜为怒,转赞美为责备,转首肯为摇 头。
❖译文:Consequently, your over joy would give way to anger; your praises would to criticism or even faultpicking; and your nodding in agreement to shaking the head.
❖(2)动词性替代。指借助动词替代词do 及其变 化形式do so来替代动词或动词短语。
❖(3)从句性替代。英语中主要使用副词so 和 not 来替代整个句子或者句子部分。
3. 省略 (1)主语省略
❖ (1)主语省略。虽然该现象在汉英中均存在,但 因为英语是重逻辑的语言,主谓缺一不可,且属 于重主语的语言(subject --prominent language),主语决定谓语动词的人称、数等 形态,所以省略比较少见,仅限于一些非正式语 体中。而汉语是重主题的语言(topic prominent language),善于运用语境,主 语与全句关系没有如此密切,所以借主语省略来 实现语篇衔接的现象相当普遍。

翻译过程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翻译过程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译 过 程 也 逐渐 成 为 翻 译研 究 的一 个新 视 域 。翻 译 过 程 是 译 者 解 码 原 文 和 编 码 译 文 时进 行 文 本 加 工 的过 程 。在 这 一 过
程 巾 , 者 必 须 体 现 语 篇 的 衔 接 和 连 贯 。本 文 尝 试将 图 式 理 论 和 语 篇 分 析 结合 起 来 , 有 声 思维 的方 法 探 究 译 者 在 翻 译 用 译过 程 中 解码 原 文 和编 码 译 文 时 义 本 加 工 的 具 体 方 式 , 以此 来 探 究 译 者 在 翻 译 过 程 中达 到语 篇 衔 接 和 连 贯 的 途 径 。 [ 键 词 ] 译 过 程 ; 篇 衔 接 ; 篇 连 贯 关 翻 语 语 [ 图分类号] 09 中 H 5 [ 献 标 识 码 ] 文 A [ 文章 编 号 ] 0 5 3 1 ( 0 9 2 — 0 1 0 1 0 ~ l 5 2 0 )4 0 6 — 3
的 研 究 , 索 翻 译 过 程 也 逐 渐 成 为 翻 译 研 究 的 一 个 探 新 视 域 。语 篇 语 言 学 为 翻 译 研 究 提 供 了 新 的 研 究 视 角 , 这 种 研 究 方 法 还 仅 仅 局 限 于 对 原 文 和 泽 文 的 但 文 本 研 究 , 究 者 只 能 靠 分 析 文 本 来 推 断 译 者 使 用 研 的 翻 译 策 略 和 方 法 , 而 判 断 译 者 在 翻 译 过 程 中 是 进 否 达 到 了 语 篇 的 衔 接 和 连 贯 。而 心 理 语 言 学 的 介 入 无 疑 又 为 番 译 研 究 注 入 了 新 的 活 力 , 内 外 学 者 通 利 国
图 式 (c e ) 词 最 早 源 于 康 德 f n)的 哲 学 s hma 一 Ka t
理 论 。2 0世 纪 初 , 图式 理 论 在 格 式 塔 心 理 学 ( etl Gs t a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和连贯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和连贯
华北电力大学 Gilbert 2012-10
什么是衔接和连贯 衔接和连贯的差异 衔接的分类 照应 替代 省略 连接 英汉对比:显性与隐性
衔接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语篇是自然语言 语义上的一个统一体,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 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 语言”(胡壮麟)。
在元语照应中,即当发话者指称上文的陈述时,汉 语一般用“这”,而英语一般用“that”来表示。
比较照应是指用形容词、副词及其比较级 形式或用表示异同、相似、差别、优劣等 词语来实现的照应关系。
He didn’t like the car. He asked to see a different one.
本例中的“it”反过来指上文中的“story”, 换言之,“story”是“it”的先行词。
代词作主语或宾语 物主代词 (详见教材P191)
John’s house is beautiful. He had it built last year. His wife must be delighted with it.
英语的某些表示照应关系的词语具有形态的变 化,这也是英语有别于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
名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 小句性替代 条件性替代
名词性替代指的是用可充当名词词组中心 词的替代词取代另一个名词词组。
在英语中,常见的名词替代词有one, ones 和the same, the kind, the sort, such等。其中 one和ones最常见,用于替代上文语境出现 过的单数或复数意义的名词词组。Eg: His novel is a bad one for children.
1398
在汉语语篇中,“这”可以用来指称同一篇章别人 说的话或提到的事,而这一指称功能在英语中一般 由that来承担。

第四讲: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解析

第四讲: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解析

I have come to this world, stark-naked; am I to go back in a blink in the same nakedness? It is not fair though: why should I have made this trip for nothing! (张培基,2002:74) I have come to this world stark naked, and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I am to go back as stark naked as ever. However, I am taking it very much to heart: why should I be made to pass through this world for nothing at all? 张培基,2007



Additive (typically marked with “and”); Adversative (marked with words such as “but”); Causal (marked with “because” or “so,” etc.); Temporal (markers such as “and” or “and then”).
Halliday & Hasan: 衔接是一种非结构性语篇意义关系,它侧重于 句间不同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他们把形成衔接的非结构性意义关系分为五 种类型: 指代(reference) 替代(substitution) 省略 (ellipsis) 连接 (conjunction)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语篇翻译与单句翻译的区别

衔接和连贯

衔接和连贯

• 2). 在后指方面,英汉语差异也很明显。代词在前, 被只带的成分在后,这在英语复合句中比较普遍, 而在汉语里则比较罕见。翻译是,可以考虑变后 指为前指。 • 例句: • When he emerged from captivity,Niehous looked like a middle-aged hippie. He had lost 44 pounds and was dressed in ill-fitting jeans and sport-shirt. • 尼霍士被释放时,看上去就像一个中年嬉皮士。 他瘦了44磅,牛仔裤和运动衫没一件合身的。
衔接的分类
衔接 Cohesion
语法衔接 Grammatical Cohesion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照应 Reference
替代 Substitution
省略 Ellipsis
连接 Conjunction
一、照应
• 概念:指语篇中一个成分为另一个成分提供参 照。 • 两种主要形式: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
3. 小句性代替
• 概念:指用替代词指称上文出现的名词性小句表 达的意义,常用替代词so和not,可分别替代肯 定性陈述和否定性陈述。 • 例句: • Do you think he was too serious? • Yes, I think so. • 你看他是不是太认真了? • 嗯,我想是(这样)的。
• He shrugged his shoulders, shook his head, cast up his eyes, but said nothing. • 他耸耸肩,摇摇头,两眼看天,一句话不说。 (省略) • We still have many failings. We are not afraid to admit them and are determined to get rid of them. • 我们还有很多缺点。我们敢于承认这些缺点,还 要下定决心改正它。(重复)

英汉翻译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英汉翻译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品 是 译 文 的 语 篇 。那 么 何 谓 语 篇 ?语 篇 是 指 一 系 列 连 续
的话 段 或 句 子构 成 的 语 言整 体 , 一 个 特 定 的 语境 巾具 在
有 交 际 功 能 。 示 完 整 语 义 的 自然 语 言 单 位 。 可 以 是 独 表 它 自 、 话 ( il g e , 可 以 是 众 人 交 谈 ( h p ro tr 对 d ao u ) 也 mu i es ni e — n
原 文 的衔 接 方 式 , 时 在 一 文 中 也 可 以 变 换 衔 接 手 段 和 方 有 法 , 译 文达 到和源 语篇 异 曲同工 的效果 。 语 篇 翻译 中 , 使 在 对 语 篇 衔 接 的 认 识 和 把 握 会 直 接 影 响译 文 的 质 量 。 早在 现 代 语 言学 诞 生 之 前 就有 了对 连 贯 的 研 究 。 在 修 辞 学 中 ,连 贯 被 认 为 是 使 文 章 获 得 统 一 性 的 重 要 前 提 条 件 。但 是 , 语 篇 分 析 领 域 . 连 贯 的 研 究 则 是 从 2 世 在 对 O
cag )也 可 以是 文 字 标 志 ( 交 通 标 志 )也 可 以 是 诗 h ne ; 如 , 歌 、 说 。 它 可 以 是 讲 话 , 可 以 是 文 章 ; 者 一 、 句 可 小 也 短 二
结 构 衔 接 又 分 为 关 系 衔 接 和 有 机 关 系 衔 接 。 他 们 ( l— Hal i dy a &H a ) 着 自 己 的研 究 方 向 继 续 探 索 , 一 步 发 展 sn 沿 进 和 完 善 了 衔 接 理 论 ( 永 生 ,9 5 3 ) 在 语 篇 翻 译 中 , 朱 1 8 :6 。 要 充 分 认 识 原 文 的衔 接 手 段 和 方 法 , 译 文 尽 可 能 地 体 现 出 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7 语篇翻译——衔接与连贯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它可以是独白、对话,也可以是众人交谈;可以说文字标志,也可以是诗歌、小说。

它可以是讲话,也可以是文章;短者一两句可成篇,长者可洋洋万言以上。

所以,可以说,无论是一句问候、一次谈话、一场论文答辩、一次记者招待会的问答,还是一张便条、一封书信、一份科研报告、一本文稿,都可以是语篇。

语篇包括“话语”(discourse)和“篇章”(text)。

衔接与连贯(Cohesion vs Coherence)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是语篇的无形网络。

衔接与连贯密不可分,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并不是说,连贯必须要以衔接为前提。

衔接(Cohesion)7.2.1 定义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

. Paris I’ve always wanted to go there.7.2.2 分类衔接手段大致可分为语法衔接手段(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词汇衔接手段(lexical cohesion)两种。

前者包括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和关联/连接词(conjunction);(后者指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location))。

(Halliday & Hason)这些语言手段形成一个有形的完整网络,使篇章的各组成部分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增强整个篇章的内聚力。

7.2.3英汉语衔接方式的差异1.就语句连接方式来说,英语多用连接词来连接,而汉语则通过意义来连接。

2.在语法方面,英语语法是显性的,而汉语语法则属隐性。

3.对英汉互译的启示。

7.2.4指称/照应(reference)指称是指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语言成分产生关联。

. Tommy likes ice-cream and he has always an appetite for it..Whenever he saw an ice cream, Tommy would like to taste it.. Proverbs are heirlooms, treasured and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We assume these pithy phrases sum up timeless wisdom. But are the truisms really true Psychologists have found they’re pretty hit-or-miss. Still, they persist. After all, you know what they say: old habits—and old sayings—die hard.. The patient shook her head and stretched out her hands towards the baby. The doctor put it in her arms. She kissed it on the forehead.“But if a woman is partial to a man, and does not endeavor to conceal it, he must find it out.”“Perhaps he must, if he sees enough of her.”---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7.2.5 省略(ellipsis)省略是用词项空缺的方式达到上下文衔接的目的。

省略是在简洁和清晰两者间的一种协调。

它往往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分句性省略。

. Because Alice won’t, Mary has to dust the furniture..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 man may usually be known by the books he reads as well as by the company he keeps; for there is a companionship of books as well as of men; and one should always live in the best company, whether it be of books or of men.7.2.6 替代(substitution)替代指用较简短的语言形式替代上文中的某些词语,使行文简练流畅。

它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

A: Will we get there on timeB: I think so.甲:我们能准时到达吗乙:我想能.. As for the soul of m an, the Eskimos do not claim to know exactly what it is … but then who does They see it, however, as the beginning of life, the initiator of all activities within a being and the energy without which life cannot continue.. I never met a more interesting man than Mayhew. He was a lawyer in Detroit. He was an able and successful one. By the time he was thirty-five he had a large and a lucrative practice, he had amassed a competence, and he stood on the threshold of a distinguished career. (Mayhew, William S. Naugham)7.2.7 连词(conjunction)连词作为衔接手段,是“使句子、分句和段落相互联系的形式标记”(Mona Baker)。

可以分为四类:增补、转折、因果和时间(Halliday &Hason)。

. Our arguments were often brought before our father, and I guess I was either generally in the right, or else a better debater, because the judgment was usually in my favor. (Three Great Rolls, Benjamin Franklin). We tend to treat persons like goods. We even speak of children “belonging”to their parents. But nobody is “belonging”to anyone else. (Love Is Not Like Merchandise, Sydney J. Harris). With night approaching, the boatman and I had no choice but to wait until the wind stopped. (Three Great Rolls, Benjamin Franklin)7.2.8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指运用词语达到语篇衔接目的的手段•包括同义衔接和组合衔接•同义衔接:指运用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况词等所构成的词汇链。

•组合衔接:词语一旦进入语篇生成过程,它们便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语,它们的意义也不在是字典上所罗列的孤立的、静态的意义。

词语的意义是不同词语组合的结果,是受不同的上下文,或者说语言语境的制约而生成的。

语篇中的词语处于一种动态的组合状态中,它们的意义是相互紧密衔接的,这便是所谓的组合衔接。

. One hundred hours a week were devoted to study and 45 minutes to football. This bias was not wholly popular..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high comedy of the world so admirably as the special department called Fame.. It is a very long time since I attended a Mass. In this pilgrimage town you get the real thing, with a crowd of real worshippers; and because of the shrine, those who come to church include the paralyzed, the crippled, the blind, the deformed, the dying, a terrible parade…连贯(Coherence)是指以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双方共同了解的情景为基础,铜鼓逻辑推理来达到予以的连贯。

是词语,小句,句群在概念、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

. Wife ( in the bedroom): There’s the doorb ell.Husband (in the study): I’m checking my e-mail.Wife: Okay.•连贯不当影响译文连贯的因素有如下几个:7.3.1衔接试改译:. 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

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

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

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他们吃的就行了。

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劳苦……(杨朔:《荔枝蜜》)—The bees are industrious while our province has good weather and plenty of flowers. They work the whole year round, and eat only a fraction of the honey they produce. Each time we extract it we leave them a little sugar. They never argue or complain, just go on producing honey day after day. (《英汉对照中国文学现代散文卷》,281页)7.3.2 信息结构•试改译. 恰逢山外集会,猎手一不做二不休骑着自行车驮着4只狼仔上了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