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和范围》教案1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教学重难点】1.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会分析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亚洲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洋。
3.亚洲西北以_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______运河与______洲为界,东南与______洲隔海相望,东北以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也是世界上______最广、______最长的大洲。
6.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地区。
答案:1.东北2.太平北冰印度3.乌拉尔土耳其欧4.苏伊士非大洋白令北美 5.跨纬度东西距离 6.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导入新课】2017博鳌亚洲论坛发展峰会于11月6日在澳门举行,多位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齐聚澳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亚洲地区发展”的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作为亚洲的一员,你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学习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6.1 位置和范围 第1课时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

方法归纳:认识一个
读图归纳:亚洲位于大陆东部,北
大洲的位置,还要明
临洋、东临洋、南临
确什么?(海陆位置)
洋。西部以与洲为界,西南以
与洲为界,东北以与洲相望,南
面隔海与洲相望。
教师点拨:描述海陆位置时,要正确使用方位
词。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准确地描述出区域间
方法演练:我来描述
相对位置关系。而方向往往是相对的,比如以
读图归纳:
置和范围。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
方法归纳:认识一个
南北半球的半球。
大洲的位置,首先要
教师点拨:描述半球位置时,应看大
明确什么呢?(半球
洲的主体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哪个半球。
位置)。
方法演练:我会看半球位置:
说出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探究二:我会说(出示亚洲的范围图)
知识回顾: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的
教学课题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2月17日
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学会归纳描述某大
洲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运用地图和有关数据资料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运用《亚洲地理分区图》说出亚洲的六个地区,认识各地区的主要国家。
度数,最南、最北端的纬度数。
读图找出:亚洲的纬度(约数):在
至之间,亚洲地跨带、带带三个
温度带;经度(约数):在至之间。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2月18日
北美洲的海陆位置。
亚洲为参照,欧洲在亚洲的西部。如果以欧洲
学生同桌互相展示。
为参照,亚洲在欧洲的东部。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设计

3.多媒体展示:通过播放地球自转、公转的动画,展示地球上的不同地理景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神奇。
(二)讲授新知
1.经纬度概念
-讲解经纬度的定义,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作用。
-展示地球仪,指出经线、纬线的分布,解释如何通过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
6.评价反馈,提高效果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实践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询问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如“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地球上的地理事物是如何分布的?”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空间结构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学生对经纬度、地理区域等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对地图、地球仪的使用尚不熟练,需要加强实践操作和指导。
2.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 �搜索并阅读一篇关于地球环境保护的文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谈谈自己对地球环境保护的看法和措施。
5.观看一部与地理探险相关的纪录片,如《蓝色星球》、《地球脉动》等,记录片中的地理知识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作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2.提交作业时,请附上课堂笔记,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4.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与位置和范围相关的地理现象,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第6.1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认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能够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2.能够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2.案例: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小组任务:设计小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1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4.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5.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6.能够通过图片等资料,分析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7.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明确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初步分析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展示电影《功夫瑜伽》拍摄国家图片,中国、冰岛、迪拜、印度。
请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中找到这些国家,并说出中国、印度属于哪个大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2.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播放新华社推出的唯美大片《东方之约》:这里,高山大川,交织纵横,大海扬波,浪涌潮奔。
作为亚洲的一员,你能说出亚洲的哪些高山大川?濒临哪些海洋?你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多少呢?3.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地理的基础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地球上一共有几个大洲和几个大洋,哪位同学能说出这几个大洲和几个大洋?我们的祖国——中国,位于哪个大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讲授新课教师: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教师: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教师:现在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亚洲的地理位置。
1.下面请同学们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图6.2“亚洲的范围”图,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下面的知识梳理。
《位置和范围作业设计方案》

《位置和范围》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位置和范围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 知识点复习:复习坐标系、正方形、矩形等基本观点,让学生熟悉相关术语和基本知识。
2. 位置干系:设计一些图形,要求学生描述各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干系,如相邻、重叠、包含等。
3. 确定位置:给定一个图形,要求学生根据描述确定该图形的位置,如“该图形在坐标系中的第一象限”、“该图形在另一个图形的右边”等。
4. 范围问题: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确定某个图形的范围,如“一个矩形的周长为20厘米,宽度为4厘米,请问其长度是多少?”、“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请问其边长是多少?”等。
5. 综合运用: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位置和范围的知识进行解答,如“在一个正方形的中心画一个圆,求这个圆的面积”。
三、设计要求:1. 作业设计要具有一定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清晰标注计算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多思考,多尝试,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增进彼此之间的进修交流。
四、作业要求:1. 设计一份包含以上内容的综合性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守时间内完成。
2.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如有抄袭行为将被严肃处理。
3.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及时交卷,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五、评分标准:1. 答案准确性:作业中的答案是否正确。
2. 计算过程:学生是否清晰标注计算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3. 表达能力:学生表达是否清晰、规范。
4. 解题思路:学生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能够独立思考。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位置和范围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教案标题: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概念。
2. 掌握地球的经度和纬度。
3. 理解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经度和纬度的概念。
2. 经度和纬度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经度和纬度的作用。
2. 掌握经度和纬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子地图、投影仪、白板、白板笔等。
2. 学生准备:地理课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将世界地图投影到黑板上,并请学生找出几个国家的位置。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国家的位置在地球上是如何定位的。
Step 2 引入概念1. 教师解释位置和范围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描述一个地方的位置和范围。
Step 3 经度和纬度1. 教师介绍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在地理位置中的作用。
2. 教师用电子地图展示经度和纬度的表示方法,并解释如何读取经度和纬度。
Step 4 经纬度计算1. 教师通过例题演示经纬度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练习,掌握经纬度的计算方法。
Step 5 经纬度的实际应用1.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经纬度在导航、航海等领域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其他可能应用经纬度的场景,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Step 6 总结和评价1. 教师通过提问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经纬度的理解程度。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经度和纬度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可以设计地理游戏或活动,通过经纬度的计算来寻找某个地点。
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教案

第六单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过程与方法:1 初步掌握使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的能力。
2 初步感受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难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大洲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同学们好!新的学期开始了,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地理课又将学习什么内容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路,你能为我描述一下你家的地址吗?[学生讨论]回答略。
[归纳]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是楼房还是瓦房。
其实,认识、学习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二)、讲课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课件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提问]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主要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生]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小结并过渡]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半球位置。
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师]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范围”图,看看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生]看图回答:亚洲三面临海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㈢引导学生读图 6.5,并关注以下问题: 亚洲分为几个区,东亚除了中国还包括哪些国家?与中国相邻的区域 有哪些?(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个区。东亚:中国、 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北邻北亚,西邻中亚和西亚,西南邻南亚,南 邻东南亚。) ㈣根据书中图 6.6 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教 师说明:每个案例是每个地区的典型代表,但是,每个地区差异很大。 课后小结:请同学分别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位置。 说说为什么称亚洲为第一大洲,描述亚洲的范围?亚洲分为几个区域,是 根据什么划分的?中国在哪一区? 三、布置作业 结合刚学习的方法,分别描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 位置。完成书后活动题。描述北美洲地理位置。
今天我们就来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 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讲授新课
㈠通过上学期的学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____半球; 海陆位置:占据亚欧大陆的大部,位于亚欧大陆_____部,东临____ 洋,北临____洋,南临____洋。西北濒临____洲,东北濒临____洲,东南 濒临____洲,西南濒临____洲。 经纬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北纬____,南部达南纬____,东部约达西经 ____,西至东经____。 ㈡讲述并提问:世界有七大洲,我们生活的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思 考如何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引导学生参阅教材,从面积最大、跨纬
《位置和范围》教案
课 题 第六章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教时
第 1 课时
教学 目的
1、通过读图,了解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体会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学生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经纬 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 说出班级中的一名同学的名称,某某同学坐在第三排第四行,如果用
足以简洁的方式介绍他在班级中的座位,有几种说法?在教室的左半部分 还是右半部分?那一排,哪一行?坐在他前后左右的领居有那几位?同样 描绘出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包括三个方面——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 位置。
板书设计: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 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 经纬度位置:
3、 海陆位置: 二、世界第一大洲
1、 跨纬度最广 2、 东西距离最长 3、面积最大 三、地理分区 1、名称和分布 2、各地居民生活的差异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备注
度最广和东西距离最长三个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注意:1、从说明亚洲是第一大洲,可以进一步通过对比,感受亚洲
范围之广; 2、据图 6.4 及图 6.1,从相对量感受亚洲面积之大。亚洲包括亚洲
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1/3; 3、为什么教材强调亚洲东西距离最长,而不是从所跨精度范围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