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策略

合集下载

脑卒中后抑郁症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建议

脑卒中后抑郁症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建议

脑卒中后抑郁症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建议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由于其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经常面临抑郁症的风险。

抑郁症能够显著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供了指导医生们应该如何诊断和治疗脑卒中患者以及相关并发症,其中也包括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疗建议。

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建议。

首先,病史采集和初步评估是确诊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重要步骤。

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心理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等,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评估其是否存在抑郁症的可能。

此外,医生还应该了解患者的脑卒中类型、程度以及康复进展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其次,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断需要借助标准化的评估工具。

根据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建议,可以使用常用的抑郁症评估工具,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或北京大学医院抑郁量表(PUMCH-D)。

这些评估工具能够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病情程度,从而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方面,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出了综合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

药物治疗方面,选择抗抑郁药物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其他适当的药物。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心理干预也是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干预可以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患者调整负性思维、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此外,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管理还需要兼顾其他方面的治疗。

例如,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


临 床 测 量
评定特定症状的量表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自评) 汉密顿焦虑量表 (他评) 汉密顿抑郁量表 (他评)
HADS HAMA HAMD
评定 量表 的应 用
影响卒中后抑郁发 生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的作用
焦虑恐惧心理:当患者发病后出现肢体功能、语言功能
等障碍时, 他们不能适应由健康人向病人角色的转变, 担心自己不能康复,惧怕死,而面对现实时又无能为力, 就表现出焦虑、恐惧、悲观,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无用感失落感和自卑感: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 由于受目前治疗条件、治疗手段的限制,其疗效常达不 到患者的预期希望,想重新成为一个健康人的愿望落空, 对自身状况的不满和不能承担相应社会和家庭责任的 愧疚,常使病人产生无用感和失落感, 同时患者发现不 可避免的要需要家庭照顾时常使患者产生的自卑感,尤 其是一些平素好强的患者更是如此。 认同感和依赖心理:患者认为自己已然是一个废人,处 处以“我是残疾人、需要帮助”自居。患者此时意志 缺乏、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把自己看成生活的弱者,易 导致抑郁的发生.

抑郁症的识别现状
对抑郁性疾病的识别不足,是世界各国内
科医生的共同倾向
1993年WHO在15个国家和地区调查,到综
合医院就诊的患者被识别率为55.6%
上海市为21%,即4/5的抑郁障碍被漏诊或
误诊。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CCMD-3)
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 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 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DSM-Ⅳ)
A、在连续两周的时间里,病人表现出下列九个症状中的五个以上。这些症状必须 是病人以前没有的、或者极轻的。并且至少包括症状1和2中的一个: 1. 每天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或由病人自我报告,或通过旁人的观察。 2. 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多数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3. 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正常体重的5%),食欲显著降低或增加。 4. 每天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 每天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 6. 每天感到疲劳,缺乏精力。 7. 每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罪自贬(可能出现妄想)。 8. 每天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9. 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 计划,或者是有自杀的具体计划,甚至有自杀行为。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护理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护理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护理卒中后抑郁是指患者在脑卒中后出现的情绪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期、持续的沮丧、消极情绪和失去对生活的兴趣。

抑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加重患者的身体康复进程。

因此,及时采取治疗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抑郁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抑郁症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水平,调整大脑的化学平衡,减轻抑郁症状。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同时,患者需要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失眠、食欲不振、性功能紊乱等,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是卒中后抑郁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解决问题疗法(SPT)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短期、目标导向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分析和改变患者的消极思维,调整行为习惯,提高抑郁症状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医生会与患者一起制定明确的治疗目标,并采取一系列行动来达到这些目标。

解决问题疗法主要是帮助患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减轻患者因生活中的问题而引起的抑郁情绪。

医生会与患者一起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医生还会指导患者学习应对问题的技巧和策略,增加患者对生活的控制感。

支持性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倾听,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通过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可以减轻抑郁症状,并增加对康复的信心。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护理措施:1.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适当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让患者感到舒适。

2.鼓励患者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散步、读书、听音乐等,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抑郁情绪。

3.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集体健身操、手工制作、聚会等,以促进患者的交流与社交。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综合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综合治疗

品。采取 HAMD对病人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分别进行评分治
疗前后分别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效,并统计不良反应。
•患者使用黛力新治疗后2周、4周、6周与显著下降趋势,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 ,血、
尿常规、肝、肾功效方面均未发生显著异常情况
•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很好治疗效果,因脑卒中病人多为年纪
•:将107例卒中后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用氟哌噻吨-美利
曲辛,对照组53例用阿米替林,疗程均为6 wk。采取
HAMD,HAMA及CGI和TESS评定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
•治疗6wk末,HAMD,HAMA及CGI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氟哌噻
吨-美利曲辛和阿米替林总有效率分别为95 %和96 %(P>0.05)。该
显著。
当代康复 .6,5(6)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综合治疗
第25页
心理治疗
对PSD心理治疗主要可采取心理支持疗法,以指导、 劝解、抚慰、勉励、支持、确保为主要内容,帮助病人消 除消极情绪,唤起患者主动主动性,正确发挥心理防御机 制,改进和消除情感障碍。 可按详细情况选择采取集体 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同时结合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家庭支持治疗等各种治疗伎俩。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综合治疗
第17页
小剂量黛力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效障碍恢复影响
田伟 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
•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2例)和黛力新组(25例, 1
片/d,疗程60d)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d和治疗60d后用N IHSS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rathel AD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
第9页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38例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38例

作 用 。方 法 将 7 7例 脑 卒 中后 抑 郁 患 者 随 机 分 为抗 抑 郁 组 ( 8例 ) 对 照 组 ( 9例 ) 另 选择 同期 住 院 的 脑 卒 中后 无 抑 郁 者 4 3 与 3 。 O例 作 为 无抑 郁 组 。全 部 病 例 均进 行 常规 药 物 治 疗 和 康 复 训 练 。抗 抑 郁 组 加 用 小 牛 血 清 去 蛋 白 注 射 液 1 5mL加 入 生 理 盐 水 10 m 0 1 中, 1次/日, 治 疗 2周 。 所有 患 者 治 疗 前后 应 用 汉 密 尔顿 抑 郁 量 表 评 估 抑 郁 、 用 B rhl 数 评 估 日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 神 经 功 共 应 ate 指 用
周。
种 特 效 的治 疗 方 法 。本 研 究 应用 小 牛 血 清 去 蛋 白注 射 液 治 疗 脑 卒 中后 抑 郁 , 察 小 牛 血 清 去 蛋 白 注 射 液 对 患 者 抑 郁 状 态 和 神 观 经 功 能恢 复 的 影 响 。
1 资 料 与 方 法
I3 观 察指 标 抑 郁 症 状 应 用 汉 密 顿 抑 郁 量 表 测 评 , 分 越 . 评 高 , 郁症状越重 ; 抑 日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用 B r e 指 数 测 评 , at l h 共 1 O项 , 项 ( ~ 1 ) 不 等 , 分 1 0分 , 6 每 5 5分 总 0 > O分 为 生 活 基 本 自 理 ; 经 功 能 缺 损 应 用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评 分 进 行 评 定 , 分 越 神 评 高 说 明神 经 功 能 缺 损 越 重 。所 有 患 者 在 治 疗 前 及 治 疗 2 后 进 周 行 2次 测 评 , 评 均 在 1 : 0 避 免 情 绪 对 检 查 结 果 的 影 响 ) 测 40 ( 进 行 。所 有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查 血 常 规 、 肾 功 能 、 电 图等 同时 记 录 肝 心

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

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

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近年来,拉莫三嗪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作为抗抑郁药物,被广泛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患者口服拉莫三嗪8mg,每天2次;草酸艾司西酞普兰20mg,每天1次。

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每天3次。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12周。

治疗前后使用抑郁症状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使用脑卒中后抑郁症状评定量表(HA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抑郁症状治疗前后的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0%。

结论: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拉莫三嗪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对患者的安全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拉莫三嗪作为一种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5-HT2A受体和受体再摄取来发挥作用。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则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两者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中具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抑郁症状的缓解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本研究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拉莫三嗪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案。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该疗效,并研究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概述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瘤、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引起的脑功能异常或进行性脑损害。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指在脑卒中后出现的一种持续的情绪障碍,呈类似抑郁症状的表现。

脑卒中后抑郁症不但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也会牵扯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症状包括心境低落、焦虑、睡眠障碍、兴趣和能力丧失、智能程度下降、依赖心理等。

抑郁症状对患者的康复是一种挑战,需要及时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1.抗抑郁药物目前抗抑郁药物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最常用的治疗方案。

作为第一线药物,选择SSRI、SNRI、甚至TCAs等可靠的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副作用少且易于使用的优点,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鉴别诊断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用的有Fluoxetine、Sertraline、Citalopram等药物。

2.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严重幻觉、妄想或重度抑郁症状的选择。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脑卒中患者思维障碍、注意力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常用的有Aripiprazole、Olanzapine等药物。

3.镇静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控制脑卒中后精神状态的紊乱和过程性中枢功能畸变。

抗焦虑、曲马多、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都可以在某些情况下使用。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1.避免使用抗胆碱药物或抗利尿药物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合并认知障碍和失智,故不建议选择可能增加应激荷尔蒙分泌的抗胆碱药物或抗利尿药物。

2.避免多药共用脑卒中患者存在多种症状时,常常需要应用多种药物。

但是在联合应用药物时,应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Beta-blocker可能降低抗抑郁药物的效果。

3.避免中止药物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需要采取逐渐减量的停药方式,避免药物突然中止,导致患者出现反弹症状。

另外,不同的药物治疗时间是不同的,可以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进行选择。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对于患者重视起来,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让患者恢复健康。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往往导致患者长期的瘫痪或导致其他严重后遗症。

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也经常面临着抑郁症的困扰。

近年来,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焦虑或是什么都不想做等类似症状。

据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非常高,其主要原因是受损脑区的化学信号在脑内的不平衡。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两个方面。

在药物治疗方面,大部分医生选择使用抗抑郁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影响脑内的神经递质,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一些抗癫痫药物、镇静药物和睡眠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示来使用。

在心理治疗方面,有认知行为治疗(CBT)、白羊教育(SEE)、支持性治疗等治疗手段。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通过受训的治疗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技能、认知重构和修补支持,患者可以逐渐重建自己的生活,并减轻他们的症状。

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外,一些其他的治疗手段也会被应用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中。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此外,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非传统的治疗方式也被一些医生所采用,通过这些治疗方式,可以使患者感到更加放松和愉快,从而缓解他们的抑郁症状。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有望应用到脑卒中后抑郁症研究之中。

例如,一些基于脑刺激的治疗方式,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已被证明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效。

此外,一些neurofeedback治疗方案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这些治疗手段都使用了神经调节技术,通过直接操纵脑部信号来调节脑内化学物质的平衡,有望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

总之,脑卒中后抑郁症是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造成重大的困扰,也需要我们更加严谨和科学地研究它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策略
脑卒中是一种患者数量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的疾病。

脑卒中患者不仅因为
脑部受损而可能面临生活无法自理,而且还容易出现抑郁症。

在医学上,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出现率高达30%-50%,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恢复的主要障碍之一。

因此,
治疗抑郁症的同时也是治疗脑卒中的重要一环。

一、药物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症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如SSRI类、SNRI类、三环类等。

其中SSRI类是常用的药物,主要作用于神经传递物质血清素,在治疗脑卒中
后抑郁症中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比如联合使用多种抗抑郁药物或加用辅助用药等。

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
际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纠正治疗者的错误认知和自动想法,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帮助治疗者降低情感压力、增加自信和积极性。

人际治疗是针对治疗者人际关系问题的治疗,主要通过改变其人际关系模式和提高他们沟通交往能力,来增强治疗者的社会支持和适应能力。

支持性心理治疗主要是为治疗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并帮助其建立信任关系、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意识以及提高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是指电刺激、磁刺激、光照射和音乐治疗等。

其中,电刺激和磁
刺激是利用对大脑的电或磁场刺激来改变其神经活动,从而达到抑制或促进神经元活动的效果,从而影响抑郁症的疗效。

光照射和音乐治疗则是通过作用于大脑组织的光线和声音,利用其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单一药物治疗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真正提高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