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

合集下载

历史上真有王重阳这个人吗?王重阳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真有王重阳这个人吗?王重阳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真有王重阳这个人吗?王重阳又是怎么回事
本文导读:
王重阳
王重阳考得武举不久,金人便废掉大齐,正式入主中原。

作为一个汉人,王重阳未被金人所用,只被分到一个小镇当了收酒税的小、官吏。

于是他愤然辞官还乡
入仕碰壁之后,王重阳便开始倾心于道教,希图出世。

他在48岁时抛弃妻儿,遁入玄门,自号重阳子。

他在终南县的南时村挖了一个4米多深的洞穴,称为“活死人墓”,自号“王害风”,每天静坐其中玄思,试图创造一个全新的教派
活死人墓
修道期间,王重阳和佛门僧人多有接触,因此对佛教也有一定了解,再加上早年是儒学出身,他深感儒、释、道各有精妙之处。

于是他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他创立了“全真教”。

所谓“全真”,即“识心见性,独全其真”同时也包含了“圆融儒释道于一身”之义。

表现在修行方法上,便是注重内丹修炼,以修身养性为正道,反对符与黄白之术;同时提倡除情去欲、苦己利人。

学习经典则同时依据《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三家经典。

全真教还模仿佛家,首次创立了道士的出家制度。

了解中国古代真实的王重阳

了解中国古代真实的王重阳

了解中国古代真实的王重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公开贬低长城的皇帝是谁热度:中国古代成语历史讲解_中国古代成语历史介绍热度:秦灭周迁九鼎的历史事件介绍热度:秦灭周时各个诸侯国的反应是什么样的热度:秦灭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热度:王重阳是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拥有很多成就,让我们来了解中国古代真实的王重阳,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国古代真实的王重阳的相关资料。

了解中国古代真实的武功奇才王重阳王重阳(1112~1170)中国金代道士。

全真道创始人。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

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必修经典,认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

金庸先生的一部《射雕英雄传》,因其同名改编影视作品的精典而烩炙人口,而其中长春子邱处机也为广大《射雕》迷所熟悉。

可是要说到历史上真实的“全真七子”,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

提起“全真七子”,还得先从他们的师傅王重阳说起。

《射雕》把王重阳描绘成天下武功第一人,在华山论剑中技压群雄,夺取《九阴真经》。

王重阳死后,各大高手对其所遗《九阴真经》的争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那么历史上真有王重阳其人,他真的武功盖世吗?王重阳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

据说因为他喜欢陶渊明,便改名知明。

又因与陶渊明一样喜爱菊花,而菊花在重阳节开放,便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重阳子。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

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沦亡,金人入侵,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

青年时代,他“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曾于天春年间应过文、武试,得中文、武双举人,有志于拯救民族危难。

但由于南宋政权孱弱,舍弃广大北方人民不顾,苟且偏安,王重阳的抱负没有能够施展。

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王自称疯子)灵位。

王重阳悟道前生平事迹考辨

王重阳悟道前生平事迹考辨
于终南县,但并不能仅凭此诗证明他世居于此,
此其四。故其祖居水竹村一说立论不足。


《终南山重阳祖
最后,《重阳祖师开道碑》






师仙迹记》 和 《有像列仙全传》 ,都记载王重
阳乃京兆府咸阳县人。《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
·49·
王重阳悟道前生平事迹考辨




真教祖碑》
和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
仕宦履历中一窥究竟。
三、应举问题辨析
青少年时期的王重阳在陕西咸阳地区,经历
了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与宋金之间的连年征战。
建炎二年 (
1128),“金游骑上清谿,既为泾原裨
将吴玠所扼,至咸阳,望渭河南义兵满野,不得


,时王重阳年 16。绍兴元年
渡,遂循渭而东”
(
)
,“




路 尽 陷,止 余 阶、成、岷、
则进一步
落实于咸阳县大魏村。除此之外,《牟平县志·


王重阳传》
和 《重阳殿王重阳画传榜题四十九



幅》 也都记录王重阳世为陕西咸阳人。
咸阳大魏村原有金世宗完颜雍为纪念王重阳


。考金世宗于 1161—1189 年在
建立的天圣宫


,而王重阳逝于 1170 年,则天圣宫应建于

1170—1189年之间,所建之地当可据。还有元
是醴泉说、终南刘蒋说、终南水竹说、咸阳大魏
说。笔者认为王重阳为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人的
说法较可信。以下分别予以说明。



2023年第6期
编》:“师名 喆,字 知 名,号 重 阳 子。京 兆 咸 阳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王重阳与全真七子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王重阳与全真七子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王重阳与全真七子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19年第01期这得先从全真教的创教说起。

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是陕西咸阳人,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出生,原名中孚,家业丰厚。

他年轻时热衷仕途,但其时宋金交战,关中地区一度为刘豫的傀儡政权齐国所统治,王重阳参与齐国的科举考试,没有考上。

金熙宗天眷元年,他改名德威,弃文从武,考上了武举,说他身怀武功也并不夸张。

不过王重阳仕途坎坷,又遭受过家财被盗之厄,直到47岁还郁郁不得志,于是出家为道士。

据说王重阳曾在甘河镇遇异人授以修真秘诀,之后入终南修炼,他掘了一个地洞,上面封了几尺高的土,四角各栽海棠一株,这就是著名的“活死人墓”,比之小说中令人遐想连篇的巨大工程,这个地穴小得可怜,大概也就是个刚刚能住人的窑洞而已。

1167年,王重阳离开陕西,东赴山东半岛传教,先后在宁海(今牟平一带)等地收了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等多位弟子,因为这七位特别知名,在全真教史上影响极大,被冠以“七真”名号。

七真中,马钰与孙不二原本是夫妇,家财饶富,夫妻也很恩爱,王重阳通过种种方式劝诱,终于使马孙二人先后出家。

谭处端是因为得了风痹之症,久治不愈,王重阳以气功为其治病,一宿而愈,就此跟随王重阳。

王处一自幼好道,郝大通本以卜筮为业,都有一定的道教修养。

刘处玄在邻居家墙上人无法探到的地方看到了王重阳留下的诗句,前来投奔。

七真中年纪最小,后来对全真教贡献也最大的是丘处机,他跟随王重阳时仅十九岁。

王重阳大概真有一定的“异能”,这也是他能够吸引民众的原因之一,而且他肯定是一位极富人格魅力和组织能力的宗教领袖,所以短短三年间,就在山东半岛组织了比较完善的教团,最重要的是收录了以七真为代表的有相当文化修养,能够传承和发扬他的宗教理念的众多弟子。

1169年,王重阳留下郝大通和王处一在山东铁查山修炼,率马、刘、丘、谭四弟子回陕西,途中逝世于开封,年58岁(虚岁),小说中写王重阳死得很早确是实情。

历史上真的有王重阳这个人吗?,他真的是武功盖压当世吗? 他又是个怎么样得人?

历史上真的有王重阳这个人吗?,他真的是武功盖压当世吗? 他又是个怎么样得人?

历史上真的有王重阳这个人吗?,他真的是武功盖压当世吗?他又是个怎么样得人?
王重阳在历史上确实这个人,他是道教里面一个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人之一,出生在宋徽宗政和二年。

据说是因为他很喜欢陶渊明的诗,便自己改名为知明。

又和陶渊明同样很喜爱菊花,而菊花又是在重阳节才会开放,于是便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重阳子。

?
在《射雕》中王重阳是天下武功的第一人,在华山的论剑中技压群雄,最终夺取九阴真经。

而那时在王重阳死了之后,各大门派的高手对他所留下的九阴真经的混乱争抢,也是贯穿这一整本书的一条重要的主线。

而王重阳本身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

他一生正是北宋沉沦灭亡,和金人大举入侵的时候,那是一个民族灾难非常深重的时代。

在他的青年时代,他就立下了一个誓言,,曾经在金熙宗天的春年,去应式过文和武试,得到过中文、武双两个举人,有志向去拯救民族的危难。

但是,当时由于南宋政权的懦弱,舍弃了广大的北方人民而不顾,苟且偏安于一角,于是王重阳的伟大抱负并没有得到一番施展。

在抗金失败后的日子里,王重阳自己掘了一个地穴居住,称为“活死人的墓”,用一个方牌挂在上面,书中说:王害疯的(王自称疯子)灵位。

在那七年之后,王重阳重新走出开了活死人的墓,开始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

他向东到达现今的山东东部去传教。

在宁海时讲道,他将被宋徽宗宠信的道士林灵素去宣传的传统道教进行了很大改造,在此创立了全真教派。

在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王重阳勇敢的举起了手中全真教的大旗帜,
为的就是留住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传统的文化保存在宗教社会和民间社会。

这其实也是一个无奈之举。

揭秘真实的王重阳,没有抗过金,却真挖了个墓!

揭秘真实的王重阳,没有抗过金,却真挖了个墓!

揭秘真实的王重阳,没有抗过金,却真挖了个墓!本文导读:可形势实在是无奈,起义终究是失败了,王重阳学文不成、练武也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愤而出家,做了真正的活死人:虽生犹死,不愿与金贼共居于青天之下。

但有个叫做林朝英的女子,啊哈不知她长得怎样,但既然后来能找到小龙女这样的弟子,大概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她去找王重阳,两人既斗气,也比武。

自然林朝英其实是对老王有意的,可老王偏要说什么: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对林朝英的情意装作不知——这其实是大有问题的,倘若真相爱,关匈奴什么事。

恐怕老王是真的无心(事实上,他所创建的全真教就是禁欲的做派)。

于是林朝英便恼了,她说要么出家做道士,要么和她一起长相厮守,你总归要选一个吧!结果老王真选了,他把古墓让给了林妹妹,自己另外盖了一座道观做道士去了,那观便是全真观(后来的重阳宫)。

此后的剧情,便是林朝英在古墓中参透王重阳的武功,潜心苦思打造出一套专门克制的功夫,写成一部玉女心经——但又有何用呢?不久她便在活死人墓里逝世,据说王重阳曾偷偷潜入,怀念昔日的这段情,同时也看到了玉女心经,当时他觉得以自己的武功难以克制,一时叹服。

可许多时光之后,华山论剑,王重阳力挫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四人,夺得天下第一,九阴真经在手,在全盘豁然领悟之后,玉女心经便不足为虑了。

论武功,王重阳已然无人能敌,但显然没有有能力的弟子来传承他的功夫,如此一来,西毒欧阳锋便成为武当大敌。

于是老王临死玩了装死的招数,夺经心切的西毒果然迫不及待闯入,打开棺材之际,老王一跃而出,以一阳指破了欧阳的蛤蟆功。

呵呵,如此一来,西毒便只能永远做西毒,自然老王完成人生最后一件大事,旋即也告别人世。

但这些话,其实都是武侠小说中的老王,历史上他又究竟是何许人也呢?其实老王的早期姓名叫做王中孚,后来又改名叫做王世雄,等做了道士,这才改名叫王嚞,起个道号重阳子,所以今人才叫他王重阳,并不是他爹妈在重阳节生了他,所以这般起名(哈哈,令某些望文生义的人失望了)。

人物——全真道开山祖师

人物——全真道开山祖师

全真道开山祖师——王重阳一弃小官入道甘河镇遇仙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威德,入道后再改名吉吉,字知明,号重阳子,又自号王三、王疯子、王害风。

陕西威阳大魏村人,后迁居户县刘蒋村。

王重阳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其母怀孕长达二十四个月零十八天而生。

自幼美须髯,目长于口,身长六尺余,形质魁伟,任气豪侠,善于辞辩,闻名于乡里。

王重阳生于一个富豪之家,自幼接受儒家教育,修进士业,才思敏捷,善于文章,一心一意走做官的道路。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陕西威阳被金兵占领,同时,儿皇帝刘豫被金人立于北京。

第二年,金人以陕西地赐刘豫,国号齐,年号阜昌。

阜昌年间(公元1130--1137年),王重阳曾应齐礼部试而未中。

不久,伪齐被废,陕西地完全由金人管辖。

金熙宗天春元年(公元1138年),下诏开科取士,王重阳为应进士试,特改名德威,字世雄,弃文习武,考中了武举,一直到四十七岁,只做过蝇蝇小吏。

金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六月,四十八岁的王重阳,任户县甘河镇(今甘河乡)监酒税的小官,去屠市中饮酒食肉,忽遇一模一样的两个人被发被毡,十分惊异。

他跟随二人到一个僻静处,行了礼。

二人异口同声说:“此子可教矣!”于是,授予王重阳口诀,后飘然而去。

这说是历史上有名的“甘河遇仙”的故事。

王重阳甘河遇仙后,慨然弃官入道,特改名吉吉,字知明,号重阳子,又号王害风,于甘河之南的南时村,深挖洞穴,居内修炼,名为“活死人墓”,外边挂着“王害风之灵位”的牌子。

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王重阳功满道成,填满墓穴,迁居终南山下刘蒋村北,结庵修炼。

同来修炼的还有和玉蟾,李灵阳二人。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夏天,王重阳突发奇想,焚烧了修道的草庵,辞别了同修的和玉蟾,李灵阳等人,东出潼关,决心去山东传道。

二题诗上清宫开教宁海州王重阳离开刘蒋村时,只带了一只小铁罐子作乞食用,疯疯癫癫地徒步东行。

王重阳 简介

王重阳 简介
王重阳“诱化”几个弟子后,开始教化一般信众。隐居昆嵛山时,信徒日益增多,不断前往向他问道,亦有信士送其子上山入道。为使更多人有机会闻道,师徒六人在昆嵛山居住六个月后,返回文登县城,传教重心转变为“普化”大众。
1168年8月至1169年10月,王重阳在宁海、登州和莱州先后成立五个群众传教组织,以“会”为名,全真教称“三州五会”,即宁海州文登县“三教七宝会”、牟平县“三教金莲会”、登州福山县“三教三光会”、蓬莱县“三教玉华会”及莱州掖县“三教平等会”。“会”有门堂、廊舍、水井,如同道庵,道友可在此论道修行。自此远近风动,与会日千余人。
教学上,重阳对弟子十分严厉,往往以诮骂捶楚的方式磨练,方法更甚佛教禅宗的“棒喝”,超出常人的理解,有信徒因难以忍受而散去。刘处玄即一度不堪其苦而逃遁,重阳羽化时未能立在床边。
影响[编辑]
王重阳成立“三州五会”,信徒云集,全真教开始风行山东半岛,形成基层群众组织。五会有一致的约束规矩,全真教兴盛后,仍以五会为榜样,在各地建会,向大众传布全真教旨。
天罡北斗阵
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门武功,全真七子按北斗星座的方位,集体御敌的阵法迎敌时只出一掌,另一掌却搭在身旁之人身上,敌人来攻时,正面首当其冲者不用出力招架,却由身旁道侣侧击反攻,犹如一人身兼数人功力,的确威不可当。
参考文献[编辑]
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
蜂屋邦夫著,钦伟刚译:《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阳与马丹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思想[编辑]
王重阳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同源,劝人读佛门的《般若心经》、儒教的《孝经》,道家的《道德经》和《清净经》。人人可以求仙学道,七十岁学道也不迟,修道者的真师是自己的心神,类似禅宗人人本有佛性之说,如果慈悲清净,就可立刻顿悟。他吸收佛教禅宗,以打坐为修行方法,视酒色财气为修道的大敌,主张不立文字,最好不由书面上的字义解释道教玄理,以免受文字束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
喜欢看武侠作品的人,肯定记得金庸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中的第一次华山论剑时,黄药师(东邪)、欧阳锋(西毒)、段智兴(南帝)、洪七公(北丐)、王重阳(中神通)五人在华山顶上斗了七天七夜,争夺《九阴真经》。

最终王重阳击败四人获胜,夺得了《九阴真经》。

王重阳死后,各大高手对其所遗《九阴真经》的争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历史上确有王重阳其人,他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立者,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自呼王三(排行第三)或王害风(意为疯子)。

他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

金天眷初年应武选,中甲科。

任气好侠,不治家业。

相传48岁时于甘河镇遇仙,得修炼真诀,悟道出家,曾在终南山筑墓穴居,自称居处为“活死人墓”。

金大定七年(1167年)抵山东,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今蓬莱)、莱州(今掖县)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传道说法。

在宁海(今山东牟平)讲道时,他对被宋徽宗宠信的道士林灵素弄的丧失人心的传统道教进行了改造,创立了全真教。

王重阳在山东传教过程中收纳了许多弟子,其中又以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七人为翘楚,人称北七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真七子”。

王重阳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即:马钰遇仙派、丘处机龙门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通华山派、王处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

这其中,又以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

王重阳文武双全,其武功尽管并非金庸笔下所说的独步天下,但其文才风流还是称得上的,其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馀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他使道教从哲理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王重阳融道、佛、儒思想于一炉,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并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经典。

王重阳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不信白日飞升,以修炼内丹为成仙证道的手段。

其修炼法下手功夫重在“清静”二字,认为“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并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行苦修。

王重阳的修行方式客观上很适合女真和蒙古统治者的需要。

金元之交,直至南宋覆灭的数十年间,是中国大地铁骑纵横、血火纷飞,生民涂炭的苦难年代,但也是全真道的鼎盛时期。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女真和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最伤脑筋的就是没有好办法化解民族矛盾,而王重阳的清修主张正好消磨汉人反抗异族统治的斗志,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和巩固异族君主的统治地位,所以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派在金元两个外族统治时代得到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官方的全力支持,王重阳也从而被元朝皇帝先后册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和“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全真教是后期道教最大的派别之一,元代以来与正一派一起延续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