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结构30法
楷书结构36诀

楷书结构36诀楷书结构是指楷书字形的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
它是书法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准确掌握楷书结构对于书法的美观与准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将列举36个楷书结构的诀窍,并给出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一、古体胆胆(dǎn),在造诣书法的书家中是一道必修课,先人有云,书法70%靠胆量,胆量愈大,气势愈豪,作品表现力愈强。
临古体胆,先要脱离现代写意,沉下心来,临其玩乐一番。
最后再创作。
参考内容:参照古代名家的楷书作品,如东汉王羲之《兰亭序》,唐代欧阳询、颜真卿的作品等。
二、大理张大理张即纸张,纸张大小比例要协调。
张里面的字体千万不能大而管且乡小。
若大了会显手劲大而不灵活,小了怎么写也会显杂乱。
参考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纸张,可以是宣纸、毛笔纸等。
纸张的质量要好,纸张大小可以根据自己习惯选择。
三、人骨立古人认为一个字写得好,是要看其骨骼的整齐美观。
如何写出好看的人骨立?要多学杨七郎的《怀素送骨》、夏令庵朱骏传的《赵孟坚行礼图》,尽量了解古代人物的骨体构造。
参考内容:学习观察人物的骨骼结构,尤其是头部、四肢的骨架位置。
可以参考古代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从中得到启发。
四、状斜正写楷书要求有一定的斜度,但也不可太斜,要力求字体稳定,字形不偏不倚。
参考内容:学习观察现实中的楷书作品,如书法家的作品或者书法教材中的范字等。
五、飞扬首楷书的首笔势要饱满,有一定的起扬,能够突出整个字的笔劲,给人以一种挺拔的感觉。
参考内容:借鉴写草书时对字首写出刚劲的笔画特点,加入楷书的书写中。
六、清浑规楷书的字形要清晰明了,筆势劲道,不可随意模糊。
参考内容:多练习书写楷书,保持书写的规范性和清晰度。
七、字间空楷书的字与字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大小适当。
参考内容:观察现实中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研究字与字之间的间隙关系。
八、矩形雅楷书的字形要力求方正,保持一定的矩形感,让字形显得稳定而雅观。
参考内容:研究古代楷书作品中的字形结构,如明代的文徵明《念奴娇·赤壁怀古》,秦观《浣溪沙》,了解古代楷书的字形特点。
楷书结构口诀100条

楷书结构⼝诀100条王羲之碑帖第⼀法:⼗字在上横抗肩,竖笔上粗细下端,竖笔书写带撇意,位置写在中⼼线。
第⼆法:⼚字作头横抗肩,横撇不连更美观,撇如柳叶中间宽,撇笔长写字舒展。
第三法:布字头部横笔长,先撇后横是传统,笔顺来⾃篆书意,楷书⾏书都响应。
第四法:左字头部横笔短,横笔短了撇笔长,先横后撇不写错,笔顺和篆写法同。
第五法:三框包围上横短,上横短了下横长,上横与竖不连接,竖笔垂露更健康。
第六法:⼘字在上点作横,竖笔垂直上端粗,在下在右点下斜,竖笔必须⽤垂露。
第七法:⽴⼑短横为垂露,位置写在中上部,竖钩垂直向右弯,衄挫挑钩如发弩。
第⼋法:冈字框部左垂露,左右两竖必垂直,左短右长分阴阳,两竖向背有弹性。
第九法:⼋字在上要写⼤,撇低捺⾼是妙法,⼋字在下捺变点,撇⾼起笔点稍下。
第⼗法:⼈字之头撇捺展,撇捺下端不⽔平,撇低捺⾼分阴阳,下部结构往⾥送。
第⼗⼀法:单⽴⼈旁独站⽴,撇如⽜⾓竖垂露,竖笔上细下端粗,竖画尖接撇之肚。
第⼗⼆法:勿字折钩向左曲,如同凳⼦侧腿⽴,凳⼦侧⽴凳不倒,衄钩斜度重⼼笔。
第⼗三法:⼉部变化多在撇,在左在中为竖撇,⼉在下部为斜撇,写好浮鹅钩笔画。
第⼗四法:⼏在下部横抗肩,撇为竖撇钩伸展,⼏在外沿如古钟,左右对称是关键。
第⼗五法: 京字之点可竖点,点笔落在中⼼线,侧点与横相脱离,下部窄了横笔展。
第⼗六法:两点之⽔要呼应,中⼼靠拢不离散,⾸点起笔稍靠右,提锋遥指点右边。
第⼗七法:秃宝盖点如露珠,横细抗肩钩饱满,钩锋遥指下笔⾸,宝盖窄了下部展。
第⼗⼋法:硬⽿旁钩不可⼤,横笔宜低不宜⾼,竖笔接横⽤垂露,和左写平如上吊。
第⼗九法:左⽿旁部⽿廓⼩,⽿廓上宽下边收,竖笔必须⽤垂露,向左稍弯为避右。
第⼆⼗法:右⽿旁部⽿廓⼤,⽿廓写3不美观,横笔宜低不宜⾼,竖笔垂直向下展。
第⼆⼗⼀法:凶字底框分阴阳,左竖稍短右竖长,横笔抗肩呈凸状,两竖下端平线上。
第⼆⼗⼆法:⼑部在下不要宽,钩锋遥指横左端,挑钩宜短且饱满,折笔⾓度是关键。
85条楷书结构秘诀,经典实用!

85条楷书结构秘诀,经典实用!00、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田白回向)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沈尹默兰亭序01、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五古直质)笔斜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梅兰芳书画作品02、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喜吾娄安)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03、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会合金命)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李苦禅书画作品04、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天父文支)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05、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主王生正)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06、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易母力乃)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07、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丕互立并)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韩美林书画作品08、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页自因固)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09、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木米朱未)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0、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染粟架桑)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1、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乙已包乞)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2、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卜了月土)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13、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兼煎兴羔)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4、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冷次洪海)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15、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亦赤然点)方向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16、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马鸟焉为)上部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17、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伊侈使便)左右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刘知白书画作品18、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川升卯邦)为使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19、天覆天要大,覆盖宜于严(审官富宫)万象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沈尹默书法20、地载地要广,托住万宝藏(至皇孟盖)疏密要适宜,轴线在中央。
21、两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斯部红即)左部占要位,右部让分厘。
22、左右合一起,右部为主体(读蝶塘)右部高左部,右占广天地。
23、竖多分长短,不是争高低(册再用甫)全为字形美,参差而不齐。
赵孟fǔ楷书结构三十法

赵孟頫楷书结构三十法以下是赵孟頫楷书结构三十法的具体内容: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指上面横画的笔画要写得短些,下面的笔画要写得长些,使所写的笔画不侵占被包容在内的部分,而是覆盖在它们之上。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指下面横画的笔画要写得短些,上面的笔画要写得长些,使所写的笔画不超出承接在下面部分的范围,而是承受在它们下面。
3.让左者,左昂右低。
指左右结构的字,左半部分应向右半部分略微倾斜,使整个字显得左昂右低。
4.让右者,右伸左缩。
指左右结构的字,右半部分应向左半部分略微延伸,使整个字显得左缩右伸。
5.横担者,中画宜长。
指中间横画的笔画要写得长些,起到支撑整个字的作用。
6.直卓者,中竖宜正。
指中间竖画的笔画要写得正直,起到稳定整个字的作用。
7.勾努法,身不宜曲短。
指勾画和努画的笔画要写得正直,不要弯曲短小。
8.勾衄法,势不可直长。
指勾画和衄画的笔画要写得弯曲短小,不要正直长。
9.画短撇长。
指撇画的笔画要写得长些,而捺画的笔画要写得短些。
10.画长撇短。
指撇画的笔画要写得短些,而捺画的笔画要写得长些。
11.画短直长,撇捺宜伸。
指竖画要写得正直,而撇捺的笔画要写得伸展。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指竖画要写得短小,而撇捺的笔画要写得收缩。
13.横长直短。
指横画要写得长些,而直画要写得短些。
14.横短直长。
指横画要写得短些,而直画要写得长些。
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指上下都有笔画时,上面的笔画要写得短些,下面的笔画要写得长些。
16.左右有直,宜左收而右展。
指左右都有竖画时,左边的竖画要写得收敛一些,右边的竖画要写得展开一些。
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指左边是撇画,右边是竖画时,左边的撇画要写得收缩一些,右边的竖画要写得垂直一些。
18.左直右撇,须左敛而右放。
指左边是竖画,右边是撇画时,左边的竖画要写得收敛一些,右边的撇画要写得放纵一些。
19.上宽下窄。
指上面是横画,下面是竖画时,上面的横画要写得宽阔一些,下面的竖画要写得窄小一些。
赵孟fu楷书结构三十法

第一法: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即: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第二法: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即: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第三法:让左者左昂右低。
即: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第四法:让右者右伸左缩。
即: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第五法:横担者中画宜长。
即: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
如:第六法:直卓者中竖宜正。
即: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第七法: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即: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第八法: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
即: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第九法:画短撇长。
即:横短撇长。
如:第十法:画长撇短。
即:横长撇短;如:第十一法:画短直长。
即: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第十二法:画长直短。
即: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第十三法:横长直短。
即: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第十四法:横短直长。
即: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第十五法: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即: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第十六法: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
即: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第十七法: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即: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第十八法: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
即: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
如:第十九法: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
即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第二十法: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
即:有数横或者数竖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第二十一法:两平者,左右宜均。
即: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第二十二法:三合者,中间务正。
即: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练字楷书结构30法+5000常用字字帖汇总

楷书结构30法1. 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
横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
“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如下图:2. 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如下图:3. 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如下图:4. 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如下图:5. 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6. 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 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 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细,右竖长而粗。
9. 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
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 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 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 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13. 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 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15. 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16. 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7. 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右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8. 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19. 空档均匀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上下或左右各个空档均匀。
20. 钩对中心弯钩和横折斜钩,其钩尖的顿笔位置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为佳。
欧阳询楷书结构36法

欧阳询楷书结构36法
欧阳询先生是中国楷书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创作楷书时总结出了36种结构法,被称为“欧体三十六补”或“欧阳询楷书结构三十六法”。
这其中包括:
1、先经后纬结构法
2、左颐右脐结构法
3、上触下顶结构法
4、中有左右结构法
5、上有下下结构法
6、中优外劣结构法
7、上怀下引结构法
8、上拱下平结构法
9、上实下移结构法
10、上怀下反结构法
11、上虚下实结构法
12、上实下空结构法
13、上弯下挺结构法
14、上宽下窄结构法
15、上狭下宽结构法
16、上厚下薄结构法
17、上薄下厚结构法
18、上小下大结构法
19、上大下小结构法
20、上敛下散结构法
21、上斜下平结构法
22、上圆下方结构法
23、上承下启结构法
24、上升下降结构法
25、上连下离结构法
26、上集下散结构法
27、上稳下动结构法
28、上开下合结构法
29、上放下短结构法
30、上顶下顷结构法
31、上束下开结构法
32、上肃下猛结构法
33、上浑下清结构法
34、上秀下俊结构法
35、上遒下劲结构法
36、上疏下密结构法
这些结构法用于构成不同形态的汉字,是欧阳询楷书风格的基础。
在学习楷书时,了解和掌握这些结构法非常重要。
欧阳询楷书结构36法

欧阳询楷书结构36法1.上下结构:字体上下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是上头,下部分是下头。
2. 左右结构:字体左右分为两部分,左部分是左干,右部分是右干。
3. 中正结构:字体中心以竖直线为轴对称。
4. 右向结构:字体向右笔画多。
5. 左向结构:字体向左笔画多。
6. 左右对称结构:左右对称结构,左右对称对称。
7. 上下对称结构:上下对称结构,上下对称对称。
8. 上下左右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对称对称。
9. 上下左右反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反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反对称反对称。
10. 上下左右三分结构:上下左右三分结构,上下左右三分平衡。
11. 上下左右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四分平衡。
12. 上下左右五分结构:上下左右五分结构,上下左右五分平衡。
13. 上下左右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六分平衡。
14. 上下左右七分结构:上下左右七分结构,上下左右七分平衡。
15. 上下左右八分结构:上下左右八分结构,上下左右八分平衡。
16. 上下左右九分结构:上下左右九分结构,上下左右九分平衡。
17. 上下左右十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分平衡。
18. 上下左右十一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一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一分平衡。
19. 上下左右十二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二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二分平衡。
20. 上下左右十三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三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三分平衡。
21. 上下左右十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四分平衡。
22. 上下左右十五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五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五分平衡。
23. 上下左右十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六分平衡。
24. 半上下结构:半上下结构,上下不分明。
25. 半左右结构:半左右结构,左右不分明。
26. 居中结构:居中结构,中间笔画多。
27. 圆顶结构:圆顶结构,上头像半圆。
28. 偏圆顶结构:偏圆顶结构,上头偏向一侧。
29. 方顶结构:方顶结构,上头像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楷书结构30法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态。
笔画的长短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安排处置,这就叫间架结构。
所谓结构是指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所谓间架,是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大小。
虽然我国汉字一字有一字之形,形态万千;而同一字也因书体不同,书家风格不同,又使得汉字结构变化莫测。
但不管怎么变化,总离不开一个法度(即结构的基本法则),总有规律可寻。
故唐代欧阳询、明代李淳进和清代黄自元分别总结了《结字三十六法》、《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
下面再介绍另一个《结构30法》
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
横画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
“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
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
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
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
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
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
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
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
8、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
-
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
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
10、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
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
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
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
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
15、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
16、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
17、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右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
18、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另左右两点写不法与其相同),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
19、空档均匀: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上下或左右各个空档均匀。
-
20、钩对中心:弯钩和横折斜钩,其钩尖的顿笔位置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为佳。
-
21、四周平稳:凡带方框的字,外框平稳方正,不能倾斜成平行四边形状。
-
22、内满偏左:方框内的结构单位应占满内部空间并稍稍人偏左。
-
23、无画包竖:当口内无笔画时,口框右下角横伸出以包竖。
-
24、有画包横:当口内有笔画时,口框右下角竖伸出以包横。
-
25、交叉居中:撇捺交叉点宜在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上。
-
26、捺不重复:凡有两捺以上存在时,只须伸展一捺,其它变点。
-
27、笔断意连:虽然笔笔独立,但务使上笔与下笔之间,运动轨迹自然,有一内在联系。
-
28、撇尖进框:柳体字由上撇下框组成时,一般撇尖插入框内。
-
29、内收外放:柳体字中间聚拢,字外围疏散放开,与颜体字相反。
-
30、撇起竖右:在有竖与撇相连的字中,撇的起笔位置一般在竖的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