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X线诊断价值论文

合集下载

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研究X线平片在筛查、诊断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颈椎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对我院2005.06至2008.12月经X线平片结合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150例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

结论:常规的X线平片检查是经济、直观、易行且有效的检查手段,是颈椎病筛查、诊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X线平片;颈椎病;筛查;诊断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常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病因主要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症状。

该病大致可分为六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和食管型[1]。

X线平片是最基本的骨科影像学检查手段,价格便宜,简单易行,能够清楚地显示颈椎的退行性改变。

临床上怀疑有颈椎病的病人应拍摄颈椎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有时需要加拍颈椎过伸过屈侧位片,如怀疑有寰枢椎病变者还要加拍张口时的正位片。

1一般资料与方法对我院2005.06至2008.12月经X线平片结合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150例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病例85例,占56.7%,女性病例65例,占43.3%,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4岁。

全部病例均摄X线正位、侧位、左右双斜位片,其中15例加拍张口时的正位片,30例拍摄过伸过屈位片。

2X线平片表现2.1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消失主要表现为生理曲度变直,反弓后突,病变处椎间隙前窄后宽,生理曲度变直甚至消失。

本组中97例有此征象,占64.7%。

2.2椎间隙变窄或伴纤维环及髓核钙化表现为各椎间隙均程度不同受累而失去正常的比例结构,以颈椎侧位片上表现显著,椎间隙不同程度地变窄或不均匀,在椎间隙前缘或椎间盘区域可见到点状或沙粒样钙化影,多发生在C4~C7椎间盘。

这些征象主要标志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本组106例有此征象,占70.7%。

颈椎病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

颈椎病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
2 7 例 ,女性2 3 例 ;年龄2 4 ~6 O 岁 ,平均 3 3 岁 ;病程最 长 1 0 年 ,最短2
个月 平均 1 . 5 年 。临床表 现 :单侧或 双侧上 肢麻木 1 5 例 ,间断或 持 续性头 昏 、头 痛 1 0 例 ,肩背 部疼痛 1 O 例 ,恶心 5 例 ,心 慌3 例 ,气促 1
椎3 ~4 ,个别病例发生在其他颈椎。 “ 三联 征”,是椎体旋转的可靠征 象 ,单独出现不确定 。有些半滑脱病例在 常规侧位片上显示不清 ,需要
通过前屈侧和后伸侧位才能做出判断 。本组5 例有颈椎半滑脱。
2 . 3椎 间盘狭 窄 椎 间盘是人体 最大 的无 血供 组织 ,发生退变最 早 ,椎 间盘 狭窄常 在相应椎 体发生骨 刺 ,但 并不一定 出现椎 间盘 狭窄 。其x 线表 现有直 接 征象 和 间接征 象 ,椎 间盘狭 窄程 度不 等 ,狭窄程 度轻 者 容易被 忽 略。直接征象 :呈条状 、卵状或 圆形及 不规则形透 亮区 。间接 征象 : 各椎 间隙均有 不同程度 的受 累 ,以椎 间盘 、髓核退变 或突 出,失去正 常 的结 构比例。本组5 例有椎 间盘狭 窄。 2 . 4椎 间孔变小 是 由椎体 后缘 骨刺 、钩椎 关节退 变 、椎 弓根 肥大 或椎 体滑 脱所 致 ,椎 间孔呈卵 圆形 ,纵径大于横 径。表现为 失去正常 的椭 圆形 而成 为 哑铃 状或 不规则 形。这 些部位 发生病变 时都累 及脊神 经根 。本组5 例 有椎间孔变小 。
例 ,耳鸣 1 例 ,失眠 1 例 ,四肢无力 3 例 ,胸 闷1 例 。临床分 型 :神经根 型 颈椎病2 0 例 ,椎动脉 型颈椎病9 例 ,混合型 颈椎 病8 例 ,脊髓 型颈椎 病7 例 ,交感 神经型颈椎病6 例。 1 . 2观察项 目 正位片主要 观察钩椎 关节有无退 变 ,椎 间隙有无变 窄 ;侧位 片主 要观察生理 曲度有 无异常 ;斜位 片主要观察 椎间孔有无 缩小 ;过伸 过

颈椎病的X线及CT诊断之价值探讨

颈椎病的X线及CT诊断之价值探讨

颈椎病的X线及CT诊断之价值探讨目的探討颈椎退行性病变的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20例颈椎病患者的有关资料。

结果本组120例中,76例生理曲度变直(63%),13例反弓(10.8%),86例椎体不同程度增生(71%),其中71例现实钩椎关节增生(59%),62例显示颈部项韧带钙化(52%),颈椎失稳21例(18%),CT扫描显示89例显示椎间盘突出,侧隐窝狭窄30例。

黄韧带肥厚23例,厚度范围4~8mm。

项韧带钙化51例,受累部位在C5~C7水平。

结论颈椎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椎间隙及小关节间隙狭窄是颈椎病最典型的X线征象之一,CT 扫描更能清楚显示椎间盘膨(脱)出的范围和程度,以及颈椎动脉的受压迫情况。

X线平片是诊断颈椎病的首选方法,充分利用CT扫描更能提高颈椎病的准确率,弥补X线平片不足。

标签:颈椎病;X线平片;CT影像颈椎退行性病变主要是由于椎间盘本身的退变,刺激和压迫邻近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包括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气化、椎管狭窄、后纵韧带肥厚骨化、黄韧带肥厚钙化及退变性滑脱等[1],本文通过对有完整X线和CT资料的确诊患者120例进行分析比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7.5岁;病程6个月~30年。

临床主要临床表现有颈肩部疼痛、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无力,以上肢为主、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少数患者有吞咽异物感。

1.2方法X线摄影采用CRX线摄影机,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使用曝光条件,常规摄取颈椎正侧位。

CT扫描采用SIEMENS螺旋CT机,对患者行横断扫描及5 mm层厚无间隔螺旋扫描,分别摄取骨窗和软组织窗及得容积数据,必要时行1.25层厚重建,可对原始数据进行SSD、MPR、MIP等后处理。

2结果2.1 X线平片表现2.1.1生理曲度改变主要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呈反弓改变,本组中有76例,占63%。

2.1.2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合并有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在侧位片上更便于显示。

颈椎病的X线诊断与探讨

颈椎病的X线诊断与探讨
发 病 机 制 及 x 线 表 现 缺 乏 系 统 的 对 照 分 析 。 本 文 回 顾 我 院
的 6 %, 中曲度变直 8 7 其 5例、 前凸 1 例 、 5 后凸 1 例 、 2 S形 8 。 例
2 椎 体 前 后 缘 唇 样 骨 质 增 生 . 2
颈椎骨质增生是 颈椎 病最常见 、最有特征性 的 X线征象之
1 一 般 资料 . 1
收集我 院 2 0 0 8~20 0 9年颈椎病 患者 10例 ,男 10例 , 8 0 占 5 %, 8 , 4 %; 6 女 0例 占 J 年龄 3 7 4 0~ 5岁 , 中 3 4 其 0— 5岁 2 , 0例 占 1 %;5—7 1 4 5岁 10例 , 8 %。年龄 最大 7 岁 , 6 占 9 5 最小 3 0岁 , 平
钩椎关节 退变表现为钩突肥大 , 增生 变粗 , 重者钩椎关节 严
变窄 , 有些表现 为一侧 , 有些表现为双侧。本组共 8 例有钩椎关 0
节改变 , 占总 颈 椎 病 的 4 %, 中单 侧 3 5 其 0例 , 侧 5 。 双 O例
25 椎 间孔 变形 、 小 . 变
1 资 料与 方法
[ 键 词 】颈 椎 病 ; 线 ; 断 关 X 诊 [ 图分 类 号 】R 1 . 中 8 68 [ 献 标 识 码】A 文 [ 章 编 号 】17 — 7 12 1 )4 8— 2 文 6 3 90 (0 0 3 — 9 0
颈椎 病是 一 种 常见 病 , 其发 病 以 中老 年 为 多 , 程 长 , 病 易 反 复发 病 ,系颈椎 间 盘退行 性 变及其 继发 性椎 间关 节 退行 性 变所 致脊髓 、 经 、 管损 害 为表 现 的症 状 和体 征 _ 临床 表 神 血 1 l 。 现 不一 , 者颈 后 、 背 、 肢 酸痛 及 麻 木不 适 、 轻 肩 上 头疼 头 昏, 重 者 压迫 症状 明显加 重 。因此 , 早期 准确 诊断 、 早期 治疗 十分 重 要。 X线检查 是 颈椎病 临床 诊断 的 主要依 据 。 但近 年来 颈椎 病

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颈 椎 病 又 称 颈 椎 综 合 征 , 颈 椎 骨 关 节 炎 、 生 性 颈 椎 是 增 期 为 颈椎 间盘 变 性 , 核 的含 水 量 减 少 和 纤 维 环 的 纤 维 肿 胀 、 髓
炎、 颈神经根综合 征 、 颈椎间盘脱 出症 的总称 , 是一种 以退 行 性病理改变为基础 的疾患 。主要 由于 颈椎 长期 劳损 、 质增 骨 生, 或椎 间盘脱 出、 韧带增厚 , 致使 颈椎 脊髓 、 神经根或椎动脉 受压 , 出现一系 列功能 障碍 的临 床综合征 。表 现为颈椎 间盘 退变本身 及其继发 性的一系列病 理改变 , 如椎节失稳 、 动; 松 髓 核突 出或脱 出; 骨刺形成 ; 韧带肥厚 和继发 的椎 管狭窄等 , 刺激或压迫 了邻近 的神经根 、 脊髓 、 椎动脉及颈部 交感神经 等
日 3年 间 确 诊 的 颈 椎病 , 行 x线 检 查 的 患 者 10例 , 中男 并 0 其 患者 6 O例 , 患 者 4 女 0例 , 性别 比为 15 1 年 龄 介 于 3 .:, O一6 0
物落地。另一些患者 下肢无 力 , 走不稳 , 行 双脚麻 木 , 走时 行 如踏棉花的感 觉。当颈椎病 累及交感 神经 时可 出现头晕 、 头 痛、 视力模糊 , 双眼发胀 、 干 、 跟张 不开 、 呜、 发 双 耳 耳堵 、 衡 平
邻椎骨之 间的稳定性减 小而 出现 椎骨 间不稳 , 椎体 间的活 动
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 滑脱 , 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 、 钩椎关节 和椎板 的骨质增生 , 黄韧带和项韧带 变性 , 软骨 化和骨化等改 变。主要症状是头、 、 、 手臂酸痛 , 颈 肩 背、 颈脖 子僵硬 , 活动受 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 , 有的伴有头晕 , 房屋旋 转, 重者伴有恶心 、 呕吐 , 卧床 不起 , 少数 可有 眩晕 , 倒 。有 猝 的一侧面部发 热 , 有时出 汗异常。肩背部 沉重感 , 肢无 力 , 上

颈椎病256例DRX线片诊断论文

颈椎病256例DRX线片诊断论文

颈椎病256例DRX线片诊断讨论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头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部分患者有恶心感,急性发病时患者不能抬头,少数患者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

在体征方面,发病时患者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患者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

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同时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有明显压痛。

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颈椎病成为社区服务的多发病。

2008~2009年对资料完整的256例颈椎病患者drx线平片进行分析,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56例,男157例,女99例,年龄32~75岁,平均58岁。

均为x线检查确诊。

临床表现为颈肩痛、活动受限,双上肢或单上肢发麻、发凉、运动障碍,握力减退,头痛或偏头痛、头晕伴颈部面部麻木或出现多汗现象。

方法:使用ge公司的drx线机,根据患者需求摄取颈椎正、侧双斜位片、过伸过曲位片及张口位片。

请有经验的医师进行综合分析、讨论。

x线表现256例(100%)患者均摄有颈椎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82例(32%),摄过伸过屈位片32例(12.5%)。

骨质增生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x线表现,本组病例发生在c1~c3椎体5例,发生在c4~6椎体者251例,可以看出c4~c7椎体发病率最高。

见表1。

讨论病理及发病机理:颈椎病根据临床病理和治疗方案可分为颈椎病前期、颈椎间盘突出症期、骨源性颈椎病期与脊髓变性期四期[1],首先开始为椎间盘和小关节软骨的退化变性,纤维环增厚,软骨变薄破损,椎体边缘骨质修复,增生并形成唇样骨刺,失去弹性的椎间盘可以破裂,髓核若突入骨内则形成许莫氏结节,椎体周围韧带也增厚和钙化沉着,小关节亦有骨质增生和周围韧带增厚钙化,由于关节软骨的损耗变薄和椎间盘变性,使关节间隙和椎间隙变窄,导致脊柱间韧带褶叠和脊柱曲度改变,变直最多见。

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对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回忆性分析我院2021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3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检查资料,患者常规摄颈椎正侧位,局部患者需进行双侧斜侧位检查,观察X线检查的影像学特征。

结果本组83例颈椎病患者中,骨质增生62例,生理曲度改变52例,椎间隙椎体改变36例,颈椎失稳29例,椎间孔变形24例,韧带钙化31例。

结论颈椎病的X线片在颈椎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颈椎病;X线;诊断颈椎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生主要原因是颈椎出现病变,压迫神经及血管,从而出现一些列头晕、耳鸣、颈肩部酸胀紧束等病症【1】。

随着传统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颈椎病呈现一种高发趋势,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椎病假设早期得不到诊治,随着时间延长颈椎骨性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可导致椎间盘退变。

X线检查是临床早期诊断颈椎病的常用方法,为进一步探讨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3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背肩疼痛、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及活动受限等病症,另有患者伴有耳鸣、恶心病症。

本组83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8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年。

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混合型颈椎病13例,颈型颈椎病5例。

1.2方法X线检查设备采用飞利浦630 mA数字化平板X线摄影机,患者取站立位,常规摄照颈椎正侧位片、自然侧位片、动力性侧位片以及斜位片。

仔细观察患者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有无增生及韧带钙化。

2结果本组83例颈椎病患者的摄片结果为:骨质增生62例,其中椎体增生46例,钩突增生16例;生理曲度改变52例,其中曲度变直34例,曲度增大12例,反曲6例;椎间隙椎体改变36例,X线主要表现为椎体间隙变狭窄、不等宽或呈前窄后宽改变等,其中4~6椎间隙前窄后宽25例;颈椎失稳29例,其中棘突偏斜20例,9例出现"双边"或关节突"双突"征象;椎间孔变形24例,X线可见椎体后缘有唇样骨刺;韧带钙化31例,钙化存在颈椎后软组织内,呈条块状或斑块状影。

X线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X线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X线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X线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及X线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

结果:130例患者中颈椎骨质增生105例,占比80.77%,椎间隙变窄35例,占比26.92%,生理曲度异常61例,占比46.92%,椎体序列不稳21例,占比16.15%,韧带钙化75例,占比57.69%,椎间孔改变者27例,占比20.77%,钩椎关节退变54例,占比41.54%。

X线表现为圆形、卵状或条状及不规则形透亮区,或是两个以上椎间隙存在不同程度受累,X线表现主要是反映颈椎病病理过程中某阶段骨关节的改变。

结论:在颈椎病诊断过程中采用X线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诊断出患者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诊断率。

关键词:X线;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颈椎病也被称之为颈椎综合征,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指颈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诱发小关节、软组织及椎体骨质发生病变,进而导致邻近组织如神经根、颈动脉、脊髓、交感神经及椎动脉等受累、受压引起一系列的相应症状与体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坐姿不当及睡眠体位不佳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颈椎病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1-2]。

临床在进行诊断时,单纯依靠患者临床症状无法完全明确其病情进展及具体病变部位,因此,需借助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本文为分析X线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我院收治的13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55例,年龄33~75岁,平均(49.85±3.26)岁,病程1.3个月~5.1年,平均(1.95±0.47)年。

临床表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颈项背酸痛及麻木、上肢或手麻木,活动受限,颈项强直,头晕、头痛,部分患者有晕眩、耳鸣、恶心等症状;颈椎病类型:颈型19例,椎动脉型15例,混合型33例,神经根41型,脊髓型10例,交感型1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的X线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52-01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的x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75例颈椎病的影像资料。

结果:生理曲度改变55例,椎间隙变窄35例,骨质增生45例,椎体滑脱35例,椎间孔变窄60例。

结论:x线对颈椎病具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颈椎病 x线拍片诊断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奏的加快,颈椎病也日渐增多。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年龄在50岁以上者占58%65岁以上者占75%,并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我收集2010年9月~2011年5月75例颈椎病的影像资料进行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75例,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25~65,平均45岁。

用500ma 西门子dr机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正侧位,双斜位﹑过伸过屈位。

1.2 x线平片分析结果:①生理曲度改变55例,占73.3%。

其中生理曲度变直40例,占7
2.7%;颈椎后曲20例,占26.7%. ②椎间隙变窄35例,其中单纯颈4~5椎间隙变窄50例,占66.7%,③骨质增生以颈4~6椎体最多,椎体前后缘均有骨质增生45例,占60%;椎体钩椎关节增生者60例,占80%。

④椎体轻度滑脱伴小关节脱位35例,占46.7%。

⑤椎间孔变窄60例,占8%。

⑥椎体不稳
30例,占40%。

1.3 颈椎病x线表现:根据颈椎病的临床变现,把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混合型。

㈠颈椎病早期:指颈椎病的症状出现前,椎间盘有早期异常改变,此期因无临床症状,所以x线不易发现。

㈡颈椎病期:由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纤维环膨隆和髓核脱出。

此时x线可看到生理曲度变直。

椎间隙前窄后宽或椎间隙变窄;椎体失稳也可见。

由于椎间盘变性引起,x线表现为椎体的局部旋转,椎体后缘及椎间小关节呈现“双边征”,纤维环松动又造成相应椎体前缘和后缘正常对应关系丧失,出现前后错位,使椎体呈阶梯征称为“滑椎”,在x线功能位片(过伸过曲位)上表现更明显,椎体滑脱和椎间盘脱出都可造成椎管内径变小,即椎管狭窄。

㈢颈椎退行性变:此期主要是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形成机理大多学术者认为:由于髓核的变性,使椎间盘内压力增高,以致对周围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形成牵引。

此种牵引可直接刺激局部形成“骨刺”,再加上纤维环的外层纤维因变性的髓核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将椎体边缘撕裂,通过局部出血、机化、进而钙化,出现骨质增生,周围韧带由于负荷加重而肥厚,进而钙化。

骨质增生可位于椎体后方压迫脊髓,引起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症状。

骨质增生形成于钩椎关节,因钩椎关节距椎动脉不足1mm,所以钩椎关节增生可压迫椎动脉出现症状。

x线正位片上钩椎关节增生变硬、变尖;双斜位片,椎间孔变窄变小,骨质增生形成于侧后位,则引起同侧神经根症状,如果骨质增生广泛,椎体各缘均可累
及,严重者可压迫食管,引起吞咽不利的症状。

2 讨论
全国颈椎病座谈会上对颈椎病所提出的定义是“因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易对周围组织形成刺激与压迫,并出现一系列症状者为颈椎病”。

其基本改变是椎间盘退变和边缘骨质增生,根据其x线表现可概括为3度:①轻度(早期):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正常或轻度狭窄。

椎体有轻度骨赘;②中度(中期):椎间隙狭窄明显。

椎体骨赘较为明显,椎间孔中度缩小,椎体可有移位,尚可有软组织钙化;③重度(晚期):椎间隙明显狭窄。

椎体骨赘明显,椎间孔明显缩小,骨赘成鸟嘴样或有骨桥形成及椎体面硬化,多伴有项韧带及前后纵韧带,黄韧带钙化或骨化。

参考文献
[1]陈允震,栗向明,刘海春.颈椎动态斜位x线片测量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2003,41(4) :411.
[2]刘荣波,王娜,孔维芳,等.颈椎病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j]. 中国循证医学志,2004,4(11):811.
作者单位:014040 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