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案:写文学短评的一般方法
写文学短评的方法和技巧

写文学短评的方法和技巧
1、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
这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关键。
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觉,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
2、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
般的议论文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
不过,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就是对作品的评价,这个评价一定要明确;没有明确的评价,文章就没有统帅,没有灵魂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
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
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
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
我们知道,在任何议论性的文章中,材料同观点,论据、论证与论点,都是应该统一的,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台在一起,其中尤以边叙边议的方式较多,而评价有的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的。
写文学短评的一般方法

写文学短评的一般方法1、阅读文本,确定感点。
认真阅读全文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因为只有细致的阅读作品,才能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评论的切点。
如果考生对作品读得不深,悟得不透,就只能泛泛而谈。
考生在行文之前,一定要反复阅读文本,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
阅读可以采取“总—分—总”的步骤。
第一个“总”是从头至尾把作品通读一遍,得出文章的总体印象。
“分”是对文章的重点语句和段落仔细审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并通过分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主要特色。
第二个“总”是获得对作品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思路、结构、主旨做出自己的判断。
那么,把握了作品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特色之后,考生究竟应该从哪个角度、选择哪个题目来写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寻找感点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想写好文学短评,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考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一定要认真思考参考题目的要求,然后根据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来阐述作答。
2、叙议结合,语言精警。
文学短评是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所以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
但“叙”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的叙,它叙述的是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内容,或是复述性的简介,或是概括性的节录。
复述要力求概括,避免繁琐零乱;节录只须截取关键性的语句,不能大段大段的照搬。
另外,复述要受到内容的约束,不能对原文内容进行创新。
文学短评,重在一个“评”字,叙只是手段,评才是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考生在评论作品时容易犯重叙轻议甚至以叙代议的毛病,把文学短评写成文学作品的“内容提要”。
在评论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结合,既有作者的观点,又有作品中得来的材料;分析和评论结合,既有对作品内容或形式的分析,又有作者的理性判断。
或先叙后评,或边叙边评,叙议结合,评析结合,从而更透彻地分析原文内容,更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此外,文学短评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尽量句句都起一定作用。
3、角度集中,观点鲜明。
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设计

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设计一、导入文学短评是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阅读体会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了解其结构特点,学会写文学短评。
二、知识讲解1. 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1)阅读原作:认真阅读原作,把握作品的主题、艺术特点等。
(2)提炼观点:从原作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观点要鲜明,不能人云亦云。
(3)展开分析:结合原作内容,展开分析,可以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
(4)总结评价:总结评价作品的整体风格、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2. 文学短评的结构特点(1)标题:简明扼要,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或观点。
(2)开头:简述作品的基本信息,引出自己的观点。
(3)主体:分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展开论述自己的观点,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4)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可以提出建议或展望。
三、范文分析下面是一篇文学短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分析其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
《红楼梦》: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通过描写贾府的兴衰荣辱,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本文将从作品的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红楼梦》的主题深刻而广泛。
作品通过贾府的兴衰荣辱,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例如,作品中描写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家族制度的残酷、官场的腐败等,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同时,作品还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其次,《红楼梦》的艺术手法独特而多样。
作品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贾府的细致描写和对人物关系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气息。
同时,作品还采用了心理描写、寓言、隐喻等手法,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此外,作品的语言优美、典雅、生动,富有感染力。
综上所述,《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文学作品。
文学短评教案

文学短评教案以下是一份以文学短评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短评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 指导学生掌握文学短评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文学评论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和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深入地分析文学作品并形成有价值的短评。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及相关的优秀文学短评示例。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文学短评的写作。
大家知道什么是文学短评吗?生:大概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简短评价吧。
师:对啦,文学短评就是用简短的文字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那我们写文学短评有什么好处呢?生:可以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师:没错,还能锻炼我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那写文学短评要注意些什么呢?生:要抓住重点吧。
师:非常对,我们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来切入作品,然后深入分析。
比如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方面入手。
那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展示一篇文学短评示例)大家看看这篇短评怎么样?生:分析得很深刻,而且语言很简洁。
师:那我们怎么才能写出这样的短评呢?首先,要认真阅读作品,理解透彻。
然后,确定好角度,展开分析。
分析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不能凭空想象。
大家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那好,下面大家就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试着写一篇文学短评吧。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学短评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在实际写作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分析不够深入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帮助他们提高文学短评写作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短评,不断积累和提高。
文学短评作文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学短评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文学短评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文学短评的定义和作用。
2. 举例说明优秀文学短评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1. 分析文学短评的基本结构:标题、引言、正文、结尾。
2. 讲解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选取角度、分析主题、描述人物、叙述情节。
3. 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文学短评的写作。
2. 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学短评作品。
2. 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后作业1. 继续练习文学短评的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范文:《红楼梦》——一部描绘封建社会家族兴衰的巨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家族兴衰史。
本文将从主题、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一、主题《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丰富而深刻,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家族衰亡和人性悲剧。
作品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和家族内部的腐朽。
同时,作品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真伪,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二、人物《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各异。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性格特点。
贾宝玉聪明、善良、叛逆,对封建礼教充满反感;林黛玉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与宝玉的爱情悲剧令人感慨;薛宝钗端庄贤淑、深明大义,却最终未能逃脱家族衰亡的命运。
文学短评作文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短评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文学短评的基本结构。
2. 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如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几篇优秀的文学短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的特点和优点。
2. 提问:什么是文学短评?它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介绍文学短评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结构。
2. 讲解文学短评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3. 分析优秀文学短评的写作特点。
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文学短评的写作练习。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学短评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其文学短评的写作水平。
2.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文学短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范文:《简·爱》文学短评《简·爱》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女主角简·爱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抗争与奋斗。
以下是我对这部作品的文学短评。
首先,小说的主题鲜明。
简·爱作为一个孤儿,从小在寄宿学校受尽苦难,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自尊。
这种精神在封建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小说通过描绘简·爱的成长历程,传达了女性追求平等、独立和尊严的强烈愿望。
其次,人物形象鲜明。
简·爱是一个充满活力、勇敢坚强的女性。
她在面对困境时,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同时,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罗切斯特先生、贝塞斯达夫人等,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再次,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
从简·爱在洛伍德寄宿学校的经历,到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相识、相爱,再到她发现罗切斯特先生的秘密,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
文学短评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文学短评的特点和写作方法一、文学短评的特点。
1. 短小精悍。
文学短评啊,就像个小精豆似的。
它篇幅短,不会长篇大论把人搞得晕头转向。
一般就那么几百字,把最关键的东西说出来就行啦。
就像你跟朋友分享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文章,三言两语点出精髓,可不会啰啰嗦嗦讲个没完没了。
2. 聚焦一点。
3. 观点鲜明。
文学短评必须得有自己的态度,就像你喜欢一个人就明明白白地说喜欢,不喜欢就说不喜欢。
你不能模棱两可,说什么“好像还不错,又好像不怎么样”。
要是觉得一篇文章的语言特别美,你就大胆地说“这语言像涓涓细流,美极了”;要是觉得某个情节不合理,那就直接说“这个情节太扯啦”。
4. 富有文采。
虽然短,但是得有文采。
毕竟是在评论文学作品嘛。
你不能干巴巴地说,得有点文学性。
就像你夸一个姑娘漂亮,你说“她长得真好看”就很普通,要是说“她恰似那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娇艳动人”就不一样啦。
在短评里用点比喻、拟人、排比啥的,让你的评论也像文学作品一样吸引人。
二、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
1. 读懂作品。
这是最基础的啦,就像你要评价一道菜,你得先尝尝不是?你得把文学作品仔仔细细地读几遍,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题等等。
如果是一首诗,你得体会诗中的意境、情感和韵律。
只有你真正读懂了,才能写出靠谱的短评。
2. 确定角度。
3. 提出观点。
确定好角度后,就得提出自己的观点啦。
这个观点就像你的旗帜,要高高地举起来。
比如说你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入手,你的观点可以是“林黛玉是封建礼教下的悲剧女性,她的多愁善感是对封建制度无声的反抗”。
4. 分析论证。
有了观点就得论证呀。
你得从作品里找证据。
还说林黛玉,你可以说她的诗词创作里充满了哀怨之情,她对待爱情的态度与封建礼教的格格不入等等。
用作品里的情节、人物的言行来支撑你的观点,就像盖房子得用砖头一样,一块一块把你的观点大厦盖起来。
5. 结尾升华。
结尾的时候呢,可以把你的观点再升华一下。
比如从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你可以升华到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这个大主题上。
怎么写文学短评

写一篇文学短评,首先要对所评的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写作手法等方面。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主题:在开始写作之前,要先明确自己要评析的作品主题。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贯穿于作品的始终。
可以从作品的名称、开头、结尾等方面入手,寻找作品的主题。
2. 分析情节:情节是作品的骨架,是支撑作品发展的主线。
要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情节的起承转合、高潮、转折等关键节点,分析情节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3. 人物塑造:人物是作品的主体,通过人物的行为、言语、心理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作品的主题。
要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变化、命运走向等方面。
4.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作家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包括叙述、描绘、抒情、议论等。
要分析作家在作品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对作品的表达效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作家个性的体现,也是作品魅力的一部分。
要分析作家在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如修辞、排比、对仗等,以及这些技巧对作品的表达效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 艺术价值:艺术价值是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包括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
要从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
7. 个人感悟:在分析了作品的各个方面之后,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作品的个人感悟。
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对人物的喜爱、对写作手法的欣赏等。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文学短评示例:《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厚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的长篇小说。
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贾家的衰落和四大家族的命运变迁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在情节方面,《红楼梦》采用了多线索并行的叙事结构,使得作品的情节丰富多样,引人入胜。
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到薛宝钗的婚姻悲剧,再到贾母、王熙凤等人的命运波折,每一个情节都紧密围绕着主题展开,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案:写文学短评的一般方法
, [训练目的]
掌握写文学短评的一般方法。
[复习指导]
文学评论的任务,主要是分析文学作品,评论作家创作的得与失,总结艺术规律,高中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文学评论的写作过程,是对文学作品之美——内容的精深和形式的完美——的感悟、发现过程,也是对文学作品之美的感悟、发现的个性化的传达过程。
写文学评论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
这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关键。
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觉;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
2.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
一般的议论文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
不
过,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就是对作品的评价,这个评价一定要明确;没有明确的评价,文章就没有统帅,没有灵魂。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
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
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
我们知道,在任何议论性的文章中,材料同观点,论据、论证与论点,都是应该统一的,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台在一起,其中尤以边叙边议的方式较多,而评价有的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的。
如何在复习与考试中避免陷入写作误区,拿到理想的分数呢?
误区一:不会选题,甚至无题
对策:扬长避短,有话可话。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自己对所鉴赏文章的阅读理解程度,结合自己在文学鉴赏方面的知识储备,做出恰当的选择,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去选题,不要选择自己看起来陌生甚至根本不懂的题目来写,要保证对所选的题目有话可说,而且能够说得准确恰当。
误区二:观点模糊,不知所云
对策:开门见山,画龙点睛。
无论是鉴赏原文的主题思想,还是
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都应该在鉴赏中明确无误地指出或揭示出来。
可采用“起笔开门见山,收笔画龙点睛”的方法来明确、突出主题,做到开宗明义,卒章显志。
误区三:断章取义或面面俱到
对策:立足整体,集中笔力。
赏析文写作必须统揽原文全部内容,把握原文主要观点,洞悉原文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
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剖析矛盾的主要方面。
例如,一篇文章整体上运用了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法,则不宜再对局部,如个别的语句进行修辞分析(有特殊要求的另当别论)。
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抓住1~2个要点即可,集中笔墨,定点鉴赏,对问题做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切不可贪多求全,主次不分。
误区四:另起炉灶,文不对题
对策:加强审题,紧扣原文。
如标题是要求赏析原文的主题,结果却写成赏析艺术表现手法;首段提出了原文的语言风格,正文却写成了构思技巧,等等。
为了避免此类严重跑题、前后脱节的错误,必须在写作前加强审题,明确写作方向;写作中紧扣文题,不枝不蔓;写作结束时呼应标题,升华主旨。
做引用时,内容应全部出自原文;作议论时,不可脱离文本,东拉西扯,泛泛而谈,更切忌不顾实情地谈论或图解政治、历史等教科书上的大道理。
误区五:引用过多,叙述过细
对策: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鉴赏文写作要求引用、复述、评析等手法相结合,但这也十分容易导致“以引代议”、“以述代评”的典
型错误。
也就是说,引用不可过多,叙述不宜过细。
引用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但基本原则应该是“让原文的精华语言成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叙述原文的内容则应该运用概述的方法,不必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