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检验标准范本

合集下载

外观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标准1.目的建立本標准的目的是為了本公司的產品外觀檢驗有一定的檢驗依據。

2.范圍(1) 公司制造的任何產品外觀(含使用上須移動或掀開才能看到外觀部分)檢驗均適用,包括:塑膠成型及鈑金外殼;本體外殼的噴漆、烤漆及印刷;成品本體組裝;包裝及附件。

(2) 產品以單獨PCBA方式出貨,依據<PCBA檢驗規范>。

(3) 若設計圖紙或承認書或系列產品檢驗規范另有標示檢驗要求者,以該要求優先采用;若OEM/ODM產品或客戶有外觀檢驗的特別要求者,以雙方約定為准,否則均適用本規范。

3.本標准適用於下列的檢驗時機:(1) 組裝線巡檢;(2) 產品品質檢驗;(3) 出貨檢驗;(4) 外制品檢驗;(5) 產品儲存檢驗;(6) 其它輿產品(成品)外觀有關的檢驗。

4.缺點位置分級A級面:產品的正面(或前面)及上面所能見到的部分。

B級面:產品的側面(左右面)及後面所能見到的部分。

C級面:產品的底面或使用上須移動或掀開才能見到的部分。

D級面:成品組裝後或產品包裝後的內部,需以徒手掀開可見的部分(產品包裝後)。

注:如對表面分級有爭議時,由品管部門主任認定。

5.缺點等級主要缺點(Major--MA):1. 同一待測物出現一個以上的主缺點,即判定該待測物為不良品。

2. 不同於嚴重缺點,無安全上顧慮,不影響機構結構強度,產品標示等性能,但於成品表面產生易見的表面瑕疵。

3. 有嚴重美觀上的不良且無法或不易為使用者所清除,整修者(如燒焦、剝離、髒污、脆化等)。

4. 同一檢驗樣本累積有5個次要缺點,即計1個主要缺點。

次要缺點(Minor--MI):5. 非嚴重缺點或主要缺點,僅美觀上不良而無損於物品之組裝及運用或可清除者,如髒污等。

6.檢驗條件(1) 光度:正常室內的照明、自然光或日光,光亮度在500Lux.以上。

檢驗距離:30cm(2) 光線照射方向及檢驗位置:光線照射方向及檢驗位置以方便檢驗為原則。

待測物輿光源方向呈30o~60 o。

检测标准【范本模板】

检测标准【范本模板】

第一节:塑胶产品外观、尺寸、功能三方面检测标准概况一、塑胶产品外观之检测标准概况:1.1、检验条件(1)应于冷白色光源下判定,光源至工作桌距离1m。

(2)光源应可直接照射至受检物表面,受检物表面与工作桌面成30~60度角。

(3)受检物表面与眼睛视线成450~900角,检物表面与眼睛距离约30cm。

(4)目光停留最长不超过6S,检验一个面最长不超过15S.1。

2、作业内容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有差异时,原则上以与客户共同签定的外观缺陷看板为准.1。

3、缺陷定义(1)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2)毛边:在塑料零件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3)雾气: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这些气体大多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

(4)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

(6)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7)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8)色点: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9)流痕: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

(10)接合线: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11)细划伤: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12)硬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13)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14)色不溶: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

(15)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16)油污:指脱模用离形,顶针润滑油,与模具保养用油所造成的污染。

1.4、使用仪器设备:(1)卡尺(150mm,精度0.02mm)(2)二次元投影仪(3)菲林尺1.5、外观缺陷分类表二、塑胶产品尺寸方面的检测标准按图纸标准检验、按看板标准检验之概念,不定期检核员工自检表的填写概念必须清晰与透明。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版本号: A/0 保密等级:内部使用文件类别:■管理规范□管理办法□作业规范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修订记录1 目的作为通用产品外观检验判定依据,确保品质能符合客户需求。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用产品塑胶件、电镀件、喷漆件、压铸件、整机装配、彩盒及包装的外观检验,包括缺陷定义、缺陷允收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塑胶件、压铸件、彩盒、资料及包装的外观检验。

3 职责质量人员对产品外观的检验和判定。

4 定义4.1 产品等级定义S等级:手持类产品、高端类终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高端市场、特定客户有较高要求的产品。

A等级:通用类终端产品4.2 外观等级面定义1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正常情况指产品的正面、顶面、侧面,要求有最佳的外观质量。

2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正常情况下指产品的背面和底面,要求有好的外观质量。

3级面:正常使用中看不到,只有在装拆时才看到的内表面或遮盖面,不要求有好的外观质量。

(注:外观等级优先按照图纸中的定义;若图纸中没有定义,下面有图示或单独定义的,以图示和单独定义为准;没有则按照此外观等级要求执行。

)功能面:功能面指压铸机加件中,影响产品防水、屏蔽、散热、装配等性能的表面。

不包含在以上的1、2、3级面中。

图 1 ONT 产品外观面等级示意图4.3彩盒测量面定义测量面定义表,备注:未涉及到的为非管控区域标准层次分为A 标和B 标二种。

日美等外观要求较高的运营商建议使用A 标,如日本KDDI/DOCOMO 、英国BT;除了A 标建议的运营商及通用市场,首选B 标。

4.4纸浆模塑制品测量面定义测量面定义表5 内容5.1检查面积划分和缺陷代码检测面积按照每100mm*100mm(100cm²)区域进行划分,表面小于100mm*100mm时,以100mm*100mm计,以下所述单位面积的缺陷数均以此为准。

表 1缺陷代码表5.2外观检验条件视力: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2,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1.以上判定的檢查環境原則上以40W日光燈以上,目距為30CM,從正面全周45度以內(檢查視力0.7以上(包括眼鏡等)
2.所謂欠點是指材料及處理面的共通欠點的條件中可以缺認的缺陷. 3.欠點的大小 原則上是指面積 和幅度 4.表以外的其它欠點,根據類似欠點可隨時判定. 5.大小判定參考雜物測定圖表 6.如客戶有特別要求依據客戶要求標準實施.
臟污
發白
不可
直徑小于20,且同一面不可超過2 直徑小于10,且同一面不可超過3 個可接收 個可接收
大小在0.7m㎡以下半徑50mm以內無 大小在80m㎡以下半徑30mm以內無 同樣欠點 同樣欠點 1.0點 距離30CM不顯眼 距離30CM不顯眼
油墨飛濺、氣泡 字體模糊不清、 線粗細不勻 文字斷 、 線斷 印 刷 面 欠 點 文字缺 、 击出 異物 髒污、 擦傷
0.1m㎡以下50mm以內無同樣欠點 文字/線粗±1/4且±0.1mm以下. 不可 文字/線粗1/2以下,且0.1mm以下(1文 字缺2個地方,3個地方以上不可
0.2m㎡以下50mm以內無同樣欠點 文字/線粗±1/4且±0.2mm以下.
外觀等級容許范圍(目標)與等級區分表(一)
外觀等級 分類
材料及 處理面 的共通 欠點
I級 范圍
II級 范圍
III級 范圍
欠點的種類名稱
髒污、 擦傷 、 打痕 、裂紋
大小在0.2mm以下(只有取量器0.08m 大小在0.5mm以下,半徑50mm以內無 大小在1.0mm以下(處理鋼板是3m㎡ ㎡以下)半徑50mm以內無同樣欠點 同樣欠點 以下)半徑30mm以內無同樣欠點
刮傷長度≦3mm 寬度≦0.2mm,至多 刮傷長度≦3mm 寬度≦0.2mm,至多 刮傷長度≦5mm 寬度≦0.2mm,至多 二條,間距≧10mm 二條,間距≧10mm 一條 不可 不可 不可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1目旳2本原则定义维盛冲压件产品外观品质旳基本规定, 并确立允收/拒收之准则。

3合用范畴本原则合用于维盛生产旳所有冲压件产品。

4有关文献《**产品外观检查原则》。

5定义A级面: 客户常常看到旳面, 如面板, 机箱旳上表面、正面, 出给客户旳零件,马口铁生产旳产品等。

6B级面:不移动旳状况下, 客户偶尔能看到旳面, 如机箱旳背面、侧面等。

7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干看到旳面, 如机箱旳底面, 内部零件旳表面等。

8检测条件5.1 所有检查均应在正常照明, 并模拟最后使用条件下进行。

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所检查表面和人眼呈45°角。

A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 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

B级面和C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光源=40W荧光灯毫米9A级面停留10秒, B级面停留5秒, C级面停留3秒。

10薄板金属件外观检查原则6.1 允收总则6.2 6.1.1 可接受旳缺陷不能影响该零件旳装配和功能, 否则, 将被拒收。

6.3 6.1.2 缺陷允收定义了1250平方毫米旳区域内各类缺陷旳最大允收数量。

对于较大旳零件表面, 可允收数量和该表面所含1250平方毫米区域数量成正比, 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缺陷不能相连。

6.4缺陷定义6.2.1彩虹效应: 镀锌有也许导致变色或“彩虹”效应。

6.2.2生锈/氧化: 暴露在空气中旳金属表面发生旳化学反映。

6.2.3变色: 底色或预期旳颜色发生变化, 或零件表面旳颜色不一致。

6.2.4刮伤: 零件表面旳呈条状旳浅沟。

6.2.5压痕: 由锋利物件在零件表面导致旳沟痕, 指甲可以感受到。

6.2.6镀痕/流痕: 由于镀层厚度不均匀导致零件表面上波纹状或条状异常旳区域。

6.2.7痕迹:指基体材料旳小坑、折弯痕或其他痕迹, 涂装后仍无法消除。

6.2.8灰尘或油脂: 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并留在零件表面上旳赃污(未清洗)。

6.2.9斑点/沙粒/绒线: 涂装面或零件表面任何非预期旳异物。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d o c-8)(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一、变压器涉及到的有烤漆品、电镀品、塑胶品等样品的外观检查标准有:1、烤漆品外观不良及允收标准:⑴流胶:A面流漆宽度<,长度<15mm, B面不做要求,但不能影响到其它功能⑵沙粒:在不转动零件的情况下:A面沙粒与烤漆同色, 沙粒Φ<,个数应少于8PCS, 且分散;沙粒与烤漆异色, Φ<,个数少于3PC⑶汽泡:零件A面烤漆气泡:检测面内气泡Φ<,不多于3PCS且分散, B面可不作要求⑷针孔:A面针孔:检测面内针孔Φ<,个数少于5PCS,且分散⑸异色:A面异色污染污点:检测面异色污点Φ<,不多于3PCS面⑹划伤:A面不露底色的划伤:检测面内划伤长度<10mm,宽度小于,少于3道;露底色划伤:检测面内划伤长度<5mm, 宽度小于,少于2道. HM软轨烤漆表面有露出胶条底色的划伤不可接收,依长度方向单条划伤超过10cm不可接收,小于10cm的划伤在30cm内不能超过2条,否则不接收。

⑺橘子皮:A面桔子皮无凹凸手感,小于零件检测面的1/4面积,否则属MI,B 面可不作要求⑻脏污:A面不允许有擦拭不掉的污垢、指纹、油污。

B面不作要求⑼抛光痕:A面抛光痕无凹凸手感⑽变形:A面不可有明显的五金变形及摔伤现象,B面不可有影响组装的五金变形2、电镀品外观不良及允收标准:⑴阴阳面:A面1/3面内不允许有阴阳面,B面不作要求⑵镀层脱落:A面(含铁件B面)不可有镀层脱落;压铸件B面允许镀层脱落但不可露底材⑶流漆:A面可有凸手感的流漆(流漆宽度小于,长度小于5mm);B面不作要求⑷沙粒:A面麻点、沙粒φ≤,不超过检验面积的1/3;B面不作要求。

⑸汽泡:铁件A、B表面均不允许有气泡;压铸件,铝件A面不允许有气泡;B面气泡φ≤,且在1cm2面积内不多于3pcs⑹针孔:A面针孔φ≤不多于2个,φ≤的不多于5个, φ≤的不作要求;B面针孔φ≤1mm,1cm2内不多于4pcs⑺异色:在不转动零件的情况下:检验时可见1/2内异色,面积≤1mm2,且不多于3处;B面可不作要求⑻划伤:A面及铁件的B面不允许有露底材划伤; A面允许有不露底色划伤,长度≤10mm,宽度≤不多于2条,且分散;B面划伤不作要求,(反射罩:A面划伤长度≤20mm,且不多于3道,B面划伤长度≤30mm,且不多于5道;)⑼吐酸:A面均不可有吐酸现象;⑽脏污:A面不允许有擦拭不掉的污垢、指纹、油污。

外观检验标准(完整版)

外观检验标准(完整版)

1.0、目的:1.1为确保易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aby monitor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1.2用以规范和统一婴儿监视器结构物料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0、职责及权限:2.1 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2.2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品质主管最终判定为准;2.3 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者,以品质主管最终判定为准;2.4 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

2.5若新项目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在本标准中加入并进行整理。

3.0检验条件:3.1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3.2检验距离:检验物距眼睛30-35cm3.3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上下左右转动15°3.4按正常规定要求的距离和角度要求扫描整个检测面10—15秒钟为准3.5照明要求:在自然光或60W-100W的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距离光源:50-55cm处;照度:500-550Lux(勒克斯(照明单位))4.0缺陷分类:4.1 A类,致命缺陷(CRI):AQL=04.2 B类,重要缺陷(MAJ):AQL=0.654.3 C类,轻微缺陷(MIN):AQL=1.05.0缺陷定义:5.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5.2 主要缺陷(Major Defect)产品存在下列缺陷,为主要缺陷:5.2.1 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5.2.2 漏元件·配件或主要标识,多出无关的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5.2.3 影响产品形象的包装缺陷5.2.4 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5.2.5 导致终端客户拒绝购买的结构及外观缺陷5.3轻微缺陷(Minor Defect):不影响产品使用,终端客户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5.3.1 仅影响产品美观感,不影响产品的正常功能使用5.3.2 上述缺陷以外的其它不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6.0表面定义:6.1 A面:正常使用中,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6.2 B面:正常使用中,不直接观察到但外漏次要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6.3 C面:正常使用中,很少见或看不见的面(电池仓·充电器和配件等其它表面)7.0缺陷概念:7.1通常缺陷:1)脏污(Contamination):外来物所致的变色或吸附在零件表面上的异物。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样板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样板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样板一、标准概述本标准旨在规范产品外观检验过程中对外观缺陷的评定和判定,并提供了详细的检验项目和评分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产品的外观检验,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家电、机械设备、玩具等。

三、术语定义1.外观缺陷:指产品外观上的瑕疵、损坏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

2.公差:指产品在尺寸、颜色、外观上允许存在的误差范围。

3.良品:指外观满足设计规定要求,未发现明显的外观缺陷。

4.不良品:指外观存在明显缺陷,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四、检验项目及评分标准1.表面缺陷1.1划痕或刮痕评分标准:-轻微划痕或刮痕,不超过表面允许公差范围,得2分;-中等程度划痕或刮痕,超过表面允许公差范围,得1分;-严重划痕或刮痕,无法修复,得0分。

1.2气泡或气孔评分标准:-轻微气泡或气孔,难以察觉,得2分;-中等程度气泡或气孔,明显可见,得1分;-大面积气泡或气孔,明显影响产品外观,得0分。

1.3漏涂、缺漆或涂装不均匀评分标准:-涂装薄弱或不均匀,但不影响产品外观,得2分;-部分或局部缺漆,严重影响外观,得1分;-大面积漏涂、缺漆或涂装极不均匀,明显瑕疵,得0分。

2.尺寸缺陷2.1尺寸偏差评分标准:-尺寸偏差在公差范围之内,得2分;-尺寸偏差超出公差范围,但不影响使用,得1分;-尺寸偏差严重超出公差范围,完全无法使用,得0分。

3.透明度3.1透明度不足或过高评分标准:-透明度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得2分;-透明度略低于设计规定,但不影响使用,得1分;-透明度明显低于设计规定,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和使用,得0分。

4.颜色差异4.1颜色匹配不准确评分标准:-颜色匹配准确,并符合设计要求,得2分;-颜色匹配略有偏差,但不影响外观和使用,得1分;-颜色匹配明显偏差,严重影响外观和使用,得0分。

五、评定原则1.评分按照每项检验项目的评分标准进行;2.所有评分总分满分为10分;3.若任何一项评分为0分,则产品判定为不良品;4.若所有评分都为满分,则产品判定为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1、目的:
确定通用成品外观标准,为公司品质控制提供标准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外观检验的标准判定,另有客户特殊规定除外。

3、职责权限:
3.1品质部:负责本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审核,产品的鉴定、检验之执行;
3.2工程部:负责品质问题的分析和改善活动的推行;
3.3生产部:负责产品的制造、过程检验和过程品质记录。

4、定义:
4.1异色点: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4.2缩水:部分区域由于熔体压力不够,在该区域截面形成的凹坑。

4.3批锋:由于工艺或模具原因,在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4.3污点:表面形成的可擦除赃污。

4.4无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无段落感。

4.5有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有段落感。

4.6脏污:因模具、包装或操作等问题造成,分可擦出及不可擦出。

4.7气泡: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的空气泡。

5、工作程序
5.1目视检查的外观条件及位置:
检验条件:距离30cm~45cm,时间 5 S,光源检验照明度20-40W
位置:产品与平面呈45°,上下左右转动动在15°之内。

检验时间:一般在5-10秒以内。

条件:不得在反光下检验表面。

5.2 外观区域划分
5.2.1 A区:正常目视第一眼可见面(样品的正面)
5.2.2B区:正常目视第一眼不可见面(左右两侧面,底面,背面,顶面)
5.2.3C区:产品内部,正常目视不可见面
5.3 成品外观检验项目:
6、对一些典型缺陷的描述
●色点:肉眼观察难以区分长与宽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多喷: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
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细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飞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
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做熔接线。

●翘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填充不足: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
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

●银条: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流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边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龟裂: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造成在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浇口: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搭桥:在导电胶转角位置,出现上面胶是连接着,但下面胶没有连着而出现空洞的现象。

●补伤:对导电胶上已损坏的部位进行修补。

●油渍: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凹坑: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在平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彩虹: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的现象。

●透明度差:指透明区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拉白:成型品脱模时,由于钩料杆拉力大于顶料杆的顶出力,而使某部位所产生的白化。

●折痕:在PC薄膜按键的底膜上产生的折叠痕迹。

●侧面起皱:在PC薄膜内注入塑料时,由于薄膜受力不均匀在成品上造成皱纹。

●漏光:由于PC薄膜上有漏印的部位,造成光线能从背面穿到正面,称为漏光。

●顶白:比背景颜色白,常出现于顶针背面。

●断裂:材料分离,可依缺料表面的外观检测决定,如表面显示有小颗粒或扭曲,可能是
断裂,若表面显示是光滑则可能是短射。

●毛边: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硬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
●断差:即错位,各部件组装后的台阶,超过标准。

●掉漆:表面涂层的脱落。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缩水:制品表面因成型时,冷却硬化收缩,产生的肉眼可见的凹坑或窝状。

●披锋:由于注塑或模具的原因,在塑料件周围多出的塑料废边。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不同的颜色。

●碰伤:制品表面的碰伤痕迹。

●拖白:制品的侧边,柱孔等位置脱模时产生的发白现象。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