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型课程报告
高中学教育研究报告高中生的学习焦虑情况研究

高中学教育研究报告高中生的学习焦虑情况研究高中学生的学习焦虑情况研究一、引言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时所感受到的紧张、不安和担忧情绪。
随着高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学习焦虑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全面了解高中学生的学习焦虑情况,以便为学校和家庭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研究对象为某市4所高中的学生,共计1000名。
问卷内容包括学习焦虑的程度、焦虑来源、对学习焦虑的应对方式等。
三、研究结果1. 学习焦虑的程度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高中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
其中,有30%的学生处于较高的焦虑状态,40%的学生处于中等焦虑状态,剩余30%的学生较少感受到学习焦虑。
2. 学习焦虑的来源a. 课业压力大部分学生认为课业压力是导致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
高中学习任务重,时间安排紧凑,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完成大量作业和复习任务。
其中,年级考试和高考压力更是导致焦虑情绪的重要因素。
b. 家庭期望家庭的期望也是学生学习焦虑的来源之一。
有近50%的学生表示,他们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期望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c. 社交压力社交压力也对学生的学习焦虑产生一定影响。
与同学之间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被评价的恐惧等因素,都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情绪。
3. 学习焦虑的应对方式a. 积极应对60%的学生表示,他们采用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学习焦虑,如多进行体育锻炼、参加课外活动等。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提升学习效果。
b. 消极应对约有30%的学生选择了消极应对方式,如逃避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重学生的焦虑,并对学业和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c. 寻求帮助少部分学生会主动寻求帮助,例如与老师、家长或心理辅导师交流。
这种方式可以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指导,有效缓解学习焦虑。
四、讨论与建议1. 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学生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学习焦虑,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高中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高中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高中生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对比城乡差异。
方法以城乡中学为基本单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城乡两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焦虑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结果共调查高中生1407人,收回资料完整有效问卷2766份,其中城市1370人(49.5%),农村1396(50.5%)人。
高中生焦虑检出率20.31%,城市、农村分别为27.30%、13.47%,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焦虑标准分总分为(41.22±9.37),城市为(43.81±10.10),农村为(40.86±8.35),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
高中生SAS标准分总分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
影响高中生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还有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
结论高中生焦虑情绪检出率高,焦虑情绪城市高于农村。
影响高中生焦虑情绪的因素有睡眠质量、学习成绩、家庭因素、学校相关因素等。
城乡影响因素具有一定差异性。
【关键词】高中生;焦虑;相关因素高中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由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压力的同时,还承载着学习压力更重、升学压力更激烈的心理压力,国内有关高中生焦虑情绪的研究显示,高中生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多达5%~20%以上[1-3],这种高发生率的不良情绪势必会影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研究调查山东济南及沂南县部分高中生的焦虑情绪发生情况及城乡对照,并从高中生的睡眠质量、学习成绩、家庭及学校相关因素等方面探讨与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山东省临沂城区某中学和山东临沂沂南县某中学高中二年级各12个班学生共1407名作为研究对象。
1.2调查工具①基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制,用于记录学生的一般资料及家庭相关情况。
重点高中学生情绪态状的发展特点研究

重点高中学生情绪状态的发展特点研究*曹宝龙何文明(浙江富阳中学311400)摘要 本研究对城镇重点高中1642名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研究、评价重点高中学生情绪状态中焦虑、抑郁、孤独、敌对和恐惧的发展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1)重点高中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呈中等水平,而孤独和恐惧感不强;(2)随年龄的增大,情绪的抑郁、敌对和恐惧感减弱,焦虑和孤独感有起伏,高二学生最为强烈;(3)在焦虑、抑郁、敌对和恐惧等方面的性别主效应差异非常显著,男生的焦虑、抑郁和敌对状态要高于女生,女生的恐惧状态则要高于男生。
关键词重点高中城镇情绪状态发展特点一、问题的提出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时,总带有一定的态度,产生不同的体验,情绪就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
情绪可以影响和调节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当学生的情绪良好时,可使人体肌肉放松,心情平静,持这种情绪学习,可使人精力集中,对事物的感知清晰,记忆牢固,思维敏捷、灵活,想象力活跃。
情绪还可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积极的情绪,对学习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对学习起阻碍作用[2]。
由于情绪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普遍性,情绪一直是心理健康研究者重视的重要问题。
但研究者相对而言对高中生整体的情绪状态关注较多,对城镇重点高中生的情绪状态研究较少。
由于重点高中生的很多特殊性,他们从小学至初中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大部分学生的自我定位需调整,加上家长的较高期望,升学的压力等,使他们的情绪状态出现了偏差。
因此研究城镇重点高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对教育工整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试度从焦虑、抑郁、孤独、敌对和恐惧等方面来揭示城镇重点高中学生的情绪状态。
二、研究方法(一)被试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富阳中学的1642名高中学生,其中男生949名,女生693名,高一学生628名(平均年龄16.8岁),高二学生558名(平均年龄17.8岁),高三学生456名(平均年龄18.8岁)。
高中学教育研究报告高中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关联研究

高中学教育研究报告高中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关联研究高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关联研究高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学习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包括兴趣、情绪稳定性、挫败感等。
而学习效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或者学习成果。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其中影响因素。
通过深入研究高中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可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学习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情绪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学习情绪,如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主动积极的态度、情绪稳定等,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相反,消极的学习情绪,如厌倦、焦虑、挫败感等,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他们会主动积极地探究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此外,学习情绪的稳定性也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当学生情绪稳定时,他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情绪的波动和不稳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管理和学生情绪引导方面下功夫,创造稳定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二、学习效果对学习情绪的反馈学习效果也会对学习情绪产生反馈作用。
当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时,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满足感,从而促进积极的学习情绪。
相反,学习效果的不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情绪。
因此,教师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也要帮助那些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针对其学习困难所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效果,从而提升学习情绪。
三、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中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高中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霍尔(G.S.Hall)将青年期形容为不可避免的“疾风骤雨”的时期。
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在情绪表现上出现明显的两极性和矛盾性。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高中生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但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因此表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特点。
一、从高中生的情绪内容来看:1、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为主,热情饱满,富有朝气。
高中生的情绪往往高亢强烈又充满激情,会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与幻想。
2、随着学习内容与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的情感表现出多样性。
例如对民族前途的关注以及拥有深厚的祖国情怀,出现个人前途和社会变革关系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升学与就业的情绪体验等。
3、情绪情感内容的社会性日益深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内容与水平日益丰富与提高。
但由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其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和肤浅性。
4、友谊感迅速增强,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
高中生拉帮结派、哥们义气、早恋的现象比较多。
这都使他们体验到了更高层次的人际交往的感受。
二、从高中生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方式来看:1、两极性和矛盾性仍然是高中生情绪的主要体验高中生的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例如,取得好成绩时,欣喜若狂,沾沾自喜;一旦失败,又陷入苦恼悲观的情绪状态。
这是由于需要层次的提升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其思维方式又具有片面性,因此高中生常陷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中,情绪忽高忽低、忽冷忽热,易走极端。
2、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高中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敏感,喜怒哀乐常可从面部表情进行判断,具有外显性的特点。
但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和情绪的表达方式得到了发展,他们的情感表露越来越带有文饰、内隐和曲折的性质。
在特定的场合下,会考虑到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观,从而支配和控制自我的情感,出现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
3、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高中生一方面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血气方刚”,容易被周围同学的情绪所感染。
高中生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高中生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1. 引言高中阶段是学生生活中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充满着挑战与压力的时期。
众所周知,高中生面临大量学业任务、升学压力以及社交关系的变化,这些因素往往导致了高中生的焦虑问题。
本文将研究高中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因素对他们的影响。
2. 高中生焦虑的主要原因2.1 学业压力高中生面临着大量的学业任务,包括复杂的学科知识、频繁的考试和作业负担。
他们需要应对各科目的竞争,以满足学校和家长的期望。
这种学业压力常常导致高中生焦虑的情绪。
2.2 升学压力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特别是针对大学录取的竞争。
他们需要努力取得好成绩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升学竞争力。
这种升学压力使得一些高中生感到无所适从和不安。
2.3 社交关系的变化高中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适应不同的社交圈子以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了高中生身份认同的困惑和社交焦虑。
3. 相关因素对高中生焦虑的影响3.1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的发展和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亲子关系、家庭支持以及父母的期望都会对高中生的焦虑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家庭缺乏温暖和支持,高中生可能会感到更加孤立和无助。
3.2 学校环境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学方法以及同学之间的交往对高中生的焦虑产生重要影响。
高中生在学校中所面临的评价体系、同辈关系以及升学压力都会增加他们的焦虑感。
3.3 心理健康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焦虑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高中生无法有效地应对压力、情绪管理不良,他们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4. 管理和缓解高中生焦虑的策略4.1 建立支持系统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资源都是高中生减轻焦虑的重要保障。
建立一个稳定的支持系统,包括与家人、老师和朋友的交流,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缓解压力。
4.2 培养良好的应对机制高中生应该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挫折,例如通过运动、音乐、艺术等方式释放负面情绪,并寻求他人的支持与帮助。
高中生不良情绪状态的特点研究

高中生不良情绪状态的特点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高中生们所接受的各种信息量越来越大,他们可能会遭遇诸如压力、焦虑、孤独、挫败等各种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如果长久积累下来,就会容易引发不良情绪状态,给高中生带来很多问题与困扰。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高中生不良情绪状态的特点。
一、情绪低落
高中生在每天面对繁重的学业、家庭关系、社交压力等多重压力时,情绪低落可能是最常见的情绪体验。
由于高中生普遍缺乏处理情绪的技能和方法,可能会选择逃避,长期压抑情感,或者过度消耗自己的体力和精力来调节情绪,从而使情绪出现低谷。
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可能会感到沮丧、失落、无助、不满、悲伤等负面情绪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二、焦虑不安
由于高中生面临的期末考试、高考、大学录取等重大事件,他们的情绪很容易陷入焦虑的状态。
期间的高峰期,尤其容易发生困扰,出现感到害怕、不安、紧张、心慌、压力过度等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可能会表现出担忧、烦躁、易怒、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甚至会加重身体疾病。
三、社交困扰
在高中期间,高中生们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困扰,包括朋友圈、
情感关系、父母亲子关系等问题。
由于此期间的高峰期,他们可能会遭遇孤独、挫败、失落等情绪,甚至由此可能会产生自卑、自闭等不良情绪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很容易出现抑郁、失眠、食欲不振等情况,有些学生可能表现为对抗家长和社会不满的情绪。
以上这些情绪是高中生不良情绪的主要体现,当然,每位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所以,学校和家长都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与帮助,帮助他们更好的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
高中生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 力。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 康。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疲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和增强免疫力。
寻求专业帮助和咨询途径了解
了解学校心理咨询资源
了解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资源和服务,如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室 等。
高中生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策
04
略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网络支持体系
与同学建立友好关 系
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兴趣爱好,互 相支持和鼓励。
与老师保持良好沟 通
主动与老师交流学习困惑和情绪问题,寻求指导和建议。
与家长加强沟通
与家长分享学校生活和成长经历,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共同解决问题。
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家长应当注 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改善措施
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为孩 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在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责任担当
课程设置
心理辅导
学校应当设立心理辅导 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 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及 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 帮助。
情绪管理定义
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对自身和他人 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互动 和控制,以实现对情绪的有效应 对和积极利用。
情绪管理重要性
情绪管理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和未来发 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情绪特点分析
01
情绪波动性
高中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帮助平复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何科巍
近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情绪是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核心因素。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矛盾冲突较大,情绪易波动时期。
有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介于初中生和大学生之间,有这一个学业程度升高而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
68%的高中生情绪波动性大,且在人际交往上高中生更具有封闭性,在学习上在学习上表现出极大的焦虑性。
高中生在情绪模式可以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以消极的情绪为主导。
高中生在情绪上表现出成熟前的动荡性,不同的情绪各具十分独特的主观体验色彩。
其情绪体验呈如下特点:
一、延续性。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情绪爆发的频率降低,控制能力提高,并且情绪体验的时限延长,稳定度提高。
二、丰富性。
高中生正处于情绪多变阶段,各类情绪强度不一,有不同层次。
三、特异性。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包含了个性的差异,自我感知的差异性,性别的差异,高中生在情绪表现出的两大特点,一个是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
另一个是情绪表现的两极明显性,情绪的反应强度大,容易走极端。
从情绪的角度说,高中生有五种常见的不良情绪。
一、焦虑。
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产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与内疚感增强、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课程,学生面临测试、会考、高考等压力导致效率。
二、抑郁。
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多半是由于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造成。
三、孤独。
这来自于社会接触不足和人际关系缺陷。
四、敌对。
产生原因一方面是不良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另一方面是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对现实中的弊端比较敏锐和反感。
此外,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会导致高中生产生的敌对情绪。
五、恐惧。
这是指对某种特定对象和境遇产生的强烈的,非理性的害怕。
学习情绪是导致高中生产生不良情绪在最主要方面,有四个因素。
一、学习成败以自我期望值的影响。
这类影响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家庭的期望,老师的评价,个人学业期望的实现与否,对学习活动及学科兴趣等。
二、情绪的人缘因素的影响。
它包括教师、同学、家长的理解和认可。
情绪的兴趣方面的影响。
这包括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三、情绪的道德荣誉方面的影响。
这主要是指自己或别人对社会公德的遵守、集体利益的维护、道德义务的履行与否所引起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