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描写,以形传神

合集下载

灵活掌握这些描写手法,才是写好作文的捷径

灵活掌握这些描写手法,才是写好作文的捷径

灵活掌握这些描写手法,才是写好作文的捷径灵活掌握这些描写手法,才是写好作文的捷径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爱默生描写是作文里避不开的一个词儿。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那么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呢?一.人物描写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记忆口诀:外语动心神1、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衬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诚恳地说: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4、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5、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

二.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设下铺垫。

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的描写。

三.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以貌知人 以形传神—人物外貌描写 课件(幻灯片14张)

以貌知人 以形传神—人物外貌描写 课件(幻灯片14张)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重温经典(三)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 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 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 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 子。头发约莫一寸长, 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 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 着。胡须很打眼,好像 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阿累《一面》
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 ◆能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能感受到作者对所描写人物的爱与憎;
欢迎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
以貌知人
以形传神
——人物的外貌描写
执教者:刘俊波 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一中学
外 貌 描 写
也称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容 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 等外形特征进行描写。它是刻 画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重温经典(一) 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 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 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 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 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 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 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
原文
她是个阳光女孩,高高的个 子,穿着漂亮的衣服,扎着马尾 辫。圆圆的脸蛋上,有一双不大 不小的眼睛,鼻子下有一张樱桃 小嘴。
修改文段: “咯咯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我的耳际。 循声望去,绿荫道上,走来一位身穿红色运动服 的小女生。高挑儿的个头,高束的马尾辫在脑后 快活地甩来荡去,粉红色的丝带似一只展翅欲飞 的蝴蝶。她走路的重心似在足尖上,总像要蹦跳 起来、要飞一样。在青郁的白杨树的映衬下,活 像一团跳动的火。 待她走近,我仔细打量了她:清晨的阳光洒 在她乌黑的柔发上,闪着七彩的晕光。光洁白皙 的圆脸上绽放着天使般的笑容。长长的睫毛忽闪 着,黑水晶似的眼珠灵巧地转动,明亮的像一潭 秋池,闪耀着聪敏、慧巧、喜悦的光芒。小巧的 嘴角上扬,好像随时都会迸出笑声来。好一个阳 光女孩!

六种细节描写方法

六种细节描写方法

六种细节描写方法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一)肖像描写(外貌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二)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三)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四)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五)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而突出人物性格二、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

所以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一)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某某气氛;引出下文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点明时令、地点、人物;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承上启下。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二)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扩展资料:古诗词的六种描写手法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

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一)侧面描写———衬托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

衬托分映衬和反衬。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人物描写方法有哪几种

人物描写方法有哪几种

⼈物描写⽅法有哪⼏种 描写⼈物的⽂章,必须抓住要写⼈物的特点,具体可以从他的外貌、动作、语⾔和⼼理活动⽅⾯着⼿,使⽂中的⼈物栩栩如⽣,⽂章整体不做作。

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物描写⽅法。

⼈物描写⽅法 ⼀、⼈物外貌描写。

可以从⼈物的容貌、⾐着、姿态和神情等⽅⾯的描写。

这个描写过程需要注意三点:1、写⼈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2、写⼈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物的个性。

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

即使是同⼀个⼈,在不同时情况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

⽐如当你成绩考得好时,眼睛会闪烁出欣喜的光芒。

抓住了这些特征,你写的眼睛就活了。

3、写⼈物的外貌,要有先后次序。

⼆、⼈物动作描写。

⼈的思想品质和性格是表现在⾏动中的。

因此要写好⼈物,⼀是要多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

写⼈物的⾏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个环节进⾏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连串的动作写好。

同时还要⽤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物的动作,以加 强⽂章的表现⼒。

三、⼈物的语⾔描写。

写⼈物的语⾔,要合乎⼈物的年龄、⾝份、职业、经历和性格等要有⼈物的个性特点。

⼈物对话的表述形式,常⽤的有以下四种: 1、先写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场合,怀着什么⼼情说的,然后写说的话。

2、说的话写在前⾯,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当时的⼼情、表情、语⽓等。

3、先写说的话,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时的⼼情、表情、动作等,再接着把话写完。

4、只有说的话,前、后和中间都不交代这段话是谁说的,读者⼀看就明⽩。

但这种对话形式多⽤于写两个⼈之间的对话。

四、⼈物的⼼理活动描写。

写⼈物的⼼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物的内⼼活动;也可以通过语⾔动作描写来暗⽰⼈物的⼼理状态。

描写⽅法的特征 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笔⼀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描,细描也可以称为⼯笔,如阿累的《⼀⾯》写鲁迅就⽐鲁迅写藤野⼜细⼀些:“他的⾯孔黄⿊带⽩,瘦得教⼈担⼼,好像⼤病新愈的⼈,但是精神很好,没有⼀点颓唐的样⼦。

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人物的外貌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主要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神情等,外貌写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注意人物的身份,了解、熟悉他们的个性,还要留心他们的变化。

具体来说:第一、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

这样,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

如《挑山工》一文中对挑山工外貌的描写:“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他浓目一抬,咧开嘴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

”挑山工健壮憨厚、吃苦耐劳、不断攀登、勇往直前的形象,正是通过上述描写而活脱脱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第二、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各有各的性格,就是一对双胞胎,尽管长相一样,但性格和气质是不尽相同的。

描写外貌的时候,就要注意“以形传神”地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出来。

如孙犁的《荷花淀》所刻画的水生是一个勤劳善良、淳厚朴实的形象,因此在对他进行外貌描写的时候,作者就抓住了这方面的特征:“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

”寥寥数语,人物性格就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由此可见,外貌描写必须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来写。

如果不抓特征,把眼前的人物从头到脚不加选择地全面描述下来,什么都写,那么就会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缺少生机与活力。

第三、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经济地位、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人物的外貌来。

因此,写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变,要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鲁迅的《故乡》对少年闰土的描写:“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有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体现出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朴素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

经典人物肖像描写作文

经典人物肖像描写作文

经典人物肖像描写作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

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

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

尤其逗人喜爱的,就是她那张聪慧的小嘴。

2、看起来,杜老师也就30去岁,那张严谨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白宽边眼镜,两只并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手挥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快乐骂人。

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

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可是,在课堂上,他像是变为了另一个人。

他谈起至课去滔滔不绝,朗诵起至课文去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可以兴奋得脸上释出红光,一步跨至讲台前,挥动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著他。

3、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

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

他身着崭新的短衣棉袄棉裤,头上还装著一块雪白的毛巾。

老汉躺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5、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身着军用棉大衣,脚穿着高筒皮靴。

高个子,方脸盘,紫带很壮硕。

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6、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

他胖乎乎的脸上,短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是白宝石似的小眼珠只要一转回,鬼点子就去了。

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下垂的小鼻尖,都并使你深感搞笑逗人。

7、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

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似的涂成了一层油。

小说塑造人物的常见方法有什么描写

小说塑造人物的常见方法有什么描写

小说塑造人物的常见方法有什么描写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定义: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作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定义: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作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定义: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诚恳的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作用: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4、心理描写定义: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为此奋斗了!作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细节描写定义: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例如:他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

作用: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有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当然运用描写方法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刻画活泼开朗的性格外向型的人物时可突出语言、动作的描写;如刻画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型的人物时可以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为主。

人物外貌描写 (4)

人物外貌描写 (4)
记叙文作文训练之
• 1.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 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 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 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 怕、地不怕的精神。 • 2.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3.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 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 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 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她中 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角辫儿,黑里透红的 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 褪了色的学生装,脚穿白球鞋。
他长了一个 “聪明绝顶”的大脑袋,头皮光秃秃、 油亮亮的,苍蝇落上能打滑儿,蚊子站上会劈叉儿。 眉毛就像两条黑泥鳅,随着主人情感的变化起伏蠕 动,左翘右跳,显得很顽皮。眉毛下是一双滴溜溜 能聚光的小眼睛,显得智慧而神秘。更突出的是他 那蒜头兼鹰勾式的鼻子,天生有着丑角的滑稽劲儿, 鼻子下那两片薄薄的嘴唇微微上翘,一笑立刻露出 两颗淘气的虎牙。在舞台上演小品时,他眉飞色舞、 滑稽百出、神气十足,常把观众逗得捧腹大笑。
记叙文作文训练之
●这几则寻人启事中包括 哪些相同的内容 ?
●这在人物的描写中属于 什么描写?
1、王红,女,20岁,身高1.6米左右,体形偏 胖,方脸型,眉毛粗黑,双眼皮,高鼻梁,肤 色白晰,曾摔倒受过伤,头顶右侧,留下一处 约20CM左右的伤疤。 2、赵华,女,67岁,身高1.5米左右,神志有 时不清,穿灰的确凉中式衬衫,黑裤子,灯芯 绒圆口布鞋,耳聋,牙齿已全部脱落,带一根 木质拐杖。 3、吴小雪,女,18岁,身高约1.6米,瓜子脸, 肤白,大眼睛,气质高雅,身穿浅红色连衣裙, 白色皮凉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貌描写,以形传神
作者:李卫华
来源:《作文周刊(初一版)》2007年第06期
学习阿累的《一面》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

人物外貌,指人的容貌、服饰、体态、神情等。

外貌描写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其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成功的外貌描写是帮助读者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一面》中对鲁迅先生主要有三次外貌描写,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先生的一个特征,即“瘦”。

三次外貌描写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使鲁迅先生的形象随着作者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起来,清晰起来。

第一次外貌描写:“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

”这是在远处,在光线暗淡中,“我”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只是粗线条地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外貌,但鲁迅先生“瘦”的主要特征已很突出。

第二次外貌描写:“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这一次是在近处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和精神状态:瘦,但精神很好。

第三次外貌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一次是直接面对,是特写。

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先生,不仅观察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观察不到的细微的特点补写出来了,使鲁迅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更加清晰起来。

课文中的外貌描写犹如一组电影镜头。

摄像机向前不断推进,肖像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由一个轮廓到有特征的细节,逐渐显露,显出了特征鲜明的完整肖像。

摄影机继续推进,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到鲁迅先生消瘦的脸和手,出现了特写镜头。

这放大了的“瘦”,反映了鲁迅先生长期斗争的艰苦与顽强精神,也融注了作者悼念的忧伤。

这样,鲁迅先生的形象,从“形”到“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运用饱含着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的语言,成功地运用外貌描写刻画鲁迅先生,抓住鲁迅先生的外形瘦弱而精神矍铄之特征,突出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人类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这就告诉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必须抓住特征,突出个性,做到以形传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