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戏白居易》文言文阅读训练
顾况《宫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顾况《宫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顾况《宫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6.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12分)宫词白居易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茏坐到明。
宫词顾况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1)填空:两首诗在题材上都属于诗;两首诗都使用了手法。
(4分)
(2)仿照对顾诗基本诗意的赏析,赏析白诗的基本诗意。
(4分)顾诗:“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描写受宠者的欢乐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风习习,一阵阵欢声笑语。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写失宠者的遭遇,室内悄无声息,这些失宠的'宫妃们惟有与冷寂的滴漏声和帘外的秋日星河相依为伴。
(3)请仿照对白诗后两句抒情方式的赏析,赏析顾诗后两句的抒情方式。
(4分)
白诗后两句直抒胸臆,“红颜未老恩先断”直接点明宫人难以入眠的原因是失宠,“斜倚薰茏坐到明”表达了宫人失宠后的失落与孤独。
答案: 6.(1)宫怨诗;对比(反衬)(每空2分)
(2)白诗:“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2分)“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茏坐到明。
”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
(2分)(3)顾诗以景衬情,(2分)用环境的清幽来侧面表现出宫人的哀怨之情。
(2分)。
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科试题含答案解析

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科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①《百合花》在爱的精神上与《红楼梦》是相通的,茹志鹃用古典精神叙述了一个现代故事。
独石成峰的《百合花》既是对逝去的温暖岁月的追忆,也是对《红楼梦》的一次遥远的回应,一个庄严的致敬。
②《百合花》成功的经验,就是用白描手法对人物和物象进行简洁而准确的描写。
这种由《史记》和《红楼梦》等经典作品传承而来的描写技巧,极大地过滤了作者的简单而随意的主观判断,排除了作者的缺乏真实性的消极想象,以一种切实、客观的方式,来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就是直接“摆事实”,用朴素、直接的方式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话语,通过人物自己的行为,来显示他们性格和内心世界。
尤其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作为一种人物心理活动的直观的“事实”,更是有助于小说家用来塑造人物。
《百合花》继承了《红楼梦》的叙事能力以及描写对话和细节的技巧。
在《百合花》中,茹志娟运用白描手法几乎达到了极为成熟的境界,取得了令人赞赏的叙事效果,她是一个会用文字两像的人,一个会用文字传递声音的人,她对新媳妇的描写,就给人一种绘国才有的生动、逼真的印象。
③象征既是一个外在的具象的世界,也是一个内在的情感的和观念的世界。
正像《红楼梦》通过花草树木来彰显人物的性格,来暗示人物的境遇和命运一样,茹志娟也通过对大量自然物象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美好的内心世界。
当然最具核心意义的象征意象还是百合花。
百合花是充满湿馨感的幸福之花,而在《百合花》中,“百合花”至少可以被解读出两个层面的象征意义:一个是对勇敢的牺牲者深情的赞美,一个是对纯洁而惋伤的母性之爱的表达,这个象征甚至还隐含着这样一个意义层面:一个稚气未脱的战士,尚未体验过爱情的欢乐,就被战争夺去了生命,死得太可惜了。
我们有太多的关于战争和死亡的文学叙事,但却往往过于“宏大”,过于空洞,甚至过于冷漠。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白居易专题练

作《醉吟先生传》以自况。
文章旷达,皆此类也。
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
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
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白居易》,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B.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C.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D.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进,现在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也指进步较慢、水平较低的人或集体。
文中指后辈。
B.拾遗,古代官职名,意为捡拾皇帝政策或决策的失误,隶属谏诤机构。
杜甫也曾任此职。
C.释典,指佛教经典。
文中用来借指白居易能够解释儒家经典著作,特别精通儒家经书。
D.居士,旧时对在家信道拜佛的人的泛称,也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
白居易用来自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聪慧绝人。
他十五六岁时就带着自己写的一些文章去拜访生性高傲的顾况,他的文章让顾况折服。
B.白居易才学很高。
他文辞富丽,文章旷达,特别擅长写诗,所写诗歌针砭时弊,补政之缺,得到士君子称赞。
C.白居易重视友情。
他为元稹被贬屡次上疏,直言极谏;两人虽远隔千里却书信不断,相见甚欢,离别难舍。
D.白居易敢于直谏。
他多次上疏直指皇帝荒唐放纵不守法度,执政者无能,治理失当,再次遭到贬谪流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4分)(2) 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
高三新高考下学期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酬赠徐玑
徐照
每到斋门敲始应,池禽双戏动清波。
爱闲却道无官好,住僻如嫌有客多。
字学晋碑终日写,诗成唐体要人磨。
山民百事今全懒,只合烟江着短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池禽双戏动清波”一句通过描写池禽双双戏水的画面,衬托了诗人孤独的心境。
B.颔联写自己喜爱清闲,无官一身轻,表达了诗人不同流俗、不愿做官的人生志趣。
C.书法要学晋代碑帖,写诗要学唐代诗体,写出诗人在日常练字写诗时的独特感悟。
D.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淡,通俗易懂,却别有清雅灵秀的韵致,营造了平实悠远的意境。
2.这首诗的尾联传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A(通过描写池禽双双戏水的画面,衬托了诗人自在悠闲的生活)
2.尾联诗人以山民自居,说自己对世间百事都已疏懒,只想穿上裂衣在烟雨蒙蒙的江上自在泛舟,表达诗人寄情山水的淡泊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人生态度。
文言文阅读《白居易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邮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恋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遺。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佛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鯁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辩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姻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注] 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乃叹日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B.乃叹日/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C.乃叹日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D.乃叹日/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3读3练)第五周周三美读(含解析)

周三美读红叶题诗顾况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诗人顾况在洛阳时,闲暇时与三诗友在宫廷苑囿内游玩。
看到流水从宫墙内飘出一片大梧桐叶,上面写有一首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第二天走到流水的上游,也题了一首诗在叶上,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让它顺着流水流入宫墙内。
过了十多天,有人到苑中踏春,又在红叶上得到一首诗,拿来给顾况看。
红叶上写着: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杜甫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
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今日时清①两京道②,相逢苦觉人情好。
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注①时清:两京已收复。
②两京道:连接长安与洛阳的国道。
赏析这首诗分两层,“去年”“今日”分别领起。
一、二两联忆往日交情。
写去年在行宫遇到秦少公,二人同舍而居,亲如骨肉,诗人对秦少公的文才大加赞赏,其深厚情谊跃然纸上。
三、四两联写今日重聚,即使夜深,还要把酒言欢,感觉那样的快乐从未有过。
诗中提到“多才”“能潦倒”,既有对秦少公的同情,也有对他的乐观态度的赞许。
杜甫诗歌的最大特点是以小见大。
从自己与秦少公的一次重逢就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整个时代的动荡,个人在乱世中如浮萍一样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重逢欢聚如此开心,可故人多才却依旧潦倒,悲哀之意跃然纸上。
杨柳枝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赏析温庭筠的作品多丽词艳曲,生香活色,绣绘字句,镂金错彩,炫人眼目。
该词后两句却是深情远韵,允称清丽。
红豆一名相思子,而骰子多为骨制。
以骰子安红豆来喻入骨相思,纯用寻常事物作比喻,设想机巧,别开生面。
但读来不觉晦涩,反而觉得“眉目清秀”,饶有风趣。
这种双关修辞手法,用得巧妙,别有情致,但寓意深刻。
此外,第三句中“玲珑”二字,貌似形容骰子,却暗示了恋人的一颗“七窍玲珑心”。
【诗歌鉴赏】顾况戏白居易原文及翻译

【诗歌鉴赏】顾况戏白居易原文及翻译
顾况戏白居易原文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及读至
《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
戏之耳!”
顾况戏白居易注释
、乐天:白居易的字。
2、举:这里指考进士。
3、投:投送,呈送。
4、顾况:当时著名诗人。
5、易:容易。
6、《原上草》:是指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
7、及:直到
8、居大不易:住在这里很不容易的,与白居易的名字含义相反。
9、初:初次,第一次。
0、熟:仔细。
、老夫:顾况自称。
2、戏:戏弄
3、长安:唐朝都城,今陕西西安市
顾况戏白居易翻译
白居易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名声还没有威震,把作的诗投赠给著名诗人顾况。
顾况看
到“白居易”三字,便诙谐幽默地说:“长安物价正贵,在这儿住下可不容易啊!”及披
卷阅得《赋得离离原上草》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顾况说:“能写出如此的诗句,住在这里又有什么难的呢!我之前说的话只是开玩笑罢了。
顾况戏白居易启发
如果有真才实学,即使是物贵的长安居之也易。
如果没有真才实学,物贵的长安是待不住的。
给我们的启发是: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自身的本领,这样即使最贵的消费,也一定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0-2021【语文】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综合含答案解析 (2)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2019•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①,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①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案】(1)D(2)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分析】⑴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故选D。
⑵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
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
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
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故答案为:⑴D;⑵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况戏白居易》文言文阅读训练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
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及读 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 前言戏之耳。
①乐天:即白居易 ,字乐天。
②顾况:当时著名诗人。
【小题 1】下列句子 中的划线词。
(4 分) ⑴以歌诗投顾况( ) ⑵况戏之( ) ⑶有句如此( ) ⑷居亦何难(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小题 3】读了此文,你有怎样的感受?(2 分) 答案 【小题 1】(1) 把 ;(2) 他,指白居易 ;(3) 这样 ;(4) 什么 。
(4 分) 【小题 2】长安城里物价昂贵,(在这儿)住下很不容易 (2 分) 【小题 3】有才能的人能够得到别人的敬重(尊重)(礼遇)(2 分) 解析【小题 1】试题分析:⑴⑵⑷加点字属多义字,以后跟歌诗,故可解释 为把,作介词用,之前有动词戏,故可考虑作代词,指人,何一般为疑问代词, 可解作什么,也有多么一意。
⑶此为指示代词。
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 适的合成词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解释文言词语 。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3,容易,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最常见题型有: 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直接解释;②选择型,即给出几组文言语 句,指出已经解释的词语正确与否。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虚词,注 意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文 现象,考试出现频率极高。
本题主要考查虚词,属直接型解释,结合语境,恰当 选择义项。
1/5
【小题 2】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的翻译,(1)如贵译为(物价)高;大, 为一词多义,此处解作十分(很),表示程度。
另外注意断句,居/大不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翻译必须忠实原 文,明白晓畅。
可直译,可意译。
但倡导直译,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可按照留、 删、补、调、换五字诀的方法进行。
对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重要实 词或虚词等系得分点,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小题 3】试题分析:梳理文章内容可知,此文言及白居易早年很有写诗才 华。
文中的顾况在没有看到白居易诗作前并没有看好他,但因白诗不俗,改变了 看法。
思考的角度可以从白居易终被人看好着眼, 也可以从顾况前倨后恭的态度 变化着眼。
据此可以获得感悟,即可给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解说浅显文言文内容,具体表现为个性化表达阅读体验。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此类题题型表现为填空题、简答题、图表 题等,以简答题为主。
表达感悟(感想、感触、获得的启发等)是开放性题,允 许同学们有自己的见解,合情合理即可。
答题一要与作品密切相关,二要个性表 达,三忌照搬原作。
【译文】 诗人十六岁到长安赴试, 拜访著名诗人顾况。
顾况看到白居易三字, 便诙谐幽默地说: 长安物价正贵, 恐怕白居不易! 及披卷阅得 《赋得离离原上草》 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惊奇,拍案 叫绝,马上改变语气,郑重地说:能写出如此的诗句 ,白居也易!从此,白居易诗名大振。
2/5
3/5
4/5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