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混联连锁故障机理及评估方法研究

计算机联锁故障处理程序及常见故障处理分析

计算机联锁故障处理程序及常见故障处理分析 第一节 TYJL-Ⅱ型计算机联锁故障分析 1. 故障现象:联锁机备机(B)脱机。 故障分析:(1)电务值班人员检查发现LSB机驱动+12V电源指示灯不亮,用电表测量驱动+12V无电源输出,再查看驱动电源发现风扇不转,由此判定为驱动电源不工作,进一步检查发现驱动电源~220V引入插头松动,插好插头故障消失。 (2)分析维修机记录,记录中提示联锁B机关键缓冲区校核错造成联锁机备机脱机,关键缓冲区指的就是CPU板中的内存,由于内存条性能不良造成了关键缓冲区错,备用B机脱机,由此更换CPU板后故障消失。 2. 上位机死机 (1)控制台屏幕显示无任何变化,即使列车通过后其进路白光带也不变化,信号也不恢复。 (2).不接受任何操作命令,鼠标移不动,按压鼠标按键无效。 (3)控制台时钟停止跳动,上位机主机箱面板的H.D.D指示灯不再闪烁。 3. 故障现象:全站白光带,信号机全部为红灯闪烁,控制台不能操作鼠标开放信号,但室外信号正常。 故障分析:根据分析,判断为联锁主机与主用上位机通信中断,检查联锁主机STD-01卡发送灯闪亮,但接收灯不亮,说明联锁主机有发送,但没有接收;检

查上位主机PC-01卡,发现接收与发送指示灯均只闪微弱灯光,说明PC-01 卡故障,更换PC-01卡故障消失。 4. 故障现象:控制台显示器不显示站场平面图,屏幕左上角显示“C:\”。 故障分析:由控制台上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可看出,该故障明显是因为上位机服务程序运行中断。为什么上位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程序中断的问题呢?原来上位机的运行程序,为了使用安全均做在电子盘上,电子盘是硬盘的一个拷贝,一般不会对程序运行造成影响,但这个电子盘在制作时出了一些问题,为此屏蔽此电子盘改由硬盘运行,故障消除。 5.故障现象:暮云市站3DG显示红光带不消失,实际轨道电路工作正常,GJ 吸起,但影响联锁关系,不能排列经该区段进路,且该故障以5-10分钟的频率重复发生。 故障分析:查看错误报警为“3DG同为1”或“3DG同为0”,联锁A、B 机上3DG相应采集灯3DG↑、3DG↓同时点亮,初步判断为采集混线,按 常规方法,首先检查了从组合架至接口架的公共部份,通过甩线等方法判 断故障在接口架到联锁机方面,通过关闭电源及逐个拔插板卡,故障依旧,在接口架甩开LSB机与3DG采集有关的32位接口,LSA机3DG采集正常,此时恢复单机运行。通过要点对电缆进行检查发现混线故障发生在LSB 机内部,拔下LSB机所有的采集板后,用电表测量,发现3DG↓采集位上有+11.58V电压,由此判断在采集层母板上有一个+12V电源混入了3DG↓采集位,再用电表测量采集层+12V驱动电源端子到3DG↓采集位间的绝缘

2 2D12往复式压缩机典型部件的动力学分析与故障机理研究

2 2D12往复式压缩机典型部件的 动力学分析与故障机理研究 2.1 引言 2D12-70/0.1~13型对动式双作用石油气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石化企业,其主要参数如下:轴功率500kw、排气量70m3/min、一级排气压力0.2746~0.2942Mpa、二级排气压力1.2749Mpa、活塞行程240mm、曲轴转速496rpm。压缩机采用隔爆型异步电动机通过刚性联轴器和飞轮驱动曲轴旋转,带动两侧连杆,并经过十字头、活塞杆分别使一、二级活塞在一、二级气缸内作水平方向对动。当压缩机工作时,活塞两侧分别吸气和压气。一级气缸每一侧工作腔各有四个进气阀和四个排气阀,二级气缸每一侧工作腔各有两个进气阀和两个排气阀,皆为多环窄通道低行程的环状阀。进气阀在缸体的上部,排气阀在缸体的下部。 往复式压缩机结构复杂、激励源众多,需要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以便建立典型零件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这有利于对往复式压缩机故障机理的认识,并为实验研究和信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2.2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2.2.1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 对于压缩机等往复式机械,大质量的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是主要的运动部件,属于正置式曲柄--连杆机构,它的最大特点是气缸中心线通过曲轴的回转中心,并垂直于曲柄的回转轴线,这一机构的运动关系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动力学特性[19,20]。 由图2.1的几何关系,可求得活塞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ω为曲柄的角速度,x 为由原点O 沿x 轴测得的B 点的位置。连杆长度 l AB =;曲柄与连杆长度之比:l r /=λ,取时间为t 时,曲柄转角则为: t ?=ωθ。 图2.1压缩机结构几何模型 (1)活塞的位移 βαcos cos )(l r t x += α βλsin sin = = l r α λββ2 22 sin 1sin 1cos -= -= α λα2 2 sin 1cos -+=l r x (2.1)

动环-交直流供电系统-通用-L3

正在作答: 动环-交直流供电系统-通用-L3 已切屏次数:2 本卷共150题,总分100分已答:0 未答:150 我要交卷单选(共50分) 待检查 1、一个电容器,当电容量一定时,电源频率越高,则容抗就( )。 A. 越小 B. 不变 C. 忽略 D. 越大 待检查 2、电流型谐振开关是由()组成 A. 电感和开关串联 B. 电感和开关并联

C. 电容和开关并联 D. 电容和开关串联 待检查 3、在停电形势较严峻的情况下,开关电源参数周期均充时间可调为()个月,蓄电池充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的()倍。 A. 3,1.5 B. 3, 2 C. 1 ,1.5 D. 1,2 待检查 4、()是指一个输出端的负载变化时,使其他输出端电压波动大小。 A. 影响量

B. 负载调整率 C. 输出能力 D. 交叉调整量 待检查 5、在一套整流设备中,用霍尔器件检测负载电流。若霍尔器件故障误检测负载电流为无穷大。则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会( )。 A. 视负载类型而定 B. 急降 C. 不变 D. 急升 待检查 6、中、大功率工频UPS的逆变器一般采取哪种拓扑结构

A. 全桥 B. 多桥 C. 半桥 D. buck-boost 待检查 7、三相变压器的短路阻抗Zk、正序阻抗Z1与负序阻抗Z2三者之间的关系() A. Zk=Z1=1/2Z2 B. Z1=Zk=√3Z2 C. Z1=Z2=1/2Zk D.

Z1=Z2=Z3 待检查 8、要使导通的可控硅截止应使用的方法是( )。 A. 给阴、阳极间加以反向电压 B. 撤掉控制极的电压 C. 给控制极加以反向电压 待检查 9、在印制板的丝印层上,Q121、D113、C14、R15分别表示()。 A. 二极管、电阻、电容、功率管 B. 功率管、二极管、电阻、电容 C. 功率管、电阻、电容、二极管 D.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技术协议

锦界北区晶登110KV升压 站工程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技术规范书 陕西西北火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九月

一、一般要求 1、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电源、通信电源)宜由一家供应商提供,统一进行设计、生产、调试、服务。 2、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宜整体使用各种功能模块进行配置,特别是所有进线、出线开关应使用智能开关模块:将开关、传感器、智能电路集成在一个可插拔式机箱模块内。直流绝缘监测功能分散到直流馈线模块内处理。要求模块外部没有二次接线,模块之间没有常规联络电缆,模块对外只有通信接线,以满足变电站上行下达信息传输的核心思想。 3、设置站用电源一体化监控模块,对全站站用电源进行统一管理。 4、取消UPS,使用逆变电源直接挂在变电站直流母线上运行。事故照明电源取自相关逆变电源输出。 5、取消通信蓄电池组配置及通信用充电设备,使用DC/DC模块直接挂在变电站直流母线上运行。 6、站用交流系统采用ATS开关并配置智能设备实现多运行方式自动投切。 7、单体蓄电池监测不宜有跨柜接线,对外只有通信接线,以满足变电站上行下达信息传输的核心思想。 8、操作用直流系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9、所有站用电源智能模块均采用直流作为装置电源。 二、遵从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1-1993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 2900.11-1988 蓄电池名词术语 GB/T 2900.17-1994 电工术语电气继电器 GB/T 2900.32-1992 电工术语电力半导体器件

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应急处置作业指导书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电务应急处置作业指导书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应急处置 2011-03-31发布 2011-04-01实施 广铁电务处发布

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应急处置作业指导书 1 作业目的 压缩故障延时,减少信号设备故障对运输的影响,确保故障处理过程中的行车安全、技术安全和劳动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规定了TYJL-II、TYJL-III、TYJL-TR9、ADX、DS6-K5B、DS6-11、VPI/iLOCK、CIS-1、EI32-JD 等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应急处置作业的程序、内容及要求,明确了故障处理过程的重点控制项目及联锁试验内容,并对设备故障处理指供了技术指南。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务系统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应急处置作业。 3 作业程序 4 作业内容与要求(本项内容须精练用词,并要突出各设备的特点) 4.1 故障(通知)受理 4.1.1 驻站电务值班员接到车站故障通知,应在确认故障现象后,立即将故障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故障现象和影响情况)汇报工区工长、电务段调度员、车间值班干部。 4.1.2 驻站电务值班员接到段调度故障通知,应在确认故障现象的同时,立即将故障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故障现象和影响情况)汇报工区工长。 4.1.3 电务段调度接到调度所故障通知后,立即将故障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故障现象和影响情况)通知现场工区、车间、段值班干部、值班领导。 4.1.4 电务段调度接到工区故障汇报后,立即将故障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故障现象和影响情况)通知段值班干部、值班领导、现场车间、计算机联锁厂家值班人员。 4.2 故障登记 驻站电务值班员在车站《行车设备登记簿》上签认故障信息。根据故障情况,影响使用(或危及行车安全)时必须立即登记设备停用,经车站值班员签认后,电务维修人员方可进行故障处理;不影响使用时不登记停用,但必须向车站值班(应急值守)员说明,待天窗点时处理。 4.3 故障处理 4.3.1 VPI/iLOCK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处理指南见附件1; 4.4 过程盯控 4.4.1 电务段值班调度员应实时了解应急处理人员出动、到达情况(电务段、车间干部和工区处理人员),并加强与故障工区和车间的联系,掌握现场处理故障的有关进展情况。 4.4.2 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负责指挥的领导(或技术人员)应根据故障现象立即制定处理方案并下达到现场故障处理负责人。现场故障处理负责人应根据现场情况明确处理方案或查找步骤(程序),不可盲目查找!在接到上级处理方案时,应严格按方案执行。 4.4.3 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指导,分步掌握处理情况,不得重复、盲目、多人打电话影响现场处理。当一时无法查找到故障原因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4.4.4 现场应急处理负责人遇疑难或长时间不能恢复的故障时,应及时向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汇报情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关于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的 探讨 背景及现状 1、背景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内的操作电源是保证变电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可靠运行的保障,变目前隆化分公司变电站一般配置三套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即直流操作电源、通信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UPS),每套电源系统单独配置蓄电池组和监控管理系统。为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以及操作机构等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直流操作电源。为微机、载波、消防等设备供电的交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交流操作电源;为交换机、光端机、远动等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则称为通讯电源。 2、现状 1、2、1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室站用交流电源正常和事故状态下都能保持可靠供电给变电站内所有控制、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和各类直流电动机、断路器合闸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电源。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电源一般选择220V或110V,采用不接地方式。隆化分公司现有35千伏变电站均装设1组蓄电池及1套充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 1、2.2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提供给变电站载波机、光端机等通信设备及保护复用设备电源。系统电压为48V,采用正接地方式。 1、2.3交流不间断电源 交流不间断电源在变电站中UPS主要是给不允许短时停电的计算机监控设备供

电,可靠性及稳定性较高,一般均采用一主一备串联运行方式,即正常时由主机供电,主机故障时,从机自动投入。UPS正常由交流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消失或整流器、逆变器等元件故障,则由自带的蓄电池向逆变器供电。 隆化分公司现有变电站16座,各变电站内均配有UPS电源,由于其内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小且没有专业的维护措施,因此造成蓄电池容量不足或损坏而无法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1、2.4独立操作电源存在的问题 无法综合优化资源,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重复配置蓄电池组,使一次投资增加。 分散布置的设备增加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各操作电源系统的由于不同的厂家使安装、服务等协调困难。 分公司各操作电源维护班组无法统一管理。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综述 基于以上各独立操作电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与有关厂家咨询提出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资源。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各功能测控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各功能测控模块运行状况和信息数据采用(IEC61850)标准建模并接入信息一体化平台。实行智能一体化电源各子单元分散测控和几种管理,实现对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应能够为全站交直流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电源,包括:380V/220V交流电源、DC220V或DC110V直流电源和DC48V通信用直

第2章 交直流供电系统

第2章交直流供电系统 2.1.1 市电供电方式的分类 2.1.2 交流高压配电系统 2.1.3 交流低压配电系统 2.1.4 交流变配电设备的维护 2.2.1 直流基础电压及供电要求 2.2.2 直流供电系统的配电方式 2.2.3 直流供电系统的主要设备 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 AC )供电系统是由主用交流电源、备用交流电源油机发电机组、高压开关柜、电力降压变压器、低压配电屏、市电油机转换屏、低压电容器屏、交流调压稳压设备以及连接馈线组成的供电总体。其中,高压开关柜内安装有高压隔离开关、高压断路器、高压熔断器、高压仪表用互感器、避雷器等高压元器件;低压配电设备则由低压开关、空气断路开关、熔断器、接触器、避雷器、监测用各种交流电表等低压元器件组成。 直流(Direct Current, DC )供电系统主要由整流设备、蓄电池组、DC/DC变换器以及直流配电屏组成。其中整流设备与蓄电池组通过

与直流配电屏并联向负载供电,以实现不间断供电和稳定供电的目的。 2.1 交流供电系统 交流供电系统包括交流高压配电系统(6kV或10kV系统)和交流低压配电系统(380/220V系统)。其中,来自国家电网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通信局(站)自备的油机发电机组则作为备用交流电源。大中型通信局(站)都采用10kV高压市电,经电力变压器降为380/220V低压后,再供给整流器、不间断电源设备、通信设备、空调设备和建筑用电设备等。 2.1.1 市电供电方式的分类 依据通信局(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供电方式分为下述4类。 1.一类市电供电方式 一类市电供电方式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电线,两路供电线不应有同时检修停电的供电情况。 两路供电方式宜配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含VS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分析

含VS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分析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加上PWM控制技术的运用,以IGBT为主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变换器占据了电流变换器的主导地位,其中IGBT为基础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的快速发展,使得两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及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技术得以实现。VSC-MTDC系统可实现多端供受电,相比于VSC-HVDC系统更具安全可靠性、运行方式更具灵活性及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更好。 因此,研究含VSC-MTDC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问题,可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系统方案规划、建设拓展方案等提供强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含VSC-MTD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方法有别于传统纯交流系统计算,其计算更为复杂。 论文针对含VSC-MTDC交直流混联系统运用交替迭代法计算潮流 时,Newton-Raphson产生的雅可比矩阵元素在每次迭代时需重新计算,影响潮流计算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考虑换流站损耗及其容量约束,改进交流部分迭代的雅可比矩阵元素,即将交流侧有功无功与电压偏导与换流站损耗计算式结合,形成交替迭代法的改进算法。含VSC的网格式拓扑的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各VSC功率双向流通,其参考量对潮流及损耗的影响较常用的辐射式拓扑结构更大。 论文提出将Newton-Raphson法与改进遗传算法相结合,以曲线拟合理论计算的换流站损耗及直流电压偏移量为目标函数的最优潮流算法,通过优化VSC参考电压及参考功率,合理分配潮流,从而提高换流效率,降低换流站损耗。针对含VSC交直流混联系统多区域互联的最优潮流问题,论文考虑了由VSC-MTDC系统互联后各区域市场经济性与损耗分摊的问题。 以社会福利最大及损耗分摊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相应潮流约束,采用

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机理研究

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机理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在故障发生后快速将故障隔离在最小范围并恢复受影响的健全区域供电。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机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网故障“自愈”控制 abstract: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safe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hope in failure will quickly after failure isolation in the least scope and restore the affected area of sound power suppl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ir own work practice experience expounds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from the control mechanism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intelligent power grid, power grid failure “self-healing”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近年来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配电网规模持续增长,网架结构进一步改善,配电网供电能力得到提升,配电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得到了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探讨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19-05-05T09:39:50.3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亢煜王嘉薇 [导读] 摘要:十三五规划后,我国政府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十三五规划后,我国政府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原则,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依据关键安全稳定风险,提出了几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措施。以期为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性控制方案的制定及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 1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特性探究 (一)受端电网电压调节功能下降特高压电网直流密集投运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受端常规火电机组提供了支撑。而直流电网大范围馈入机组,极易致使系统电压调节特性恶化,进而导致混联电网电压稳定性风险突出。如××电网受电比例在 46%以下,发生 500kV 线路 N-1 故障,导致××地区出现电压崩溃风险。(二)电网频率性稳定故障频发交流系统转动惯量、机组调频能力是电网频率调节的主要依据。但是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建设,系统转动惯量不断增加,其需要承受频率波动效能也需要逐步增加。而直流转动特性的缺失,极易导致送受端电网转动惯量下降。如××电网仿真分析数据表明,70GW 负荷水平下,损失 4.0GW 发电功率时,若电网内无风电,则电力系统频率将下跌 0.70Hz。(三)交直流、送受端间全局性故障突出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建设,促使交直流及送受端间联系不断紧密。而发生频率较高的单相短路故障,就可能导致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异常,进而对交流断面造成大规模冲击。如 ××电网某 500kV 线路 A 相故障跳闸,导致该区域特高压直流连续三次换相失败,最终致使送端特高压交流长线产生高达 1800MW 的有功冲击。 2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措施 2.1电压稳定 电压稳定是指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系统电压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崩溃的能力。受扰后,系统中发电机和调相机、静止电容器、动态无功补偿器、以及线路充电功率等构成的无功电源,以及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无功损耗、感应电动机无功消耗等构成的无功负荷,两者间供需平衡能力决定了电压稳定的维持能力。交流长距离供电、多直流馈人、高马达比例等受端电网,电压稳定问题较为突出。 2.2完善电网稳定控制目标体系 一方面,在《国家电网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的基础上, 依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威胁电网安全运行故障特点,电网维护人员可进一步完善电网稳定控制目标体系。同时综合考虑直流系统单、双击闭锁故障等因素,将不同形态故障因素纳入电网稳定控制目标体系中。如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直流功率突降、再启动、受端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等。另一方面,依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点,为进一步完善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控制目标体系,电网维护人员可综合利用直接法、时域仿真等方法,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稳定性进行全方位分析。其中直接法主要是依据函数变化,通过故障对比分析,在初始时间刻能量、临界能量的基础上,构建高维度电网运行模型,以便直接判定电网稳定性;而时域仿真法则是针对干扰源头,利用微分方程,对获得电气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常用的时域仿真法主要为电磁暂态仿真、机电暂态仿真等。依据特高压电网规模,可选择合理的仿真分析模型,进而确定仿真控制基准。 2.3构建合理的电网结构 构建合理的拓扑互联结构,是提升输电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依据电网功能的不同定位,选用送端电源分散接人、受端合理分区的差异化设计原则;综合区域电网不同互联模式的技术特点,选择适用的交流互联、直流互联、交直流混联方案;统筹电网整体性能要求,兼顾网源协调发展、多电压等级有序发展、省级电网与区域电网协同发展以及一二次系统同步发展。 2.4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方案 首先,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期间,针对电网功率输送不均匀的情况,可以直流紧急功率控制为核心,针对电网交流分担功率超标问题,构建完善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功率应急控制方案。通过对直流系统传输功率的控制,可以适当强化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直流传输功率及负载能力,从而提高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直流功率应急控制方案中,为保证电网短路能量的有效释放,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维护人员可将局部潮流故障问题较严重交流电网作为维护重点。在直流系统控制的前提下,设置回降控制直流功率、紧急控制直流功率提升等附加措施。其次,依据修订后《国家电网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特高压电网运行系统维护人员可以新一代数模混合仿真平台为依据,进一步拓展电磁暂态仿真分析范围。结合实际稳定性控制装置的设置,对特高压混联电网交直流特性进行全方位分析。如针对单回特高压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情况,可以主动闭锁直流、联切送端机组为要点,从根本上切断直流换相联锁反应。同时优化直流再启动速切交流滤波方案。结合受端电网交流线路重合闸时间的延长,可有效降低直流扰动现象对混联电网交流系统的不利影响。最后,针对大规模交直流并网导致的同步频率提升问题,电网维护人员可以新能源主要应用地区为管理要点,开展全方位实时同步谐波监测。同时依据新能源次同步振荡原理,制定完善的次同步振荡安全控制方案。结合系统性新能源场站调频调压,可从源头解决电网调节能力不足导致的稳定性故障。 2.5强化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结构 依据特高压运行理论,只有交流电网、直流容量一致,才可以保证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具有足够的抗频率冲击能力。据此,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建设阶段,国家电网应以交流电网建设为要点,依据现有特高压混联电网直流电规模及容量,构建坚强交直流同步电网。同时以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为依据,驱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全面优化完善,为“强直弱交”问题的彻底解决提供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迅速发展进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规模呈阶跃式提升,导致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出现严重的“强直弱交”问题。这种情况下,依据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性,相关人员可以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结构为要点,对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结构进行优化完善。同时在完善的电网运行控制目标体系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电网运行控制方案,为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性控制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运行及故障处理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运行及故障处理 直流系统 变电站的强电直流电压为110V 或220V ;弱电直流电压为48V 。 电力系统中直流操作系统采用对地绝缘运行方式。 一.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的作用: 1.直流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控制信号、断路器跳合闸操作回路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当发生交流电源消失时,为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提供直流电源。 2.在生产设备发生故障的关键时刻,直流系统故障,特别是全站控制直流消失,必将造成主设备严重损坏或火灾、爆炸、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等极其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经济损失。 直流系统由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模块、蓄电池、集中监控器、绝缘监测仪二.直流系统的任务

和直流配电装置等组成。 三.在变电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直流母线在正常运行和改变运行方式中,严禁脱开蓄电池组。 b、分裂运行的两条直流母线并列前,应检查两条母线的电压基本一致(有效值差小于1V); c、整流装置在检修结束恢复运行时,应先合交流侧开关,再带直流负荷。 d、两组蓄电池的直流系统,不得长期并列并列运行。由一组蓄电池通过并解裂接带另一组蓄电池的直流负荷时,禁止在两系统都存在接地故障下进行。 e、分裂运行的两条直流母线并列后,应将其中一个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的固定接地点断开。 四.直流系统缺陷定性: 1. 严重缺陷 ?充电装置停止工作; ?运行中蓄电池组温度异常; ?蓄电池室加热通风设备故障; ?蓄电池电解液不合格; ?直流绝缘监测装置工作异常。 2.一般缺陷 ?蓄电池接线接头轻微生盐; ?蓄电池容量下降。

五.直流接地的危害: 1.直流系统一点接地一般不影响直流系统的正常工作,长期运行易发展形成两点接地,造成保护误动、拒动等。 2.直流系统两点接地短路,虽然一次系统并没有故障,但由于直流系统某两点接地短接了有关元件,可能将造成信号装置误动,或继电保护和开关的“误动作”或“拒动”。 1.两点接地可能造成开关误跳闸:当直流接地发生在A 、B 两点时,将电流继电器1LJ 、2LJ 接点短接,而将ZJ 启动,ZJ 接点闭合而跳闸。A 、C 两点短接时短接ZJ 接点而跳闸。在A 、D 两点,D 、F 两点等同样都能造成开关误跳闸。 2.可能造成开关拒动:接地发生在B 、E 两点,D 、E 两点或C 、E 两点,开关可能造成拒动。 L+ B A D F E C *两点接地分析: Ⅰ:A —B A —D D —F Ⅱ:B —E D —E C —E Ⅲ:A —E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电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 关于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解决方案的 探讨 背景及现状 1、背景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内的操作电源是保证变电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可靠运行的保障~变目前隆化分公司变电站一般配置三套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即直流操作电源、通信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UPS,~每套电源系统单独配置蓄电池组和监控管理系统。为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以及操作机构等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直流操作电源。为微机、载波、消防等设备供电的交流电源系统~通常称为交流操作电源,为交换机、光端机、远动等通信设备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则称为通讯电源。 2、现状 1、2、1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室站用交流电源正常和事故状态下都能保持可靠供电给变电站内所有控制、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和各类直流电动机、断路器合闸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电源。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电源一般选择220V或110V,采用不接地方式。隆化分公司现有35千伏变电站均装设1组蓄电池及1套充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 1、2.2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提供给变电站载波机、光端机等通信设备及保护复用设备电源。系统电压为48V~采用正接地方式。 1、2.3交流不间断电源

交流不间断电源在变电站中UPS主要是给不允许短时停电的计算机监控设备供电~可靠性及稳定性较高~一般均采用一主一备串联运行方式~即正常时由主机供电~主机故障时~从机自动投入。UPS正常由交流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消失或整流器、逆变器等元件故障~则由自带的蓄电池向逆变器供电。 隆化分公司现有变电站16座~各变电站内均配有UPS电源~由于其内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小且没有专业的维护措施~因此造成蓄电池容量不足或损坏而无法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1、2.4独立操作电源存在的问题 无法综合优化资源~各自独立的操作电源系统重复配置蓄电池组~使一次投资增加。 分散布置的设备增加了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各操作电源系统的由于不同的厂家使安装、服务等协调困难。分公司各操作电源维护班组无法统一管理。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综述 基于以上各独立操作电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与有关厂家咨询提出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解决方案~优化系统资源。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各功能测控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各功能测控模块运行状况和信息数据采用,IEC61850,标准建模并接入信息一体化平台。实行智能一体化电源各子单元分散测控和几种管理~实现对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 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应能够为全站交直流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电源~包括:380V/220V交流电源、DC220V或DC110V直流电源和DC48V通信用直流电源及电力用逆变电源。直流电源、电力用交流,UPS,和电力用逆变电源,INV,、通信用直流

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规划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V 目录 ................................................................................................................... I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1.2.1 电压稳定评估方法 (3) 1.2.2 无功规划方法 (7) 1.2.3 无功优化算法 (8) 1.3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9) 第二章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规划选址研究 (11) 2.1 引言 (11) 2.2 考虑动态无功源的扩展电压灵敏因子 (12) 2.2.1 扩展电压灵敏因子指标定义 (12) 2.2.2 无功电压灵敏度 (15) 2.3 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无功规划选址求解流程 (22) 2.4 算例分析 (24) 2.4.1 经典直流输电系统 (24) 2.4.2 IEEE9扩展算例 (25) 2.4.3 IEEE39扩展算例 (28) 2.4.4 某地区实际电网算例 (30) 2.5本章小结 (32) 第三章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规划方法 (33) 3.1引言 (33) 3.2 直流输电控制模型 (34) 3.2.1 直流输电运行特性 (34) 3.2.2 直流输电数学模型 (35) 3.3 直流输电电压交互影响因子 (36) 3.3.1 指标定义 (36) 3.3.2 直流输电电压交互影响因子灵敏度 (38)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特点、挑战及未来方向分析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格局呈现出哪些特点?需要应对哪些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在哪?本文从浙江电网入手进行了分析。 刚刚过去的G20 峰会见证了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的繁荣辉煌。 毫无疑问,浙江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而特高压正是支撑浙江腾飞的重要保障。 由于一次能源资源的匮乏、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本省燃煤装机减排压力的加大,浙江省内发电装机容量难以支撑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建设特高压是浙江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正因如此,浙江成为目前我国特高压落点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浙江电网也是最早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的省级电网之一。从浙江电网的运行可以窥见到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格局所呈现出的特点、需要应对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浙江样本 特高压入境给浙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保障特高压安全稳定运行也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手段。 过去,浙江500 千伏主网架主要承载本省及华东区域的电力,随着宾金、浙福、灵绍等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相继投运,浙江电网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跨区输电规模进一步扩大、省外来电大幅提升、电网交直流混联运行安全稳定特性发生重大改变,交直流耦合关系更趋紧密,电源与电网间交互影响更复杂。 目前浙江电网的结构清晰呈现出特高压网架建设过渡时期所面临的新情况。“一个足够坚强的电网结构应分层分区合理,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电网结构清晰,大容量直流工程输电到受端电网,要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中国电科院原总工程师印永华这样描述科学的坚强电网。目前在特高压建设发展的过渡阶段,直流强而交流弱,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针对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升驾驭大电网运行的能力。 为了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深入研究大电网运行新特性,加强大电网运行管控,并通过“三强化,三提升”,推动大电网运行水平上新台阶。 “三强化”即强化分级分区电力平衡,有效应对发用电平衡复杂局面;强化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实现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预控闭环管理;强化应急预案编制落实,确保应急全面精准、响应及时。“三提升”即提升快速反应技术手段,发电侧创新部署机组AGC 快速群控功能,用电侧创新部署负荷“群控、顺控”功能;提升电网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宾金直流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调度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应急协同处置能力;提升网厂协同机制,落实电源开机方式优化、研究燃气机组快速启停,确保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响应网源协同。 这些手段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浙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今年迎峰度夏中,浙江电网应用负荷批量控制功能为全省电网的安全运行增添了一层保护屏障,提升了技术人员对电网调度的预防控制能力,这正是“三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故拉限电序列表植入负荷批量控制系统后,只要输入需要拉掉的量,系统就可自动操作,大大提升了事故处理的响应速度。”国

交直流调速系统

攀钢职教中心2005?2006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是指电机的( )和( )之间的关系。 2、 电流截止负反馈是在电动机( )或( )时才起作用。当系统正常运行时 是不起作用的。含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调速系统具有“挖土机特性”,可起( ) 作用。 3、 根据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 n = 60 f1 (1-s ) / p 可归纳出交流电动机的三种 调速方法:( ),( ),( )。 4、 三相方波交-交变频器的变频靠调节六个整流组的( )频率,变压靠调 节晶闸管的( )来完成。 5、 转速开环的晶闸管变频调速系统中主要包括 ( 压-频转换器,( ),脉冲输出极,( 变频调速特有的环节。 &为了保证整流组开放时晶闸管的正常触发,交 -交变频器的输出周期 T 必须 ( )电网的周期,其输出交流电频率只能在电网频率的( )以下 调节。 7、 电力拖动控制技术是一门以被控电动机的( )为研究对象,根 据生产工艺的各种要求,应用( )建立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是 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的( )学科。 8、 在晶闸管三相调压电路中,当负载阻抗角?工 0。,且晶闸管控制角a > ?,则 180°,此时电流波形是( )的。 评卷人 得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探 说明:本题答案全部填在下表中: ),绝对值运算器, 注意事项: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考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内容

Ds计算机联锁系统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目录 1、DS6—11 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工作环境 2、对维护人员的要求 2.1 熟悉DS6-11 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 2.2具备维护人员基本素质 3、日常维护工作内容 3.1 保证机房环境 3.2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3.3 电源系统维护 4、计算机设备故障处理 4.1 工控机主机故障 4.2控制台子系统故障 4.3 联锁机故障 4.4 网络故障 4.5 监测机故障 4.6 电源设备故障

1、DS6—11 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工作环境 1)机房温度:15~30C 机房温度超过25C时应开启空调,空调故障应及时修复。 2)湿度:10%~75%。 3)大气压力:86~106kpa (海拔高度3000米以下)。 4)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 5)机房应采取防尘措施,并保持室内清洁。 2.对维护人员的要求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维护人员应具备电气集中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DS6—11 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下列知识和技能。 1)熟悉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构成。 2)熟悉各组成部分完成的功能。 3)熟悉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方法。 4)熟悉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交换的信息内容。 5)熟练掌握全系统复位和子系统单独复位操作。 6)熟练掌握冗余系统的人工切换操作。 7)熟练掌握系统可更换部件或电路板的更换操作。 8)熟练运用监测系统的记录信息分析和查找故障。 计算机系统设备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但在设备长时间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维护人员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因而容易使操作变得生疏。发生问题时,往往因操作不熟练而延误时间,甚至处置失当,扩大了故障范围。因此维护人员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在不影响运输的前提下,应定期(如每季度一次)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近年来,高中压开关电器、综自系统在电力系统受到高度重视,变电站综合技术与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针对站用电源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创新却相对滞后,传统站用电源设计方案已难以适应新型变电站的发展需要。 本文针对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技术特点,并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1、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变电站站用电源分为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各子系统采用分散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供电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站用电源的分散设计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1)站用电源难以实现系统管理 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现网络化系统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由于没有统一的监控设备对整个站用电源进行管理,不能实现系统数据共享,无法进行站用电源协调联动、状态检修等深层次开发应用。 2)可靠性受到影响 由于站用电源信息不能网络共享,针对故障或告警信息不具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平台,不同专业的巡检人员分别管理各个电源子系统,难以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对于涉及需站用电源各子系统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难以统一处理。如:防雷配置,避雷器参数选择,安装位置只有将整个站用电源交直流系统统一考虑才能解决;由于充电模块均流对于直流母线上纹波较敏感,需要对母线所接负荷,如逆变电源等反灌电流进行统一治理等。 3)经济性较差

由不同供应商分别设计各个子系统,资源不能综合考虑,造成配置重复,一次性投资显著增加。如:直流电源,UPS不间断电源、通讯电源分别配置独立的蓄电池,浪费用严重;交流系统配置电源自动切换设备,充电模块前又重复配置,既浪费又使设备之间难于协调运行。 4)长期维护不方便,增加成本 各个供应商由于利益差异使安装、服务协调困难,站用电源一旦出现故障需向多个厂家进行沟通协调,造成沟通困难与效率低下。 现有变电站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2、交直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方案及特点 通过分析与研究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实现:第一、建立站用电源统一网络智能平台;第二、消除站用电源隐患;第三、提高站用电源管理水平;第四、进行深层次开发,提高站用电源安全与智能化水平。 1)交直流一体电源系统的定义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指: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逆变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统一设计、监控、生产、调试、服务,通过网络通信、设计优化、系统联动方法,实现站用电源安全化、网络智能化设计,实现站用电源交钥匙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智能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包括:智能交流电源子系统、智能直流电源子系统、智能逆变电源子系统、智能通信电源子系统、一体化监控子系统。 2)主要技术特征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并不是对交流、直流电源系统的简单混装,其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 (1)网络智能化设计:通过一体化监控器对站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 电源、通信电源进行统一监控,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网络智 能化。支持61850通讯规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