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五、第六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基础语法等。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第五、第六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生字词、课文理解、语法知识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3.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他们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复习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对课文进行逐段朗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复习:针对生字词进行拼音、读音、意思等方面的复习。

3.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并能在句子中正确使用。

4.语法知识:复习第五单元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等。

第六单元复习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对第六单元的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生字词复习:复习第六单元的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积累。

3.阅读理解:进行课文阅读理解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分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3.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趣味性和吸引力。

五、教学过程1.开篇活动:通过趣味性的开篇活动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第五单元复习:师生共同复习第五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解释等。

3.第六单元复习:进行第六单元复习,包括课文朗读、阅读理解题、写作训练等。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课文问题、解答难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强化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表现。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初中化学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初中化学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初中化学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

三、教学难点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

四、教学内容
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备课内容。

2. 教学教具:黑板、彩色粉笔。

3. 学生学习资料。

六、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平衡原则。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练习,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 拓展:引导学生探讨化学方程式的一些衍生问题,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练习题。

2.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平衡原则。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需要通过更多的引入实践实验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六单元复习-第三十四课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第三十四课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第三十四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理解“虚拟语气”的概念及其用法,能够正确地分辨和运用虚拟语气;2、掌握虚拟语气的几种常见用法,例如表示假设、虚拟条件、愿望等;3、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合理运用虚拟语气,如写作、口语表达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虚拟语气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常见的虚拟语气类型,如虚拟条件、假设等;3、虚拟语气的运用技巧,如注意与时态和语态的搭配等。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巧妙地运用虚拟语气,特别是在复杂的语境中运用虚拟语气,使得情感和意义更加得到表达和传达。

三、教学方法本课教学的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和“互动讨论”为主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会通过习题分析、实例讲解等方式,把虚拟语气的基本概念和用法讲解清楚,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所体会和理解。

在互动讨论环节,教师将会以对话形式进行模拟,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虚拟语气的运用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集思广益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虚拟语气。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张关于虚拟语气的图片或视频,展示虚拟语气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聚焦于本节课的主题。

如果有需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讨论。

2、知识讲解在知识讲解阶段,教师将介绍虚拟语气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并通过一些习题分析和实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虚拟语气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3、模拟对话在模拟对话的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语言的运用和应用。

通过模拟对话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虚拟语气的运用技巧,从而培养大家集思广益的思维方式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4、课后作业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将留下一些习题或练习,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练习和巩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应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课堂互动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室里的气氛非常融洽。

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复习目标与重点】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所学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4、理解并背会郭沫若诗两首。

【超前复习,知识回顾】一、整体把握我也行!1、《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2、《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静夜》在写法和风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向往。

这首诗立足“静夜”,描绘月光、松树、疏星等景物,展开联想,有一位鲛人在天河岸边对着月夜无声地流下了珍珠泪。

寄托诗人的失望情绪,隐含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对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进行了讽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的本质,不能爱慕虚荣;另一则《蚊子和狮子》则提醒我们,取得成绩后不要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智子疑邻》提醒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见。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基础巩固我掌握!1、给加点的字注音。

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骇人听闻(hài)钦差(qīn)更衣(gēng)随声附和(hâ)和好(hã)自称(chēng)相称(chân)圈定(quān)猪圈(juàn)炫耀(xuàn)爵士(juã)御聘(yù)(pìn ) 鲛人(jiāo)女娲(wā) 澄澈(chãng)(châ) 幽光(yōu)莽莽榛榛(zhēn)2、填空。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回顾巩固第六单元中的重点知识,包括词语解释、语法规则、阅读理解等;2.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词语解释和用法;•复习短文阅读理解;•复习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分析等。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的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内容安排1. 复习词语解释•通过词语搭配、造句等方式复习本单元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和理解词语的含义,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2. 复习短文阅读•给学生阅读一篇小故事或文章,进行朗读和理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复习语法知识•通过句子分析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句子结构和成分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3.任务驱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词语解释复习•教师呈现部分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让学生解释其含义和用法;•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释词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2. 短文阅读复习•学生朗读一篇短文,并进行语音表达练习;•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展开讨论。

3. 语法知识复习•教师演示句子成分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语法知识。

六、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设计课堂小测,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作业评定:布置相应作业,评定学生的复习情况和能力提高程度;3.课后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七、教学反思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知识复习第六单元:小草•认读生字:–草、小草、花、叶子、树•词语搭配与识记:–小草绿,花红了•句子复习:–小草盖地面,花儿开了一朵朵第七单元:小青蛙•认读生字:–青蛙、池塘、蹦蹦跳、欢乐•词语搭配与识记:–小蝌蚪、快乐的蹦蹦•句子复习:–青蛙在池塘里蹦蹦跳,小朋友都为它欢呼二、能力提升第六单元•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回答问题,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小草的特点,并自己创作一个有关小草的句子。

第七单元•听力训练:–播放关于小青蛙的录音,让学生听懂故事内容。

•口语练习:–以小青蛙为主题,进行口头表达,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三、课堂活动设计第六单元1.植物观察:–带领学生进行植物观察活动,让他们了解小草生长的环境和条件。

2.绘画比赛:–组织绘画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小草的理解和想象。

第七单元1.小青蛙游戏:–设计小青蛙跳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小青蛙的快乐。

2.制作小青蛙手工:–引导学生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小青蛙手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课堂评价•通过考核学生对生字、词语、句子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在能力提升环节的表现,包括阅读、听力、口语等方面;•考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课后辅导•布置继续练习生字、词语和句子的作业;•提醒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学习,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察自然、参与手工制作等活动,拓展对自然的认识。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复习课的教案,希望对教师们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第一部分:第六单元复习一、知识点复习1.复习第六单元的文字识字、句子操练等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单词和句型。

2.复习生字词,加深学生对字形、音、义的理解。

二、课文导入1.复习第六单元的主要课文内容,让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课文赏析1.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为下一步的写作和操练做准备。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

四、写作操练1.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进行作文批改,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作文表达。

五、课堂互动1.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内容。

2.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全班积极参与。

第二部分:第七单元复习一、知识点复习1.复习第七单元的词语拼读、句子操练等内容,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2.强化词语辨析,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二、课文导入1.复习第七单元的主要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回忆并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流畅度。

三、课文赏析1.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拓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词汇。

四、写作操练1.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巩固所学内容。

2.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集体讨论和批改,指导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五、课堂互动1.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间的合作。

2.加强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以上是对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复习课的教案安排,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有效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初中语文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复习课年级:七学科:语文主备人: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

2、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识记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等,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学习写颁奖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在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读导齐学案上的教师寄语。

(学生齐读)我们今天复习的第六单元中的人物都有这样不服输、敢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们复习第六单元。

二、自主复习(导学案上的自主复习部分,小组内交流)1、字音字形一生读,纠正后齐读两遍2、解释词语一名课代表提问其他学生,另外的补充。

3、翻译句子另一名课代表提问,其他的补充。

4、翻译句子,小组内互相提问,教师抽查。

5、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其他学生补充后,老师再补充。

幻灯片出示答案示例,学生读。

三、合作探究探究一这几篇文章中,人物形象都很鲜明,请从本单元所学人物中任选一到两位,结合课文内容为他写一则颁奖词。

1、学生自己思考后写。

2、小组间交流,推荐优秀的颁奖词。

3、学生毛遂自荐,读自己的颁奖词。

4、教师点名读颁奖词。

探究二温故而知新,重新复习了这几篇文章,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请联系生活,就其中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收获或启示(可以从写作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考虑)。

1、学生思考、写。

2、提名学生说。

3、教师幻灯片出示答案示例四、反馈达标学生做习题,教师巡视。

出示答案,纠正。

五、总结收获学生小组内交流。

提名交流。

六、布置作业将导学案补充完整,做完反馈达标题。

《第六单元复习》学情分析这个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七年级(3、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学期共有学生105人,这些学生大部分基础较为扎实,能够通读浅显的短文,基本能够按要求叙写简单的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设计人:王秀莲审核人:张瑞英日期:2011.12.19
复习目标:
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3、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复习重点:
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复习难点: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解释划线字词的含义:
1、陈涉少时
2、苟富贵,无相忘
3、会天大雨
4、寡人谕矣
5、长跪而谢之
6、孤不度德量力
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二、自主复习任务: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通史。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此书为体史书。

3、陈寿,字,朝代家。

4、《出师表》作者,字,号,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家,杜甫在《蜀相》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二)通假字:
1、发闾左谪戍渔阳___通_________
2、为天下唱___通_________
3、将军身披坚执锐___通_________
4、固以怪之矣___通_________
5、故不错意也___通_________
6、欲信大义于天下___通_________
7、自董卓以来___通_________
(三)古今异义:
1、此诚不可与争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四)一词多义: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故将
广故数言欲亡项燕为楚将
免冠徒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徒间又何间焉
徒以有先生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重点句子填空及翻译: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出师表》中写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点出要赏罚严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分析归纳《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四篇史传的主旨立意、人物形象、写作特色。

四、拓展延伸: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
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
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
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

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
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
师之。

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⑥燕。

注:①厚:丰厚,用作动词。

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

③三:指很多,虚数。

④致:招来。

⑤见事:被任用。

⑥凑:聚集、奔赴。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由是感激()
先帝不以臣卑鄙()
遂许先帝以驱驰()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况贤于隗者乎?
B受任于败军之际/臣闻古之君人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以驱驰/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4、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五、随堂检测:
1、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通史。

2、将军身披坚执锐___通_________
3、故不错意也___通_________
4、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5、长跪而谢之()
推荐阅读:
《史记》《三国演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