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作用

合集下载

总结报告-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意义 精品

总结报告-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意义 精品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意义尊敬的外语学院英语第三学生党支部: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

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意义、十分重要。

一、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既重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

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

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科学思想体系的构建需要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通过完善知识体系来填充和支撑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

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因而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

三、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若干发展阶段,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素质。

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上,人都应该是完整而均衡地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工作,对于当代大学生可以有效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

总之,我们要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贯测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指导。

此致敬礼2019年11月8日英语0705郑。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论文标题: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学生姓名:邓佩芳(28号)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电脑艺术设计班级: 0801班指导教师:王祖康老师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作者:信息工程系高电艺0801班邓佩芳学号:28号中文摘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进教育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迎接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完成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必须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以人为本;教育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

毛泽东一贯强调发展是基础,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的基本路线和“一个中心”,其主要衡量标准是GDP,并由此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同志提出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更是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关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重要论述,实际上就是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揭示。

江泽民同志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而且还包括民主政治建设的可持续推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建设,国防实力的可持续增强,和平外交的可持续发展,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地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对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它的历程中形成了四次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最后一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在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改革与发展的思路,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以及执政规律认识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水平。

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决定了它要面对大学生这个群体。

“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即世界的“本原”,它回答在这个世界上,人、神、物之中,谁是第一性的、谁是第二性的,即谁产生谁的问题;另外一种,是哲学价值论概念,即事物的“根本”,它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根本的,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

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

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基本,所以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

以人为本,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又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

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教育的目的是正是塑造人。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成长成为一个独立的、优秀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良好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

从教育的阶段来讲,它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级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学阶段是世界观、自我认识、人生观、价值观等全面展开和基本成熟的阶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 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下去。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具有明确的科学性与价值性。

这一发展观,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更全面、更协调的高度,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的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发展性。

这一发展观既着眼于现实的多项事业发展又立足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既保证经济的重点发展又兼顾社会的全面发展,既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发展的方式更加多样,发展的要求更加明确,具有明显的长远性和多样性。

总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指导理论。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

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

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21世纪的主人。

他们的思想素质如何,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前途。

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对他们将来走什么路,做什么样的人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新形势下,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的指南,是大学生提高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

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使我们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彻底的唯物主义、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一体的崇高信仰。

有真理、有正义、有科学、有人格,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类良知。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全面发展从大学生的生理角度来讲,正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龄,无论智利体力,都是最佳的时期,这个时候就是应该全面发展,珍惜时间,把能学到的知识都学到,把需要掌握的本领全掌握,不虚度年华,才能报效祖国。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现代社会的竞争力很大,压力也很大,对人才的要求也很高。

只有全面发展,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非专业科,或者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各方面都需要为以后正式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不被社会的大潮所淹没。

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不懂政治是不行的,不懂经济是不行的,不懂法律是不行的。

因为别说是大学生,随着我国人民素质的提高,如果不懂这些东西,将来连一个普通的公民都不合格。

那么一个大学生,无论理科还是文科,都要兼修,文理结合,是一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

会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又多次就科学发展观作了重要讲话。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反映了新的发展要求。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意义

尊敬的外语学院英语第三学生党支部: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

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意义、十分重要。

一、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既重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

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

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科学思想体系的构建需要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通过完善知识体系来填充和支撑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

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因而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

三、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若干发展阶段,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素质。

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上,人都应该是完整而均衡地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工作,对于当代大学生可以有效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

总之,我们要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贯测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指导。

此致敬礼2008年11月8日英语0705郑。

【教育资料】科学发展观带给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科学发展观带给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学习精品

科学发展观带给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正确分析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于大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于大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于大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全党深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在党的十七大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于大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凝聚人心,形成共识,通路合作。

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其实,作为几年后即将成为国家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的认识,不仅仅是促进国家经济,更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就业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的前提,而以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国家栋梁为中心是大学的目的。

因此,我们也要不断发展,以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

如今,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就业竞争强烈给许多即将踏出校门的师兄师姐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实力与素质,就成为大学生的当务之急,心得体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于大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专业知识的学习、计算机等级、四六级英语、双学位等硬实力的获取无疑是竞争优势的一种,而我觉得更必要的是心理素质的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等软实力,如吃苦耐劳、诚信心理素质过硬等在招聘者中远比硬实力重要。

因此,学习法学发展观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新的理论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让知识面和眼界更宽一点,跟踪前沿科技嗅觉更灵一些,科学思考和开展工作的能力更强一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效率更高一些。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运用到大学生发展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学 发 展 观 突 出强 调 大 学 生 主 体 性 的前 提下 , 实现 大 学 生个 人 价 值 和 社会 价 值 的 最 大化 。 科 学 发展 观 是与 时 俱 进 的 马克 思 主 义 最 新 理 论 成 果 , 是 马克 思 主 义 “ 于 社 会 主 义 是 人 的 全 面发 展 的 社 会 ”4重 要 关 l 】
就是对他们 的生命 权 、 展权 、 发 受教育 权、 劳动创新受 益权 、
人格尊严 、 人生价值 、 个性发展 、 自由民主和其它合法权利的 尊重 。大学生 的成长成才既是人格逐渐健全的递进过程 , 也 是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和心理发育逐渐趋于成熟的动态过程。 在此关键阶段 , 将尊重 、 理解、 信任 、 关心 、 支持等以人为本的 人性化教育管理理念渗透进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全过程 , 对于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形成 、 健全心理 素质 和高 尚人 格品质的塑造 , 有决定性意 义。因此 , 具 政府 、 社会 、 学校对 于大学生的尊重 , 既是 他们 正确价值取 向的 内在 必然要求 , 也是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的外部必需条件。

10 ・ 3
二 、 学发 展观 对 大 学 生 教 育 、 理 、 务 的价 值 导 向 科 管 服
效性 , 做到思想 政治 教育 工作 既要 摆事 实、 讲道 理 , 以理 服
人, 又要关心人 、 尊重人 、 解放人 、 发展人 , 以理育人 。 ( 以人为本思维方式对大学生学籍 管理的价值导向 二) 在大学生学籍异动 中, 保证他们的 申诉权 、 知情 同意权、 名誉权 、 保密权等项基本权利不受到限制或侵害 。在 专业 选 择、 课程选择 、 教材及教辅材料 的选用 、 完成学业年 限的选择
走出了一条符合 我 国国情的大 学生健康 成长 道路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每一次理论创新 , 对大学生健康
成长成才产生 了重 大影 响。科 学发展 观在 高校的深 入贯彻 落实 , 也必将 对大学生 的全面发展产生更加深远影响。
( ) 一 以人 为本 理 念 突 出大 学 生 的 主 体 地位 所 谓 以人 为 本 是 “ 种 对 人 在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中的 主 体 作 一
中真正突出大学生在 高校教育、 管理和服务 中的主体地位。
( ) 二 以人 为 本 理 念促 进 大 学生 正确 价 值观 的形 成 科 学 发 展 观 的核 心 是 以人 为本 , 人 为 本 的 核 心 是 尊重 以
用与地位的肯定 , 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 中的主体作用 与地 位; 它是 一种价值取 向 , 强调 尊重人 、 解放人 、 依靠 人和为 了 人; 它是一种思维 方式 , 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 问题时 , 既要


大学生群体是高端人才群体【 , 1 是我 国人 力资源的重要 ] 组成部分 , 也是社会聚焦的特殊群体 。党 和国家几 代 中央领
导集体历来关心和重视大学生的全 面发展 , 大学生未来人 把
生价值 目标定位于“ 和 国家合格建 设者 和可靠 接班人 ” 党 的 高度 , 坚持用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指导 大学 生教育培养实
次, 在坚持 国家 民族利益至上原则和反对极端个人 主义倾 向
[ 收稿 日期 ]0 9 2—0 20 —0 1
( 作者简介 ] 图门吉 E嘎勒 (9 9 , , t 1 5 一)男 蒙古族 , 内蒙古鄂 尔多斯人 , 内蒙古 民族大学 医学院副教授 , 副研 究员, 从事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践,
思想 的新发展 , 是迄今为止最准确地把握了人 的发展 客观规 律的发展观。大学生处于人的发展 的特殊阶段 , 必然有其 自 身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大学生 正确“ 三观” 与高 尚人格形 成、 知识技能与实践经 验积累 、 身心素质与 能力素质发展 的 客观规律 , 真正坚持“ 以学生为本” “ 、 育人为本” 的思维方式 , 彻底摈弃那些违反大学生成 长客观规律 的陈旧观念 和错 误 做法 , 围绕促进大学 生全面发展 开展一切工作 , 在办学行 为
人的价值 , 也即对个体人和作为国家主体的人 民的生物学价 值与社会学价值 的充分 尊重 。对于具有社 会属性 的人 的充 分尊重 , 体现在其各项基本权利是否得到保障 。尊重大学生
坚持历史的尺度 , 也要 坚持人 的尺度 ” 。 J
推动高校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发展 , 需要 明确 回答 “ 为谁培养人” “ 、培养 什么样 的人 ” “ 样培养人 ” 、怎 等重要 问 题 。“ 为谁培养人 ” “ 与 培养 什么 样的人 ” 的问题 已经有 了明 确的答案 , 即培养“ 智体美 全面发 展 的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 德 事业合格建设者 和可靠 接班人 ”3。探 索和 回答 “ l 】 怎样 培养 人” 这一重大实践问题 , 先要坚 持马克思 主义关 于人 的全 首 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 当把“ 应 以人为本” 理念贯穿在 办学 的全 过程 , 深入 探索 研究 推动 大学 生全 面 发展 的经 验模 式。其
20 0 9年 5月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o ma fI n rM oto i Un v ri r Na in l is u l o n e r l iest f t ai e z a yo o t
Ma.09 y20
V0 . 5 No 3 11 .
第 1 5卷
育、 管理 、 务 以及 价 值 观 形 成 的 导 向 作 用 。 服
[ 关键词] 学发展观 ; 科 以人为本理念 ; 大学生; 育; 教 管理 ; 服务 ; 价值导向
[ 中图分类号]G 4 [ 6 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5 4 (0 9 0 —0 3 0 0 8 19 2 0 )3 10— 2
第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科 学 发 展观对 大 学生 全 面发 展 的价 值 导 向作 用
图 门 吉 日嘎 勒
( 内蒙古民族大 学 医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 8 0 ) 2 00 [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科 学发展 现与大学生成 长成 才规律的 内在联 系, 讨论 了“ 以人 为本” 理念对大学生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