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2 (2) 刘远书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2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鱼游到纸上的奇妙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敬畏之情。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奇妙场景。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描绘奇妙场景的短篇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画家在创作画作时,鱼儿游到了他的纸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画家对这一奇妙场景感到惊讶和欣喜,由此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敬畏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掌握作者通过描绘鱼游到纸上的奇妙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敬畏之情。
2.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鱼游到纸上的奇妙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敬畏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3.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奇妙场景的理解和感受。
3.3 写作实践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奇妙场景。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画作《鱼游到了纸上》,引起学生对奇妙场景的好奇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2 讲解课文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对奇妙场景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4.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奇妙场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2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细节,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深入理解课文;2.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 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简要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展示。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确保掌握;(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针对课文中的细节,进行讲解和拓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5. 练习巩固(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2)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二)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二)《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二)(第一教时)一、本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词,重点理解:举止、赏心悦目、融为一体、一丝不苟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弄懂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意思及其相互关系,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忘我的品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练习给课文分段。
二、本课时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定学生分节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生词有没有读准,课文有没有读通。
2.开火车领读生词。
3.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聋哑青年、我)4.小结预习情况,提示阅读目标。
(三)讲读课文。
1.默读课文的开头部分,想想:我是在哪里认识那位青年的,我为什么喜欢去那里?指名回答,联系课文理解赏心悦目。
2.默读思考:一开始,那位青年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①指定学生用书上的四个字概括。
(板书:举止特别)理解举止。
②那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里?用划出书上的有关句子。
③怎样才能读出那位青年举止特别?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后评读,再练读。
④这位青年看鱼如此专注入迷,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的?说说忘我的境界的意思。
3.轻声读课文,想想:小女孩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指定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出示小黑板:课文第7自然段),讨论交流: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年画的金鱼栩栩如生?(1)那位青年用了哪些方法画金鱼的,结合图示和简笔画,简要介绍工笔和速写。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那位青年画得怎么样呢?理解一丝不苟。
(3)朗读前后两个分句,速度应有什么变化?先自由练习,再指名朗读,后齐读。
(4)理解和想象融为一体。
③小结。
(板书:了解)4.过渡。
默读914节,思考:我是怎么发现那位青年是位聋哑人的?①指名用读书的方式回答。
②我的心为什么会咯噔一跳?指名回答。
练习用没想到没想到更没想到说话。
③连用两个感叹号不但表达了我当时极为惊讶,还表达了我对那位青年的什么感情?(板书:敬佩)④有感情地齐读。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热爱生活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教学难点:“鱼游到了我心里”句子意思。
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鱼在水里游。
今天我们学习27课《鱼游到了纸上》(板书)。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一)再读课文,布置自学:自学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二)检查自学:1.生字:罢、苟、唯、骄2.词意: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三)出示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理解“举止特别”“唯一”“忘我境界”“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梳理排序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
)生:(一人读,再齐读。
)师: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生:自读课文。
(给学生5分钟自读课文的时间,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做记号。
)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先说说哪些问题你没弄懂,如果小组内理解不了,等一会儿,老师发给你们胶片纸,把它写在上面,我们大家共同来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_《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_《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一、教学目标:1、教育: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能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并学习他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教养:(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能理解课文内容,巩固前一单元读懂一篇文章的知识。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投影、图片等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解部分新词;能初知课文大概;能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学习任务:通过学习二、三、四段。
(1)能读懂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从而体会青年勤奋好学、专注投入的品质,并从青年的身上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
(3)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一、复习: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二、学习二、三、四段1、导入:为什么那位青年能把金鱼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我们主要带着同学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学习二、三、四段,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请快速小声读一遍。
(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2、课文中有2句话高度概栝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请在第二段中找出第一句,关于第二句呢,老师先卖个关子。
3、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在这句话中抓重点词提问题.(板:忘我的境界)4、从哪里看出他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请再默读二、三、四段用()划出句子。
5、学生汇报,老师在投影片中标出句子的序号。
指导学生理解句子。
(扶)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默读这句话,谁能抓住句子中其中一个重点词,运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它呢?指导写批注。
小结:是啊!由于青年长时间观察、专注、投入地观察,所以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略)布置、检查预习,正确读写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位青年人的初步印象,并说一说理由;也可按事情发展顺序,即作者对年轻人的认识(举止特别—画技高超—骄傲—令人敬佩)来进行交流。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由欣赏、误解到由衷敬佩的情感变化。
)第二课时一、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板书)同学们读一读课题,第一次读课题哪个字让你眼前一亮?生:“游”字、“纸上”……师:这个“游”字怎么就让你眼睛为之一亮呢?(为什么说金鱼游到了纸上?这话是谁说的?)二、第一次读书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1、师: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明确读书要求:“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生按读书要求读书、思考。
)3、师生交流:◆这句话是谁说的?(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抓住“惊奇”、“叫”。
◆当时你就在现场,听到女孩惊叫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挤过去,看到了那青年是4、学习青年画鱼的段落◆(出示画鱼的句子)自由地读读这一段话,你读出了青年的什么?“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篇

《鱼游到了纸上》第⼆课时教学设计2篇 作为⼀名为他⼈授业解惑的教育⼯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第⼆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鱼游到了纸上》第⼆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的】 1、理解课⽂内容,学习课⽂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全神贯注、投⼊忘我的态度。
2、理解“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1、理解“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课⽂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全神贯注、投⼊忘我的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课⽂内容,弄懂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的相互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鱼图)。
【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唤起学⽣体验 第⼀次看到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学⽣可能回答:鱼怎么会游到纸上来呢?谁让鱼游到纸上来呢?这是在做实验吗?鱼游到纸上,鱼会死吗?你们看,有猜疑,有担⼼,有探究,题⽬起得多好呀! 迫不及待地读了课⽂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位残疾青年长期认真地观察⾦鱼,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就仿佛让鱼游到了纸上等等。
⼆、师⽣共读课⽂ 上节课我们划出了课⽂中⼏处直接描写青年的语句,请你们重点来读这些语句,⽼师来读其他的部分。
师⽣合作读书。
三、观鱼──体会青年举⽌“特别” 过渡: 同学们读得很好,通过你们的朗读,⽼师仿佛看见了这位驻⾜池边观鱼的青年。
这位青年最初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就在⾦鱼缸边,我认识了⼀位举⽌特别的青年。
” 换⼀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同时出⽰投影: 就在⾦鱼缸边,我认识了⼀位举⽌特别的青年。
就在⾦鱼缸边,我认识了⼀位______的青年。
(与众不同、⾮⽐寻常、特殊) 是呀,“特别”就是“与众不同”,你们看看,前边写到其他观鱼者是怎么观鱼的?青年怎么看?你们从书上找⼀找。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第二课时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第二课时)《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知识目标:(1)随文识字“苟”。
(2)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并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交流、倾听和补充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导语: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交流感悟:1、学生按照第四、七、八、九、十二自然段的顺序进行交流,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并感受人物的品质。
2、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相机点拨和引导: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神态)(朗读)(3)第七自然段中“静静地”一词。
(神态)(多种方式朗读)动作句,随文识字“苟”。
(4)第八自然段中神态句、看插图说话、朗读。
(5)第九自然段教师引导认识是勤学苦练使青年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6)第十二自然段中理解“每个”、“常常忘了”、“一整天”,懂得还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朗读课文(三)、深入研读1、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心里?2、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句式训练)文中几次出现鱼游到了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朗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四)、升华情感你想对聋哑青年说些什么?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物?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感受鱼游到了纸上。
(学生用20秒钟画鱼)教师总结:愿聋哑青年认真观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附: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聋、哑”等生字,体会青年的画技高超。
2、创设青年是残疾而画技高超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能力。
3、抓住关键词句理解青年的“忘我”精神,并懂得做事要勤奋、精神专注,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预习探究
1、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观赏金鱼吗?(生:喜欢)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个观赏金鱼的好去处,那就是天下闻名的杭州西湖,那儿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最有名的要数“花港观鱼”和“玉泉观鱼”。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作者在玉泉观鱼时经历的事情。
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老师板书课题:27鱼游到了纸上)
师: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2、复习词语。
温馨提示: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讲作者在( )观鱼时,认识了一位( )青年。
他( ) 非常专心;( )画得很好,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
1、师出示花港观鱼的照片。
三、品读感悟,披文入情(学习画鱼部分)
1、请默读课文7—14自然段。
找出描写青年画鱼时的动作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下来。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
师:同学们,能把鱼画得好像在纸上游动一样,可见这位青年的画技是多么高超!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挤进人群,看一看这位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好吗?谁找到青年画鱼的情景了,读给同学们听。
生:(朗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齐读此句)
师:读了描写青年画鱼的这一段,哪个词或哪个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个画技高超的青年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聋哑人。
师:你是从哪儿读到的?(生读倒数第4段)
师:是啊,如此高超的画技就是我们正常人也很难练成,这个聋哑青年是怎么练成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向你透露着聋哑青年练功的秘诀。
画出来认真品读,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可以一边读一边作批注。
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如此高超的画技,那位聋哑青年是怎么练成的呢?谁来读读自己的发现?
生1:(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原来聋哑青年练功的秘诀就藏在这句话里啊。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此句)
师:这位聋哑青年看金鱼的情景,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想到哪个词?
生:一丝不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师板书: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师:这样呆呆地看,静静地看,一丝不苟地看,全神贯注地看,他到底看了多长的时间?
生读第8段“我仍旧去茶室喝茶……”一段(师:这段话中哪句话给你的触动最深?)生: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师: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聋哑青年的练功秘诀?
生读:“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
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每个星期天都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每个星期天都这么静静地看着看着。
你信吗?
生:信!
师: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玉泉茶室的后院看一看。
(朗读)
师:是的,他一直在玉泉看金鱼。
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就这样呆呆地看着,就这样静静地看着。
请问,他这样观察金鱼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想到哪个词?
生: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师板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想对这位聋哑青年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3、一位老人忍不住点头称赞说:“-----------!”
一位青年竖着大拇指赞叹道:“----------!”
一群孩子忍不住欢悦地拍手叫起来:“-------- !”
我也不由得夸奖道:“------------!”
师:由此可见,他爱鱼到了——
生:(齐读)忘我的境界。
师:(板书:忘我境界)
同学们,这个聋哑青年画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练成这样的功夫——(读)
师:(指着黑板上的课题)有了这样的功夫,才换来了这样的赞叹——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同学们,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学习完了这篇课文,仿佛有什么东西游到你的心里去了呢?
生自由发言。
4、小组朗读最后三段,合作交流:“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青年是怎样使“鱼先游到了他的心里”的?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师课堂小结: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之情,对他高超的画技再一次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四、作业
1、找出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的句子,抄写来。
2、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谢谢同学们的合作,下课!
板书设计:
27 鱼游到了纸上
在水里游游到心里游到纸上
(看鱼)(画鱼)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忘我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