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习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 (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3: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课标要求】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教材分析】教材分日本的大化改新、阿拉伯的兴起两个子目讲述,但内容比较繁杂,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有选择的讲述以及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如何评价一个民族或国家过于偏激、不全面,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加强对日本历史的了解,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学会多角度评价一个国家。
对于刚接触世界史的初中生来说,阿拉伯国家似乎离他们很远,须使用地图和建立地理概念,尽量使用一些他们熟悉的地名或人名、故事来解释以及创设情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教学难点: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大化改新的背景,理解大化改新的原因及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读图,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假设你是高向玄理,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你会向圣德天皇提出哪些措施,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史密斯是留学生”的汉语与日语的差异,归纳日文的组成部分及哪些部分是对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史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近期日本援助汶川大地震这一新闻,以及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文化走上封建化发展道路,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一个民族,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伊斯兰的创立与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关系,体会到宗教对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强大凝聚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你对日本这个国家或者民族有什么想法请大家听我念一段材料,听完后再谈谈你的看法。
“日本政府为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地震灾区提供了8个“利民工程”援助项目,无偿援助金额达135万美元,日本首相表示汶川大地震也牵动着日本国民的心。
江苏省邳州红旗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古代史部分 一体化教案 川教版

初三历史教案1: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一.教学目标:1.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2. 原始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二.知识梳理:1.科学证明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2.南方古猿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中国的山顶洞人)3.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4.现代人分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5.人类社会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是氏族,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后来被父系氏族代替。
6.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是:埃及、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三.课堂训练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最早起源于()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3.促使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是()4.下列不属于晚期智人的是()5.目前世界上主要人种不包括()6.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经历的社会是()7.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是()8.下列关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知其母,不知其父”9.阅读下列材料:当时的婚姻状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
请回答:(1)这则材料反映了氏族发展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的婚姻状况?(2)这一阶段什么人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3)这一阶段后来被哪一阶段所取代?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初三历史教案2: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主备:李春宝时间:7.24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2.认识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二.教学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三.知识梳理(一)、神奇的金字塔1.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2.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时间公元前3100年(最早)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作用是作为法老的陵墓,胡夫金字塔上最大的金字塔。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古代史第二学习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 川教版

第 3 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课题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课型授新课媒体课时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汉文与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德育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教法讲述法、图示法、问题探究多法结合教学活动共性部分个性部分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古亚非文明,知道了产生于亚洲和非洲大河流域的几个神奇辉煌的古代文明,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一道,继续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两个古代国家,即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也就是封建时代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我们着重从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兴起三方面来了解这段历史,首先我们看日本的大化改新讲授新课:一、日本大化改新(教师引导过渡)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成功改革。
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有哪些具体内容?改革收到了什么效果?我们下面逐一探究,先看背景。
(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㈠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㈡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2.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3.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㈢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讲解,进行总结)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
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教师激发思考,组织探究活动)1.7世纪中叶的日本通过一次成功的改革,克服了统治危机,实现了国家的跨越发展,对此你有什么感想?2.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二、阿拉伯的兴起㈠伊斯兰教的创立(教师设问过渡)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兴起于哪一地区?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它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有何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课件 川教版.pptx

学习与探究
37
38
中国文字
比较观察汉、日文字
安以宇衣於加 阿伊江久己之
ぁぃぅぇぉか ァィェクコシ
日本文字
学习活动
学习测评
1.大化改新标志日本( C )。
A.幕府政治的建立 B.奴隶制社会的确立
C.已过渡到封建社会
D.确立天皇中央集权
2.说说日本是怎样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
(1)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留学。 (2)日本派使臣到中国友好交往。 (3)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宣传佛学。 (4)中国文化通过朝鲜间接传入日本。
39
史海拾贝
儒学在日本的传播
圣德太子像
40
妙法寺 相传为圣德太子所创建,现被列为日本大阪府重点古迹。
41
结束
42
34
阿拉伯半岛上的清真寺
返35 回
课堂小结
日本的大化改新
阿拉伯的兴起
1.日本的地理位置 2.大化改新的背景 3.大化改新的内容 4.大化改新的影响
1.6世纪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 2.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和创立者 3.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4.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 5.阿拉伯各部落的迅速统一
6
大和国统一日本
平城和国统一日本
公元五世纪的日本铜镜
8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难波长柄丰宫遗迹
孝德天皇陵墓(今日本大阪)
9
大化改新
日本遣唐使 日本遣唐使船模型图
10
大化改新
中臣镰足
中臣镰足(614—669),日本大 和国贵族。他曾向唐朝归来的日本学 者学习中国的儒、佛等学说,吸收新 知识。中大兄皇子与其相交甚笃,其 发动政变,除掉苏我氏,主要是与中 臣镰足联合完成的。大化改新后,中 大兄皇子以太子身份摄政,中臣镰足 任内臣,高向玄理任国博士,共同辅 佐孝德天皇。
2.3.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学案(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8)

第3课中古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识记与理解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重点难点】一、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掌握日本大化改新(时间、组织者、内容和作用)【预习案】1.7世纪中叶,中大兄皇子依靠在中国隋朝、唐朝留学回国的高向玄理等人,除掉苏我氏,拥立天皇,改年号为“”。
646年,以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
2.(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诏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和租庸调制;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意义)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
3. 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5.622年,率少数信徒潜行到麦地那,在这里建立了的国家。
6.630年,穆罕默德率麦地那武装兵临城下,迫使承认穆罕默德为“”。
穆罕默德把克尔白神庙改为。
【合作探究】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练习案】1、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是效仿当时的 ( )A.罗马B.朝鲜C.雅典D.隋唐2、有关“大化改新”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实行“班田收授法”B.实行租庸调制C.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 D.实行中央集权和世袭制度3、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A. 大和统一B. 改年号为大化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4、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A.释迦牟尼B.耶稣C.穆罕默德D.乔达摩·悉达多5、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政权是在()A.麦加B.麦地那C.伊斯坦布尔D.耶路撒冷6、穆罕默德建立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在 ( )A.646年B.620年C.622年D.630年7、穆罕默德确定的伊斯兰教圣地是在()A.麦加B.麦地那C.伊斯坦布尔D.耶路撒冷8、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皇子的英勇 B.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C.改革派势力强大 D.奴隶制已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9.大化改新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10.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大化改新后天皇成为了政治中心B.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到了奴隶社会的顶峰C.有才能的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 D.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11.日本在中古时期其效仿我国进行的改革是()A.明治维新B.查理·马特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大化改新12如果生活在唐朝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回来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当时的日本叫大和民族 B.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C.当时的日本正由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D.当时的日本已经土地归国家所有13 某城市,是伊斯兰教创始人诞生的地点,又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此城市是( )A.麦地那B.麦加C.耶路撒冷D.也门14 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于()①创立伊斯兰教②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③使阿拉伯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④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15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①大化改新②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③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庙不在此限。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第3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 川教版

第3课中古日本于阿拉伯国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日本大化改新以及阿拉伯兴起的相关史实。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历史地图的观察,了解古代日本的地形特点,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领土扩张情况,培养学生看图读史的能力。
通过对穆罕默德等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材“引言”讲述,导入新课。
2、通过汉字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
3、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西亚游牧的阿拉伯从沙漠中崛起,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连接了东方和西方。
日本和阿拉伯是怎样翻开他们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去了解它们走向兴盛的历史。
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的大化改新。
(多媒体出示第一目:日本的大化改新)。
二、讲授:(教师出示《古代日本》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关系,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5页正文部分的小字,了解古代日本发展概况)。
教师演示归纳:(一)日本的大化改新1.大和国统一日本公元3世纪,日本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5世纪初,大和国统一了日本,国王称“天皇”。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两河流域
阿拉伯商人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伊斯兰教宗教领袖 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穆罕默德外出传教
图中骑马者为穆罕默德,右上方有翅膀者是一位天使,指引着穆罕默德在烈日下骑马来 到一座城市边,向这里的人们传播伊斯兰教。城楼上的人伸出双手,热烈欢迎穆罕默德的到 来。宗教信仰与国家权力两者紧密结合。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本课到此结束 谢谢! 谢谢! 2011年9月 年 月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大 化 改 新” 主 要 内 容
646年(效仿中国隋唐)
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 2.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3.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 社会性质变化
历史意义 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导学目标
1、认识与理解 大化革新的内容、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伊斯兰教与阿拉伯 国家政教合一的关系、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 响和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兴起的作用和意义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汉文和日文印刷字体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2)通过日本的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d
だ ダ ぢ ヂ づ ヅ で デ ど ド
h
は ハ ひ ヒ ふ フ へ ヘ ほ ホ
b
ば バ び ビ ぶ ブ べ ベ ぼ ボ
p
ぱ パ ぴ ピ ぷ プ ぺ ペ ぽ ポ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导学案 川教版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导学提纲一、日本的大化改新1.背景__________中叶,日本__________朝廷的统治出现危机。
2.时间、特点_________年(大化二年),以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效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废除________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_______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_________________”和租庸调制;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由________________过渡到________________。
二、阿拉伯的兴起1.伊斯兰教的创立(1)背景:公元_____世纪以后,阿拉伯半岛___________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半岛不断遭到__________,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2)创立:____世纪初,____________创立了伊斯兰教。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_________年,穆罕默德在___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____的国家。
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年,穆罕默德率麦地那武装兵临_______城下,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先知”。
穆罕默德便把_________确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麦加城中的_______神庙改为伊斯兰教_______寺。
3.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
到________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随堂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大和朝廷统治出现危机是在( )A.公元前8世纪B.公元前7世纪中叶C.7世纪中叶D.8世纪中叶2.在日本大化改新前,日本专权的是( )A.孝德天皇B.苏我氏父子C.高向玄理D. 中大兄皇子3.孝德天皇即位时间是在( )A.645年B.646年C.647年D.676年4.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是效仿当时的( )A.罗马B.朝鲜C.雅典D.隋唐5.有关“大化改新”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实行“班田收授法”B.实行租庸调制C.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 D.实行中央集权和世袭制度6.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 大和统一B. 改年号为大化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7. 见右图,图示反映了构成日本文字体系的有( )①平假名②片假名③汉字④拉丁语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A.释迦牟尼B.耶稣C.穆罕默德D.乔达摩·悉达多9.伊斯兰教的创立触犯了下列哪一地区贵族的利益 ( )A.麦地那B.麦加C.波斯D.耶路撒冷10.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政权是在()A.麦加B.麦地那C.伊斯坦布尔D.耶路撒冷11.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是在( )A.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B.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C.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D.穆罕默德去世时12.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大化改新后,天皇成为了政治中心 B.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到了奴隶社会的顶峰C.有才能的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 D.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13.公元6世纪后,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有( )①统一国家②抵御外侮③恢复商路④创立宗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14.下图中的城市,是伊斯兰教创始人诞生的地点,又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此城市是( )A.麦地那B.麦加C.耶路撒冷D.也门15.小明的爸爸信仰伊斯兰教,他说622年是为伊斯兰教的元年,请你帮小明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是 ( )A.这一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B.这一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C.这一年穆罕默德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D.这一年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16.公元6世纪以后,造成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的原因有( )①外族不断入侵②阿伯人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③各部落间争战不休④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发展起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于()①创立伊斯兰教②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③使阿拉伯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④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18.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①大化改新②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③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A.①②③B.③②①④C. 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二、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 ( 川
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
题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课型授新课媒体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
目标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
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
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目标
通过汉文与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
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德育与价值
观目标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
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教
法
讲述法、图示法、问题探究多法结合
教学活动
共性部分个性部分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古亚非文明,知道了产生于亚洲和非洲大
河流域的几个神奇辉煌的古代文明,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一道,继续了解
中古时期亚洲的两个古代国家,即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也就是封建时
代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我们着重从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阿
拉伯国家的兴起三方面来了解这段历史,首先我们看日本的大化改新
讲授新课:
一、日本大化改新
(教师引导过渡)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成功改
革。
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有哪些具体内容?改革收到了什
么效果?我们下面逐一探究,先看背景。
(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
㈠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㈡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2.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3.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㈢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讲解,进行总结)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
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教师激发思考,组织探究活动)
1.7世纪中叶的日本通过一次成功的改革,克服了统治危机,实现了国家的跨越发展,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阿拉伯的兴起
㈠伊斯兰教的创立
(教师设问过渡)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兴起于哪一地区?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它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有何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
先看产生的社会背景,即6-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社会形势。
(教师板书)
1.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2.宗教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
㈡政教合一政权的建立(622年,麦地那)
本目主要由教师概略讲解,学习中应抓住如下两方面:
⑴弄清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以及实现半岛统一的简单过程。
⑵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
㈢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兴起的作用
7世纪初,创立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630年,兵临麦加城,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中古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阿拉伯在也在向外扩张过程中实现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大家重点掌握日本大化改新(时间、组织者、内容和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立者)和阿拉伯政教合一国家的建立(时间、地点、建立者)。
练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庙不在此限。
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请回答:①这是哪国的改革法令?颁布于何时?②此法令属于哪一项改革内容?③这次改革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课堂延伸:1.你认为日本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结合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关系,谈谈你对宗教的认识。
教学板书: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