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3节
第5章---第3节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1.(教材改编题)某企业去年的产值是100万元,计划在今后5年内每
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10%,则这5年的总产值为(已知1.15≈1.61)(
A.161万元 C.671万元 B.162万元 D.672万元
)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解析】 这 5 年的产值是一个以 a1=100×1.1=110 为首项,q=1.1
解得q=2或q=-1(舍).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答案】
2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菜
单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设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已知 a1=1,Sn+1=4an+2. (1)设 bn=an+1-2an,证明数列{bn}是等比数列. an (2)证明{2n}是等差数列,并求 an.
4n-1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菜
单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4.(2011·广东高考)已知{a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a2=2,a4-a3
=4,则此数列的公比q=________.
【解析】 由a4-a3=4得a2q2-a2q=4,即2q2-2q=4,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
1 1 1 1 1 a1+a1q=2 + ,a1q2+a1q3+a1q4=64 2+ 3+ 4. a1 a1q a1q a1q a1q
a2q=2 1 化简得 2 6 a1q =64. 又 a1>0,故 q=2,a1=1. 所以 an=2n-1.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第5章第三节采精

第三节 采 精
一、不同家畜的采精方法
家畜的采精方法很多,目前在生产中普遍采 用的方法主要有假阴道法(牛马驴等各种 家畜)、手握法或筒握法(猪)、按摩采 精法(鸡鸭鹅等家禽)、电刺激采精法 (各畜)等。
(一)假阴道法
此法适用于各种家畜,它相当于人工创造一 个阴道的环境,诱导公畜在其中射精。
1.假阴道构造
假阴道是模仿母畜阴道的生理条件设计的一 种采精工具。 各种家畜的假阴道外形、大小有所差异外, 其组成基本相同。均由外壳、内胎、集精 杯(瓶、管)、活塞、固定胶圈构成。
外壳为筒状,可用硬质塑料或金属制成;内 胎为弹性强、薄而柔软无毒的橡胶筒,装在 外壳内,构成假阴道内壁;集精杯由暗色玻 璃或胶质制成,装在假阴道的一端。固定内 胎有胶圈,保定集精杯(牛)有三角保定带, 充气用的活塞和双连球,连接集精瓶(猪)或 集精管(牛)的胶漏斗,以及为防止精液污染 而敷设在假阴道入口处的泡沫塑料垫,用于 固定龟头(猪)用的螺旋橡胶圈等,称为附件。
外壳
气嘴
内胎
假阴道结构
牛的假阴道
2.假阴道采精时应具备的条件
(1)适当温度 注入相当假阴道容积2/3的温水,采精 时保持38~40℃。集 精杯应保持34~35℃。 (2)适当压力 借助注入水和空气来调节假阴道的压 力。以假阴道内胎入口处形成Y 形为宜。 (3)适当润滑度 用消毒过的润滑剂对假阴道内表面 润滑,涂抹部位是假阴道全长的1/2~1/3。 (4)无菌凡是接触精液的部分如内胎、集精杯及橡胶 漏斗均须严格消毒 (5)无破损漏洞外壳、内胎、集精杯不得漏水或漏气。
(二)手握法和筒握法
手握法适宜于采集猪、犬、狐狸等的精液, 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采集含精 子部分的精液等优点,但其缺点是精液容 易污染和受低温打击的影响。
第5章第3节

微小。
2.类型 (1)单基因遗传病 一对等位基因 ①概念:受______________控制的遗传病。 ②分类 a.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如多指、并指、 抗VD佝偻病等。 b.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如白化病、苯丙 酮尿症、先天性聋哑、色盲、血友病等。 (2)多基因遗传病 ①概念: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 遗传病。
实战演练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种皮肤病遗传 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要选择单个基因控制的皮肤遗传病进行调 查 B.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选取的样本 越多,误差越小 C.在调查该皮肤病的遗传方式时应注意随机 取样 D.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患者家 庭进行调查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的调查。 具体分析如下: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 全部DNA序列 的 ___________________ , 解 读 其 中 包 含 的 遗传信息 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美国、英 国、德国、日本、法国和中国,中国承担 1% _________的测序任务。 3.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关的几个时间 (1)正式启动时间:1990年。
【解析】 遗传系谱图应该包括代数、个体 及个体关系和图例三部分。双亲表现正常, 其后代出现色盲男孩,依题意知该男孩的基 因型只能是XbXbY,致病基因只能由母亲遗 传而来。卵细胞异常出现两个Xb发生在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如 果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 胞中,就无法通过配子影响到他们的后代; 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概率为1/2Xb×1/2Y= 1/4XbY。
②特点:在群体中发病率比_________。 较高 ③病例: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冠 心病、哮喘病等。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染色体 ①概念:由____________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②病例:________________、猫叫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 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遗传咨询 1.手段:主要包括___________和产前诊断。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 病的产生和发展。 3.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 上册3.第5章 第3节 吸收作用(34张PPT)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 验 前
清水
10% 20% 盐溶液 盐溶液
30% 盐溶液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 验 后
清水 10% 20% 30% 盐溶液 盐溶液 盐溶液
吸水
吸水 不吸水
不失水
失水
实验证明: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与 周围溶液浓度
有关。
植物细胞吸水示意图
❖ 人数:浓度 ❖ 绳:水
❖ 箭头:水流动方向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用量筒量取9ml的清水和浓盐水
9ml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1号试管用清水泡萝卜条,2号试管用盐水泡萝卜条
9ml
❖请猜测,半小时后两组萝卜条的软 硬程度的变化情况和试管中水量的 变化情况。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将萝卜条分别从两支试管中取出
1号试管萝卜条
2号试管 萝卜条
❖4.当周围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
不失水也不吸水
生活实例
二、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自学课本P86-87,思考: 1.根与土壤接触的外表积是怎样扩大的? 2.根毛细胞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与根吸水有关吗?
二、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P109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根 根毛 尖 的 结 构
实验:观察根毛
半小时后,取出萝卜条,观察水量变化
1号试管 清水
2号试管 浓盐水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浸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变 硬 〔软/硬〕, 清水的量 变少 〔变多/变少),说明萝卜条 的细胞 吸收 (吸收/失去)了水分;
❖浸泡在浓盐水中的萝卜条变 软〔软/硬〕, 浓盐水的量 变多〔变多/变少),说明萝卜 条的细胞 失去(吸收/失去)了水分。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粤教版):第5章 第3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2m v ,
2
又 A 离 地 面 高 度 为 h时 , 它 的 动 能 和 势 能 相 等 : 1 2
2m v 2
2 m g h,
由以上两式得h
2 5
H.
方 法 2 : 由 公 式 E k E p, 有 : m g H h 2 1 2
m 2m v ,
1 长 直 杆 的 下 端 运 动 到 木 块 的 最 低 点 时 , 长
直 杆 在 竖 直 方 向 的 速 度 为 0. 由 机 械 能 守 恒 定 律 m gR 所 以 v B vC v 2Rg 3 1 2 3 m v
2
2长直杆下端上升到能达到最高点时,长直
杆 在 竖 直 方 向 速 度 为 0, 木 块 在 水 平 方 向 的 速 度 为 0 . 1 2 2 m v m g h, h
【解析】 物体下滑过程中,由于物体与斜面相互间有 垂直于斜面的作用力,使斜面加速运动,斜面的动能 增加;物体克服其相互作用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减 少,但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斜面的机械能增加, 故A对,B错.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既沿斜面向下运动,又随斜面 向右运动,其合速度方向与斜面方向不垂直,弹力方 向垂直于斜面但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 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做负功,则C错;对斜面和物 体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在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 恒.则D正确.
图5- 7 3-
【 解 析 】 A、 B 组 成 的 系 统 , 只 发 生 了 动 能 和 势 能 的 转 化,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所以机械能守恒. A、 B 球 在 同 一 杆 上 具 有 相 同 的 角 速 度 , 故 v A v B ∶ R A RB 3 2, ∶ ∶ ①
2013年鲁科版物理选修3-2全册精品课件 第5章第3节

动机反转,门自动关闭.
栏目 导引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3.自动门工作流程
栏目 导引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想一想
2.红外线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红外线传感器的作用是感受红外线, 并将其转变成电信号.
栏目 导引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三、指纹识别器 电容 1.组成:_____传感器.
2.工作原理:当用户的手指放在绝缘表面上
栏目 导引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A.t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t1时刻小球处在最低点
C.t3时刻小球处在悬点O处 D.t1至t2时刻小球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栏目 导引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解析:选.0~t1过程,小球做自由落体,绳 中拉力为0;t1~t2过程,t1时刻小球刚好把绳
拉直,但F=0,t2时刻拉力最大,说明小球
栏目 导引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如果让应变片中通过的电流保持恒定,那么 上表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大,下表面应变
片两端的电压变小,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
差值输出.外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就 越大,由电压差值的大小,即可得到外力F 的大小.
栏目 导引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3.全自动洗衣机的水位控制装置中使用了压 力传感器.图甲中1和2分别是洗衣机的外筒
栏目 导引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压力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 F/N 电阻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 R/Ω 设踏板的杠杆组件的质量不计,接通电源后, 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68 V,则:
(1)利用表中数据归纳出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第三节线粒体与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中氧元素的转移途径:
总反应式:
酶
大部分散失
1C6H12O6 + 6H2O + 6O2
6CO2 + 12H2O + 能量 合成38ATP
1.追踪18O2的去向: O2→生成物H2O
2.追踪C6H1218O6的去向: 葡萄糖→丙酮酸→CO2 3.追踪H218O的去向: 反应物H2O→CO2
2.有氧呼吸的过程
内膜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线粒体基质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少量DNA和RNA、 还含有核糖体等
❹ 线粒体的颜色:
无色。
❺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吗?
有些真核细胞 【寄生虫:蛔虫细胞、绦虫细胞】; 以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它们没有线粒体。 它们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❻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线粒体的 内膜上和线粒体基质 中含有许多种与 有氧呼吸 有关的酶。
2. 有氧呼吸的过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1C6H12O6
(产生少量 的4[H])
酶1 2丙酮酸
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2C3H4O3)也叫三碳化合物
1C6H12O6
酶1 细基
2C3H4O3+ 4【H】+少量能量
大部分散失 合成2ATP
24_[_H_]_+6_O_2_酶 ――→12H2O源自_少__量__ _大__量__
有氧呼吸过程中:
①C6H12O6的利用 Ⅰ 、H2O的利用 Ⅱ 、O2的利用 Ⅲ ;
②CO2的生成 Ⅱ 、H2O的生成 Ⅲ 、能量的产生 Ⅰ、Ⅱ、 Ⅲ ;
③[H]产生的阶段 Ⅰ 、Ⅱ 、 [H]利用的阶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1、教学分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上期第五章《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第3节《吸收作用》中的一节活动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是探究实验,“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贯穿于整个教材中,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应把探究式教学作为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扮演的是催化剂的角色,应当引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现、探究。
本次课是一次实验课,我在设计该课的时候,主要围绕新课标的理念,着重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分小组讨论、亲自动手操作完成该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探究实验的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在吸收作用一节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吸收作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根从土壤中吸水或者失水的原理,而本节课的探究内容就刚好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出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原理;从而运用这个原理去解释根吸水或失水的原理。
该课引入从糖拌西红柿和清水泡菜叶说起,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充分感知并理解现象,教师引导、启发其联系实际,开展讨论,直到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做出相应实验,最后分析得出结论。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过程分析,明白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锻炼并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对科学的兴趣,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感,增加自信,迸发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实验操作严谨意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
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自主设计及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
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学生实验有关的材料和用具、PPT教学课件。
同时在课前教师培训学生组长练习使用天平和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87页活动,组长学习天平操作和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下列铁制品是如何防止生锈的?
(1)自行车钢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轮车外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甲剪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摩托车链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家用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铁制品如何防锈的认识。生 了锈的铁制品若不及时处理,铁锈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氧气, 使得越锈越快,所以铁锈要及时除去;菜刀的主要成分铁属
于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加速菜刀的锈蚀;为了防止铁制
品生锈,应将铁制品放在干燥的地方,故 A、B、C都不利于 防止铁制品生锈;剪刀不用时涂上油,隔绝了氧气,放于干 燥处不能与水接触,剪刀不满足生锈的条件,故 D正确。
)
【解析】选C。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与金属铁反应。
6.(2012·佛山中考)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
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A。本题是关于铁生锈条件的探究,解题关键是
明确铁生锈的两个条件,即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①中铁钉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铁钉生锈,②中铁钉未与氧气接触不 生锈,①、②对比从而说明铁生锈必须有氧气参加。
3.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金属资源是我们刻不容
缓的职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力开采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应 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
)
C.在金属制品上刷漆、涂油等防止金属腐蚀 D.用特种塑料代替金属制造机器的零部件
【解析】选A。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合理开采金属矿物才是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大力开采,故 A错误。
如不锈钢。
考点 2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典例】“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 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了几年。下列有关废弃手
机中的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可以节约冶炼相关金属所 消耗的能源 C.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 没有任何价值
7.关于金属材料的锈蚀说法不一,下列说法中,没有科学道 理的是( )
A.金属经常接触水和空气锈蚀加快 B.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能抵御金属锈蚀 C.金属表面刷油漆可以抵御金属锈蚀
D.不断擦去铝表面的锈能抵御铝的继续锈蚀
【解析】选D。不断擦去铝表面的锈,会使内部的金属暴露
出来,加快了铝的锈蚀,不能起到保护铝的作用。
4.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是(
A.铁丝不变化
)
B.铁丝逐渐消失
C.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 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解析】选D。铁丝在水、空气共同存在的条件下,与水、 氧气作用生成铁锈。试管中的铁丝消耗了试管中的空气,会 使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5.下列铁制品在使用和保存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避免铁制品长时间接触潮湿空气 B.应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C.用铁制容器盛装食醋 D.为防止机床生锈,在机床表面上涂油
第3节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学习主题 一
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
【问题导引】钢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
是什么?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哪些? 1.铁制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
氧气 、___ 水 等物质作用。 ①铁跟_____
加速 铁的 ②稀硫酸、醋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等物质存在时会_____ 锈蚀。
金属表面刷漆或在金属表面镀活泼金属等。
答案: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 保持其表面的洁净、干燥(或
在金属表面刷漆或在金属表面镀活泼金属等)
10.两同学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1)一个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图一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
端分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中和盛有植物油的烧杯乙中,放 置一星期后,观察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你认 为何处铁锈最明显?为什么? (2)另一同学采用图二装置,放置三个星期后,他能观察到 的除了铁丝表面变化外,还有什么现象发生?由此现象你得 到了哪些结论?
所以不易生锈。
答案:(1)空气和水 (2)除去水中的氧气 (3)空气干燥 B
【方法平台】减缓钢铁生锈的方法 (1)基本思路。
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铁制品隔绝空气和水。
(2)具体方法。 ①保持表面的洁净与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油漆,覆盖搪瓷、覆膜等; ③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一层致密抗氧化薄膜,如烤蓝、发黑、 电镀等; ④“改善体质”——改变金属的内部组成结构(制成合金),
铁锈与铝锈不及时清除干净,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这种
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很疏松,不
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
部锈蚀;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覆盖在 铝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所以铝制品比 铁制品耐腐蚀。
)
【解析】选D。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可节约金属资源;由 于金属冶炼需在高温下进行,回收废弃金属并再利用可节约 能源;降低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可方便人们得到物美价廉 的金属制品;可减少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结合所学的知识,将下图填写完整。
提示: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常用的有涂覆保护层、镀一层不 易锈蚀的金属、改变其组成和结构等。
氧化铁 ,是一种疏 (2)铁锈的成分。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_______ 松多孔的物质,会使氧气和水持续跟铁反应,直至铁被完全
锈蚀。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1)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 覆盖保护层 。 (2)在铁制品表面___________ 其他金属 。 (3)在钢铁表面镀一层起保护作用的_________ (4)改变内部结构,制成合金。
毒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3.废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节约能源和金属矿物,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考点 1
钢铁的锈蚀
【典例】(2012·岳阳中考)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光亮铁钉探 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一周后观察:试管①和③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
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 ____________直接接触,其中铁钉中的A、B、C三处中 _____处锈蚀最严重。 (2)试管①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试管①和③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 管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则可推测,铁生锈是铁与氧气、 水分共同存在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钉中的 A、B、C三 处中,B处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最易生锈。 (2)试管①中加 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驱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3)沙漠地区的空气干燥,缺少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水,
【解析】A处铁丝与水和氧气接触的最充分,铁最易生锈。 金属生锈时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压强降低,使导管中的液面 上升。 答案:(1)A处,因为A处铁丝与水和氧气接触的最充分。
(2)导管中液面上升、高于瓶中水面。结论是:铁生锈要具
备两个条件:与水接触,与氧气接触。
【解析】本题和生活联系密切,自行车钢圈上都镀了一层金 属,三轮车外壳都喷上了油漆,指甲剪刀大多由不锈钢涂油漆
(3)采用不锈钢材料
(4)经常涂油
9.(2012·长沙中考)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汽
车外壳一般用钢铁材料制成,钢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生锈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金属铁的锈蚀条件,即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防 止铁制品生锈的常用措施:保持金属表面的洁净、干燥;在
1.图中A、B、C、D是立在水田中的电线杆的铁丝拉线的四个 部位,其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解析】选C。C处与水、空气接触,生锈条件最充分,所以 生锈速度最快,故选C。
2.(2012·滨州中考)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农具上铁锈不及时除去 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 C.工地上的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 )
学习主题 二 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问题导引】废金属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危害?废金属的 回收利用有什么意义? 1.废金属的产生: 金属碎屑 、_____ 碎块 。 (1)冶金工业、金属加工形成的_________
锈蚀和报废 的金属器具。 (2)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 2.废金属的危害: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产生镉、汞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