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细胞的生物体教学设计
初中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教案单细胞生物年级:初中学科:生物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2.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3. 能够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2. 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片、载玻片、生物显微镜载玻片、单细胞生物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生物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讨论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不同之处。
二、学习新知(15分钟)1. 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3. 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观察单细胞生物标本,了解其结构和特点。
2. 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并记录观察结果。
四、讨论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的重要性和价值。
五、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单细胞生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撰写关于单细胞生物的简要报告,包括定义、特点、分类和作用等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丰富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类型和特征。
3. 了解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类型和特征。
教学难点:
1. 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比较。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或PPT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璃、藻类、酵母等
3. 实验材料:盐水、蔗糖水、叶绿体、细胞膜等
4. 教案、教学指南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提出问题:细胞有哪些形态?细胞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
二、讲授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
1. PPT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调查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20分钟)
1. 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2. 制作盐水和蔗糖水实验,观察单细胞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四、讨论(10分钟)
1. 学生回答问题: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有什么区别?
2. 分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总结(5分钟)
1. 让学生总结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相互关系。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小论文。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教学目标1.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眼虫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
出示问题:眼虫是一个细胞,它为什么能独立生活呢?【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单细胞生物。
新知探究【教师活动】出示几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简单介绍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特征,引导学生总结出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学生活动】倾听教师讲解,进行总结: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
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教师活动】展示池塘的图片,对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进行补充: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的种类那么多,结构和生活方式差异又很大,怎样研究它们的结构和生活呢?【过渡】下面以草履虫为例,了解它的结构和生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的实验“观察草履虫”,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实验内容,思考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
【教师活动】展示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
教师演示方法步骤,引导学生关注细节,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思考。
出示问题:1.为什么要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草履虫?2.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的目的是什么?3.要想清楚地观察纤毛,视野应调的亮些还是暗些?【学生活动】针对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单细胞生物苏教版教案初中

单细胞生物苏教版教案初中
主题:单细胞生物
课时目标:
1. 认识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
3. 能够分辨不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难点: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室材料: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好奇和认知,并简单介绍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单细胞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
3. 各类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样本,了解其形态和结构;
2. 让学生自行制作复制实验,观察单细胞生物的繁殖方式。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结构;
2. 引导学生总结单细胞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方式。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用文字描述一个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并解释其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实验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单细胞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存策略。
单细胞生物体教学设计

单细胞生物体教学设计草履虫的身体里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也就是一个细胞的结构,所以说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单细胞生物体教学设计,欢迎参考!本节通过讲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大类活动:观察和探究。
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通过第二个观察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
在这两大类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平时对草履虫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动难以理解。
本节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主题,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家萨斯曼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知识性目标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性目标提高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性目标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通过科学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精神。
课时安排:本节教学需1课时教师:①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糖、食盐水、牛肉汁。
②挂图或录像(有关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方面)。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一种藻类植物——小球藻,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小球藻的形态。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导入:象这种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

(一)、寻找单细胞生物
1.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我们在哪里可能找到单细胞生物呢?
各小组根据课前搜索的资料选一个代表交流展示。
2.教师展示实物:一杯水,几个暄软多孔的馒头或面包。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这是一杯取自池塘的水,你认为它是清洁的吗?里面可能会有些什么?如何才能鉴定你的想法?
(2)馒头和面包为什么会暄软多孔?你认为这与哪种生物的活动有关?
3.学生交流展示:
在小组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各个小组交流展示,说说各自的想法。馒头和面包的制作与酵母菌有关,酵母菌也是单细胞生物吗?
先请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介绍酵母菌的培养过程,教师再播放——酵母菌的发酵将此视频转存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
(将此段内容转存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
(三)、观察水中的小生物
1.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一滴水中的小生物。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在观察时,你怎样判它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尝试区别这些小生物是动物还是植物。
你所观察单细胞小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结构?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用肉眼可以判断水是否清洁吗?
3.多媒体展示一组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一找显微镜下有没有和图中相似的生物?选择一种画出结构简图。
酵母菌也常给人类带来危害。腐生型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及其他原料腐败变质,少数嗜高渗透压的酵母菌,如鲁氏酵母(Saccharomyces rouxii)、蜂蜜酵母(Saccharomyces mellis)可使蜂蜜、果酱败坏;有的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它们消耗酒精,降低产量或产生不良气味,影响产品质量。有些酵母菌能引起植物的病害,少数还能寄生在人、畜和昆虫体上,例如,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又称白色念珠菌)可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以及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可引起慢性脑膜炎、肺炎等。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科目:生物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3. 能够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难点:理解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课件;
2. 生物实验器材。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单细胞生物图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15分钟)
1. 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结构简单、生长繁殖快速等;
2. 介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3. 展示不同种类的单细胞生物,并进行分类说明。
三、实验环节(15分钟)
1.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观察实验,观察并记录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特点。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单细胞生物,了解其生活习性、生长繁殖方式等,并撰写一份简短的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理解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单细胞生物的真实存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分析,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单细胞的生物体》一、教学目标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能够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兴趣。
2.学习与巩固(20分钟)让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关于单细胞生物的相关内容,并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单细胞生物?有哪些常见的单细胞生物?(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3)单细胞生物的功能有哪些?以脆毛虫为例进行描述。
3.深化与拓展(3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1)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2)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分别是如何获取营养、繁殖和运动的?4.总结与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进行小结:(1)请总结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
(3)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5.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口头演讲、绘制海报或其他方式,展示他们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和认识。
老师可以根据展示的质量和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堂延伸1.通过实践,观察和研究自身中的碱性藻类,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态系统角色。
2.剖析单细胞生物的一些结构和功能,询问学生关于单细胞生物的问题,以启发他们发现未知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生态系统角色的认识不够深刻。
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以及实例的讲解,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酵母菌是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最典型的单细胞生物体,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只是呼吸过程中的产物不同,它的发酵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没有叶绿体,只能吸收现成营养物质;有出芽和孢子生殖两种生殖方式。
<二>观察水中小生物
敬业勤业乐业精业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33页内容,思考:观察小生物的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注意事项有哪些?(学生阅读课本知识,联系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思考问题)
3.通过观察和学习单细胞生物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利与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常见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单细胞生物体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难点:通过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分析它们的生活特征和习性。
教学
方法
及教
具准
备
问题情情境导入新课
三、课堂小结
1、常见单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结构。
2、单细胞生物体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比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生理机能多。
3、单细胞生物体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
四、作业布置
练习册16-17页选择题2、9,生活拓展1、2小题;画图(课本34页草履虫结构模式图)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感悟探究创新
南沟岔镇中学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2014年月日授课班级七(1-3)设计者刘姣执教者刘姣
课型
新授
课题
单细胞的生物体
本课第_1_课时
总第_7_课时
教学
目标
1.说出常见单细胞生物体的构成;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体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初步具有收集、整合和利用课内外有关单细胞生物体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联系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这一制作观察过程,擦—滴(池塘水)—盖—观察,如果要单独观察细胞结构,需要进行染色;观察时,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教师播放衣藻、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显微观察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同时结合课本9-12图片,思考:1.这些东西是生物还是非生物?2.这几种单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如何?有什么差异?3.哪些能进行光合作用?(学生认真观看,结合问题,边看边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有没有害处,这和水质有很大的关系,除了一些化学成分以外,水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其中有些生物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见但又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体。
二、新课讲授
<一>观察酵母菌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31内容,观察图9-11酵母菌的结构模式图,并结合信息库38页关于酵母菌的课外知识介绍,思考:1.酵母菌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2.它的细胞形态、结构组成?3.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能进行呼吸吗?(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材料,仔细观察图片,相互结合,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单细胞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其每种的细胞结构有所差异,从而导致其生活习性的差异。
<三>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9-13草履虫结构模式图,思考:1.它的细胞基本结构组成有哪些?2.细胞核有哪些特点?3.有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看该探究实验视频,说一说实验结果如何?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牛肉治、食盐)有无反应?属于有利还是有害刺激?(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35页剩余内容,说一说你对单细胞生物的评价?(学生联系知识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单细胞生物体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利有害,我们要合理利用,避免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