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
第四章 第二节:消费税计算

4、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计算
1、计税依据: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 税)÷(1-消费税税率)
2、例:某公司进口一批小轿车50辆,关税完税价 格为每辆10万元,关税80%。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 为5%,计算应税销售额
应税销售额=组成计税价格
=(10+10*80%)/(1-5%)×50=947.4万元
自 产 自 用 进口
移送 使用数量
案例
收回数量
委托 加工
进口数量
(三)、
复合计征 • 卷烟 • 粮食白酒 • 薯类白酒
• 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应税销售额 ×比例税率
例:一瓶一斤装五粮液白酒出厂价为200元, 则应纳消费税=200×20%+1×0.5=40.5元
返回
视同销售行为
下列情况均应作为销售或视同销售,确定销售额 (或销售数量),并按规定缴纳消费税。 ①有偿转让应税消费品所有权的行为。 ②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 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 使用时纳税。 ③委托加。 ④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纳税。
【答案】A
• 【例题1.计算题】某高尔夫球具厂接受某 • 俱乐部委托加工一批高尔夫球具,俱乐部 • 提供主要材料不含税成本8000元,球具厂收取含 税加工费和代垫辅料费2808元,球具厂没有同类 球具的销售价格,消费税税率10%,组成计税价 格为。
组成计税价格=[8000+2808÷ (1+17%)]÷(1-10%) =11555.56(元)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消费税的计算。啤酒实行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20 00×250+5000×220=1600000(元)=160(万元)。
第四章 第二节 光的反射定律-【教材解读】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光的反射定律学习导航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教材内容全解知识点一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传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被它们反射的光射人了我们的眼睛。
3.有关概念的三点说明(1)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2)法线是从入射点引出的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没有具体的物理含义,但在确定入射角、反射角时法线却是关键,因为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都有方向,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方向叙述字母,如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不能说成OA或BO。
法线没有方向。
巧记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十二个字。
“三线共面”指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法线居中”指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两角相等”指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反射角和入射角i相等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具体操作是让光线贴着纸板射向镜面);(2)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具体操作是将纸板NF面向前或后旋)(3)可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便于分析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5.从以下七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1)同一个反射面,对应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2)注意定律中的因果关系:先有入射,后有反射。
反射光线是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叙述反射定律内容时必须先说反射,后说入射,即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第4章 第2节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2、原材料实际成本计价核算(2/8)
例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钢材 贷:在途物资——钢材 156 000 156 000
2、原材料实际成本计价核算(3/8)
例3、企业从红日厂购进钢材100吨,每吨进价1500元,增值 税率17%,运费共6000元,结算单据已到,材料验收入库, 货款尚未支付。 100×1 500+6 000=156 000 元 1 500×100×17%=25 500元 (1)购买时: 借:在途物资—钢材 15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 500 贷:应付账款 181 500 (2)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钢材 156 000 贷:在途物资—钢材 156 000
生产车间
实际成本下的入库单图示
实际成本下的出库单图示
第二种:按计划成本收发原材料
原材料购入
1
材料实际 采购成本 计算材料 成本差异
2
材 料 收仓 发库 数 量
入库单
计划价
出库单
3
把生产成本 和期末余额 调整为 实际成本 财务部 日常收发核算 财务部 期末调整成本
入库单 出库单
生产车间
计划成本下的入库单图示
2、原材料实际成本计价核算(4/8)
例4、 企业从红日厂购进钢材100吨,每吨进价1500元,增 值税率17%,运费共6000元,开出3个月商业承兑汇票。 100×1 500+6 000=156 000 元 1 500×100×17%=25 500元
(1)购买时: 借:在途物资—钢材 15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 500 贷:应付票据 181 500
增值税 图解 增值税 发票
第四章 第二节 5理气、理血药

1. 用于便血、血痢、痔疮出血、尿血、崩漏等症。地榆善 于治下部出血的病症,尤其对痔血、便血为常用之品。
2. 用于烫伤、皮肤溃烂、流脂水、疼痛等症。烫伤后,取 生地榆研极细末,麻油调敷,可使脂水减少,疼痛减轻, 愈合加速,为治烫伤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地榆炭(炒至外黑内呈老黄
陈皮
云香科小乔木橘及 其栽培变种的成熟 果皮。
陈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 效】行气除胀满,燥湿化痰,健脾和中 【应 用】 1.胸腹胀满。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
嗽等。 3.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 4.陈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
适应症: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病证,如咯血 、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 及创伤出血等。
常用药:仙鹤草、白及、棕榈炭、藕节、 三七、茜草、蒲黄、小蓟、地榆、艾叶、 槐花、白茅根、灶心土等。
仙鹤草
蔷薇科草本植物龙牙草的地上部份。
仙鹤草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肺、脾经 【功 效】止血,补虚,截疟,止痢,解毒
1.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为 妇科经产要药。 2.水肿、小便不利。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 ,可单味煎服。
3.疹痒赤热。 【用法用量】煎服,9~30g。鲜品12~40g。 【注意】孕妇慎用。
活血化瘀药用法要点
1. 本类药多辛、苦,善走散,易耗血动血,妇女
月经过多或血虚无瘀者,以及孕妇忌用。
【应 用】
1.用于多种出血病症。作用广泛,可用于身体各部 份出血病症,且无论寒、热、虚、实者均可应用
。
2.用于脱力劳伤。有补虚强壮作用,可用治脱力劳 伤之症,民间称之为“脱力草”,常与大枣同煎服 。 3.用于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高中物理必修三 第四章 第二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0.1
返回
Part 3
课时对点练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电源的电动势 1.(多选)对于电动势的定义式E=W的理解,正确的是
q A.E与W成正比 B.E与q成反比
√C.E的大小与W、q无关 √D.W表示非静电力做的功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0 V,内电阻r=1 Ω, 试求当外电阻分别是3 Ω、4 Ω、9 Ω时所对应的 路端电压.通过数据计算,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
答案 外电压分别为7.5 V、8 V、9 V.随着外电阻电路欧姆定律写出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I之间的关系式, 并画出U-I图像. 答案 由E=U+U内及U内=Ir得 U=E-Ir,U-I图像如图所示.
三、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 电动势成正比,与内__、__外__电__路__的__电__阻__ 之和 成反比. E 2.表达式:I= R+r . 3.另外两种表达形式:(1)E=U外+ U内 ; (2)E=IR+ Ir .
四、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的表达式:U= E-Ir .
例4 (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I图线,由图可知
√A.电源电动势为2 V
B.电源内电阻为13 Ω C.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 A
√D.电路路端电压为1 V时,电路中电流为5 A
在电源的U-I图线中,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 A正确; 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C错误; U-I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电阻,则 r=2-60.8 Ω=0.2 Ω, B 错误;
二、电动势
1.非静电力:电源提供的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的力. 2.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电动势: (1)概念:电动势是描述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电能 的本领的物理量.
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第四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一、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超越以往一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
●(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所坚持和追求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的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
在精神之魂
●(二)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三)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中华文明的气质
●二、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人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的价值
追求,引导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一)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立场
●(二)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三、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真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真正的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契合,与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而且因其
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可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往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真实性
●(二)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
●“普世价值”就是一种极具迷惑性、欺骗性并且带有鲜明政治倾向的价值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四章 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2、自动化机器代替不了人的劳动。
3、制造和使用自动化机器的工人劳动是复杂劳动。
(4)资本的本质
在本质上,“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 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资本的所 有者凭借对生产条件的占有,无偿占有工人剩 余劳动的关系。”——马克思
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采取了各种物质形态: 如货币、商品、生产手段(厂房、机器设备)、 原材料、能源、辅助材料等。但是它们本身并不 是资本。只有当它们被用来当作生产与获取剩余 价值的手段时,它们才被称之为资本。
如果一个企业主的资产形成是合理的,如自我劳动积累,那么 即使企业主本身不介入直接的劳动过程,只要他依靠其资产所有权 的收益在合乎社会规范的量的界限内,就是正当的权益,是让渡资 产的使用支配权和使用收益权的必然结果,虽然存在一定的剥削, 但这是允许的。
不能抽象谈论剥削是好是坏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者的管理者和指挥 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 着积极作用。· · · · · · · · 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 · · · · · · · · 当然就 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 社会的这种指挥监督劳动,当企业达到相当规模,足 以支付其经理(特殊雇佣工人)的工资,资本主义生产所 有权同资本主义生产使用权产生分离时,就无须资本家亲 自担任了,“留下来只有管理人员,资本家则作为多余的 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 ——马克思
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理论过程分析 1、资本价值增殖过程 新价值创造过程
劳动资料 旧价值转移 G——W 劳动对象 劳动力 新价值创造 W′ G′
旧价值转移过程 统一
实践过程分析
2、资本增殖的具体过程(举例) 假定:纺纱工人1小时劳动创造1元的价值;每天工作6小时, 工资6元;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怎么看?看什么?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月 份
1 月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降
11112111 5
水
00550550 0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量 ( m
5 0
1 00000000 1 00 00
m
)
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量的测量
|降水量
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 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 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 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 毫米为单位。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等降水量线 含义: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特点:
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降水量相等。 等降水量线稠密,表示各地的降水量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表示各地的降水量差别小。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形成降 水。
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如: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02
降水的类型
迎风坡
|地形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背风时坡,遇到山地,沿 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 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往往在湿润气 流的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少。
2021年3月23-29日,苏伊士运河“大堵船”,至少造成 400余艘通行此处的货轮滞留。此次 “堵船” 事故也引发 国际货运对于苏伊士运河的替代方案思考,更为稳定、 可靠的我国“钢铁驼队” ———中欧班列的业务量一周 内增加三成。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4月8日,装满衣服鞋帽、 防疫物资等的列车从武汉出发, 驶往德国杜伊斯堡。回程列车装载德国香肠、 哈萨克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电容器的并联
1、电容器的并联:如图 4-5 所示,把几只电容器的正极连 在一起,负极也连在一起的连接方式,叫电容器的并联。
图 4-5 电容器的并联
1、电容器并联的性质:
(1)电容器并联的电压U等于各个 电容器上的电压,
即:
U U1 U2 U3
(2)电容器并联时电容器组储存的总电荷量 q 等于各个电 容器所带电荷量之和。
④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将极板面积缩小一半
⑤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在两极板间插入相对介电常
数ԑr=4的电介质。
C
S d
r0
S d
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特性,它只与两极板正对面积、板间
距离及板间的介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是否变化无关,与电容器
是否带电、带电多少无关。
一、电容器的串联
1、电容器的串联: 把几个电容器首尾相接连成一个无分支的 电路,称为电容器的串联,如图 4-3 所示。
q2 C2U2 20106 15C 3104 C
它们的总电荷量为
q q1 q2 6 104 C
并联后的总电容为
C C1 C2 (10 20)F 30 F 310-5 F
连接后的共同电压为
U
q C
6 104 3 105
每只电容上的电压为
q 4.5108 U1 U2 C0 1001012 V 450 V
电容器上的电压小于它的额定电压,因此电容在这种 情况下工作是安全的,不会被击穿。
【例4-4】现有两只电容器,其中一只电容器的电容为 C1 = 2 F,额定工作电压为 160 V,另一只电容器的电容为 C2 = 10 F,额定工作电压为 250 V,若将这两只电容器串联 起来,接在 300 V的直流电源上,如图 4-4 所示,问每只电 容器上的电压是多少?这样使用是否安全?
q1 C1U , q2 C2U , q3 C3U 电容器组储存的总电量 q 等于各个电容器所带电量之和,即
q1 q2 q3 (C1 C2 C3 )U
设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等效电容)为 C ,由 q = CU ,得
C C1 C2 C3
即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之和。
第四章 电容
第四章 电 容
教学重点
1. 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2. 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的性质及等效电容的计算。 3. 理解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规律及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第四章 电 容
第一节 电容器和电容 第二节 电容器的连接 第三节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第四节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 本章小结
V
20
V
答:连接后的共同电压为20V。
练习:现有两个电容器,其中一个电容为0.25 μF,耐压 为250V;另一个电容为0.5μF,耐压为300V,试求:它们并联 以后的耐压值。
答:当两电容并联时,各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都相等,所以 这两个电容器的耐压值等于电容最小的电容器的耐压值,即:
U N min[U N1,U N 2 ] min[ 250V ,300V ] 250V
【例4-3】如图 4-3 中,C1 = C2 = C3 = C0 = 200 F,额定工 作电压为 50 V,电源电压 U = 120 V,求这组串联电容器的等 效电容是多大?每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多大?在此电压下工 作是否安全?
图 4-3 电容器的串联
解:三只电容串联后的等效电容为
C C0 200F 66.67 F 33
3.电容器并联的作用:
相当于增大了两极板的面积,总电容增大,大 于每个电容器的电容。
【例4-5】 电容器 A 的电容为 10 F,充电后电压为 30 V,电 容器 B 的电容为 20 F,充电后电压为 15 V,把它们并联在一起, 其电压是多少?
解:电容器 A、B 连接前的带电量分别为
q1 C1U1 10106 30C 3104 C
见,这样使用是不安全的,都会被击穿。
练习:现有两个电容器,其中一个电容为0.25 μF,耐压为 250V;另一个电容为0.5μF,耐压为300V,试求:它们串联以后的耐 压值。 解:每只电容器允许充入的电荷量分别为
q1 C1U1额 (0.25106 250)C 6.25105 C q2 C2U 2额 (0.5106 300)C 1.5104 C
每只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为
q q1 q2 q3 CU (66.67 10 6 120 ) C 810 3 C
每只电容上的电压为
U1
U2
U3
q C0
8 103 200106
V 40 V
电容器上的电压小于它的额定电压,因此电容在这种 情况下工作是安全的。
3、填充题:
(4)两个电容器,C1=20μF,耐压100V;C2= 30μF,耐压 100V,串联后接在160V电源上,C1、C2两端电压分别为 96 V, 64 V,等效电容为 12 μF。
(5)图4-7所示电路中,C1=0.2μF,C2=0.3μF,C3=0.8μF,
C4=0.2μF,当开关S断开时,A、B两点间的等效电容为 0.28 μF
图 4-4 例题 4-4 图
解:两只电容器串联后的等效电容为
C C1C2 210 μF 1.67μF C1 C2 2 10
各电容的电荷量为
q1 q2 CU (1.67 106 300 )C 5104 C
所以各电容器上的电压为
U1
q1 C1
5 104 2 106
第二节 电容器的连接
一、电容器的串联 二、 电容器的并联
课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
• P65习题 • 4.问答与计算题(3)
(3)在下列各情况下,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两极
板间电压、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各有什么变化?
①充电后保持与电源相连,将极板面积增大一倍;
②充电后保持与电源相连,将两极板间距增大一倍;
③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将两极板间距增大一倍
675 V
U2
q2 C2
6.75 108 300 1012
V
225 V
答:都会被击穿。由于电容器 C1 的额定电压是 600V,而实 际加在它上面的电压是 675 V,大于它的额定电压,所以电容器
C1可能会被击穿;当 C1 被击穿后,900 V的电压将全部加在C2 上, 这一电压也大于它的额定电压300V,因而也可能被击穿,由此可
q1 C1U1额 (2 106 160)C 3.2 104 C q2 C2U 2额 (10106 250)C 2.5103 C
为了使 C1 上的电荷量不超过 3.2 104 C,外加总电 压应不超过
U
q1 C
3.2 10 4 1.67 10 6
• 练习
• 有两只电容器,电容分别为10µF和20µF。它们的额定 工作电压为25 V和15 V,并联后,接在10 V电源上。 求:(1)q1、q2及C;(2)最大允许的工作电压。
解:(1)两电容器的带电量分别为:
q1 C1U (10 10 6 10 )C 110 4 C
q2 C2U (20 106 10) C 2104 C 并联后的总电容为
U1
q C1
,
U2
q C2
,
U3
q C3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
总电压U等于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所以
图 4-3 电容器的串联
3.电容器串联的作用:
增大耐压,但电容减小。
补充: 电容器的耐压: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 一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将被 损坏。这个极限电压叫做击穿电压,电容器的安全工作电压 应低于击穿电压。一般电容器均标有电容量、允许误差和额 定电压(即耐压)。电容器上所标明的额定电压,通常指的是 直流电压值。如果该电容器用在交流电路中,交流电压的最 大值应不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值。
图 4-3 电容器的串联
2.电容器串联的性质
(1)串联时每个极板上的电荷量都是 q 。
即:
q1=q2=q3=q
(2)总电压U等于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
即:
U U1 U2 U3
而且各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其电容值成反比,
即:
U1
:U2
:U3
1 C1
:
1 C2
:
1 C3
(3)串联电容器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器电容的倒数之和。
全的。
思考并计算:外加总电压应不超过何值时才安全(电 容器组的耐压值的计算问题)?
耐压值(额定电压)不同的电容器串联时,可先计算出各
个电容器在各自耐压下所能带的最大电荷量,然后取其电容最
小者的最大电荷量,由公式 U q小最大 确定该电容器组的耐压
值。
C总
本题中,每只电容器允许充入的电荷量(最大电荷量)分别为
即:
q=q1+q2+q3
而且各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其电容值成正比。
即:
q1:q2:q3=C1:C2:C3
(3)并联电容器总电容等于各电容器电容之和。即:
C C1 C2 C3
电容器并联时,加在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都相等。设电容器 的电容分别为 C1、C2、C3,所带的电量分别为 q1、q2、q3,则
即:
1 1 1 1 C C1 C2 C3
电容器串联性质的推导:
如图所示三个电容串联,接上电压为U的电源后,两极板分别 带电,电荷量为+q和-q,由于静电感应,中间各极板所带的电荷量 也等于+q或-q,所以串联时每个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都是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