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四课时 (6)
等腰三角形 第四课时 导学案

1.1 等腰三角形(四)一、学习准备: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 ,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2、已知:∠ABC,∠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 作DE ∥(1) 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2) BD,CE,DE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3) 证明以上的结论。
二、学习目标: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2、能利用所学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提示:阅读P10~12完成下列任务: 1,合作探究:(1).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成为等边三角形?(2).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把你的思路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一下。
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再证明得到定理: .2、练习:证明: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 自主探究:用两个含30°的三角尺,你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由此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三角形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能证明你的结论吗?如图,在△ABC 中,∠ACB =90°,∠A =30°,则∠B =60°。
延长BC 至D ,使CD =BC ,连接AD得到定理 .(1) (2)D图 1-74、练习:求证: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那么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
已知:如图1-8,在△ABC 中,已知AB =AC ,∠ABC =15°,CD 是腰AB 上的高, 求证:CD=21四、学习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五、夯实基础:(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50°,腰长为10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 (2).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平分这腰,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一腰上的高,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三角形. (3).在△ABC 中,AB =AC ,∠A =60°,则△ABC 是 三角形. (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 = 90°,∠A=30°,CD ⊥AB 于D. 求证:BD=41AB六、能力提升1、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连结PA 、PB 、PC ,•以BP 为边作∠PBQ=60°,且BP=BQ ,连结CQ .(1)观察并猜想AP 与CQ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PA:PB:PC=3:4:5,连结PQ ,试判断△PQ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作业:P9习题1.3---1、2、4 【评价反思】 :图1-8DB。
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6课时)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并学会运用。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3.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1.准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指出本文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1.快速寻找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怎样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3.易错点、易混点:学生对论点把握不准确4.拓展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读、思、写相结合,自主、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激趣导入大家还记得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他的老搭档范伟的一部小品《卖车》吗?其中有这么一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
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
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
”大家边看边想:范伟答错了吗?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一样。
看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只要我们调整思维角度,打破思维定势,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甚至可能有所发明创造。
那么,一个人要想拥有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呢?今天我们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将揭开其中之谜。
(板书课题、作者)二、自学生疑,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①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和写法。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锲而不舍②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持之以恒推敲不言而喻锲而不舍2、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课时四 有理数的乘除法导学案

第四课时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法(1)1.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A.符号必定为正B.符号必定为负C.一定不大于零D.一定不小于零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C.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D.1和-1互为负倒数3.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且a+b<0,那么()A.a>0,b>0B.a<0,b>0C.a,b 异号D.a,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4.32-的倒数的相反数是.5.(1)5×(-4)=;(2)(-6)×4=;(3)(-7)×(-1)=;(4)(-5)×0=;(5)=-⨯)23(94;(6))32()61(-⨯-=;(7)(-3)×31(-=.(8)=-⨯)8.0(2.1.6.(1)-7的倒数是,它的相反数是,它的绝对值是;(2)522-的倒数是,-2.5的倒数是;(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5.计算:(1)32(109(45)2(-⨯-⨯⨯-(2)(-6)×5×72)67(⨯-(3)(-4)×7×(-1)×(-0.25)(4)41)23(158245(⨯-⨯⨯-有理数的乘法(2)1.若ab b a ,2,5-==>0,则=+b a .2.计算:(1))5(252449-⨯(2)125)5.2()2.7()8(⨯-⨯-⨯-(3)6.190)1.8(8.7-⨯⨯-⨯-(4))251(4)5(25.0-⨯⨯-⨯--(5))8141121()8(+-⨯-(6))48(6143361121(-⨯-+--(7)543()411(-⨯-(8)34.075)13(317234.03213⨯--⨯+⨯-⨯-3.已知,032=-++y x 求xy y x 435212+--的值.4.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1,求m cd b a 2009)(-+的值.有理数的除法(1)1、填空:(1)=÷-9)27(;(2)103()259(-÷-=;(3)=-÷)9(1;(4)=-÷)7(0;(5)=-÷)1(34;(6)=÷-4325.0.2.化简下列分数:(1)216-(2)4812-(3)654--(4)3.09--3.计算:(1)4)11312(÷-(2)511()2()24(-÷-÷-(3))3.0(45)75.0(-÷÷-(4))11()31()33.0(-÷-÷-有理数的除法(2)1.如果b a ÷()0≠b 的商是负数,那么()A.b a ,异号B.b a ,同为正数C.b a ,同为负数D.b a ,同号2.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若b a ,异号,则b a ⋅<0,ba<0 B.若b a ,同号,则b a ⋅>0,ba >0C.bab a b a -=-=- D.bab a -=--3.计算:(1)41(855.2-⨯÷-(2))24(9441227-÷⨯÷-(3)3411(213()53(÷-÷-⨯-(4)221(214⨯-÷⨯-(5)7412(54721(5÷-⨯⨯-÷-(6)213443811-⨯⨯÷-(1))2(66-÷+-(2))12(60)4()3(-÷--⨯-(3))6(61(51-⨯-÷+-(4)101411)2131(÷÷-(5))425(327261(-÷+-(6)]51)31(71[1051---÷(7)313(24(5)864+-⨯÷-(8)411(113)2131(215-÷⨯-⨯-1.对整数10,6,3,2-(每个数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运算结果等于24,运算式可以是、、.2.已知a <0,且1a <,那么11--a a 的值是()A.等于1B.小于零C.等于1- D.大于零3.若实数y x ,满足0≠xy ,则yy x xm +=的最大值是.4.计算:251522-+⨯-5.已知03=++-y x y ,求xyyx -的值.6.若0,0≠≠b a ,≠c 0,求bba a+c c +的可能取值.课后巩固四1.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0a b +> B.0a b -> C.0a b ⋅> D.0a b>2.若0≠a ,求aa 的值.3.有两个数-4和+6,它们相反数的和除以它们倒数的和的值为多少?4.一天,小红与小丽利用温差测量山的高度,小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4-℃,小丽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6℃.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8.0℃,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5.计算(1))12()9()15(8---+---(2))1()2.3(7)56(-+----(3)21)41(6132-----(4))2.4(3112)527(3211(------(5)41()52[()3(-÷-÷-(6)3411(213()53(÷-÷-⨯-(7))5(910(101(212(-÷-÷-⨯-(8)74)431()1651()56(⨯-÷-⨯-。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四课时 图形的运动(试一试)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导学案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四课时图形的运动(试一试)班级姓名【知识目标】1、把移动了位置的卡片,还原成原来完整的图形。
2、学会用语言描述卡片的运动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
难点:将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方式,得到新图形。
【知识链接】1、图形平移、旋转要注意哪些问题?2、画轴对称图形时,对称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位置怎样确定?【合作探究】1、观察在方格纸中的笑脸图,可以看成是由中心一点分割成4张卡片组成的,右边是原图有两只卡片移动了位置。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图复原?图1 图22、与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让图2复原到原来图1的样子的?【自主尝试】1、试着用文字把“还原”过程记录下来。
【精要点拨】剪卡片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可以有多种方法。
操作卡片移动时,注意位置移动的方向和格数,以及旋转的角度。
方式① 先把A卡片向右平移2格;B卡片要先向上平移1格再向左平移3格,还要以卡片右上角为轴逆时针旋转90°。
方式② 先把A卡片向右平移2格;B卡片要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1格,最后以卡片右上角为轴逆时针旋转90°。
2、用卡片按你的思考过程摆一摆,看一看“还原”到原来的图片了吗?【方法宝典】用一定的方式可以简洁明了地记录将图形的位置“还原”的过程。
图形的运小学数学导学案xiaoxueshuxuedaoxuean动有时不止是一种形式,有可能是多种运动的结合,叙述时要注意说清楚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及角度。
【当堂检测】一、图形A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图形B如何变换得到图形C?二、如下图,⑴ 图形B是图形A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⑵ 图形C是图形B绕点0()方向旋转90°得到的。
⑶ 图形C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图形()。
在本课学习中,我的表现是:认真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新目标七年级下导学案

马中导学稿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科目
English
课题
Unit1Section B3a-3c
授课时间
12.2.17
设计人
张焱贞高权泓
序号
inais a very interesting country.
2.学会给自己的笔友写信,或者征集笔友
学法指导:英文书信的格式
盘点收获
课后巩固
1、背诵(3a)
2、写作
★自主先学
1.背诵课文
2.英文书信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
A头(Heading),B呼(Salutation),C正文(Body),D结束语(Complimentary Close),E签名(Signature)。
A信头(Heading)信头包括写信人地址和写信日期,通常写在信笺的右上角。在比较熟识的朋友之间的通信,写信人的地址常可略去。
【我的困惑】
学习过程:
1.了解英文书信的格式
2.书信阅读理解
3.信息罗列
4.句子讲解
5.问题处理(3a)
6.背诵检查(3a)
7.视屏跟读
8.3b.
当堂检测
巩固练习(3c)
Fill in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yourself.
My partner’s name is __________.His/Hernew pen pal’s name is __________.He/Sheis _______ years old.He/Sheis from __________.Helives in ___________.At school,helikes ______________.Hisfavorite___________ is _______I thinkhecan be my partner’s pen pal. Do you think so?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语文高二(苏教版)必修六导学案4.《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2.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
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的追求。
2..解题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二:预习检测。
1.①学生注意正音。
天姥()瀛()洲剡()溪渌()水屐()殷()岩泉栗()深林水澹()澹扉()訇()鸾()②、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越人语天姥语(yǔ):云霞明灭或可睹或:势拔五岳掩赤城拔:我欲因之梦吴越因:脚著谢公屐著(zhuó):迷花倚石忽已瞑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殷:栗深林兮惊层巅栗:惊:2. 整体感知诗词,梦,总有个入梦前——梦中——梦醒。
精编鲁科版四年级下册英语全册1——6单元导学案设计(24课时)

鲁科版四年级下册英语全册1——6单元导学案设计第一单元导学案(4课时)Unitl Countries第一课时【学习内容】1.Listen and say 2.Let's talk 3.Let's do【学习目标】1.学习单词:China,Canada,the U.S.,Britain,from;学习句型:Where are you from?Vm from....2.能够听、说、读、写词汇:China,Canada,the U.S.,Britain,from;能够运用句型:Where are you from?Vm from....谈论国家。
3.学会运用所学句型询问对方的国籍。
【学习过程】—、旧知回顾1.Let9s translate.读一读,译一译。
welcome Chinese namewhere what myyou_____________your_____________me_________2.读一读,试着翻译。
Welcome to Beij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m Li M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at's your na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ice to meet yo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预习导航1.阅读Listen and say,试选择合适答案。
(1)W elcome to.A.ChinaB.CanadaC.Britain(2)—Who is from the U.S.?一.A.JimB.MikeC.Mary2.选择对应的汉语意思。
⑴()Where are you from? A.认识你很高兴⑵])Nice to meet you. B.我叫玛丽。
《同步导学案》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四课时 成反比例的量

第四课时成反比例的量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规律及特征。
2、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3、重难点: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知识导入强强家的新居要装修了。
星期天,明明和爸爸去选地砖。
商城有5种型号的地砖,分别是900cm2、1000 cm2、450 cm2、1800 cm2、540 cm2。
爸爸说:“强强,帮爸爸算一下,如果选取其中的一种型号,分别需要多少块?”强强略作计算,回答道:“选900cm2的地砖需要600块,1000 cm2的地砖需要540块,450 cm2的地砖需要1200块,1800的地砖需要300块cm2,540 cm2的地砖需要1000块。
爸爸说:“强强算的真快。
每块地砖的面积与块数成反比例关系呀。
”强强听了爸爸的话,心想:“我们刚刚学过正比例关系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反比例关系呢?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又有什么变化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和强强一起来深入研究成反比例关系的意义和特征。
知识讲解知识点一:反比例的意义分析:首先计算相应的体积,完成表格。
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来计算,将计算出的数据填入表格。
然后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探究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
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成绩一定。
点拨: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在例3中,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是成反比例的量。
如果用字母χ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χ×y =k(一定)。
知识点二: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分析:根据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我们要找的两种量必须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作者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Three At the zoo
Lesson4 B. Let’s talk A. Make a monster
学习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2.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Come here. It has … 的语用功能,并在图片或动作等
帮助下,使用It has …描述动物的身体部位。
3. 能够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4. 通过图片和教师讲解能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怪物”,并简单描
述其特点。
学习重点:
1.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2.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Come here. It has … 的语用功能,并在图片或动作等
帮助下,使用It has …描述动物的身体部位。
学习难点: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Come here. It has … 的语用功能,并在图片或动作等帮助
下,使用It has …描述动物的身体部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热身导入
Let's sing“At the zoo”
Cat is fast.Rat is fat.
See then run.Fun! Fun! Fun!
Monkey is short. Giraffe is tall.
See then play with the ball.
二、任务呈现
1. 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2.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Come here. It has … 的语用功能,并在图片或动作等
帮助下,使用It has …描述动物的身体部位。
人工作者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
3. 能够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4. 通过图片和教师讲解能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怪物”,并简单描
述其特点。
三、课文学习
1、媒体展示图片Let's talk 听录音整体感知
2、图文结合学习It has a long nose.
a long nose
long:长的
3、图文结合学习It has a short tail.
a short tail
short:短的;矮的四、训练巩固
4、图文结合学习tail
5、展示大象图片学习句型
Look at the elephant. What does it look like?
It has a long nose.
It has a short tail.
It has small eyes.
It has big ears.
small:小的
big:大的
6、先听录音Let's talk跟读,再小组分角色表演
7、It has …描述动物的身体部位
8、拓展Don’t feed the animals.
出示图片介绍:最近几年,一所动物园至少有13只动物做过手术,包括麋鹿、
黇鹿、梅花鹿等,其主要原因就是吃了游客乱扔的食品和塑料袋,造成消化不良。
其中1只梅花鹿还因为误食游客扔的食品导致死亡。
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一些游客扔香蕉皮等捉弄动物。更为恶劣的是,部分
游客故意把包着食品的塑料袋甩向动物,以看动物急着吃食的样子为乐。这样捉
弄动物,不仅对它们身体造成极大危害,也影响它们正常的生活环境,还有可能
人工作者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
造成动物向游客发威的情况。
因此,该园向社会发出善待动物的呼吁,不要向动物乱扔食品。
9、Make a monster
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怪物”,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四、训练巩固
1、Let's say
出示兔子图片,用句型
It has …
It has …and…
It has …,…and…介绍。
2、为句子选择合适的一项
( ) 1. _______ here, children.
A. come B. Come C. Come to
( ) 2. It _______ a long tail.
A. has B. have C. am
( ) 3. Elephant has _______ eyes and _______ ears.
A. small; big B. long; short C. big; small
3、根据图片填空
出示大象图片
(1) It has a _______ nose.
(2) It has a _______ tail.
(3) It has two _______ ears.
五、课堂小结
词汇:come here,
children, long,
short, big, small
句型:It has …
描述动物外貌特征
人工作者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