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二年级(下)第09讲加减法巧算二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二年级(下)第09讲加减法巧算二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二年级(下)第09讲加减法巧算二

第九讲加减法巧算二

前续知识点:二年级第一讲;XX 模块第X 讲

后续知识

点:

X 年级第X 讲;XX 模块第X 讲

做把里面的人物换成相应红字标明的人物咦,发生什么

事了?

I

厂I厂I ?②③④+ ?③④①+ ?④+ ?①②③

?②②②- ?③③?-④④

不知道什么时候门关上了,要想出去,必须在30秒的时间内做出下面这道题.

小朋友们,你们有办法在30秒内做出这道题吗?

在进行加减法计算时,“先计算括号里的部分,再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是基本的运算法则.但除此之

外,还有许多运算技巧,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技巧可以使你计算的更快更准.

“凑整法”是最常用的巧算方法,就是在计算时优先计算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部分,从而达到巧

算的目的.要想凑出整十,两个数的末尾相加应该得0,这样的情况除了0 0 外,还有1 9,2 8,3 7,4 6,5 5 .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观察各加数的个位,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凑法.除了加法可以凑整之

外,减法同样可以凑整,个位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后便能得到整十的数.

在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时,经常会遇到能够巧算的数不在一起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调整运算顺序,把能巧算的放在一起先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的过程中,每个数都必须带着自己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这种调整可以形象地称作“带符号搬家” .如果搬家的是算式中的第一个数,前面没有符号,在这个数之前添上一个加号即可.

除了“带符号搬家”可以调整运算顺序外,“脱括号”与“添括号”也是改变运算顺序的常用方法.加减法算式中,“添括号”要遵循下面的规则:

括号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变符号.

例如:

576238601713

57(6238)60(1713)

571006030

15730

例题1 用简便方法计算:

(1)375 59 241

2) 168 139 129

提示】找出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的数.

练习1 用简便方法计算:

2) 367 145 85

(1)195 89 11

例题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1623879

2)

157432921

3) 4215217548 25

【提示】找可以凑整的“好朋友” ,添加括号,让“好朋友”先计算.

练习2 用简便方法计算:

364 276 64 266

前面学习了“添括号”的巧算方法,其实“脱括号”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脱括号”与“添括号”类似,“脱括号”要遵循下面的规则:

括号前面是加号,脱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脱去括号变符号.

例题3

用简便方法计算:

(1)121 (45 21) (2) 176 (15 76)

提示】先去括号,再凑整.

练习 3 简便方法计算:

(1) 138 (38 49) 例题 4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145 (55 78) (14 22)

2)

162 (62 135) (35 19)

3)

273 (150 18) (173 76) (124 18)

提示】 先去括号,找到能凑整的数再进行计算.

练习 4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123 (23 45) (45 67)

2) 437 (200 86) (63 56)

接下来看一个与数位有关的计算. 这样的计算如果硬算就显得特别麻烦, 有没有巧妙方法呢?

2) 234 (34 85)

开动脑筋想一想

例题5

用简便方法计算:

246 462 624 888

【提示】仔细观察,前面三个数都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

例题6

如下图所示,除第一行外,每个圆圈中的数都等于它上面两个圆圈中的数的和,请计算最下面的圆圈中应填的数.

课堂内外

神奇的读心术

假如有人能迅速说出一个三位数减法算式结果里的十位数字,你会不会感到很惊讶呢?下

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种神奇的减法.

①你在心中想一个三位数(不要说出来),它的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均不同,如:563.

②你把刚才想的三位数倒过来变成另外一个数(记在心里,不要说不出),即365.

③你把步骤①和步骤②中的两个数相减,得出结果.注意要用大数减小数,即:

563 365 198 .这个结果只需让你自己记得.

④现在,有人可以马上说出十位数字是9.

你发现什么奥秘了吗?举个例子试着算算看!

作业

1. 用简便方法计

算.

1) 365 84 24 2) 223 59 41

2. 用简便方法计

算.

1) 427 61 410 39

3.

4.

2) 296 374

用简便方法计

算.

1) 154 (43

2) 189 (89

用简便方法计

算.

1) 216 (13

274

54)

98)

79)

58 42

(87 99)

2) 122 (57 78) (57 125)

5. 用简便方法计算.

714 147 471 555

第九讲加减法巧算二

1. 例题 1 答案:(1)75;(2)158 详解:根据加减法的凑整特征,带符号搬家,把能凑整的放在一起算,再在适当的位置添上括号进行计

算.括号 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要变号,加减互变.

1

)

375 59 241

375 (59 241) 375 300 75

2. 例题 2 答案:(1)240;(2)150;(3)131 详解:根据加减法的凑整特征,带符号搬家,把能凑整的放在一起算,再在适当的位置添

上括号进行计算.括号 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要变号,加减互变.

1)

162 38 79 39 (2)

157 43 29 21

(162 38) (79 39)

(157 43) (29 21)

200 40

200 50

240

150

3)

431 52 175

48 25

431 (52 48) (175 25)

431 100 200

131

3. 例题 3 答案:(1)55;(2)115 详解:加减法算式中, “脱括号”要遵循下面的规则: 括号前面是加号,脱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

号,脱

去括号变符号.

1

)

121 (45 21)

( 2

)

176 (15 76)

121 45 21 176 15 76 121 21 45 176 76 15 100 45 100 15 55

115

4. 例题 4 答案:(1)114;(2)219;(3)150

详解:加减法算式中, “脱括号”要遵循下面的规则: 括号前面是加号,脱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脱去括号变符号.

2) 168 139 129 168 (139 129) 168 10 158

(1)

145 (55 78) (14 22)

145 55 78 14 22

(145 55) (78 22) 14

200 100 14 114

(3)

273 (150 18) (173 76)

(124 273 150 18 173 76 124 18

(273 173) (18 18) (76

124) 150

100 0 200 150

150

5. 例题5 答案:444

详解:方法一:位值原理?不难发现在

246、462、624中“ 2、4、6”都出现在每个数中,并且在这三个数的个、

十、百位上都出现一次,那么像这样的算式,就可以运用“位值原理”可以把 246写成200 40 6 ;把462可以

写成200 60 2 ;把624可以写成600 20 4 .

246 462 624 888

222 444

666 888

444

方法二:列竖式?从个位算起,从开始算减法的地方标岀“-”

,记得上面的数都是需要算加法的?注意在计算的

时候,如果一个数位上岀现进位则需标岀进位,如果有退位记得标退位.

百十个

2

4

6

4 H \ K > 4

—8 8 8

4

4

4

6. 例题6 答案:4000 详解:

742 465 87 32 913 968 535 258

(742 258) (465 535) (87 913)

(32

968)

1000 1000 1000 1000

4000

7. 练习1

答案:(1) 95; (2) 307 简答:

(2) 162 (62 135) (35 19) 162 62 135 35 19 (162 62) (135 35) 19

100 100 19

219

18)

307

8.

练习 2 答案: 310 简答:

364 276

64 266

(364 64) (276 266)

300 10

310

9. 练习 3 答案:(1)149;(2)115 简答:去括号,再凑整.去括号时,注意括号前面是加号,直接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括号时要变号,加 减互变.

10. 练习 4 答案:(1)167;(2)330 简答:去括号,再凑整.去括号时,注意括号前面是加号,直接去括号;括号前面

是减号,去括号时要变号,加 减互变.

11. 作业 1 答案:(1)305;(2)123 简答:根据加减法的凑整特征,带符号搬家,把能凑整的放在一起算,再在适当的

位置添上括号进行计算.括号 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要变号,加减互变.

305

12. 作业 2

答案:(1)117;(2)96

1

)

195 89 11

195 (89 11) 195 100

2

)

367 145 85

367 (145 85) 367 60

95

1

)

138 (38 49) 138 38 49 100 49 149

2

)

234 (34 85) 234 34 85 200 85 115

1

)

123 (23 45) (45 67)

123 23 45 45 67 100 0 67 167

2

)

437 (200 86) (63 56) 437 200 86 63 56 (437 63) 200 (86 56) 500 200 30 330

1 ) 365 84 24

2) 223 59 41 365 (84 24) 365 60 223 (59 41) 223 100 123

简答:根据加减法的凑整特征,带符号搬家,把能凑整的放在一起算,再在适当的位置添上括号进行计算.括号 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要变号,加减互变.

296 (374 274) (58 42) 296 100 100

117

13. 作业 3 答案:(1)143;(2)198 简答:去括号,再凑整.去括号时,注意括号前面是加号,直接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括号

时要变号,加 减互变.

100 43 100 98 143

198

14. 作业 4 答案:(1)336;(2)75 简答:去括号,再凑整.去括号时,注意括号前面是加号,直接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括号时要

变号,加 减互变.

1

)

216 (13 79) (87 99) ( 2

)

122 (57 78)

(57 125)

216 13 79 87 99 122 57 78 57 125

216 (13 87) (99 79) (122 78) 125

216 100 20 200 125

336

75

15. 作业 5 答案: 777 简答:用位值原理的方法.不难发现在 714、147、471 中“ 1、4、7”都出现在每个数中,并且在这三个数的个、

十、百位上都出现一次,那么像这样的算式,就可以运用“位值原理”可以把 714 写成 700 10 4;把 147 可以 写成 100 40 7 ;把 471 可以写成 400 70 1 .

714 147 471 555 111 444 777 555 777

1

)

427 61 410 39 2

)

296 374 274 58 42

(427 410) (61 39) 17 100 96

1

)

154 (43 54) 154 43 54 2

)

189 (89 98)

189 89 98

小学奥数--四年级高斯求和(学生版)6份

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 例如: (1)1,2,3,4,5, (100) (2)1,3,5,7,9,...,99;(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来说,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项和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即为中项定理

【例题讲解及思维拓展训练】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思维拓展训练一】 1、11+12+13+…+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2、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2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求项数和末项的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等差数列求和有关的问题。 【思维拓展训练二】 1、求首项是34,公差是5的等差数列的前50项的和。 例3 在下图中,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12厘米2,边长是1根火柴棍。问:(1)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整个图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摆成? 分析:最大三角形共有8层,从上往下摆时,每层的小三角形数目及所用火柴数目如下表: 由上表看出,各层的小三角形数成等差数列,各层的火柴数也成等差数列。 解:(1)最大三角形面积为 (1+3+5+…+15)×12=[(1+15)×8÷2]×12=768(厘米2)。

2109年小学四年级奥数经典30讲

2109年小学四年级奥数经典30讲 目录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3讲高斯求和 第4讲 4,8,9整除的数的特征 第5讲弃九法 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 第7讲找规律(一) 第8讲找规律(二) 第9讲数字谜(一) 第10讲数字谜(二) 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第12讲年龄问题 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 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 第16讲数阵图(一) 第17讲数阵图(二) 第18讲数阵图(三)

第19将乘法原理 第20讲加法原理(一)第21讲加法原理(二)第22讲还原问题(一)第23讲还原问题(二)第24讲页码问题 第25讲智取火柴 第26讲逻辑问题(一)第27讲逻辑问题(二)第28讲最不利原则 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 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分析与解: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相加既繁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现,这些数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基准”,比如以“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 6,-2,-3,3,11,-6,12,-11,4,-5,其中“-”号表示这个数比80小。于是得到 总和=80×10+(6-2-3+3+11- =800+9=809。 实际计算时只需口算,将这些数与80的差逐一累加。为了清楚起见,将这一过程表示如下:

小学二年级奥数100题(含答案)

100道二年级数学奥数题 1、用0、1、 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18个 2、小华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赛题。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小华十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小华答对了几题? (10×10-85)÷(10+5)=1题10-1=9题 3、2,3,5,8,12,( 20 ),( 32 ) 4、1,3,7,15,(31 ),63,( 127 ) 5、1,5,2,10,3,15,4,( 20 ),( 5) 6、○、△、☆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2)、△+○=14 (3)、☆+☆+☆+☆=20 ○=( 6) △=(8 ) ☆=( 5 ) 7、△+○=9 △+△+○+○+○=25 △=( 2) ○=(7 ) 8、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35÷4=8……3 丁丁 9、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56+128=184(元) 10、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 5分钟 11.修花坛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计算) 94-(36+38)=20(块)94-36-38=20(块) 12.王老师买来一条绳子,长20米剪下5米修理球网,剩下多少米? 20-5=15(米) 13.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人多少棵? 60-56+30=34(棵) 14、小红有41元钱,在文具店买了3支钢笔,每支6元钱,还剩多少元? 41-3×6=23(元) 15、二(1)班从书店买来了89本书,第一组同学借了25本,第二组同学借了38本,还剩多少本?89-25-38=27(本) 16、果园里有桃树126颗,是梨树棵数的3倍,果园里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 126+126÷3=168 17、1+2+3+4+5+6+7+8+9+10=( 55 ) 18、11+12+13+14+15+16+17+18+19=( 145 ) 19、按规律填数。 (1)1,3,5,7,9,( 11 ) (2)1,2,3,5,8,13( 21 ) (3)1,4,9,16,( 25 ),36 (4)10,1,8,2,6,4,4,7,2,( 11 ) 20、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8 ×(8×8 + 8×8)- 8- 8 - 8 =1000 (2)(4+ 4 )×4 – 4× 4 =16 (3)9 + 8 ×7- 6×5- 4×3- 2+ 1=22 21、30名学生报名参加小组。其中有26人参加了美术组,17人参加了书法组。问两个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26+17-30=13

小学奥数训练题 等差数列与高斯求和(无答案)

等差数列与高斯求和 1、计算下列各题: (1)11+14+17+ (101) (2)2+6+10+ (90) (3)297+293+289+ (209) (4)193+187+181+ (103) (5)1+3+4+6+7+9+10+12+13+…+66+67+69+70; (6)2+4+8+10+14+16+20+…+92+94+98+100; (7)1000+999-998+997+996-995+…+103+102-101。 2、在19和91之间插入5个数,使这7个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写出插入的5个数。 3、在1000到2000之间,所有个位数字是7的自然数之和是多少? 4、左下图是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如果V形架上一共放有210支铅笔,那么最上层有多少支铅笔? 5、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堆成右上图的形状,最上面一层有6根,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共堆了25层。问: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 6、在上题中,如果最下面一层有98根,这堆圆木共有2706根,那么共堆了多少层? 7、用相同的立方体摆成右图的形式,如果共摆了10层,那么最下面一层有多少个立方体? 8、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问: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9、小明从1月1日开始写大字,第1天写了4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相同数量的大字,结果全月共写了589个大字。问:小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几个大字? 10、一个七层书架放了777本书,每一层比它的下一层少7本书。问:最上面一层放了几本

书? 11、学校进行乒乓球选拨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各赛一场,一共进行了78场比赛。问:有多少人参加了选拨赛? 12、跳棋棋盘(如左下图)上一共有多少个棋孔? 13、右上图中的正六边形棋盘上共有多少个棋孔? 14、用3根等长的火柴棍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按左下图所示铺满一个大的等边三角形,已知这个大的等边三角形的底边放有10根火柴,那么一共要用多少根火柴? 15、有一个六边形点阵(右上图),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看做第1层,第2层每边2个点,第3层每边3个点……这个六边形点阵共100层。问:这个点阵共有多少个点? 16、求前100个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的数之和。 17、在1~100这100个自然数中,所有不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 18、在1~100这100个自然数中,所有不能被9整除的奇数的和是多少? 19、在1~200这200个自然数中,所有能被4整除或能被11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 20、求所有加6以后能被11整除的三位数的和。 21、在所有的两位数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的两位数有多少个? 22、一个数列有11个数,中间一个数最大。从中间的数往前数,一个数比一个数小2;从中间的数往后数,一个数比一个数小3。这11个数的总和是200,那么中间的数是几?

最新四年级奥数教程(完美修复版本)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3讲高斯求和 第4讲 4,8,9整除的数的特征 第5讲弃九法 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 第7讲找规律(一) 第8讲找规律(二) 第9讲数字谜(一) 第10讲数字谜(二) 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第12讲年龄问题 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 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 第16讲数阵图(一) 第17讲数阵图(二) 第18讲数阵图(三) 第19将乘法原理 第20讲加法原理(一) 第21讲加法原理(二) 第22讲还原问题(一) 第23讲还原问题(二) 第24讲页码问题 第25讲智取火柴 第26讲逻辑问题(一) 第27讲逻辑问题(二) 第28讲最不利原则 第29讲抽屉原理(一) 第30讲抽屉原理(二)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 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 速算法。 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 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分析与解: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相加既繁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现,这些数 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基准”,比如以“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6,-2,-3,3,11,-6,12,-11,4,-5,其中“-”号表示这个数比80小。于是得到 总和=80×10+(6-2-3+3+11- =800+9=809。 实际计算时只需口算,将这些数与80的差逐一累加。为了清楚起见,将这一过程表示如下: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图形

一、计算题。( 共101题) 1.图2-26是由四个扁而长的圆圈组成的,在交点处有8个小圆圈.请你把1、2、3、4、5、6、7、8这八个数分别填在8个小圆圈中。要求每个扁长圆圈上的四个数字的和都等于18。 2.在图2-24中,三个圆圈两两相交形成七块小区域,分别填上1~7七个自然数,在一些小区域中,自然数3、5、7三个数已填好,请你把其余的数填到空着的小区域中,要求每个圆圈中四个数的和都是15。 3.图2-23中有三个大圆,在大圆的交点上有六个小圆圈。请你把1、2、3、4、5、6六个数分别填在六个小圆圈里,要求每个大圆上的四个小圆圈中的数之和都是14。 4.将2、4、6、8、10、12、14、16、18填在下面图表,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 5.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找出变化规律,猜猜在第3组的右框空白格内填一个什么

样的图? 6.请看下图,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7.仔细观察这些图案可以发现,他们是按照下面这5个图案为一组,循环往复排列的,请问第52个图形是什么? 8.把上面一排的立体图形剪开,可以剪成下面哪种图形的样子?动手试一试。 9.请把下图中长方形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块,然后再拼成一个正方形. 10.在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

11.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你回答: (1)五层的"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2)整个五层"宝塔"一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3) 从第(1)到第(10)的十个"宝塔",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12.数一数,有( )个长方形。 13.请你将下面图形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四部分,你能行吗? 14.请你将下面的图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的宣传板,上面从左到右写着"快乐学习"几个字。请你在大长方形图中将这几个字表示出来。

奥数 高斯求和

奥数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99;(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小学奥数题讲解: 高斯求和(等差数列)

小学奥数题讲解:高斯求和(等差数列) 德国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 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 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能够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 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 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 (99) (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 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 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 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能够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小学二年级奥数练习题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1.计算:18+28+72 28+44+62+56 2.计算:100-68= 100-87= 1000-369= 500-47= 3、计算:67+98= 261-197= 4.计算:72-39+28= 382-60+59= 5.计算:99+98+97+96+95= 9+99+999= 6.计算:436-(36+57)= 579-83-17= 7.计算:1+2+3+4+3+2+1= 1+2+3+4+5+1+2+3+4+5+6= 8.计算:5+6+7+8+9= 1+4+7+10+13+16= 基础班第二讲图形计数习题 1.数一数,图4-1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2.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3.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4.数一数,图形中有几个长方形?

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正方形? 6.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有多少个三角形? 7.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小于180°角? 8.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2005秋季班第三讲基础班

1.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6段,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2.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5段需要20分钟,每锯一次要用多少分钟? 3.一根木料长10米,要把它锯成一些2米长的小段,每锯一次要用4分钟,共要用多少分钟? 4.公园的一条林荫大道长300米,在它的一侧每隔30米放一个垃圾桶,需多少个垃圾桶? 5.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两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两端都栽),那么共需多少棵树苗? 6.测量人员测量一条路的长度。先立了一个标杆,然后每隔5米立一根标杆。当立杆第10根时,第1根与第10根相距多少米? 7.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27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株? 8.有一正方形操场,每边都栽种5棵树,四个角各种1棵,共种树多少棵? 开动脑筋:小叮当家有个老式的钟,每敲响一下延时3秒,间隔1秒后再敲第二下。他每天就听着这个钟起床,假如从第一下钟声响起,小叮当就醒了,那么到小叮当确切判断出已是清晨6点,前后共经过了几秒钟? 小叮要确切判断是否清晨6点,他一定要等到“间隔1秒”结束后而没敲响第7下,才能判断出是清晨6点。(3+1)×6=24秒 趣味数学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

四年级奥数-高斯求和

第3讲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99;(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小学二年级奥数思维练习题及答案(60道)

小学奥数题(1)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 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聪聪参加有奖知识竞答,共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聪聪最后得了60分,那 么他答对了几道题?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 蜡烛?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6、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7、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8、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 几个球? 9、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 10、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 11、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蓝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12、张老师家住十楼,她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你能算出从一楼到张老师家有多少级台阶吗? 13、时钟在3点时敲3下,用了4秒钟,敲9下用了几秒? 14、有5只大纸箱,每只大纸箱内装有3只中等纸箱,每个中等纸箱内又装有3只小纸箱,大、中、小纸 箱共有多少个? 15、两堆西瓜,从第一堆中拿16个放入第二堆后,还比第二堆多8个,原来两堆

三年级奥数简单数阵与幻方

数阵与幻方 【知识点与方法】 一、数阵和幻方的概念:(1)数阵:每一条直线段的数字和相等。(2)幻方:在一个由若干个排列整齐的数组成的正方形中,任意一横行、一纵行及对角线的和都相等。 二、联系之前所学的高斯求和的知识,首先找到中心项:首项、末项、中间项。然后对称找和相等的成对的项。 【经典例题】 例1、将1、2、3、4、5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使横行3个数的和与竖行3个数的和相等。 例2、将1、4、7、10、13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使横行3个数的和与竖行3个数的和都等于25。 例3、将1~7这七个自然数填入左下图的七个○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例4、将5~11这七个自然数填入左下图的七个○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24。 例5、将1~9这九个自然数填入下图的九个方格内,使得它成为一个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和都相等)。 练习与思考

1.将3、6、9、12、15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使横行3个数的和与竖行3个数的和相等。 2. 将1、3、5、7、9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使横行3个数的和与竖行3个数的和为17。 (2题图) (3题图a) (3题图b) 3. 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的小方格里,使横行和竖列上五个数之和相等。(至少找出两种本质上不同的填法) 4.将3~9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左下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20。 (4题图) (5题图) 5.将1~11这十一个数分别填入右上图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并且尽可能大。 6. 将2~10这九个自然数填入下图的九个方格内,使得它成为一个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和都相等)。 7.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里,使得每条直线上三个数之和与每个圆圈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小升初奥数讲义习题 第4讲 高斯求和、新定义

高斯求和、新定义 一、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 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例1、1+2+3+...+1999=11+12+13+...+31=3+7+11+ (99) 例2、在下图中,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边长是1根火柴棍。问:(1)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整个图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摆成? 举一反三、数一数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3、求100以内除以3余2的所有数的和。

举一反三、在所有的两位数中,十位数比个位数大的数共有多少个? 例4、盒子里放有三只乒乓球,一位魔术师第一次从盒子里拿出一只球,将它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二次又从盒子里拿出二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十次从盒子里拿出十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到盒子里。这时盒子里共有多少只乒乓球? 举一反三、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次数等于该钟点数,每半点钟也敲一下。问:时钟一昼夜敲打多少次? 【巩固练习】 1、计算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2、奥数6班开学第一天每两位同学互相握手一次,全班10人,共握手多少次?

二、定义新运算 我们已经学习过加、减、乘、除运算,这些运算,即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它们的意义、符号及运算律已被同学们熟知。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别的运算吗?定义新运算是一种人为的、临时性的运算形式,它使用的是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这是与四则运算中的“+、-、×、÷”不同的。 例1、对于任意数a ,b ,定义运算“*”:a*b=a×b-a-b 。求12*4的值。 举一反三、假设a*b=(a+b)+(a-b),求13*5和13*(5*4)。 例题2、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 7*4=________;210*2=________;4*4=________。 举一反三、如果1※2=1+2,2※3=2+3+4,……5※6=5+6+7+8+9+10,那么x ※3=54中,x =________。 例题3、规定②=1×2×3,③=2×3×4 ,④=3×4×5,⑤=4×5×6,……如果 A ?=⑧ ⑦⑥1 1-1,那么,A 是几? 举一反三、设a ⊙b=4a -2b+ab 2,求x ⊙(4⊙1)=52中的未知数x 。

四年级数学高斯求和讲解

四年级数学高斯求和讲解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 (99) (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求项数和末项的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等差数列求和有关的问题。 例5 在下图中,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12厘米2,边长是1根火柴棍。问:(1)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整个图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摆成?

四年级奥数《高斯求和》答案及解析

高斯求和 德国着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99;(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 (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 (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 (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求项数和末项的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等差数列求和有关的问题。

四年级奥数高斯求和

第1讲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例如: (1)1,2,3,4,5, (100) (2)1,3,5,7,9, (99) (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末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2)是首项为,末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3)是首项为,末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来说,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项和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即为中项定理 【例题讲解及思维拓展训练】 例1 1+2+3+…+1999=? 【思维拓展训练一】 1、11+12+13+…+31=? 2、3+7+11+…+99=? 例2(2+4+6+......+2012)-(1+3+5+ (2011) 【思维拓展训练二】 1、(7+9+11+......+25)-(5+7+9+ (23) 2、1+2-3+4+5-6+7+8-9+……+58+59-60

例3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思维拓展训练三】 1、求首项是34,公差是5的等差数列的前50项的和。例4 求所有加6以后被11整除的三位数的和 【思维拓展训练四】 1、100以内所有加5后是6的倍数的数的和是多少? 2、在1——400中,所有不是9的倍数的数的和是多少?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6.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7.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8.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 9.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 10.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 答案 1.16-11+6=11(岁) 2 、4个人一起到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等于小明1个人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需要25分钟。 3.根据不同的剪法,可以剩下5个角、4个角或3个角 4.1+2=3(支) 5.16-9 -1=6(人) 6.19-4=15(名)4-1=3(名)15÷3=5(次)5+1=6(次) 7.如果一次摸出2只恰好是不同颜色,再摸1只一定和其中1只颜色相同。所以一次至少要摸出3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8.如果一次摸出的4个是同一种颜色的球,再摸一个一定是另一种颜色的球,所以一次至少摸出5个球才能保证得到两种颜色不同的球。 9.如果拿掉一个铁球,翘翘板上一个铁球也没有了。 10.对折后再对折,从中间剪开,有三头是连着的,所以一共有8-3=5(段) 按规律找数字 ①1、2、5、8、(11)、(14)、17②8、8、10、6、12、4、(14)、(2) ③1、2、3、2、3、4、3、4、5、(4)、(5)④16、3、8、9、4、(27)、(2) 2、东东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看成9,结果是75,可是正确的

小学数学奥数趣题计算

1.钟声 小明家离火车站很近,他每天都可以根据车站大楼的钟声起床。车站大楼的钟,每敲响一下延时3秒,间隔1秒后再敲第二下。 假如从第一下钟声响起,小明就醒了,那么到小明确切判断出已是清晨6点,前后共经过了几秒钟? 2.越减越多 同学们对这样的问题可能并不陌生:“一个长方形被切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这种题的最大特点是答案不唯一,要根据去掉的这个角的不同情况来确定“剩角”的多少。 图1 以上3幅示意图,表明了3种不同情况的3种不同答案。其中第3种情况最有趣,长方形原有4个角,切去了1个角,反而多了1个角,出现了越减越多的情况。下面一道题的思考方法与上题类似,看你能否正确回答。 “一个正方体,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请注意,这里的“角”是立体的“角”,它不同于平面上的角。 3.数一数 如果有人问你“会数数儿吗?”,你会不屑一顾地说:“这么大了,还不会数数儿!”其实,数数儿的学问还是很大的。不信,请你数出下面几何图形的个数。 4.画一画 下面这些图形你能一笔画出来吗?(不重复画) 5.最短的路线 养貂专业户养殖场内安置了9个貂笼(如下图)。为了节省每次喂食的时间,他必须走一条最短的路,但又

不能漏掉一个貂笼,喂完食后还要回到原出发点。你能替他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吗?并算出每喂食一次,至少要走多少米的路。 6.切西瓜 六(1)班召开夏夜乘凉晚会,买来了许多西瓜。班主任李老师说:“今天买来了许多西瓜请大家吃。在吃以前我先要以切西瓜为名请大家做一道数学题。我规定,西瓜只能竖切,不能横剖。大家知道,切一刀最多分成2块,切2刀最分成多4块,那么切3刀最多能分成几块?切4刀、切5刀、切6刀呢?这中间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请同学们找出来。”李老师刚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请你也参加他们的讨论吧。 7.均分承包田 有一块等腰梯形菜地(如下图),地边有一口水井。现在3户种菜专业户都提出要承包这块地。经研究,决定让这3户共同承包这块地,因此必须把这块地分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且与这口水井的距离也要相等的3块地。你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 8.巧分食盐水 大家在常识课上认识了量杯。快下课时,王老师让我们用手中的量杯做一个智力小游戏: 有30毫升、70毫升、100毫升的量杯各1个,请你用这三个量杯把水槽中的100毫升食盐水平均分成两份,但分的时候不准看量杯的刻度。大家动手试一试,至少要分几次才成? 9.扩大鱼池 养鱼专业户张强,去年承包了一个叫“金三角”的鱼池(如下图),喜获丰收。为了进一步增产,决定把鱼池扩大。但有这样的要求:①扩大后的鱼池必须仍是三角形,保持“金三角”鱼池的称号;②扩大后的鱼池面积是原面积的4倍;③原鱼池的三个角上栽的3棵大柳树不能移动。你能替张强设计一个施工草图吗? 10.巧妙的算法(一) 请你仔细观察上面这些算式,试着找出某种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迅速算出下面式子的答案: (1)1+3+5+7+9+11+13+15 (2)1+3+5+7+9+11+13+15+17+19+21+2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