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运动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舞龙运动》课件

《中国舞龙运动》课件

促进身体健康
舞龙运动能够促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身体机能的健康,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提高免疫力
通过舞龙运动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 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机会。
教育价值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舞龙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 参与者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完 成各种动作和表演。这有助于培
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精神。
国际交流与推广
1 2
参加国际赛事
积极参加国际舞龙赛事和活动,展示中国舞龙运 动的技艺和特色,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广舞龙文化
通过举办国际舞龙文化交流活动、展览等形式, 向世界推广中国舞龙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
3
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龙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开展交流、培训等活动,促进舞龙运动的共同 发展和进步。
06
舞龙运动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保留传统元素
在舞龙运动的传承中,应注重保留传统元素,如传统的龙具、服 饰、音乐等,以保持舞龙运动的文化底蕴。
创新表现形式
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创新表现形式,如引入现代舞 、街舞等元素,使舞龙运动更具有现代感和观赏性。
融合多元文化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龙运动经验,融合多元文化元素,丰富舞 龙运动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中国舞龙运动》ppt课件
目录
• 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 • 舞龙运动的技艺与技巧 • 舞龙运动的社会价值 • 舞龙运动的赛事与活动 • 舞龙运动的传承与创新
01
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背景
舞龙运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据传 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龙舞”祭祀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舞龙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 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并流传至 今。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第二节 舞龙基本动作
一、珠的基本动作
(一)举珠 动作方法:双手握杆,左上右下。双手将珠杆竖直立在身前,用捌将杆上举 或上下颤动。 (二)拧珠 动作方法:双手将珠杆由外向里拧转。 (三)划珠 动作方法:右手握珠杆,使杆向右前方平伸,右臂将杆由右前划向左前,再 划向左后,至右后画一平圆,同时左臂由平伸经屈肘伸向右前,手心向上, 再平画至左旁,与右臂成反方向运行。 (四)抬龙珠 动作方法:边跑圆场步边将珠向右上方或左上方举起,再落下。
一、舞龙神话传说 舞龙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比较普遍的一种是:很久以前,海龙王生病,它 化身为一个老人到凡间求医,很多医生都没能医治好它的病。最后遇到了一 位名医,名医在号脉之后发现此人脉象与常人不同,老头没有办法只好承认 自己是海龙王。名医说只有海龙王现回原形才能给它看病,海龙王说它不能 随便现身,于是约好名医到海边检查。名医在检查海龙王后,发现龙王腰间 的龙鳞里藏着一只蜈蚣,于是把蜈蚣取出来给龙王敷药。龙王病好后,为了 答谢名医,告诉名医回家后按照龙王现身的样子扎一条龙,每年挥舞这条龙 就可以风调雨顺,从此人间就有了舞龙。但各地龙尾都不一样,是因为名医 没有看清龙王的尾巴,只好用鱼尾代替龙尾。所以今天的龙头是一样,龙尾 则是鱼尾样。
体育与健康
TIYU YU JIANKANG
健康基础篇
第一节 舞龙运动概述
龙——这个巨大的神灵,用它无穷 的力量和博大的追求,凝聚起一个 伟大的中华民族。千年来象征着吉 祥、欢乐、幸福的舞龙运动已成为
我 的国民广俗大活城动乡之群一众。节深目受最广具大代人表民第性群 十三章舞龙运动
众的喜爱,有着很高的锻炼价值, 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瑰宝,丰富学生 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人们强 身健体的民俗体育项目(图13-1)。

复旦中华传统体育课程讲义09舞龙舞狮运动概述

复旦中华传统体育课程讲义09舞龙舞狮运动概述

第九章舞龙舞狮运动概述舞龙舞狮运动,是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符号。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古代它是神的象征,在现代我们仍以龙的传人自居。

在中国的传说,龙可翻江倒海,主宰人间雨露。

因此,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龙成为主宰人类命运的天神,象征着吉语口五谷丰登。

舞龙是我国民间自发的一种与龙有关的传统的民间活动,主要在重大的庆典、节日里出现,以代表吉祥如意,平安快乐之意。

舞狮,古代民间把狮子看成灵兽,象征吉祥平安,可以祛邪避魔。

历代帝王、贵族均有在陵墓和门厅置放狮子塑像的习俗。

在少数民族习俗和艺术品中也常有狮子出现。

它是通过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来表达人们对其无限酷爱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民间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方式。

近年来,古老的龙狮运动正逐步焕发出生机,越来越多的节日与庆典场合能够见到龙飞凤舞的身影。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中,龙狮文化日渐兴盛,龙狮运动已经成为一种介于健身、喜庆、竞技之间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

1龙的传说和由来自古以来,中国人总是以龙的传人自许,对中国人来说,龙代表着尊贵、吉祥,而且神圣而不可侵犯。

龙在大家印象中,有着“三停九似"的龙身。

所谓"三停〃是指龙自首至颈、自头至腹、自腹至尾的三部份「九似"便是头似牛、嘴似驹、眼似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髯似人、腹似蛇、足似凤。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其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及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然后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蕴涵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

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2舞龙运动的形成在早年的农业社会时期,中国祖先以玉石雕成龙来祭天求雨,但为什么要雕龙呢?据说龙是天上主宰雨水的神,人们以玉龙作为灵媒,来感应天上的龙神,布施甘霖。

浅析中国民间舞龙运动

浅析中国民间舞龙运动

浅析中国舞龙运动摘要: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之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同时,它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

龙是一种标志——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一种力量——中华民族团结的合力;龙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

关键词:舞龙运动龙文化1、舞龙起源的社会背景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运动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并历代相传,鼎盛不衰。

每逢节日庆典,我们都可以看到欢腾旋跃,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

舞龙又称为“龙舞”、“耍龙”、“盘龙灯”和“龙灯”等不同称法。

在传统习惯中,人们把龙视为吉祥的化身,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舞龙时,由一人持彩球戏龙作舞。

另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等组合成“百叶龙”,用长凳扎成的“板凳龙”等等。

舞龙的前身是汉代的“鱼龙蔓延”。

据《汉书·西域传赞》载:“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中砀极、蔓延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

”唐人颜师古解释:巴俞都卢,海中砀极都是歌舞名,而“鱼龙”,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型珍兽——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与庭,炫耀目光。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李尤在《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雨尤曼延”的生动描述。

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汉代的大型歌舞,“鱼龙曼延”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员阵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谓规模宏大,幻象纷呈。

因而,舞龙是随着龙形的不断丰富而演变和定型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舞龙表演所舞的龙,是最完美的中国“现代龙”的形象,与古代的龙有着迥异的形态。

2、舞龙运动的“龙”文化内涵中国龙是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雷、电、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成产生的一种神物。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时期,即采拾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神物崇拜普遍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前期,至今约有8 000年的历史。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二、舞龙发展与起源
舞龙俗称舞龙灯。舞龙据说是春秋时的“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古越族人 所创,属古越族和中原文化。据《春秋繁露》一书记载,我国西汉初年就有 舞龙作嬉活动,福州《三山志》称:“燃灯弛门禁自唐先天(712年)始…… 又为纸偶人作缘竿履索飞龙戏狮之象,纵士民观赏。”民国末年(1943年), 各地流行在喜庆节日舞龙欢庆传统,有从正月初一舞至十五,也有从正月十 一舞到廿九。 龙身一般全长10~30米,分为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珠引龙舞,一人举 一节,小龙八九人,大龙十三四人,有的还配有鼓、锣、乐等。舞龙有灯龙、 草龙、布龙和板凳龙等种类。舞布龙最为普遍。龙灯的骨架用竹篾扎制,一 般先用竹篾扎出龙头、尾和数节龙身,与舞龙者手持的龙杆固定在一起,然 后糊纸、纱布,绘鳞片。一般龙长9节,10人同舞。 近年来随着龙狮运动的开展,舞龙舞狮进入大学校园中,龙狮项目具有培养 团队精神的作用。
我 的国民广俗大活城动乡之群一众。节深目受最广具大代人表民第性群 十三章舞龙运动
众的喜爱,有着很高的锻炼价值, 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瑰宝,丰富学生 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人们强 身健体的民俗体育项目(图13-1)。
一、舞龙神话传说 舞龙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比较普遍的一种是:很久以前,海龙王生病,它 化身为一个老人到凡间求医,很多医生都没能医治好它的病。最后遇到了一 位名医,名医在号脉之后发现此人脉象与常人不同,老头没有办法只好承认 自己是海龙王。名医说只有海龙王现回原形才能给它看病,海龙王说它不能 随便现身,于是约好名医到海边检查。名医在检查海龙王后,发现龙王腰间 的龙鳞里藏着一只蜈蚣,于是把蜈蚣取出来给龙王敷药。龙王病好后,为了 答谢名医,告诉名医回家后按照龙王现身的样子扎一条龙,每年挥舞这条龙 就可以风调雨顺,从此人间就有了舞龙。但各地龙尾都不一样,是因为名医 没有看清龙王的尾巴,只好用鱼尾代替龙尾。所以今天的龙头是一样,龙尾 则是鱼尾样。

有关舞龙的资料

有关舞龙的资料

有关舞龙的资料舞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通常在喜庆节日或特殊场合进行表演。

1. 历史与起源:舞龙习俗最早是用于求雨的。

传说,当时还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等规矩。

经历代相传,舞龙成为现代的一种民间喜庆活动。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被视为华夏的始祖和标志。

历代帝王不仅自称为真龙天子,还把宫廷建筑、宫廷器物都刻满了龙。

在民间,龙的形象图案、年画、装饰也随处可见。

2. 道具与制作: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通常由草、竹、布等材料扎制而成。

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常见的有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

十五节以上的龙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用来观赏。

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3. 表演形式与技巧: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龙侧重于花样技巧,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

十一节、十三节的龙则侧重于动作表演,如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入云端,时而入海破浪。

这些动作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成为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样式。

4. 现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舞龙的技巧在不断创新。

龙的制作工艺越来越高超,龙的形体也越来越大,舞动起来,上下翻滚,左右盘旋。

舞龙经常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还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总结来说,舞龙是一项充满活力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活动,它不仅展示了人们对龙的敬畏和崇拜,还通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表演形式,传递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传统舞龙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作为一种集艺术、体育和民俗于一体的表演形式,舞龙以其独特的技巧和动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传统舞龙的一些技巧与动作。

一、舞龙技巧1. 龙身的运动:舞龙者通过手中的龙头和龙身,以及用脚拖着的龙尾,呈现出龙的游动形态。

在舞龙的过程中,需要将龙头部分竖直高举起来,配合龙身和龙尾的扭动,形成龙身的起伏与流动感。

2. 抖动的技巧:舞龙时,舞龙者可以用力抖动龙身,使龙身上下摆动,打出震撼的效果。

在抖动的过程中,舞龙者需要掌握节律感和力度的变化,使龙身的抖动线条流畅、有力而不失稳定。

3. 龙身的卷绕:舞龙者可以通过手中的绳索将龙身卷绕成各种形状,如圆环、螺旋等。

这种技巧需要舞龙者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能够准确地掌握龙身的卷绕节奏和形状。

4. 龙尾的拖行:在舞龙中,龙尾的拖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舞龙者可以用脚用力拖着龙尾,使其在地面上摩擦产生摩擦声和尘土飞扬的效果。

这种拖行可以增加舞龙的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

二、舞龙动作1. 龙头的抬举与下压:舞龙的过程中,舞龙者可以通过手中的龙头让龙头抬举或者下压。

抬举时,龙头高高举起,表现出龙的威风和庄严;下压时,龙头低垂,展现出龙的灵动和柔和。

2. 龙身的扭动与翻身:舞龙者可以通过手的左右移动,使龙身左右扭动起伏。

同时,在扭动的同时,舞龙者还可以通过伸缩手臂的动作,使龙身上下翻卷,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形态。

3. 龙尾的甩摆与旋转:在舞龙中,舞龙者通过腿部的动作,使龙尾上下甩摆,增加龙尾的动感。

同时,舞龙者还可以通过手的旋转动作,使龙尾围绕着龙身快速旋转,形成旋涡状的效果。

4. 龙身的延伸:舞龙者可以通过手腕的灵活运动,使龙身在空中延展出各种线条和动态。

这种延伸动作可以营造出龙的飞舞感和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舞龙的表演中,舞龙者的合作非常重要。

舞龙需要多人协同配合,共同操作龙头、龙身和龙尾,准确地掌握节奏和配合动作,才能演绎出流畅、美丽的舞龙形象。

舞龙竞赛规则

舞龙竞赛规则
1、以类型分: 2、以性别分: 3、以年龄分: 4、以竞赛的
成绩分: 场地器材
一、规定套路
一、服装
时间:8-9分钟
一、场地
如得分相等,名次 民族表演服
确定
二、号码佩带:
一、计时:
2020米
开始:以第一位运 二、器材
1、无效分的平均值 执龙珠者为“0”号, 动员踏入场赛场为 1、龙珠:
一、中国舞龙运动的发展概况
竞技舞龙运动发展的四个时期
• 萌芽时期: • 形成时期: • 发展时期: • 规范时期: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1、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龙舞”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 内容上,都带有深刻的宗教色彩,完全是 求雨的祭祀活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正是由于这一形式的存在,才孕育着现代 舞龙运动的萌芽,并为今后舞龙运动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 一个结论: 中国舞龙运动的萌芽,来源于 古代祭祀活动的舞蹈。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2、形成时期:
“舞龙”在汉代已经相当流行了。我们认为 舞龙从祭祀舞蹈发展为耍龙灯有两个基本条 件,一个是元宵赏灯的出现与发展;二是汉 代兴起的“鱼龙曼延”化装演出。这一时期 舞龙的规模、种类,以及制作工艺,都具有 了相当的水平。而且其形式更符合表演艺术 的要求,“舞龙”的娱乐和可观赏功能大大 地加强了。因此,可以认为“舞龙”已进入 了形成时期。
2、龙头: 重量:3kg 杆高:1.8m
3、龙身
者列前;
则以运动员静止造 直径: 0.35m
3、加赛一场。
型停止动作为计时 全长:18m
结束。
杆高:1.6m

人与龙体
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龙课概述
一、舞龙运动的概念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二、舞龙运动的背景
龙是我国古代的民族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舞龙运动伴随着龙的诞生和龙文化的发展而出现,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和体育项目。

几千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开展。

自1992年原国家体委研究拟定《全国舞龙竞赛规则》开始,舞龙运动正式纳入体育比赛项目并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舞龙运动已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起来。

特别是1995年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和国际龙狮总会的正式成立,更标志着舞龙运动开始进入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并被世界所接受,短短的13年时间,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国际龙狮总会,以世界舞龙锦标赛为代表的各种国际性和国内舞龙赛事活动的不断举办,世界和国内舞龙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技艺的展示,充分体现了舞龙运动独有的体育和文化魅力,表明了这项运动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三、舞龙运动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
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之中明确指出“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要注意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


因此,从事舞龙这项运动,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的方面的教育与锻炼,它更能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它还能增进对各民族文化更直观和深入地了解,能激发起民族的自强和自豪感。

(二)、民族凝聚功能
钱其琛总理撰写的《深刻开掘和研究龙文化的精神内涵》文章中指出:“从更为深层的意义上说,龙文化首先体现中华民族团加合力的精神内涵”;“龙的形象,最初就是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象征”;“舞龙和赛龙舟都需要运用集体的合力来完成,而无法运用单个人的力量完成,在这种集体的合作中,如果单个人的力量不能融入整个集体的节奏中去,所有人都会招致失败”;“龙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龙文化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

(三)、弘扬文化功能
舞龙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凝聚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感情,而且对外也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龙文化”。

自中国龙狮协会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过多次全国舞龙锦标赛、精英赛、农运会、国际龙狮邀请赛和世界舞龙锦标赛,以及龙狮运动技术研讨会的等,都给五洲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龙文化活动确实起到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作用。

总之,龙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五洲四海,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象征。

(四)、健身功能
舞龙是一项体力加智慧同时投入的创作和表演活动。

为了舞出龙的神韵,舞出龙的精神状态,龙头、龙尾和各节龙身之间要默契配合,技巧性很强,表演者须经过长期演练、磨
合,认真体会,要练得“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才能把龙的潜跃翻滚、蜿蜒游动,舞的浑然一体。

舞龙又是一种集武术、舞蹈艺术、民族鼓乐等综合因素的体育项目。

舞龙通过鼓乐的击打节奏将武术技术和舞蹈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舞龙者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在动态行进和静态造型中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合于舞龙技巧当中,完成各种高难、优美的动作。

(五)、就业功能
舞龙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体魄,而且通过舞龙,他们将学会拼搏进取的精神、体会团结协作的理念、形成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对于当前社会来说,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专业方面的技能,更需要的是具有综合性的素质,社会需求的是复合型的人才。

从我们刚刚毕业的舞龙队队员的就业来看,当他们和其他应征者站在同一平台时,因为他们具备这一专项技能,总能被优先录用。

四、我校开设舞龙课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我校舞龙课开设于千禧龙年——2000年,借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东风,舞龙正式从民间引入课堂。

而现如今,我校已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舞龙运动,有选项课、课外俱乐部、社团组织、竞技队等,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