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与保留灌肠的区别
几种灌肠法比较

1.保护自尊,防着凉。 注意 2.降温应保留30min后再排 事项 出,排出后30min再测体温, 并记录。 3. 肝昏迷禁肥皂水灌肠。 心衰、钠潴留,禁生理盐 水灌肠。 禁忌 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 症 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溶液 0.1%~0.2% 肥 种类 皂 水 、 生 理 盐 水
同前
油剂
10% 水合氯 醛、抗生 素
各类灌肠方法比较表
种类 大量 不保留E 清洁
洗净止
小量
﹤200
保留E
﹤200
溶液 500~1000 量(ml) 温度 (℃) 39~41 降温: 28~32 中暑:4 24~26
39~41
38Leabharlann 39~412、排除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达到治疗的 目的
保留灌肠
适应症
大量不保留灌肠
便秘、肠胀气者 手术检查前清洁肠道 中毒者 体温过高者 盆腔手术后的患者及危重患者 年老体弱者、小儿及孕妇 用于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
小量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
各类灌肠方法比较表
种类 不保留E
大量
导管选 择( 号)
24~26
20~22
细 <20
压力
(cm)
40~60
40~60
<30缓注入
<30缓注入
种类
不保留E
大量
左侧卧
清洁
先左 后仰 再右 7~10
小量
左侧卧
保留E
菌:左 阿:右 15~20
体位
插管 深度 (cm) 保留 时间 (min)
灌肠后注入 温开水液量
7~10
7~10
5~10
5~10
你不懂的正确灌肠方法【健康小知识】

你不懂的正确灌肠方法
文章导读
灌肠是将液体通过人体肛门,肛管来输入体内,一般是用于治疗便秘或者是术
前清洁方法,也可以治疗一些肠炎或者是特殊疾病,用灌肠工具加入药物和温水,将臀部
放下便盆用灌肠工具轻轻塞入肛门部位。
方法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适用人群:大量不保留灌肠可用于肿瘤病人的顽固性便秘,通过灌肠可软化粪便、清
洁肠道、稀释和清除肠内毒素。
对于癌性发热不能控制者灌肠可降低体温以及某些特殊检查及手术前的准备。
注意:
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人不宜灌肠。
具体做法:
1、按医嘱准备灌肠液,调节水温。
将用物备妥后携至床旁,向患者作解释,取得合作,并嘱排尿。
大病房应以围屏遮蔽患者。
2、协助患者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将橡皮布及治疗巾垫于臀下。
如肛门括
约肌失去控制能力者,可取仰卧位,臀下置放便盆。
3、润滑肛管前端,放出少量液体以驱出管内气体,并以腕部试温是否适当,随即夹闭
肛管。
4、操作者左手分开患者两臀,露出肛门,嘱患者张口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旋转插入
肛门约7—10cm。
如插入时有抵抗感,可将肛管稍退出,再行前进。
插妥后一手固定肛管,另一手抬高灌肠筒或将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床缘40-60cm,松开止血钳,使液体徐徐
灌入肠内。
灌肠法—大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课件

灌肠法的历史与发展
灌肠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 当时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疾病。
随着医学的发展,灌肠法逐渐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 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
目前,灌肠法已经成为一种常 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践中。
灌肠法的分类
大量不保留灌肠
是指将一定量的液体一次性灌入肠道内,患者不保留灌肠液。这种灌肠方法主 要用于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和毒素,缓解便秘症状等。
灌肠液温度
保持灌肠液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 肠道。
灌肠速度
控制灌肠液流速,避免过快或过慢。
插管技巧
轻柔地插入肛管,避免损伤肠道黏膜。
观察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 止灌肠并处理。
灌肠后的护理与观察
观察排便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排便次数、量及性状, 判断灌肠效果。
评估患者状况
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是否达到预期效 果。
灌肠压力
应适中,避免过大或过小。
准备灌肠液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灌肠液, 如生理盐水、药物溶液等。
灌肠操作
使用适当规格的肛管,润滑肛 管前端,缓慢插入肛门约1015cm,然后注入灌肠液。
灌肠时间
灌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 过30分钟。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灌肠前应了解患者病情和适应 症,避免禁忌症患者接受灌肠
心理护理
及时向患者反馈灌肠效果,鼓励患者 保持良好心态。
整理用物
清洁整理灌肠用物,消毒肛管,保持 环境卫生。
感谢观看
THANKS
灌肠法—大量不保留 灌肠保留灌肠课件
• 灌肠法概述 •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 保留灌肠法 • 灌肠法的临床应用 • 灌肠法的护理与观察
灌肠操作提问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提问问题
1、大量不保留灌肠为什么采用左侧卧位?
答:目的:利用重力的作用使灌肠溶液顺利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2、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及保留灌肠的重点区别?
3、什么样的病人不能采用生理盐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钠储留的病人。
4、灌肠过程病人有便意,怎么办?张口呼吸,放松腹部肌肉,减轻腹压,降低灌肠筒高度及减慢流速或暂停。
5、为什么肝昏迷的病人不能用肥皂水灌肠?增加氨的吸入,加重肝昏迷。
6、大量不保留灌肠禁忌症:急腹症及消化道出血及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病人不能灌肠。
导尿术、不保留灌肠法、保留灌肠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导尿术、不保留灌肠法、保留灌肠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导尿术1.概念: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2.目的(1)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以解除痛苦;使尿失禁病人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2)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无菌尿样本,作细菌培养;测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进行膀胱和尿道的造影等。
(3)治疗膀胱和尿道的疾病,对膀胱肿瘤病人进行膀胱腔内化疗等。
3.操作要点(1)女病人导尿:初步消毒,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外向内。
再次消毒,原则是由上向下,由内向外。
插入尿道约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cm左右,固定导尿管。
(2)男病人导尿:外阴消毒时注意包皮和冠状沟的消毒,再次消毒尿道口及龟头后,左手持无菌纱布包住并提起阴茎,使之与腹壁成60°(使耻骨前弯消失,以利插管),尿管插入尿道约20~22cm,见尿液流出,再继续插入2cm即可。
4.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操作前做好解释和沟通,以保护病人自尊;操作时要遮挡环境,以维护病人隐私。
(3)导尿管选择选择粗细适宜,在插管、拔出导尿管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黏膜。
(4)为女病人导尿时,如导尿管误插入阴道,应立即拔出,重新更换无菌导尿管后再插入。
(5)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
以免出现血尿或虚脱。
(大量放尿,可使腹腔内压急剧降低,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出现虚脱,亦可因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引起血尿。
)灌肠法1.大量不保留灌肠(1)目的1)软化和清除粪便,解除便秘及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为高热病人降温。
(2)注意事项1)保护病人自尊,尽可能减少病人的肢体暴露,并防止着凉。
2)根基医嘱及评估结果,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
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量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即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的病人,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减少钠的吸收。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法一、定义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二、分类: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1、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①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排除肠胀气,减轻腹胀。
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
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
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毫升,小儿200-500 毫升,溶液温度为39-41摄氏度,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用4摄氏度。
筒内液面高于肛门约40-60厘米,伤寒患者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厘米,液体量不得超过500毫升。
成人插入7-10厘米,小儿插入深度约4-7厘米。
保留5-10分钟。
2、小量不保留灌肠: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病人及危重病人、年老体弱者、小儿及孕妇等。
灌肠液:按医嘱配制,常用有〃1、2、3〃灌肠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水90ml)或甘油50毫升加等量温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毫升,溶液温度为38摄氏度。
筒内液面高于肛门部超过30厘米,成人插入7-10厘米,小儿插入深度约4-7厘米。
保留5-10分钟。
保留10-20分钟。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慢性盆腔炎、慢性痢疾等疾病。
常用溶液,药物及计量遵医嘱准备,灌肠溶液量不超过200毫升,温度:38摄氏度,①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按医嘱准备;②抗肠道感染用2%小柴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
插入肛门15-20厘米。
药液注入完毕,在注入温开水5-10毫升,嘱患者尽量保留药液在1小时以上。
三种灌肠法的比较

三种灌肠法的比较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30cm
3.
为肝昏迷病人灌肠时, 禁用肥皂水,以减少氨 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 心衰和水钠潴留病人 禁用0.9%氯化钠溶液
4.
掌握灌肠的温度、浓 度、流速、压力和液量
5.
灌肠时病人如有腹胀 或便意,应嘱咐病人作 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6.
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 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 苍白、出冷汗、剧烈腹 痛、脉速、心慌、气急 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 知医生进行处理。
端,防止空气进 入肠道,引起腹 胀
2.
选择较细的肛管且插 入要深,液量不宜过 多,压力要低,灌肠速 度宜慢,以减少刺激, 使灌入药液能保留较 长时间,有利于肠粘膜 吸收
3.
肛门、直肠、结肠手术 及大便失禁病人,不宜 进行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与传统灌肠法的比较分析-论文

3 . 4 改 良灌 肠法 使 护 士感 觉 满 意 护 理 质 量评 价
2 . 3 两 种灌 肠法 所需 时 间 比较 ( 表 3 )
表3 两 种 灌 肠 法 所 需 时 间 比较 ( 例)
组别
对 照组
体系中, 重点评 价 病人 对护 理工 作 的满意 度 , 却 未 把
护 理人 员 自身 的工 作 满 意度 作 为 指 标[ 4 ] , 改 良的灌 肠 方法不 仅 提高 了 患者 的舒 适 度 , 也 充 分 考 虑 了 护 士 的感受 。经 过调 查 发 现 , 所 有 护 士 均 认 为 改 良后 的灌肠法 好 于传统 法 。护 士认 为改 良后 的灌肠 法优
护士进修杂志 2 0 1 4年 7月第 2 9卷 第 1 3 期
1 . 3 . 4 护 士 满 意 度 自行 设 计较 广 , 对肛 管部 皮肤 摩擦 , 反
“ 你 认为 哪种 灌肠 法更 好” 、 开放 问题 “ 你认 为好 的灌 肠 法好在 哪 里? ” 共 同组成 。 1 . 3 . 5 统计 学方 法 . 应用 S P S S 1 3 . 0统 计软 件包 ,
2 . 1 两 种灌 肠法 达 到 肠 道清 洁 度 的灌 肠 次 数 比较
( 表 1 )
表 1 两 组 患 者 灌 肠 次 数 比较 ( 例)
组别 实 验 组
对 照 组
法使 用灌 肠桶 , 护 士 需将 生 理 盐 水 瓶 口剪 开 倒 入 灌 肠桶 内 , 每用 一瓶 5 0 0 m1 生理盐水 , 则 灌 肠 液 准 备 时 间平均 在 0 . 5 ai r n , 每 位 患 者整 个 灌肠 过 程 中 , 护
作 量减少 ; 灌肠过程 中, 可 通 过 莫 非 氏滴 管 观 察 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不保留灌肠术与保留灌肠
灌肠注意事项:
1. 尽量减少暴露患者身体
2. 灌肠中途,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嘱患者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3. 灌肠完毕,嘱不要立即排便,使液体保留5〜10分钟
4. 伤寒患者灌肠时,灌肠液不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超过肛门30cm
5. 降温灌肠,可用28〜32C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且在排便后半小时测量
体温并做好记录。
6. 肝昏迷禁用肥皂水灌肠,以防吸收过多的氨,加重肝昏迷
7. 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
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保留灌肠需注意:
1. 肠道抗感染以晚上睡眠前灌肠为宜,因为此时活动减少,药液易于保留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2. 臀部抬高是防止药液溢出
3. 为保留药液,减少刺激,需肛管细、插入深,注入药液速度慢、量少。
4. 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的患者及排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